中國為什麼造不出原子筆頭?原子筆頭多年靠進口,究竟為何?

2020-12-04 騰訊網

或許很多人都不會相信,我們經常使用,並覺得並不是什麼高科技的原子筆的筆頭,一直是我國生產技術上的一個老大難。我國每年要生產380-400億支原子筆,可以說覆蓋了全球80%的原子筆製造,可是一直核心的原子筆筆芯卻依靠從日本或者瑞士進口。別小看這顆小小的鋼珠,每年的外匯進口高達2億美元,看似普通的筆頭難道真的暗藏玄機?

原子筆頭的精準度要求是非常高的,甚至達到了1%的毫米。就達到如此高的要求,才能夠保障原子筆的使用時間以及我們寫字時候的流暢度。否則寫出來的字就會亂七八糟,墨水也會流出的非常沒有規則。對於誤差的要求也是非常嚴格的,曾經也有無數個企業,想要研發原子筆但都並沒有成功。就是因為這簡單的一項工作,實行起來卻是非常有難度的。

我國目前還沒有這種精密的儀器,但是並不是網上說的我們國家造不出這種原子筆,。其實仔細一想,我們國家能造出航天飛船這種幾乎沒有誤差的設備,是不可能造不出這種相對精密的原子筆的。而是相比較這種低價格的原子筆,投入相對比較大的資本很難收到回報。

所以之所以我國現在原子筆還在進口,一方面確實有著一定的開發難度。另一方面是沒有太大的開發價值。就是進口的成本小,如果我們自己研發的話,倒是需要花費很多的人力和財力,這樣算下來的話倒不如進口更省力一些。

相關焦點

  • 美國能造核彈,為何卻造不出原子筆頭?日本反而能輕易生產
    比如美國有著領先世界的航母,核彈也是美國最先造出來的。不過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對於一個小小的原子筆頭美國迄今還沒有製造出來,而至於美國的「小弟」日本卻能輕易生產。提到原子筆這件文具,相比網友們一定都是不會陌生的,我們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中都是離不開它的。但是可別小看了這原子筆頭,它的製造難度可是極為困難的,以至於美國都沒製造出來。
  • 原子筆頭裡面的小鋼珠難造?只有個別國家造出來了,中國榜上有名
    原子筆相信大家都見過也用過,通常讀過書的人都用過,到現在還有很多人喜歡用這種筆,這種筆又方便,手感也好,很多人都會隨身攜帶一支原子筆,但是大家知道嗎,一支小小的原子筆製作起來是很不容易的,原子筆頭裡面的小鋼珠難造?只有個別國家造出來了,中國榜上有名。
  • 原子筆頭真比原子彈還難造?目前全球僅3國能造,沒有美國
    眾所周知,原子筆的發明使整個人類獲益匪淺,其是通過筆芯前端的球珠滾動帶出書寫介質的筆,日常的學習和工作都離不開它。
  • 中國製造業之痛:造不出原子筆-中國,製造業...
    小小的原子筆,中國造不出來,這為什麼成了近期大家比較討論的話題?還要從去年11月22日的央視的《對話》訪談節目說起:一年前李克強總理說中國造不了原子筆的圓珠,而在當時的《對話》節目中(視頻:點擊),大佬也承認中國之所以造不出好筆,是因為造不出好筆尖,而現在中國製造業確實需要向更高的臺階進發。
  • 原子筆筆頭和打火機墊片全靠進口,卡了誰的脖子?
    1 藉此機會,我們盤點一下曾經因為「依賴外國進口」而被視作是「中國製造業恥辱」的小部件。 迄今為止,鬧得最轟轟烈烈的是原子筆筆頭的小鋼珠、還有高鐵上的螺母、最新出場的是打火機墊片、還有手術後用的縫線等。
  • 連原子筆芯都造不了?被視為科研難題的「筆尖鋼」,後來咋樣了?
    「原子筆」(不知道,是不是受此國內有一種聲音「原子筆」筆芯研製堪比原子彈)。2016年,總理的一句話在網上引起熱議:我們在鋼鐵產量嚴重過剩的情況下,仍然進口了一些特殊品類的高質量鋼材。我們還不具備生產模具鋼的能力,包括原子筆頭上的『圓珠』,目前仍然需要進口。這都需要調整結構。鋼鐵產能過剩卻生產不了原子筆尖,作為近14億人口的大國,網友怎麼能忍。
  • 中國連氫彈都能造,為何當初被原子筆頭難倒了?其實美國也沒造出
    明朝時期奇人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雕刻出器皿、人物 、鳥獸等,各具形態且栩栩如生,被人感慨為「技亦靈怪矣哉!」事實上,很多東西看起來很小,但是要做起來實在是太難,比如說原子筆頭。
  • 原子筆在太空中不能寫字,美國一公司研究出太空筆,NASA測試合格
    原子筆中國造不出一隻完美的原子筆的事想必大家都聽過,原子筆乍一看沒什麼特別之處,但它的筆尖圓珠我們卻造不出來它需要良好的的不鏽鋼和碳化鎢為材料,製造誤差不能超過0.003毫米,一點點偏差就造不出來。所以不要小看原子筆,這上面凝聚著製造業的精華技術。閒雲今天要說的也是一種原子筆,它是原子筆中的特殊一類:太空原子筆。二戰結束後,美蘇兩國開始了全方位的競賽,太空領域也是雙方的戰場。
  • 原子筆放在顯微鏡下,看完出墨過程,心服口服!
    原子筆是我們平常都會使用到的文具,它的筆頭是非常有趣的,大家都應該出現過,原子筆的筆頭滾珠掉了不能用的情況。其實原子筆的筆頭,是非常難造的。據說有這樣的說法,能造出汽車的廠家,都不一定能夠做得出原子筆頭。這樣的說法可能很多人,覺得太誇張了吧,其實真的是這樣的。
  • 為什麼原子筆按一下都會叫2聲?沒想到裡面有這麼多心思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把科學帶回家」(ID:steamforkids)來源 BIC 等編譯 七君2017年,新華網報導,太原鋼鐵終於研發出了自己的原子筆筆頭不鏽鋼鋼材。在此之前,我國的原子筆頭鋼材(就是筆尖的金屬部分)都是依賴進口。
  • 如何打造順滑好寫的原子筆?
    自從水性、中性筆發明後,油筆就被中國人迅速拋棄,但今天的歐美國家卻仍偏愛油筆,這是為什麼?此外,球珠和球座的加工必須非常精確,兩者間隙如果太小,球珠滾動不暢容易刮壞紙張,間隙太大則容易積墨。這種微米級別的製造工藝難度極高,中國每年生產 400 億支原子筆,佔全球總量的 80% ,但長期以來,筆尖的生產設備只能依賴進口。
  • 原子筆尖裡的鋼珠,原來如此高科技!
    3000多家制筆企業,20餘萬從業人口,年產原子筆400多億支……中國作為一個鋼鐵過剩的國家,卻造不出筆尖所用的鋼材。
  • 原子筆居然檔次差距如此大!這麼多年作業白寫了
    派克是中國消費者最為熟悉的國外文具品牌了,在鋼筆領域,大名鼎鼎的英雄100其實就是仿的派克51,而麥克阿瑟將軍籤署投降書的時候,正是這款鋼筆的高光時刻。派克的原子筆同樣質量不俗,這款原子筆小時候筆者曾經擁有過,印象深刻。另外一隻原子筆選擇OHTO,則是因為其特殊的陶瓷滾珠球體。之前我們的技術文章說過,普通的原子筆的滾珠,普遍是碳化鎢。
  • 鉛筆為什麼不含鉛?原子筆曾叫原子筆?
    說到毛筆,想必我們每個中國人都不陌生。晉代崔豹所著的《古今注》中記載:「古以枯木為管,鹿毛為柱,羊毛為被。秦蒙恬始以兔毫、竹管為筆。」這段話是說秦國將軍蒙恬用兔毛和竹管制造出了毛筆。看來,毛筆至少在秦朝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到唐宋時期,毛筆已完全成為人們的主要書寫工具,一直到19世紀80年代鋼筆傳入中國,毛筆迅速被鋼筆替代,不再是中國人的主要書寫工具。
  • 在太空裡不能用原子筆,用鉛筆不行嗎?為什麼要發明太空筆
    在人類發明歷史上,原子筆是一件看起來細微無比,卻又集結了各種高難度的技術於一身的發明物。很多人都不了解,在2016年之前,我們的原子筆都依靠進口解決所需,因為在原子筆的筆尖上有一個滾珠,生產的難度就來源於此。
  • 網曝原子筆可輕鬆劃開行李箱拉鏈 記者實驗證實
    「我覺得不太可能,行李箱的拉鏈不會那麼不堪一擊吧。」在聽說原子筆能輕鬆劃開行李箱拉鏈後,劉女士表示懷疑。她告訴記者,每次出遠門,她都會把貴重物品放在行李箱內,她甚至會把現金和證件也放在行李箱的夾層內,覺得比較安全。「我的箱子是在大商場裡買的,便宜的也有六七百元,質量都很好,用原子筆怎麼可能一划就開?」劉女士說。
  • 自動原子筆(旋轉式)的工作原理/結構解讀
    基於原子筆需要的兩個運動,上和下運動,需要構造向上的運動。兩種結構的性能比較表註:四色筆依靠拇指下行,依靠拇指進行操作,讓筆頭鎖止,在這不做討論小結:我們已經已經探索出,大拇指只能提供向下的按壓動作,如果有其他動作會增加人的操作動作。
  • 原子筆刷屏朋友圈!面子君告訴你這個小東西是怎麼來的
    這兩天面子君的朋友圈都被原子筆刷屏了,面子君沒想到一個小小的原子筆被總理惦記著。面子君趕緊去查了查這個原子筆到底是什麼來頭。原子筆雖然簡單,但其誕生也不是一帆風順的。1888年,美國的約翰·勞德提出一種全新概念的筆,在筆尖上裝上一個圓球,書寫時,隨著圓球的滾動,把墨水留在紙上,這就是今天人們所說的「原子筆」。
  • 【科普】原子筆 中性筆 水性筆 傻傻分不清楚?
    在我們學生時代,當筆寫不出字的時候,除了1%的人會義無反顧地直接扔掉以外……相信99%的人會選擇用嘴吹筆芯嘗試「搶救」一下,此乃「全國統一拯救筆芯大法」。你一定疑惑過,筆芯裡的成分是什麼?吸了會不會中毒?
  • 廣西高考不允許帶鋼筆和原子筆進考場
    原標題:廣西高考不允許帶鋼筆和原子筆進考場   高考的腳步越來越近了。6月7日,全區近32萬名考生將奔赴考場。提醒考生注意,今年高考廣西有一個較大的變化是不再允許考生攜帶鋼筆和原子筆進入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