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原子筆芯都造不了?被視為科研難題的「筆尖鋼」,後來咋樣了?

2020-10-21 長三叔

77000年前,人類在兩塊小石頭上劃了一個「X」的線條,這可能是人類最早通過寫「字」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再往後推,石頭、木棍、鐵片都成了人類表達思想的工具。

在中國古代,使用的是毛筆,古希臘、古羅馬曾在木板面上塗蠟,然後用鐵棒在蠟面上劃寫,古代埃及和波斯,曾將蘆葦杆削尖當筆使用。從中世紀開始,在歐美,則是使用蘆葦筆或鵝毛筆。

各個國家、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書寫筆具,直到原子筆的出現,才真正意義上實現「一筆統天下」。

原子筆的由來與發展

1943年,匈牙利一家印刷廠的校對員拉茲羅·約瑟夫·比克為了解決筆尖劃壞稿紙、油墨太多不易幹的問題,腦洞大開。

他找來一根圓管,裝上油質顏料,把筆尖換成鋼珠,經過無數次試驗以後,世界上第一支原子筆誕生了。

實驗成功以後,比克將自己的實驗成果提供給了英國皇家空軍,之後的不久,第一家原子筆製造廠誕生,它是一家英國飛機製造廠。

當時,正值二戰,一名美國商人雷諾看到這種原子筆,雙眼S,大呼:我的,都是我的

恰逢美國原子彈研製成功,作為一個成功的商人,他迅速捕捉到熱點,將生產銷售的原子筆稱作「原子筆」(不知道,是不是受此國內有一種聲音「原子筆」筆芯研製堪比原子彈)。

之後,原子筆的初代傳到了全世界。

1947年,日本等國家開始製造原子筆,但隨著人們對書寫的要求越來越高,原子筆本身就存在的油墨乾涸、難於書寫、字跡滲化等問題而造成滯銷。

直到1954年,隨後世界各國又對原子筆的油墨、球珠等重要零部件進行了研究和改進,使原子筆的質量不斷提高,原子筆又恢復了在使用者心目中的地位。

原子筆在中國

原子筆的廣泛應用,也讓我們國家的一些企業看到了商機,當時上海、天津、廣州、廈門等地都有建廠製造。

但油墨易滲化、不耐曬,質量不過關,對於一些重要性文件存在保存隱患,於是1962年國家檔案局明文規定不準用原子筆籤字和做重要文件的記錄。

至此,原子筆的市場在我國的開始走下坡路。

2016年,總理的一句話在網上引起熱議:

我們在鋼鐵產量嚴重過剩的情況下,仍然進口了一些特殊品類的高質量鋼材。我們還不具備生產模具鋼的能力,包括原子筆頭上的『圓珠』,目前仍然需要進口。這都需要調整結構。

鋼鐵產能過剩卻生產不了原子筆尖,作為近14億人口的大國,網友怎麼能忍。一時間網上開始盤點,哪些東西中國造不了,哪些東西中國沒有。

甚至有網友發帖質問:「連原子筆尖都造不了,美國離世界製造強國有多遠?」

這裡我回復一下,即便能造,依然差距很大。更何況,參照物錯了,美國在當時也造不了。

原子筆用易切削不鏽鋼供應商,全世界都在用兩個國家:日本和瑞士;製造原子筆頭用的設備,是一種專用加工工具機,主要來自於瑞士Mikron公司的24工位高精度加工工具機。

更嚴格意義上來講,中美兩國都沒有動力去造,相對於鋼鐵產業,制筆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行業,一家大型鋼廠一天的產量,可能足夠制筆行業用一年。大型鋼廠沒有動力去研發生產,制筆企業沒有足夠的力量去搞科研,就造成了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

原子筆堪稱人類史上一個偉大的發明,但直到鍵盤的出現......

不用原子筆的鍵盤俠

華為事件以前,我也認為中國已經世界老二手拿把掐,可事實並非如此。於是我聯想到前些年,網友們拿原子筆芯說事的時候:

連一個原子筆頭都造不好......

現在回想起來,全世界也許只要中國人嚴格要求自己。

體育不好,我們大力發展體育,桌球、排球、跳水、舉重、女子體操、男子體操、女子足球、男子......

製造行業不行,就硬生生的當做一個缺陷,只要產業鏈上有空白,就要想方設法去填補。填補不上,鍵盤不停。

你造不出來,他們說,人家都有了,咱們沒有不行。

你造出來了,他們說,人家國外早有了,沒技術含量。

造不出來的是核心,造出來是應該。世界有的,我們都要有;世界沒有的,等他們有了,我們也要有。

2017年,國產筆尖鋼問世,質量與國外產品相當。

除了質問,我們還要有包容

晶片的問題就像是一個連鎖反應,不停的暴露出我們自己的問題,無論怎麼辯解,相對於美國高科技落後就是落後了,這沒有什麼好辯解的。

但,也如晶片,全球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單獨完成主要設備光刻機的研發、製造。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製造行業可以站出來說,他在產業鏈上沒有任何的缺席。同時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人,把不會造當做一種「罪」。

一個國家的發展總有先後,多一些包容,少一些抱怨吧,咱不容易。

-End-
 

相關焦點

  • 中國製造業之痛:造不出原子筆-中國,製造業...
    小小的原子筆,中國造不出來,這為什麼成了近期大家比較討論的話題?還要從去年11月22日的央視的《對話》訪談節目說起:一年前李克強總理說中國造不了原子筆的圓珠,而在當時的《對話》節目中(視頻:點擊),大佬也承認中國之所以造不出好筆,是因為造不出好筆尖,而現在中國製造業確實需要向更高的臺階進發。
  • 中國連氫彈都能造,為何當初被原子筆頭難倒了?其實美國也沒造出
    這一消息出來,令國人震驚不已,中國人連氫彈都可以造出來,為什麼3000多家制筆企業被難倒了,連一支筆都不能完全造出來呢? 原子筆的關鍵是墨水和筆頭,其中筆頭更是重中之重,分為球珠和球座體兩個部分。碳化鎢球珠直徑為0.5-1.0毫米,我國早已製造出來,還大量出口給國外。然而球座體雖然直徑達到了 2.3毫米,但卻難倒了中國人。
  • 原子筆頭真比原子彈還難造?目前全球僅3國能造,沒有美國
    眾所周知,原子筆的發明使整個人類獲益匪淺,其是通過筆芯前端的球珠滾動帶出書寫介質的筆,日常的學習和工作都離不開它。
  • 原子筆放在顯微鏡下,看完出墨過程,心服口服!
    原子筆是我們平常都會使用到的文具,它的筆頭是非常有趣的,大家都應該出現過,原子筆的筆頭滾珠掉了不能用的情況。其實原子筆的筆頭,是非常難造的。據說有這樣的說法,能造出汽車的廠家,都不一定能夠做得出原子筆頭。這樣的說法可能很多人,覺得太誇張了吧,其實真的是這樣的。
  • 原子筆背後的市場難題:體量近400億支,球珠利潤以毫計算
    原子筆背後的市場難題:體量近400億支,球珠利潤以毫計算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 2017-01-18 06:42 來源
  • 原子筆尖裡的鋼珠,原來如此高科技!
    3000多家制筆企業,20餘萬從業人口,年產原子筆400多億支……中國作為一個鋼鐵過剩的國家,卻造不出筆尖所用的鋼材。
  • 如何打造順滑好寫的原子筆?
    這些原子筆按墨水類型可分為油性、中性、水性 3 類,但工作原理都一樣,裡面的筆芯存有墨水,在重力作用下會通過筆尖內的溝槽附著在一顆球珠表面,球珠在球座中的旋轉就會將墨水轉移到紙上形成筆跡。在這個過程中,墨水成分和筆尖設計的微妙差異都會帶來完全不同的書寫體驗,那麼怎樣才能讓原子筆寫起來如絲般流暢順滑?原子筆誕生於 1943 年,傳統上用的是油性墨水,主要採用苯甲醇這類油狀液體作溶劑再添加色素,跟蜂蜜一樣粘稠,稱為油筆。
  • 為什麼原子筆按一下都會叫2聲?沒想到裡面有這麼多心思
    1945年,美國企業家 Milton Reynolds為了銷售他家的原子筆 Reynolds Rocket,用了《紐約時報》的一整頁版面來宣傳他的原子筆,他說自家的原子筆「超級棒,是原子時代的奇蹟」,寫2年都不用加墨水,不管是在2萬英尺的天上還是在 「阿留申群島最偏遠的浮冰上」都能使。
  • 原子筆筆頭和打火機墊片全靠進口,卡了誰的脖子?
    我們連打火機墊片都被人卡脖子!」這樣將高科技領域我國正在攻克的技術和生活必需品零部件相結合,進一步加強了「我們沒有希望追上發達國家,畢竟我們連小東西都解決不了」的輿論。 中國作為世界製造業第一大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過去幾十年全世界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如果這麼容易就「被卡脖子」,那這脖子也太不經卡了。
  • 原子筆在太空中不能寫字,美國一公司研究出太空筆,NASA測試合格
    原子筆中國造不出一隻完美的原子筆的事想必大家都聽過,原子筆乍一看沒什麼特別之處,但它的筆尖圓珠我們卻造不出來它需要良好的的不鏽鋼和碳化鎢為材料,製造誤差不能超過0.003毫米,一點點偏差就造不出來。所以不要小看原子筆,這上面凝聚著製造業的精華技術。閒雲今天要說的也是一種原子筆,它是原子筆中的特殊一類:太空原子筆。二戰結束後,美蘇兩國開始了全方位的競賽,太空領域也是雙方的戰場。
  • 中國為什麼造不出原子筆頭?原子筆頭多年靠進口,究竟為何?
    或許很多人都不會相信,我們經常使用,並覺得並不是什麼高科技的原子筆的筆頭,一直是我國生產技術上的一個老大難。我國每年要生產380-400億支原子筆,可以說覆蓋了全球80%的原子筆製造,可是一直核心的原子筆筆芯卻依靠從日本或者瑞士進口。別小看這顆小小的鋼珠,每年的外匯進口高達2億美元,看似普通的筆頭難道真的暗藏玄機?
  • 美國能造核彈,為何卻造不出原子筆頭?日本反而能輕易生產
    比如美國有著領先世界的航母,核彈也是美國最先造出來的。不過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對於一個小小的原子筆頭美國迄今還沒有製造出來,而至於美國的「小弟」日本卻能輕易生產。提到原子筆這件文具,相比網友們一定都是不會陌生的,我們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中都是離不開它的。但是可別小看了這原子筆頭,它的製造難度可是極為困難的,以至於美國都沒製造出來。
  • 原子筆頭裡面的小鋼珠難造?只有個別國家造出來了,中國榜上有名
    原子筆相信大家都見過也用過,通常讀過書的人都用過,到現在還有很多人喜歡用這種筆,這種筆又方便,手感也好,很多人都會隨身攜帶一支原子筆,但是大家知道嗎,一支小小的原子筆製作起來是很不容易的,原子筆頭裡面的小鋼珠難造?只有個別國家造出來了,中國榜上有名。
  • 鉛筆為什麼不含鉛?原子筆曾叫原子筆?
    說到毛筆,想必我們每個中國人都不陌生。晉代崔豹所著的《古今注》中記載:「古以枯木為管,鹿毛為柱,羊毛為被。秦蒙恬始以兔毫、竹管為筆。」這段話是說秦國將軍蒙恬用兔毛和竹管制造出了毛筆。看來,毛筆至少在秦朝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到唐宋時期,毛筆已完全成為人們的主要書寫工具,一直到19世紀80年代鋼筆傳入中國,毛筆迅速被鋼筆替代,不再是中國人的主要書寫工具。
  • 筆尖鋼後太鋼又攻克論克賣的手撕鋼,進口價跳水四成
    (原標題:工博會|筆尖鋼後太鋼又攻克論克賣的手撕鋼,進口價跳水四成)
  • 原子筆刷屏朋友圈!面子君告訴你這個小東西是怎麼來的
    這兩天面子君的朋友圈都被原子筆刷屏了,面子君沒想到一個小小的原子筆被總理惦記著。面子君趕緊去查了查這個原子筆到底是什麼來頭。原子筆雖然簡單,但其誕生也不是一帆風順的。1888年,美國的約翰·勞德提出一種全新概念的筆,在筆尖上裝上一個圓球,書寫時,隨著圓球的滾動,把墨水留在紙上,這就是今天人們所說的「原子筆」。
  • 你手上不起眼的原子筆,可能是最有發明家精神的物件
    在無重力的太空,大家都生活在一個密閉的、空氣不斷循環的狹小空間裡,艙外是沒有經過大氣過濾的直射的太陽。因為沒有重力,鋼筆和一般的原子筆的墨水都不能順利地流到筆尖,寫出文字。蠟筆、鉛筆和馬克筆雖然不依賴重力,但蠟筆的熔點太低,帶上太空不一會就會被太陽曬到融化;鉛筆會產生很多碎屑,影響太空船的精密儀器和太空人的健康,甚至有可能引起火災;而馬克筆,雖然沒有上述的問題,但用不了多久就會沒水。最後被選上的,還是原子筆。
  • 我國至今沒攻克的高新技術,比筆尖鋼更難,被美日嚴格控制
    現在的中國已經是脫胎換骨,在許多科學技術的領域都取得了嶄新的成果,不再是依賴著國外進口的那個落後的民族了,中國已經挺胸抬頭站立起來了。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中國靠著自己的不斷努力和奮鬥,漸漸擁有了很多我們國家自行研發的高科技。當然我們也是突破了重重的阻礙,一步步堅定的走出來的,才有了現在的讓人羨慕的成就。
  • 原子筆居然檔次差距如此大!這麼多年作業白寫了
    球體、臼槽內壁以及墨水三方面決定了潤滑度可以看到,筆尖的結構由球形滾珠、臼槽組成。那麼決定潤滑程度的,有三方面因素。手寫滾珠本身要夠圓,各個方向的直徑要均勻一致,這樣無論原子筆怎麼運動,都不會有手感上的差異。
  • 在太空裡不能用原子筆,用鉛筆不行嗎?為什麼要發明太空筆
    在人類發明歷史上,原子筆是一件看起來細微無比,卻又集結了各種高難度的技術於一身的發明物。很多人都不了解,在2016年之前,我們的原子筆都依靠進口解決所需,因為在原子筆的筆尖上有一個滾珠,生產的難度就來源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