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也玩「黑科技」:可見光通信和光纖編織屏幕

2020-11-25 電子產品世界

編者按:有一名開發者在iOS 9.1的原始碼中發現了「LiFi Capability(LiFi兼容)」的欄位,十分不可思議,因為Li-Fi技術目前正處於實驗階段,iPhone 7真的會如此激進的採用這項技術嗎?

  2月22日~25日,2016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在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行,各大廠商紛紛展示「黑科技」。超聲波手勢識別、超級閃充、PC級水冷散熱系統等等吸引人們目光,雖然iPhone7還沒有正式發布,但關於iphone未來手機的各種「黑科技」也是相繼爆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03/287760.htm

  1、iPhone 7或採用可見光通信技術

  據了解,Li-Fi是一種可見光頻譜技術,而非目前Wi-Fi所採用的射頻頻譜技術。其工作原理是將數據轉換為光源,以光信號的方式傳輸,Li-Fi傳感器接收到包含數據的光信號後再轉換為電信號。理論上,Li-Fi的這種光信號數據傳輸速率可達224GB/s,是下一代802.11ad Wi-Fi技術(12Gb/s)的150倍左右。



  有消息顯示,蘋果很早之前就開始了光通信產品的研發,而此次Li-Fi代碼段的曝光也證實了此前的傳聞。不過介於目前其他通信產品大部分還未涉及Li-Fi領域,所以蘋果即便使用該技術,也是率先在蘋果自家的周邊產品(如:Li-Fi智能燈泡、iPad、Apple TV、Macbook等設備)中使用。即便如此,這項技術的實際應用也會加快無線傳輸產業的革新速度。

  2、新專利:光纖編織顯示器

  美國專利局彷佛是蘋果展現技術實力的宣傳部門一樣,這次揭露的新專利是在 Apple Watch 的錶帶,或是 iPod Loop 腕帶中,加入顯示元件,以編織的方式讓腕帶上可以顯示時間等相關資訊。

  蘋果的這項新專利,是將光纖編入腕帶中,與纖維交織出固定的格點,並藉此顯示各種資訊。根據專利文件中的說明,蘋果的編織顯示技術,主要會運用在布質的腕帶上,在編織出的布質腕帶中,以固定的比例和圖紋編入光纖材質,讓腕帶在編入光纖後還可以進行彎曲。



  編入腕帶中的光纖將會和設備上的發光點(例如 LED)連接,讓腕帶上的光纖可以在固定的紋路中顯示像是時間、日期、溫度等等資訊。



  除了編織顯示技術外,蘋果同樣也申請了編織方式的專利,不過就目前 Apple Watch 的設計來看,就算運用在新錶帶上,因為接點設計的關係,可能也不會是在第一代的 Apple Watch 上使用,當然,如果蘋果為此設計了一款錶帶接頭的轉接器我們也不需要意外就是了。


相關焦點

  • 可見光通信比5G移動通信快十倍 專家建言江蘇搶佔制高點
    可見光通信將成新型家庭網絡的核心技術可見光通信是利用LED光源快速響應特性在可見光頻譜實現G/Tbps量級無線高速傳輸的新一代綠色通信技術,其屬於雷射和光通信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網絡是室內信息基礎設施,是智慧城市的末梢神經,是數字經濟的毛細血管。
  • 可見光通信的研究
    歐洲的OMEGA計劃也對可見光通信展開了深入的研究。OMEGA計劃由歐洲的20多家大學科研單位和企業組成,它的目標是發展出一種全新的能夠提供寬帶和高速服務的室內接入網路。OMEGA計劃計劃把可見光通信技術列為重要的高速接入技術之一,並且已經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
  • 可見光通信:實現有光就有網
    隨後在2011年7月份Ted大會(全球科技娛樂設計大會)上,英國愛丁堡大學工程學院教授哈拉爾德·哈斯,向人們展示了他製造的可以用來通信的VLC燈泡。他首次將VLC稱為「LiFi」。  為什麼要用LED燈來進行通信?哈斯說,我們傳輸無線數據的方式是使用電磁波,特別是無線電波。但無線電頻譜在整個電磁頻譜中僅佔很小的一部分,目前我們的無線電頻譜資源已所剩無幾。
  • 自由空間光通信和可見光通信市場及行情分析
    自由空間光通信的工作原理與光纖技術相同,只不過它使用空氣作為傳輸信息的媒介,而不是光纖光纜。與此同時,自由空間光學通信的設置只需幾個小時的安裝。這些都是影響自由空間光通信市場發展的重要因素。然而,自由空間光學通信市場面臨著一些挑戰。例如,在兩點之間部署自由空間光學通信設置之前,兩者之間的視線內必須沒有任何障礙物,如樹木或建築物等。
  • 「專利解密」可見光通信?自動切換網絡?——中興可見光通信接入點...
    集微網消息,3月9日,2020光纖通訊博覽會及研討會(OFC)期間,中興通訊下一代光接入平臺TITAN、E-OTN解決方案以及智能管控平臺ZENIC ONE榮獲三項大獎,全面覆蓋光接入、光傳輸以及智能管控等核心領域。
  • 讓可見光通信「亮起來」
    新的通信技術——可見光通信「靈光乍現」,以其「燈光上網」的通俗化描述,迅速吸睛無數。人們期盼著有朝一日坐在自家客廳柔和的燈光下,就能體驗到沒有電磁輻射的「網上高速衝浪」「超高清視頻」以及「虛擬實境遊戲」。  事實上,可見光通信的應用不止於此。
  • 室內定位服務和可見光通信(LBS和VLC)
    近期不斷曝光的VLC(即可見光通信技術),LED擁有基礎的寬頻譜資源、高速帶寬的可見光通信技術優勢,以及基於廣泛分布的可見光室內定位技術和新興的應用場景和服務內容將成為未來五年最熱門的應用技術,擁有廣闊的應用市場空間和超千億的市場規模。  當今面臨日益增多的通訊設備,不斷增長的高速傳輸,多種網絡全覆蓋的需求,同時又面臨著頻譜資源的匱乏。
  • 蘋果手機iphone X 和iphone XR怎麼選?聊下它們的顏色、屏幕差異
    小編跟大夥一起補補功課,下面就從iphone X和iphone XR開始吧,這兩兄弟挨的比較近。關於iphone X和iphone XR的區別,咱們這次先聊聊顏色和屏幕,畢竟一款手機的第一感覺大多來自與此。1.
  • 「黑科技」量子通信技術助力電網安全
    近日,國網杭州供電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通過引入「黑科技」量子通信技術,在原有的光纖通道上架設起專屬量子信道用於傳輸光量子信號,實現杭州供電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與亞運主場館等重要城區電力系統數據緊密互聯,實時接受杭州電網數據中心、保電現場數據,為2022杭州亞運會供電保障提供重要支撐。
  • 可見光通信技術與LED照明背後故事解析
    不過也一定有朋友會問,這麼「誇張」通信技術真的存在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近日,中國「可見光通信系統關鍵技術研究」獲得重大突破——可見光通信的實時通信速率已經提高至50Gbps!  可見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呢? 其實就是利用可見光波段的光作為信息載體,無需光纖等有線信道的傳輸介質,在空氣中直接傳輸光信號的通信方式。
  • 光纖通信的過去和未來
    在上世紀70年代末,大容量的單模光纖和長壽命的半導體雷射器研製成功。光纖通信系統開始顯示出長距離、大容量無比的優越性。按理論計算:就光纖通信常用波長1.3微米和1.55微米波長窗口的容量至少有25000GHz。自然會想到採用多波長的波分復用技術WDM(WavelengthDivisionMultiplex)。
  • 【極智課堂】陳雄斌:可見光通信技術及應用場景的思考
    先有了有線通信,後來為了便捷、移動,推出了無線通信,並且現在大家越來越離不開無線通信了。同時,也是先有電纜通信,後來為了更加高速,推出了光纖通信,因為光的通信速率比電高。可見光通信是無線、光通信,所以它非常 符合通信技術向「無線」和「光」方向的演進。
  • 遲楠,一個走在「可見光通信」領域探索前沿的女專家
    在了解中國的未來科技前,我們必須知道未來人類社會中發展的必要因素「物聯網」。「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時代的重要發展階段。其英文名稱是:「Internet of things(IoT)」。顧名思義,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網際網路。
  • 微波和光纖通信技術如何讓你的通訊更通暢
    強大的電磁波,在通信領域有兩個親兒子級別的應用,即微波技術和光纖通信技術。這就是我們「八爺「手段高了,光纖材料(石英)是有損耗譜的,分別會在850nm、1310nm和1550nm處有三個低損耗窗口,光纖通信就利用這三個低損耗窗口做文章,賺得腦滿腸肥,所謂跟「八爺」要發財就是這麼來的。
  • 河南可見光通信技術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組圖)
    此外,可見光通信頻段避開了常用無線電頻段,不存在與現有電子設備相互間的電磁幹擾問題,與現有電子設備兼容性良好,在航空、醫療和礦井等對射頻電磁輻射敏感及有嚴格限制的領域,可見光通信的無電磁輻射特性則可使其大顯身手。
  • 可見光通信:讓光與網同在
    可見光通信技術的出現將有可能使上述問題得到解決。2011年,德國物理學家哈拉爾德·哈斯教授在英國愛丁堡大學TED全球公開課上,向科技迷們展現了一個神奇的發明:他身旁放了一個LED檯燈,檯燈下30釐米左右處有一個小小的設備,當他把燈打開,燈光照向這個設備時,他身後的大顯示屏上播放起花朵盛開的視頻。此時或許你並沒有意識到有多麼神奇。
  • 可見光通信:點亮世界 通聯未來
    這種利用可見光來傳輸信息和數據的新技術就是可見光通信,又稱「Li-Fi」。   暢想未來,可見光通信網絡或許是這樣的:在路燈下,藉助LED光源就能在線閱讀、下載電影;在飛機、高鐵、醫院等場所,只需藉助座椅上的閱讀燈,你就可以上網,甚至能看高清視頻;在無線電波傳播受限的特殊環境中,比如水下、水面艦艇或潛艇內部,我們也能藉助定製的可見光通信設備實現通信暢通。
  • MIT可穿戴黑科技:你的衣服可由電子設備編織而成
    你的衣服可由電子設備編織而成。近日,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可穿戴技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將包含了發光二極體(LED)和光敏二極體在內的高速光電子半導體器件嵌入纖維內,織成耐水洗的柔性布料,實現用布料製成一個通信系統。這標誌研究人員終於實現將半導體融入紡織物以創造智能面料的目標,同時這也填補了紡織製造業中複雜功能性面料技術的空白。
  • 可見光通信速率提高至每秒50G
    同時,可見光通信解決了傳統無線電的電磁洩漏問題,並且與現有電子設備電磁兼容性良好,對人體無輻射傷害,從而融合了綠色照明、高速通信、精確定位、靈敏探測等功能。  2013年上半年,我國首個可見光「863」計劃項目「可見光通信系統關鍵技術研究」正式部署。2014年,可見光通信技術項目被列為河南省鄭州市重大科技支持專項。
  • 光纖通信的發展前景在哪?
    「小汽車」與「大貨車」很多人對光纖通信有一些誤解,誤以為之所以光纖通信比電纜通信等方式上網速度更快,是因為光的物理傳播速度更快。但實際上,電纜通信中的電信號也是以光速進行傳播的。電纜通信與光纖通信的比較也是同理雖然理論上通信使用的光頻率越高、波長越短,信息加載的容量就會越高,但是現實中光纖通信使用的卻是近紅外光波(如波長1.55μm左右),而不是頻率更高的可見光。這是科學家綜合考慮光波長、光纖損耗、光源穩定性、綜合成本等諸多因素後做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