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跨年的緣故,總管很忙,最近兩張《龍蛇起陸》寫的還有略微有點看頭,《道友你找誰》遵循了書友們的期望,寫的平淡,卻暗含了對後續去往青冥天下的一絲絲伏筆。
但最近三章,其實就是在說一個事,散道。而這個道是什麼,沒人能說清楚。也許就是那個「一」。天衍四九,道生其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兩人並肩圍殺之妖族得益於妖祖散道蠻荒,龍蛇起陸源於三家大佬及妖祖散道後的天地氣運。三教大佬進入驪珠洞天舊址也是為散道而去。
很早之前小編就分析過,天下大道根本——「儒釋道兵」四教合一。陳皮皮作為那個可能的「一」,其自問自答,又何嘗不是悟道。
《劍來》中,一直存在幾條敵對的勢力。舊天庭神族與人族(含儒、佛、道、妖族)、妖族與劍修(劍氣長城)、妖族與人族、化外天魔與修士,其實說到底是人與神、人與人、人與自我之爭。
如今,萬年期限已到,三教大佬相聚驪珠洞天小鎮,來找尋那個可能的「一」,並在此散道,反哺天下氣運。那今天咱們就好好說說散道的問題。
首先,大佬為何要散道?同很多書迷一樣,關心的一點是:大佬為何要散道。小編猜測,可能在人族與神族最初的對戰中,為推翻神族統治,道祖、老夫子、佛祖三位大佬通過吞噬人間氣運成為15境,並藉助自身勢力鞏固人族天下。吞噬人間氣運本身就是違背天道的,且隨著時光長河的流逝,大佬的人性開始出現動搖,神性開始抬頭,有逐步喪失人性的可能。為防患未然,要散道。同時,在劍來中,天庭共主一直未出現過,不知是否隕落還是被塵封,也許當大佬在15境停留時間足夠久,就可能有成為共主或喚醒的可能,因此在萬年前的河畔議事期間,也許大佬們也曾經有過約定。
其次,散道為何選擇驪珠洞天。驪珠洞天在《劍來》中一直是一個特殊的存在,既是世間最後一條真龍的隕落之地,也是三教一家的試驗田,同時還是神族圈養之地,留有飛升臺與神殿。在這裡,三教一家外加神族相互融合,相互算計謀劃。既有高位神靈或轉世神靈如青童天君、持劍者、水神等,也有道老大、齊靜春等在此修道悟道,同時更是誕生出敢為天下人捨生死的浩然年輕一代。最關鍵的是,這裡有那個「一」。因此,三教大佬來到驪珠洞天小鎮舊址,選擇在此散道。
最後,散道後的後果如何。三教大佬散道,反哺浩然氣運時運,藉此為天下蒼生謀福利,讓更多的普通人可以受益,所以才會有「修道之人、龍蛇起陸、雨後春筍」的預期,但也讓更多的願意為人族而戰的人受益。通過妖族的散道可知,大佬的散道是可以指定受益者的。三教大佬來驪珠洞天散道,受益最多的肯定是落魄山眾人及小鎮走出去的修道之人,其次是陳平安、左右、魏晉等處於瓶頸期的修道之人。同時,散道本身也是一種考驗,可能帶來浩然天下短暫的震動,如為搶佔氣運而拼殺,青冥天下或西方佛國的震蕩等等。但散道又是不得不為之之事。
P.S.:以上觀點皆屬個人看法,如果有不同意見,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是關注作者,大家一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