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變成100倍大,人類九成滅絕,慘烈的災難片,看完卻挺治癒

2021-01-08 騰訊網

從上千年前開始,當文明誕生之時,人類就產生有了一種奇怪的末日情結。

基督教中的大洪水、啟示錄,瑪雅文明被誤解的著名預言2012,從古至今人們都喜歡研究世界究竟何時,又如何走向終結。

由此而來的,是末日之後的末世,倖存者們垂死掙扎的人間煉獄。

生存還是毀滅?

不妨用青春詼諧來調劑恐怖的末日世界,愛與怪物完全可以同在。

《愛與怪物》

故事從俏皮的簡筆漫畫開始,地球毋庸置疑迎來了世界末日。

一顆碩大的隕石阿加莎616直衝天靈蓋,將會一舉把所有地球生命給解決掉。

人類也動用了影視劇中經典的自救手法,用炸彈轟炸隕石,儘可能止損。

新型化學炸彈成功爆破,而世界末日才剛剛開始。

炸彈中的化合物飄飄悠悠落向大地,雖然不會其殺死人類,卻使節肢動物、爬行動物大量變異——巨大殘暴。

《天地大衝撞》就這麼變成了《星河艦隊》,人類一天之內滅亡了95%,從食物鏈頂端滾到倒數第一。

倖存者們躲到地堡裡苦苦求生,主人公喬爾就是其中一員。

一晃七年過去,地堡裡的人成雙結對,只有喬爾年年還能過雙11。

對於朋友們來說,他有些可有可無,而其內心也一直惦記著七年前分離的女友艾米。

在一次螞蟻入侵時,喬爾展示了自己慘不忍睹的廢柴屬性—不敢射擊,身體僵直。

種種因素,加之他竟然聯繫到了85英裡外的艾米!不想孤獨終老的喬爾決定放手一搏,獨自徒步尋找女友。

85英裡的徒步,陪伴喬爾的是各式各樣的食人怪物。

剛走到破落小鎮,他就迎來了窮兇極惡的追蹤者——大蛤蟆。

危急存亡的情況下,一隻名叫小子的狗狗出現,解救了喬爾。

因為喬爾孤身一人,小子的原主人似乎也慘遭毒手,一人一狗結成了半路組合。

在險途上,喬爾誤入陷阱差點被沙暴龍大快朵頤。

路過的米諾、克萊德又救了這位幸運兒一次,升級為三人一狗的組合繼續向西進發。

米諾和克萊德已經是歷經沙場的老牌倖存者了,對各種怪物、植物如數家珍。

喬爾跟小屁孩一樣學習他們的生存技巧,把知識和路上遇見的巨石蝸牛都記在生存指南上。

臨時組成的家庭很快就分道揚鑣了,喬爾要去海岸尋找女友,克萊德則是向高山上寒冷的安全區進發。

真正初出茅廬的喬爾要一個人面對剩下的危險,潛伏的巨型變異昆蟲,更險惡的人類歹徒。

最重要的,是他守護了七年之癢的愛情是否還在保質期內?

不過當喬爾踏出地堡時,他就早已成就了屬於自己的末世傳奇。

《愛與怪物》是一部幽默風趣的青春冒險電影,在很多方面它和前輩們別無二致。

弱雞成長逆襲當英雄、怪物很醜卻溫柔。

恰到及格的俗氣外,真正讓該片出眾的,還是對末世的成功塑造。

把末世概念玩出花的電影有很多,像火爆全球的《瘋狂的麥克斯4:狂暴之路》,四部曲展現了蒼涼沙漠中鋼鐵、血肉和沉默造就的瘋狂人間。

開先河的經典鼻祖《瘋狂的麥克斯2》,更直接促進了電子遊戲《廢土》《輻射》系列的誕生。

為什麼要談到上述作品?因為目前市面上最接近《輻射》的電影,必然就是新鮮出爐《愛與怪物》。

《輻射3》找爸爸,《輻射4》找兒子,喬爾是離開避難所找女友。

讓無數玩家嚮往的一人一狗裝備靠爆,那種西方武俠式的英雄浪漫,從《瘋狂的麥克斯2》《輻射》一路沿襲到了該片。

《愛與怪物》完美的滿足了一種末世情結下,獨當一面掌控世界的快感——你就是獨一無二的主角!

主角喬爾的名字,很有可能也是向經典末世生存遊戲《最後生還者》中的喬爾致敬一把。

另一個問題來了,既然《瘋狂的麥克斯》是《輻射》的大哥,為什麼它最像的卻是《愛與怪物》?

因為《瘋狂的麥克斯》有愛,但沒有怪物,沒有死亡爪、雙頭牛、輻射蟑螂......

說起怪物,近幾年怪物量最大的電影無疑是《金剛:骷髏島》。

可這是它嚴重的弊病之一,除了巨獸外,其他怪物都是吃5塊錢盒飯,趕著下班的路人群演。

《愛與怪物》便做到了其沒能做到的—給每位怪物都留足介紹,並把介紹融入劇情。

貪婪的追蹤者大蛤蟆、溫順從容的巨石蝸牛,它們都帶有獨特性格符號來推動劇情發展。

沙暴龍工蜂與皇后、潛入地面的巨人蜈蚣、通人性的超級螃蟹。

助推電影發展的同時,觀眾完全可以想像到這群怪物的生活習性,這就像在看一出變異版的《動物世界》!

而這個末世最驚奇的是它很迷人,導演除了開篇螞蟻食人外沒有再塑造直觀的慘烈場景。

甚至讓某些怪物並不兇殘,結局也是天道好輪迴、善惡終有報。

顯得絕非危險緊張到極點的《愛與怪物》,是全年齡向引人入勝的誇張野外求生。

劇情上應該就不用再開誇誇大會了,作為青春電影,通篇十字真言——愛拼才會贏,珍惜眼前人。另外注意愛護動物。

所以牆裂推薦這部電影,雖然青春系劇情低幼了些,但它絕對夠爽,也絕對配的上愉悅身心的愛與怪物。

相關焦點

  • 誰躲過了滅絕恐龍的大災難?
    66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當時包括恐龍在內的全球75%(或以上)的物種從地球上消失,這被稱為「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或「K-Pg滅絕」。那麼,另外25%的倖存者是誰?它們如何逃過這次天崩地裂的大災難?
  • 盤點幾部毀天滅地的災難片,你感覺哪部比較慘烈?
    小夥伴們大家好,昨天盤點了幾部怪獸片,不知道大家看的過不過癮。今天來聊點別的,災難片一直是電影受歡迎的主題之一,它以恐怖、驚慌、慘烈的畫面刺激著人們的神經,這樣的災難會不會發生在現實的生活中呢?活火熔城該片是由米克·傑克遜執導,湯米李瓊斯等主演,上映於1997年。
  • 人類能挺過第六次大滅絕嗎?
    人類是否處在一次大規模滅絕過程的序幕之中,而這一過程最終將導致地球上數以百萬計的動植物物種——包括人類——的消亡?「第六次滅絕」假設的支持者們認為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處於新的大滅絕初期文章稱,地球此前已經經歷過五次大規模的滅絕過程。
  •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一觸即發?毀滅人類,滅絕地球物種數個大災難!
    今天我們來聊聊最近比較火的一個話題,就是關於地球的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什麼時候會到來。我們都知道地球已經維持了35億年的生命,在最近的5億年裡自然災害造成了至少5次的物種大滅絕,分別是奧陶紀大滅絕、泥盆紀大滅絕、二疊紀大滅絕、三疊紀大滅絕、最近一次是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大滅絕。當時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結束了恐龍的統治,並為哺乳動物打開了新的大門。
  •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一觸即發?毀滅人類,滅絕地球物種數個大災難
    今天我們來聊聊最近比較火的一個話題,就是關於地球的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什麼時候會到來。我們都知道地球已經維持了35億年的生命,在最近的5億年裡自然災害造成了至少5次的物種大滅絕,分別是奧陶紀大滅絕、泥盆紀大滅絕、二疊紀大滅絕、三疊紀大滅絕、最近一次是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大滅絕。
  • 電影推薦|5部看完令人絕望的災難片
    2020年以來世界各地的災難就不斷發生2019年末開始燒了四個月的澳洲大火造成 至少33人死亡超10億動物死亡始於東非的蝗蟲災害每天可以摧毀多達2500人的口糧非洲豬瘟爆發成千上萬頭生豬被迫撲殺、掩埋、無害化處理美國流感爆發
  • 2020年最新災難片,物種大滅絕的時候誰能獨善其身?
    2020年最新災難片,物種大滅絕的時候誰能獨善其身?電影有預言的功能,這部電影具有世人所關心的未來是否有宇宙中行星撞地球的災難發生,這種故事其實已經變成很鮮明的宇宙災難電影的源頭,導演雷克羅曼沃與製片人哈巴特勒參考了《世界末日》與《2012》等許多經典好萊塢災難電影,從地球的歷史上來看,也不乏有類似行星撞到地球而引起大災難的轉變。
  • 人類會遭遇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嗎?科學家認為,災難或許已經開始
    每一次生物大滅絕都是對生態圈的巨大打擊,但是每一次生物大滅絕之後,生態圈仍然會再次繁榮,並不會因為巨大的打擊導致生物稀少,就像是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大滅絕,稱霸地球1億多年的恐龍就此滅絕,哺乳動物趁機崛起,人類也在地球上出現成為了生態圈中的霸主。
  • 人類滅絕之後的動物
    他以生物進化為基礎,根據我們現在地球上存在的動物物種,預測人類消失後未來動物的進化情況。他以圖片形式,對未來動物可能的樣子進行大膽的虛構、呈現;從地球動物進化規律出發,對人類滅絕之後的動物界進行了大膽的科學預測,這些未來動物,每一種都為我們了解過去的進化史提供了足夠的證據。
  • 颱風天適合看的電影推薦 來看看這十部經典災難片
    ­  《後天》­  很多人說這部電影的情節簡單,但結合一下電影拍攝時是2004年,當時的災難片和末日片還沒那麼泛濫,這部電影把災難到來的視覺效果完美的呈現出來,這一點就已經穩居災難片榜首了。電影立足點在於人類大肆破壞環境,溫室效應最終導致災難爆發,在當時具有很高的環保教育意義。
  • 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即將來臨,人類就是罪魁禍首!盤點前五次大滅絕
    從第一次生物大滅絕倖存下來的生物有的已經成為歷史,而有的適應力比較強,延續到了泥盆紀!魚類生物就是佼佼者,它們通過不停進化,適應環境,逐漸成為了泥盆紀的海洋霸主,此時爬行類動物開始出現,它們從鰭類魚進化而來!
  • 人類在災難面前是脆弱渺小的,災難需要警示推薦一些好看的災難片
    電影種類繁多,體裁多樣,而災難片很多人都喜歡看,觀看災難片它那緊張刺激感能讓人腎上腺素飆升,還有在災難中人類情感的表現讓人動容。災難片它以恐怖、驚慌、悽慘的情節刺激著人們的神經,讓欣賞的人們震撼,深入心靈。對於災難,2020年伊始不僅在中國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的陰影下,全球全球都發生了數件災難大事件,病毒爆發、禽流感、地震、火災等等。
  • 生物大滅絕,人類是否有一天會把自己推向深淵?
    以我們現有的化石等證據,能夠統計的,粗略估計有將近百分之八十的物種在兩萬年內滅絕了。這可以稱之為生物大滅絕。這樣慘烈的物種滅絕速度,簡直可以跟小行星撞擊地球有的一拼了。兩萬年和二十年對與地球的歷史來說,看上去都差不多。
  • 震撼人心的末日求生片,看完只想說,「活著真好」!
    看完只覺得,「活著真好」!《雪國列車》反烏託邦的未來科幻史詩。未來世界遭遇冰封,讓地球上大部分人類滅亡。在一列沒有終點的列車上,搭載著地球上最後倖存的人們。車廂按階級劃分。一場不明原因的災難,讓全世界籠罩在濃厚的烏雲之中。動植物紛紛死亡,人類也所剩無幾。倖存者飽受飢餓的困擾,最終人吃人的慘象不可避免的發生了。一個堅強的父親,保護著年幼的兒子。一路逃亡、一路遇險,不斷向南,尋找避難所。
  • 生命,如何在大滅絕中進化?
    在大滅絕前,它們是海洋中的弱者,但在災難中它們憑藉著不挑食的「個性」,頑強地挺過了食物匱乏的年代,成為了今天所有脊椎動物的祖先。而星甲魚的親戚刺鮫,原本只會吸食水藻,為了食腐,進化出了能夠撕咬屍體的顎。
  • 地球經歷過五次生物大滅絕,人類的行為讓第六次提前了?
    第二次生物大滅絕 此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泥盆紀,跟奧陶紀隔了整整一個紀元。從第一次生物大滅絕倖存下來的生物有的已經成為歷史,而有的適應力比較強,延續到了泥盆紀! 魚類生物就是佼佼者,它們通過不停進化,適應環境,逐漸成為了泥盆紀的海洋霸主,此時爬行類動物開始出現,它們從鰭類魚進化而來!
  • 第六次生命大滅絕預兆!珊瑚中已發現最後一次生命大滅絕災難特徵
    根據本周二(3月3日)發表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上的一項研究,目前珊瑚已表現出與地球上最後一次生命大滅絕極為相似的「災難特徵」,這預示著新的生命大滅絕可能已經到來。而它們是海洋中1/4生態環境的基礎,是25%魚類及其它海洋動物的家園和食物來源。根據此前的研究,在過去的30年裡,全球一半以上的珊瑚礁已經滅絕;而在未來幾十年到本世紀末,預計還有30-50%的珊瑚礁將被漂白。第六次生命大滅絕正在發生,而不是即將到來!
  • 恐龍滅絕多恐怖?科學家還原小行星撞地球景象,災難片都比不上!
    各位客官們我是你們玉樹臨風風流倜儻的小編神奇柯南,大家有空來看小編的文章,小編十分開心,今天小編就要給大家分享「恐龍滅絕多恐怖?科學家還原小行星撞地球景象,災難片都比不上!",喜歡我的文章就請關注一下小編吧!
  • 若把人類放大100倍,能否成功戰勝恐龍?最終誰會勝利?
    將人類體型放大100倍,能和恐龍較高下嗎?體型大不是優勢!在幾百萬年前估計沒人想到,最終「統領」地球的竟是小小的人類,現在人類和古代人類對比一下簡直就是兩個極端。人類成為霸主後開始研究上一任霸主,據了解恐龍是距離人類最近一次滅絕的生物,它憑藉自己的體型在當時稱霸主,後續還是因為環境變化讓它們消失,人類想想不禁後怕,如果當時恐龍沒有消失的話,或許根本不會出現人類。
  • 《全球風暴》上映期延至12.26 災難片的滿漢全席
    《全球風暴》上映期延至12.26 災難片的滿漢全席 《全球風暴》秘鑰將延期至12月26日,相信這對此前錯過了這部「災難片的滿漢全席」的觀眾來說,是一大好消息。硬漢男星傑拉德·巴特勒(Gerard Butler)勇闖太空拯救危亡,懸念迭起步步驚心,噴薄而出的地火、巨型冰雹、組團來襲的多個龍捲風、海灘瞬間冰封、百米海嘯侵襲城市等空前震撼的災難特效,加之吳彥祖加盟,讓不少觀眾看完瘋狂打CALL,盛讚這部電影 「特效場面恢弘壯觀空前震撼」、「劇情火爆高潮迭起」、「是《2012》之後最爽災難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