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打動美國人 美觀眾穿上旗袍唐裝看演出

2020-11-28 東方網
  進入金秋10月,華盛頓的天氣在早晚也漸漸出現了一絲涼意。可是,在甘迺迪表演藝術中心卻是一副熱火朝天的樣子:來自中國的剪紙「中國紅」將中心外牆壁裝飾得紅紅火火,中心室外空地陳列著來自來中國的雕塑和一些裝飾藝術品,中心北廣場則是「樂在北京」的廟會。幾名婦女被中國的泥塑所吸引

  美國觀眾看得過癮

  10月1日晚,擁有1000多個座位的艾森豪劇場座無虛席,東方歌舞團、中國雜技團等為美國觀眾奉獻了歌舞、民樂、京劇、雜技等節目,為長達一個月的「中國文化節」拉開了序幕。在大約120分鐘的節目中,觀眾的掌聲有幾十次!最讓記者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坐在前排的美國老人,似乎坐著鼓掌還不足以表達讚賞之情,她乾脆站起來,雙手使勁鼓掌!

  在演出結尾全體演員出來謝幕時,全場觀眾更是起立鼓掌。一位中國小演員說,自己做夢也沒有想到,美

國觀眾會如此地喜歡自己的節目!

  安尼爾·古布塔(AnilKGupta)教授就是眾多熱愛中國藝術表演的美國觀眾之一。他來自美國馬裡蘭大學。他在觀看完開幕式後激動地告訴記者說:「這次演出非常、非常地好。藝術精湛、編排精良。」由於從事經濟研究,又對中國充滿興趣,古布塔先生不由自主就談起自己對中國的看法。他認為,中國不但是個經濟大國,有著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經濟,而且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經濟體。再過幾十年的時間,中、美兩國在經濟、安全等問題上將會相互高度依存。所以相互理解,如舉辦中國文化節這樣的交流活動,對於雙方都很有意義。

  來自《華盛頓時報》的資深文藝編輯簡·路易絲(JeanBatteyLewis)從事文藝方面的工作幾十年了。她告訴記者,她最喜歡的節目是《二泉映月》。世界著名指揮家小澤徵爾曾說,要雙膝下跪,用心聆聽《二泉映月》,才能深刻理解這首曲子的豐富內涵。簡說,她認為《二泉映月》是真正的高雅藝術,而她自己最喜歡的也是這首低回婉轉的曲子。

  記者在後來幾場的演出中還發現一些美國觀眾竟然特意穿上旗袍和唐裝來觀看中國文藝演出。

  美國當地媒體也對聲勢宏大的「中國文化節」給予關注。《紐約時報》特地刊登了長篇特寫來介紹此次活動的背景,並將此次活動稱為「一場文化革命」《華盛頓郵報》把一個月的中國文化演出比喻為一道盛宴,成功的開幕式只是開胃菜而已。廟會上一名小朋友在玩風車

  不少華人流下眼淚

  「中國文化節」贏得美國觀眾的是喜愛,而對於當地華人來說,更強烈的感受是激動和自豪。這種感受尤其明顯地表現在開幕式的演出上。巨大威嚴的大紅門,蛟龍纏身的壁柱,以及隨之出現的電視短片裡的長城、故宮、天壇……這些中國和中華文明的象徵,再配上激越高昂的音樂,敲打著華人思鄉的心弦,他們中許多人忍不住數次留下眼淚!

  來自吉林、現在美國華盛頓大學攻讀博士的焦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說,三年來自己很少有機會回到國內,平常也幾乎天天忙於讀書、調研、撰寫論文,有時覺得自己離祖國很遙遠。但是,看了當天的演出,才發現自己是如此地熱愛著遠方的祖國。

  他告訴記者:「看到那些華美的服飾和典型的中國裝飾,讓我一下子想起了我們曾經擁有過的『漢唐盛世』!我們曾經多麼強大和輝煌!如今祖國也正處於臥龍起飛的階段,想到這裡心裡禁不住地激動起來。再看到那熟悉的故宮和長城,我再也忍不住自己的眼淚了!」焦先生說,「雖然平常你對祖國沒有太強烈的感受,可是那一刻讓我發現,祖國一直都在自己的心底!」

  50多歲的許先生和妻子從臺灣來美國定居已30年,這次特地從附近的馬裡蘭州趕過來買了五場演出的票。他特別強調這種文化交流方式的重要意義:

  「現在美國有很多『中國威脅論』,我想部分原因是許多美國人對我們中國不了解。不了解,就容易引起衝突。中國政府有這麼大的魄力舉辦文化節的活動,非常值得讚賞,這有助於加深美國人民對中國的了解。」

  《穆桂英掛帥》受歡迎

  由中國文化部和美國甘迺迪表演藝術中心合作主辦的這次文化節的一大特點就是整個運作過程非常專業。首先,活動的舉辦完全遵照市場規律來操作。演出總共耗資500萬美元,中方資助大約170萬,甘迺迪中心資助280萬,剩下的50萬則通過演出票來籌集。整個演出,從廣告推介到門票銷售,採用的都是商業運作模式,並得到一些著名企業和基金會的贊助。

  此次活動的專業化還表現在節目的精心選擇上。甘迺迪表演藝術中心國際策劃副總裁阿莉西亞·亞當斯在接受中國記者的採訪時介紹說,四年來,甘迺迪中心的工作人員不停地奔走於演出機構、藝術家以及中國駐美使館之間,落實資金,聯繫演員,確定活動主題和演出項目。單單花在選擇節目的時間就有三年之久。

  她說,鑑於中美文化的巨大差異,在節目安排上既要選如實體現中國文化的節目,還要保證節目能吸引美國觀眾並使其產生共鳴。為了保證這種微妙的平衡,她先後去了九趟中國!

  由於語言不通,中國的導演和他們的美國同事們決定大多數節目儘量通過演員的動作、眼神來表達內容,即使不懂中文,一樣也能欣賞;如果演員要開口,應儘量講英文。這些努力顯然非常奏效。另外,在節目的介紹上,也可以看到節目策劃的精心。比如《穆桂英掛帥》在中國是婦孺皆知的傳統劇目,但是,要想對美國觀眾講清楚這個穆桂英掛帥的故事,實在是個挑戰。可是,英文節目單的處理就非常巧妙,把《穆桂英掛帥》翻譯為《楊家女將軍》(FemaleGeneralsof the Yang Family)。美國觀眾當然十分好奇,要來看看中國古代的女將軍了!

  甘迺迪藝術中心大量演出免費

  甘迺迪表演藝術中心是美國國家級表演藝術中心。它是一個非營利性機構,有大量的免費或者票價低廉的藝術演出。聯邦政府的撥款只用於中心建築物的維護,藝術活動則完全靠私人或公司捐贈和銷售演出票來支持。

  1958年,當時的美國總統艾森豪籤署了法案,決定建設一個「國家文化中心」。法案規定,「文化中心」應該是一個靠私人捐款、獨立運作的文化機構。

  1963年11月,在甘迺迪遇刺身亡兩個月後,美國國會決定撥款2300萬美元把「文化中心」修建成紀念甘迺迪總統的「紀念館」,後來「文化中心」更名為「約翰·甘迺迪表演藝術中心」。

  另外為了紀念艾森豪總統的遠見卓識,甘迺迪中心的一個劇場以艾森豪命名。

相關焦點

  • 蓋婭傳說的中國風讓人沉醉,旗袍要穿出氣質得有這幾點特徵
    無意中翻到2019年蓋婭傳說的T臺秀場圖,演繹的中國風太美了吧,仙氣飄飄,華麗的放與婉約的收結合得恰到好處。頭飾和妝容都搭配得很美,一看驚豔,再看傾心,整個人都淪陷在這場視覺盛宴中。但是很多網友表示,這中國風的設計外國模特穿起來總感覺怪怪的,應該換成中國人來穿。剛好也有女明星穿過蓋婭傳說,比如佟麗婭,之前在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就有穿,她的婉約美駕馭起中國風禮服真的很輕鬆,古典韻味十足。
  • 迪斯尼:當米老鼠「穿上唐裝」之後(資料)
    香港迪斯尼首席設計師康斯多在接手香港迪斯尼的項目後,專程考察了北京、蘇州的中國園林,汲取靈感。他曾公開表示,在香港迪斯尼的自然景觀部分中,將會處處體現移步換景的中國園林風格。  樂園在其他方面的設計中,也充分考慮了內地遊客的喜好。在全世界的其他四個樂園中,都只供應美國式的快餐,就算在法國,也只是在美式餐廳供應法國食品。但在香港迪斯尼的八個餐廳中,有兩個中式的正餐廳。
  • 當迪士尼公主走進民國,穿上旗袍一個比一個美,貝兒我就先抱走了
    走進民國的貝兒依舊是黃色的服飾,柳葉暗紋的旗袍讓貝兒美得不可方物。西方的服飾對於女性的美是一種肆無忌憚的釋放,而旗袍對於女性的美是一種溫柔的抑制,這樣的美更加溫婉,如水般清雅高貴。穿上旗袍的貝兒化身為民國才女,一舉一動都透露著書香氣。
  • 很火的中國風民族風搭闊腿褲,當下流行這樣搭,35 穿最有韻味
    唐裝中國風復古旗袍闊腿褲兩件套 經典的中式復古盤扣設計,展現出端莊而獨特的韻味,簡單大氣的立領,真是叫人過目不忘。顏色搭配真洋氣!唐裝中國風復古旗袍闊腿褲兩件套帶著復古情懷製成的真絲旗袍,大擺的改良女士旗袍連衣裙更能完美修飾女士的線條,特顯瘦高美。
  • 72歲時尚旗袍奶奶,滿頭銀絲笑容美麗款款走T臺,大美中國老人
    旗袍對每個年齡段的女人來說,穿著都特別顯氣質。咱們的72歲穿旗袍的時尚老奶奶韓彬她穿上旗袍,由內而外發出的那種古典女性之美,滿頭銀髮,少許皺紋,滿臉笑容,雖說臉上有歲月殘留的跡象,但卻仍然美得自然,美的動人。
  • 有一種嫵媚叫做當女生穿上旗袍!驚豔了時光,也驚豔了流年!
    旗袍誕生於民國時期,是由時代文化孕育而來的代表女生堅貞美的產物,「旗袍」乃中國女性的國服,其中就有以周錫保先生為代表的《中國古代服飾史》認為旗袍是從清代旗女發展而來,而民國旗袍所代表的美是極具優雅大方、風情萬種的。
  • 30集電視劇《穿旗袍的女人》60位配角海選儀式在寧波啟動
    2015年9月27日,由浙江寧波啟潤影視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30集電視劇《穿旗袍的女人》60位配角海選儀式,在寧波電影節中秋晚會上正式啟動。來自全國的宋慶齡特型演員、央視編導、主持人、八一電影視片廠化妝師、本劇合作夥伴、導演、編劇、主題歌演唱者、旗袍機構、寧波表演隊、愛心企業家、新聞媒體等近200人參加了此次盛會。  ?
  • 郭晶晶61歲婆婆好年輕,穿唐裝現身滿臉福相,一看就是旺夫的人
    出席活動的朱玲玲選擇一款米色的唐裝,打扮端莊大氣,盡顯優雅和貴氣,扎著一款低馬尾,兩邊用細碎的捲髮進行修飾,避免單調,一身搭配大方又洋氣,舒適又清爽。唐裝是復古風款式,屬於大氣端莊的著裝,穿上身立馬有一股大家閨秀的氣質。
  • 淺析:中國元素造型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
    (刺繡等)、鳳眼、彩陶、紫砂壺、中國瓷器、國畫、敦煌壁畫、石獅、唐裝、筷子、漢字、金元寶、如意、八卦等,綜觀優秀的設計作品,都從材料、造型、裝飾紋樣和加工工藝這些方面注重傳統文化與時尚的巧妙結合。作為藝術文化的精華,中國元素在現代設計中扮演著十分獨特的角色,是表達個性美的重要手段。這也從一方面推進了中國傳統元素的繼承與創新,將中國傳統文化推入了世界文化。
  • 雍容華貴是你,優雅迷人是你,穿旗袍的女子讓人更加難忘!
    旗袍的美,是令無數美女競折腰的。從古至今,不知多少文人騷客都對旗袍的美又有過讚美之詞,旗袍是一種設計和剪裁都精緻到了極致的中國特色傳統經典的服飾。可以說,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甚至於不同體型的女人都能找到適合於自己的那件旗袍。
  • 被黃奕的旗袍裝驚豔了!藍色旗袍配紫色外套端莊穩重,盡顯東方美
    旗袍對於中國女性來說有著不一樣的意義的,旗袍不僅是一件服飾,更是一種文化。而對於東方女性來說,穿上旗袍也就能夠展現出優雅大氣的魅力,尤其是對於成熟女性而言,穿上一件合身的旗袍也能夠展現出風姿卓越的感覺。
  • 誰說外國人不適合穿旗袍,艾瑪沃特森卻穿出別樣的風情,讓人驚豔
    旗袍是唯一東方女性的傳統服裝,不僅展現出精巧纖細的身材,還襯託出優雅、沉穩的古典氣質,外國人很難穿出旗袍的風格,艾瑪沃特森卻穿著獨特的風情,一襲白色旗袍的上半身,散發著獨特的異國風情,令人震驚。很多人把艾瑪沃特森的印象停留在《哈利波特》中漂亮而聰明的赫敏,和幾代人一起度過了童年,艾瑪沃特森也成為了國際知名的女演員,在世界上很受歡迎,艾瑪沃特森從小就很美,令人吃驚的五感就像小仙女一樣。艾瑪沃特森不僅臉面價值高,也是極少數殘缺童星之一,還是女學霸者,整個人的氣質也越來越優雅了,艾瑪沃特森身著白色刺繡的旗袍登場。
  • 秦嵐穿上了精緻復古旗袍,變身成為優雅大氣的民國女神
    如果說今年最讓人驚豔的明星,就屬秦嵐了。自《延禧攻略》這部劇火了之後,有著端莊溫婉形象的她再次走進大眾視野屏幕中,除了在話題度頗高的《怪你過分美麗》扮演精明強幹的女經紀人外,最有看點的就是在一部民初時期的《民初奇人傳》,這一次的秦嵐穿上了精緻復古的旗袍,變身成為優雅大氣的民國女神。
  • 趙露思不到80斤沒人信,當她穿上小一號旗袍:這腰我P都無從下手
    趙露思不到80斤沒人信,當她穿上小一號旗袍:這腰我P都無從下手。眾所周知,當今社會,大家都以瘦為美。尤其是娛樂圈中的女明星們,各個不僅擁有超高的顏值,更是擁有纖細的身材,讓人十分的羨慕不已。很多女明星的體重不說不足100斤,甚至是不足90,不足80斤的都有。
  • 假期應該怎麼穿?最靈的穿搭攻略來啦|air jordan|搭配|牛仔褲|...
    那麼 FashionLab 也在此先給各位小夥伴們送上一句祝福,祝你們假期愉快!FUN時光LOOP繼續帶你穿越!街頭熙熙攘攘的人群湧動,大家在感受這秋季所給予我們的饋贈。踱步在武商市集,在這裡遇見不落俗套的創意腦洞與不甘平庸的文化生活相互交融。
  • 真羨慕張嘉倪的「螞蟻腰」,一襲黃色流蘇旗袍裙,穿出唯美中國風
    從古至今,旗袍就是東方女性美的一種象徵,而穿上旗袍的女人,芊芊淑女,凸顯了曼妙的身姿。 可以說,旗袍上身,總是有無限的美好,一顰一笑,舉手投足間,風情萬種。
  • 鞠婧禕許佳琪身高相差11cm,同穿旗袍,個子高有多優越!
    鞠婧禕與許佳琪都是絲芭文化傳媒公司籤約的藝人。兩人曾一同登上過綜藝《快樂大本營》跟組合中的其他姐妹們一起表演節目。當時鞠婧禕就已經小有名氣了,憑藉「四千年第一美女」的稱號獲得了大家的關注,雖然後期她解釋過,這個只不過是翻譯錯誤而已,不過這個稱號依然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 張嘉倪亮相金雞獎開幕式,穿黃色旗袍優雅又溫婉,身材狀態雙在線
    張嘉倪素有古裝美女的稱號,古典秀氣的外形和清麗脫俗的氣質,不僅是古裝美得俏麗迷人,穿上旗袍也是美得驚豔時光。 近日金雞獎開幕式上,張嘉倪就以一襲黃色的旗袍裝亮相,不僅是曼妙婀娜的身材曲線完美展現,更襯託出優雅又溫婉的東方古典美,少女的狀態絲毫看不出來是生過兩個孩子的媽。
  • 旗袍,美,探 這樣讀完劇名再說馬伊琍
    孫雯(錢江晚報記者)「旗袍,美,探」——如果我這樣讀這本劇名,就會覺得無需因它給馬伊琍施加那麼多非議。由馬伊琍、高偉光領銜主演的網劇《旗袍美探》,豆瓣評分6.7分,這個分數,說明它可看,但沒有那麼好。可見,旗袍的元素是足了,雖然劇情發展當中時不時有當代風的晚禮服搶鏡。《旗袍美探》翻拍自澳劇《費雪小姐探案集》,原作中的費雪小姐,說不上美,但言行舉止頗有些味道。《旗袍美探》的很多畫面也是美的,雖然從巴黎留學歸來的名媛蘇雯麗(馬伊琍 飾)被網友截了許多呆板又多動的畫面,但平心而論,從東方人和西方人先天的不同出發,有對比,就有傷害。
  • 你喜歡什麼顏色的「旗袍」,就代表著你有什麼樣的氣質!
    它作為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是中國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在上世紀80年代,旗袍還被國務院指定為女性外交人員的禮服,可見它在國民心中的地位非見一般。當然,如今的旗袍無論款式還是顏色都多姿多彩的,對於平凡大眾的女人們而言,不管是平庸還是高貴,不同顏色的旗袍都能穿出屬於她們自己的氣質。在服飾上,採用不同的顏色是可以襯託不同的內在氣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