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限儀座流星雨是一年中活動最劇烈的流星雨之一,但他很難被觀測到。主要原因是他的極大期只有大約6小時。高峰期這麼短的原因是流星雨的塵埃帶十分狹窄,而且地球是以垂直角度穿過這一條塵埃帶。與多數起源於彗星的流星雨不同,象限儀座流星雨起源於小行星——2003 EH1小行星。這顆小行星繞行太陽公轉一周的周期是5.52年,它可能是一顆「死彗星」或者是一種被天文學家稱為「巖石彗星」的新天體。
這些流星於1825年首次被記錄,並且似乎是從古老的象限儀座中輻射出來的。如今,天空的這一區域位於牧夫星座的邊界內。從北半球看,在一月初的夜晚,這一區域位於天空西北部非常低的地方。通常,只有非常小的活動能被看到。隨著夜幕降臨,它在北天極下方搖擺約40度。從北緯40度以南的地區看,它實際上在地平線以下。然後它開始緩慢上升到東北天空,並在當時標準時間02:00左右(取決於你的緯度)獲得有益的高度。在這個時間到黎明之間,你將與最大機會觀測到這些流星。如果流星的高峰在這段時間發生,你在鄉村地區將會看到每小時超過100顆的流行雨盛筵。
根據國際流星組織2020年的流星雨日曆,象限儀流星雨預計會在2020年1月4日世界時間08:20達到峰值(北京時間1月4日16點20分)。對於北美地區的觀測者,對應的時間是在2020年1月4日上午東部時間03:20、中部時間02:20、山地時間01:20以及太平洋時間12:20。這個時間對於大西洋西岸和北美東部地區的觀測者非常有利。在北美西部,東北部天空中的輻射將降低,所有想要觀測的朋友可以提前一個小時開始等待觀看,以防峰值提早到達。幸運的是,60%被照亮的上弦月會在當地時間01:00落下,所以這不會成為觀看流星雨的影響因素,除了北美西海岸地區。
想要看到最多的流星,最好的策略是面向東北方的天空,並把視線集中於半空中。從這個方向能看到流星從輻射點向四面八方射出,也便於我們區分象限儀流星雨和其他來源的流星。為了能得到科學的,有用的觀測記錄,你需要仔細記錄觀測時段的開始和結束時間,以及每個流星出現的時間。你還需要記錄的流星類型以及它的大小,其他參數包括顏色、速度 ,以及流星是否留下了一道殘痕。如果有火流星,你應該單獨記錄並在fireball.amsmeteors這個網站上填表。
認真的觀察者應該至少觀察一個小時,因為流星雨的流量是不斷變化的。 如果你只進行了很短時間的觀測,你可能正好撞上流星雨的間歇期。 觀測至少一個小時,才能保證看到流星雨的最佳效果。
另外,你也可以在國際流星組織的網站上填寫一個目視觀測表。在填寫目視流星表格時,請確保每個時段觀測到流星的數量不超過20顆。時間長度通常從五分鐘到一個小時不等,這取決於流星雨的流量。
一般來說,象限儀座流星雨通常較亮且易於觀測。但是較為微弱的流星佔大多數,特別是在活躍高峰期。象限儀座流星雨不是以其持久度聞名的,然而我期盼所有明亮的星星都能夠留下痕跡。象限儀座流星群中,火流星很少見但是確實存在,出現時會極其明亮。
雖然象限儀座流星雨的平均亮度相當大,但是流星雨卻不易拍攝,除非你在流量峰值的時候長時間曝光。最亮的流星能很好的被相機記錄下來,而到那時大多數拍攝到的流星雨只會像暗淡的條帶一樣閃現。推薦的方式是把你的相機固定在三角架上,因為這樣可以使恆星的位置保持精準,拍出條帶狀的流星雨。
上面這幅插圖描繪出在早晨東北向上較低位置的象限儀座輻射。最為明亮的大角星是這片區域很好的指引。所有的象限儀座流星雨最終都要追溯到位於牧夫座北部的輻射區域。從南半球來看,輻射源位於北部更低的位置,因此流星的頻率將大大下降。在這個時間段,還有幾個其他小的活躍流星雨,此外還有象限儀座以外的一些隨機的流星以不同的速度出現在不同的路徑上。
預計2021年1月3日14時51分左右,象限儀座流星雨將迎來峰值,此時正值北美太平洋沿岸日出。阿拉斯加和夏威夷正是此次演出的最佳觀賞地點,但是其他大多數地區並沒有這麼走運。當晚的月亮將是滿月後三天的下凸月,所以月光會是一個問題。如果在1月4日你的天空是晴朗的話,千萬不要錯過這場盛大的煙花表演!
參考資料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Robert Lunsford-imo-藏庸俗_ 淺淺 八大珊人 苟利國 七七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