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自然分群時,新蜂王是先交尾還是先分蜂?看看老蜂農如何解答

2021-01-07 蜂部落

關於中蜂自然分蜂時,新蜂王是已經交尾還是蜂群後才進行交尾的問題,蜂部落認為這是不一定的,具體的要看蜜蜂的分蜂特點,而蜂王的新舊也具有相對性。我們具體來看一下。

蜜蜂分蜂的行為

蜜蜂自然分蜂行為是蜂群壯大的結果,是由工蜂在主導的一個行為。在蜜蜂發生自然分蜂之前,蜂王會有一個產卵的躍進時期,這個時期內蜂王大量產卵,一段時間以後造成蜂群內蜜蜂數量增多,一部分蜜蜂在蜂群中已經沒有幼蟲可以哺育,相當於內勤工作大量減少,造成一部分的蜜蜂在蜂群內閒置,而分蜂則由這部分蜜蜂發起。

在蜂群內閒置蜜蜂過多的情況下,閒置下來的蜜蜂會建造王臺,然後逼迫蜂王在王臺中產卵,隨著蜂群內蜜蜂的增多,蜂王獲得工蜂飼餵也開始減少,引發蜂王身體變小,卵巢萎縮,停止產卵,並有飛行的能力。

分蜂的發生

第一:單次分蜂

當蜂群中的王臺成熟,在新王快出房的前兩年,蜂王與蜂群中的一部分蜜蜂發生分蜂,出現第一次的分蜂,如果分蜂熱經過一次分蜂后解除,則分蜂停止,新王出房後毀掉沒有出房的王臺,在蜂群內發育,性成熟後交尾產卵,成為蜂群中的新王。所以說如果蜂群只發生一次分蜂,那麼分走的是老王,而且在老王分走的時候新王還沒有出房。

第二:連續分蜂

連續分蜂有多種形式,參考依據還是蜂群中的蜜蜂數量,如果老王產卵較多,經過第一次分蜂以後分蜂熱並沒有接觸,在老王分走以後,新王出房後還會出現分蜂,而且是在老王分走後馬上進行分蜂。這種情況是在新王出房以後毀臺的時候工蜂進行了保護,導致新王毀臺失敗,被工蜂逼迫分蜂。這種情況下新王是沒有進行交尾就進行分蜂的,所以這種情況下是處女王分蜂,處女王分蜂的特點是帶走大量雄蜂,分蜂比較遠。

如果經過第二次分蜂分蜂熱還是沒有解除,那麼蜂群還是會進行護臺,直到蜂群中的分蜂熱現象解除為止。

第三:連續間斷分蜂

連續間斷分蜂是在老王分蜂以後,雖然說分蜂熱解除了,但是由於老王產下的蜂卵過多,造成蜂群內蜜蜂大量增加,工蜂也進行了護臺,但是這個過程中由於分蜂熱不強,分蜂並不會馬上開始,而是在新王出房後的第九天左右進行分蜂,這個時間已經足夠處女王交尾,所以雖然是新王分蜂,但是是相對老王來說的新王,但是相對於王臺來說還是老王,這種情況下雖然是新王分蜂,但是由於中間間隔時間較短,一般新王也是交尾後才會分蜂,特點還是不會等到新王出房。

相關焦點

  • 中蜂蜂王和意蜂蜂王的交尾區別,如果沒交尾成功分別該怎麼處理?
    中蜂蜂王的交尾以及產卵簡介:中蜂蜂王出房後,一般第三天第四天就會出箱完成交尾,第四天第五天就可以產卵。中蜂蜂王只需要交尾一次。如果交尾不成功就會產雄蜂卵。意蜂蜂王的交尾以及產卵簡介:意蜂蜂王出房後,第三天試飛。接下來每天會飛出去進行交尾,第十天開始產卵。
  • 秋季交尾蜂王,為什麼會先產雄蜂卵?老蜂農道出真相
    導讀:秋後交尾的蜂王,為什麼都是從產雄蜂卵開始的問題,蜂部落認為這是不存在的,如果秋後培育蜂王的時間太晚,蜂部落認為有可能出現蜂王交尾後產的雄蜂卵比較多,這種蜂王最好能夠更換或者在春季及時更換。一年中適合培育蜂王的兩個時間對於培育蜂王來說,一般養蜂人都會選擇在兩個季節培育蜂王,一是春季,二是秋季,不會選擇夏季和冬季,因為夏季的時候蜜源較少,溫度高,冬季的時候蜜蜂要越冬,都不是培育蜂王的好季節,而春季育王與秋季育王的蜂王質量又有較大差異。
  • 如何區分交尾王
    2.腹部特徵:蜂王交尾成功以後會有大量的受精卵出現在身體內部,因此蜂王的腹部會出現漲大的情況,大家可以在新蜂王沒有出外婚飛以前,先看看它的外形,在交尾完成回巢後看看蜂王的腹部沒有增大,如果增大明顯,說明交尾已經成功,如沒有漲大的情況出現,則說明交尾沒有成功。
  • 蜂王防逃片有沒有蜂種之分?老蜂農這樣說
    關於蜂王防逃片是不是有意蜂中蜂之分,為什麼防不住蜂王的問題,首先我們先確定防逃片是有中蜂和意蜂之分的,但是在實際養殖中意蜂使用防逃片的並不多,比如蜂部落小編的意蜂蜂場,幾乎都不會使用防逃片,主要是意蜂都是採用批量育王,而且儲王方便,根本沒有使用防逃片的必要,所以防逃片的使用常見於中蜂養殖和意蜂新手養殖
  • 中蜂蜂王和意蜂雄蜂能交尾產卵嗎?
    不少中蜂和意蜂都養的朋友以及一些養中蜂的朋友在周圍出現意蜂的時候,都會尋思幾個問題:中蜂和意蜂在一起養到底會有什麼問題?有的對中蜂和意蜂在一起養會不會出現雜交的情況比較疑慮。中蜂和意蜂同場主要是盜蜂的問題,前面聽蜂之語有進行過具體的介紹,詳細表明了只要注意方法,中蜂和意蜂是可以同場的。那麼如果同場養,這兩種蜂會不會出現雜交呢?其中又有些什麼問題需要注意?一、可以肯定的是:中蜂和意蜂同場,是絕對不會雜交的。原因有兩個:1、至今沒有中蜂和意蜂自然雜交品種的先例,要是能雜交早就會有雜交品種出來了。
  • 沒有蜂王怎麼原地分蜂?
    分蜂是蜂群發展到一定規模後一分為二的過程,一般要兩隻蜂王或一隻蜂王和一個王臺才能進行,實際上有些時候沒有蜂王也是能進行分蜂的,原因是無王群能用工蜂小幼蟲「急造王臺」,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沒有蜂王怎麼原地分蜂吧!
  • 3種蜜蜂自然分群,蜂王什麼時候出臺,看完就知道了!
    我是七哥愛養蜂,以前的百家號名字是新農村百事通,我是一個喜歡呆在農村的業餘養蜂人。今天準備給大家來說一下:「蜜蜂自然分蜂后,蜂王一般多少天出臺」?這個問題對於很多開始養蜜蜂的人來說,是一個比較迫切需要知道的問題,不過這個問題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回答,情況不同答案也會不同,七哥根據自己在自然分蜂過程中的經驗,邏列出以下3種蜜蜂自然分群後,新蜂王出臺的時間,供大家參考考!
  • 圓桶土養的蜜蜂,如何讓它們不分蜂?學會這3招,輕鬆解決
    所以如果我們堅持給蜂群毀臺來阻止分蜂,那就意味著我們的蜂王會越來越老,帶群能力以及產卵能力都會越來越差,進而影響我們的蜂蜜產量。 所以說如果我們堅持阻止蜜蜂發生自然分蜂,也是有度的,並不是長期堅持,一般建議一隻蜂王使用的時間不要超過2年,在這個時間範圍之內是可以阻止蜂群自然分蜂的。
  • 如何判斷蜜蜂將要分蜂,這四個條件必須符合,缺一不可
    養蜂人在檢查蜂群既然雄蜂的出現不能作為唯一判斷分蜂的依據,那麼我們如何才能準確判斷出蜜蜂將要產生分蜂了呢?蜂群要產生分蜂前提是要符合這四個條件。第一,充沛的蜜源。我們都知道分蜂群一般都出現在春分及清明時節,之所以會出現在這個時間段,原因就是因為外界蜜源充沛,春天外界萬物復甦百花齊放,充沛的蜜源給蜂王產卵及工蜂造脾都提供了優越的條件,從而使得蜂群群勢不斷壯大,只有群勢夠大蜂群才會產生分蜂的念頭,所以蜜源是決定分蜂的前提。
  • 中蜂分蜂后失王后怎麼辦?蜂群失王的原因是什麼?
    在每年的春季繁殖過程中,中蜂是我們日常養殖中常見的蜂種之一,春季不僅是採蜜的大流蜜期,也是蜂群開始分蜂、擴大種群的時期,咱們每個養蜂人的養殖情況各有不同,在分蜂技術上也各有各的辦法,對於新手來說,我們應該怎麼來保證順利分蜂呢?下面跟隨趣蜜蜂小編一起來了解下中蜂分蜂失王后怎麼辦吧!
  • 只有一箱蜜蜂怎樣更換蜂王?老蜂農:使用這種方法更安全
    導讀:新手養蜂,只有一箱蜂,如何換王,是不是可以直接把蜂王拿走的問題,蜂部落認為這種操作是可以的,但是畢竟我們只有一箱蜂,如果換王失敗,我們把蜂王拿走後還要保證蜂王可以存活,否則一旦介王失敗就會導致我們手中沒有蜂王,那麼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如何更加安全的來更換蜂王呢
  • 分蜂不一定要兩隻蜂王,用這個辦法,只有一隻蜂王也能人工分蜂!
    在前面的文章中小編為大家介紹了怎樣仿自然分蜂來進行人工分蜂,今天小編就再為大家介紹一下只有一隻蜂王時怎麼分蜂,用這種分蜂方法即便是只有一隻蜂王也能分蜂,因此特別適合那些想快速發展蜂群數量但蜂群又不遲遲不分蜂的人使用。
  • 養了三窩土蜂,自然繁殖太慢,能不能進行人工分蜂?
    根據土養的蜜蜂來說,我們可以參考中蜂標準箱的容積,如果桶養的容積和中標箱的容積一樣大,滿箱後再進行分蜂,關於蜂箱的容積,建議參考標準箱的容積,因為土養的蜜蜂蜂箱不標準,按照養蜂人的習慣來製作,群勢太小了蜂群發展比較困難。
  • 中蜂自然分蜂和人工分蜂哪種好?有何區別?分別有什麼注意事項?
    中蜂分蜂有自然分蜂和人工分蜂,自然分蜂更講究蜂群的自然發展規律。但是為了便於我們養蜂過程中的管理,很多時候還是需要採用人工分蜂的。有朋友問:中蜂自然分蜂和人工分蜂有什麼區別呢?哪種更好?聽蜂之語覺得哪種好與不好是需要看情況的,不同的出發點對待事情的判斷標準是不一樣的。下面我們一起過來看看自然分蜂和人工分蜂的區別:一、中蜂的自然分蜂。
  • 蜜蜂自然分蜂,多王臺的取捨原則是什麼?老蜂農絕不透露的秘密
    說到蜜蜂分蜂,細心的朋友都發現了,一般不管是急造王臺還是自然王臺,蜂群中只要出現都會出現很多個,一般出現一個的情況非常少,對於我們有養蜂經驗的朋友來說想要處理好這個問題其實並不難,但是如果是新養蜂的朋友,看到一下在蜂群中出現多個王臺,想要毀掉又可惜,不毀掉有不知道該怎麼辦?
  • 中蜂養殖,可以關王幾天?老蜂農分享4種不同日齡蜂王關王時間
    關於中蜂王可以關幾天的問題,蜂部落認為需要看我們關王的方法,因為不同的蜂群群勢關王蜂王的存活率並不一樣,除此之外,根據蜂部落的了解,部分地區的蜂王關王后死亡率比較高,具體的原因蜂部落沒有搞清楚,所以以下文章中提及的中蜂關王時間,均以貴州蜂王的黑王關王時間為準。
  • 蜜蜂養殖技術 中蜂快速繁殖技巧
    之前聊過中蜂採用活框飼養技術,但是大部分蜂農都有一個同感,認為中蜂發展、增殖緩慢,蜂群數年年總是在10~20箱之間徘徊,久久不能上規模。有的蜂友棄中蜂改養意蜂,有的棄蜂改行。經過長期、耐心、反覆地觀察分析,閱讀了有關中蜂的書籍、雜誌,總結出一套使中蜂快速增殖的有效措施,從2004年春繁開始做試驗至今,每年蜜蜂由開繁時的1框蜂、1隻蜂王,半年內就增殖到14~16框蜂。2006年春開繁時用13框蜂、13隻蜂王,到農曆六月就增殖到200框蜂、38隻蜂王。
  • 中蜂養殖:蜂群自然分蜂
    自然分蜂一般發生在新蜂王出房前2~3天,通常在晴暖風和之日的上午7時至下午4時,其中以上午1時至下午3時之間最為常見,也有極個別蜂群發生在傍晚或陰雨。分蜂之前,工蜂極少外出採集,參加分蜂的工蜂都在巢內吸飽蜂蜜。
  • 人工分蜂,箱內有成熟王臺,新王出臺不產卵是什麼原因?如何處理
    關於人工分蜂,蜂箱內有成熟王臺,新王出臺就是不產卵的問題,蜂部落認為應該根據成熟王臺產生的時間和外界的條件來算,並不一定說我們認為的時間長就是真的長了,應該在一個科學的時間內來判斷,最後逐步排除,然後進行下一步的處理。
  • 中蜂分蜂的影響因素及分蜂機制
    中蜂好分蜂,這是適應性強的表現,但由於好分蜂,難於維持強群,對提高單位蜂群產量不利。㈠促使分蜂的因素主要包括環境因素、蜂群因素和季節因素。⒈環境因素⑴外界環境因素:主要是蜜粉源和氣候條件。⒉蜂群因素包括蜜蜂群勢、蜂王狀態、卵蟲數量、哺育蜂數量等。強盛的群勢是分蜂的前提,這是蜜蜂與環境適應的結果,因為弱群分蜂后的分出群和原群生活力減弱。蜂王狀態、卵蟲數量、哺育蜂數量是影響分蜂熱相互關聯的因素。新蜂王控制分蜂能力比老蜂王強,因為新蜂王產生並釋放的蜂王物質較多,新蜂王產卵力強,使蜂群中有更多幼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