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南三大喀斯特地貌之一,長200多公裡,猶如一條美麗的絲帶

2021-01-08 樹洞說旅遊

萬峰林長200多公裡,寬30-50公裡,佔興義市三分之二以上的土地面積,是中國西南三大喀斯特地貌之一,大約3.6億年前,興義還是雲貴古海的一部分,它形成於約3億年前的石炭紀,經歷了印支、燕山、喜馬拉雅等多次造山運動,地殼繼續上升,深層碳酸鹽巖層在含有二氧化碳和有機酸的流水作用下不斷溶解,使巖石裂隙增大,孔隙加深,形成了不同發育階段的溶解海溝、石芽、石林、巖溶漏鬥、天坑、洞穴等,如此廣闊、壯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猶如一條美麗的絲帶,使高原山川格外妖嬈。

在中國,喀斯特地貌由南向北、由東向西分布,特別是在雲南、貴州、廣東、福建、四川等地,「最發達、最完善的峰林和石林是興義萬峰林、興義泥塘石林和雲南路南石林」(國際風景園林行業領軍人物孫筱祥在興義考察時的評價),370多年前,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訪問萬峰林,讚嘆這一連接桂滇的峰林「雄偉千裡,勝於西南」,相傳他也表達過這樣的讚嘆:「世界上有那麼多山峰,只有在這裡,山峰才能變成森林」,國內外專家學者用「龍古、山奇、水秀、石美、縫絕」10個字和「山是風景的海洋,水是光的磁場,路是織錦的長廊,氣候是春天的天堂,風情是歌曲的故鄉,吃是美食」6句話概括了萬峰林的內涵和特點。

從地質角度看,萬峰林北部為峰林盆地,中南部為峰林窪地和峰叢山,峰林、峰叢多呈圓錐形,也有鐘形、平頂、鞍形,堪稱「中國圓錐喀斯特博物館」,根據峰林的形態,可分為陣列峰林、寶劍峰林、群龍峰林、羅漢峰林、碟茂峰林五種類型,每一種類型都有自己的特點,與其他類型的峰林相互獨立、相互補充,形成了壯麗遼闊的喀斯特景觀。

萬峰林風景豐富:抬頭遠眺,青翠的山峰如林,黃綠相間的田野,村莊錯落其中,河流蜿蜒曲折,宛如一幅豐富的風景畫,山裡人用他們通常的定量思維簡稱它為「萬峰林」,或者更直接地按方位分為「東峰林」和「西峰林」。東峰林丘陵起伏,人少,是一派原始田野的景象,晴天看峰頂,可以看到「日出滿谷」;霧中看山,意思是「雲來了或者被看見了」,永恆的是山水環繞的農田,春天是綠色,夏天收割後稻草黃色,新種的幼苗翠綠,燒化肥後田野焦黃,各種顏色匯聚於此。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在下面發表評論留言,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旅遊資訊,請來關注帳號!也請大家點讚、轉發、收藏,謝謝大家的支持!((圖片、數據來源於網絡,可能會有偏差,本文僅個人觀點,僅供大家娛樂性閱讀,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我國被忽略的景區,是中國西南三大喀斯特地貌之一,與廣西交界
    這處景區在貴州的興義市東南部,其實它也是與廣西交界的一處自然景點,這處景點的地貌類型是喀斯特盆谷峰林地貌,也有中國最美的五大峰林的美譽,更是中國西南三大喀斯特地貌之一,在地質環境的塑造下,再經過悠久歷史的積澱之後,才形成了如今規模大,也具有很強歷史意義的自然風景區。
  • 中國最美的三大雅丹地貌 全在新疆但各有千秋
    【科技訊】3月17日消息,中國最美的三大雅丹地貌,全在新疆但各有千秋。雅丹是地理學名詞,漢語譯為雅爾當,是維吾爾語「險峻的土丘」的意思。雅丹地貌是由於巖層的不同構造,在風力以及流水的侵蝕下,變成了形態各異的「土堆」,雅丹地貌被認為是世界一大奇觀。而中國有最美的三大雅丹地貌,雖然都是在新疆,但是這三大雅丹地貌各有千秋。
  • 貴州這個地方,擁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被譽為「天下奇觀」
    位於貴州省興義城東南方向的萬峰林,是一座典型的喀斯特峰林,它長有200多千米,寬有30至50千米,總面積達到了2000平方千米。是我國西南三大喀斯特地貌之一,它景觀眾多而奇特,峰巒疊嶂,氣勢磅礴,被稱為「中國錐狀喀斯特博物館」,又被譽為「天下奇觀」。
  • 中國最美的三大雅丹地貌,世界一大奇觀,最後一個堪稱天然傑作
    在幅員遼闊的中國大地上,有許許多多堪稱世界一大奇觀的自然風景。其中丹霞地貌便是其中之一,它的誕生與形成堪稱自然界造景藝術的巔峰。眾所周知,雅丹地貌一詞,來源於20世紀初,赴羅布泊地區考察的中外學者。當時,在羅布荒原中發現大面積隆百起的土丘地貌,因當地人稱 「雅爾當」,即維吾爾語中「陡峻的土丘」之意。後來由於英譯漢中「雅爾當」變成了「雅丹」。
  • 重慶被忽略的一處大裂谷,是一條長10公裡的喀斯特地貌原生態峽谷
    作為西部地區經濟發展能力較強的城市之一,重慶旅遊業的持續發展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特別是一些旅遊資源潛力巨大的地方,它不僅能帶動當地旅遊業的發展,而且還能提高當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從旅遊資源的潛力和效益來看,重慶旅遊資源也具有極高的發展價值和實力,因此,通過旅遊資源的發展,重慶旅遊資源也具有極高的社會意義
  • 中國最美5大喀斯特地貌,去過3個,你就是人生贏家!
    中國國土面積960萬平方公裡,位列世界第三,因遼闊的地域,造就了各種地形地貌並存的現狀,境內既有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又有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遊平原三大平原;既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又有海拔最低的新疆吐魯番艾丁湖,海拔還低於海平面155米。
  • 中國十大最美喀斯特地貌,你知道嗎?
    氣候特點是:溼潤寒冷,一年中冬季漫 長,夏無幾日,春秋相連。灕江世界上規模最大、風景最美的巖溶山水遊覽區之一 位於華南廣西壯族自治區東部,屬珠江水系,從桂林到陽朔約83公裡的水程,稱灕江。灕江自桂林至陽朔83公裡水程,她酷似一條青羅帶,蜿蜒於萬點奇峰之間,沿江風光旖旎,碧水縈迴,奇峰倒影、深潭、噴泉、飛瀑參差,構成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人稱「百裡灕江、百裡畫廊」是廣西東北部喀斯特地形發育最典型的地段。
  • 喀斯特地貌是如何形成的?
    騎車漫遊於這條位於陽朔月亮山的長約十裡的山徑,遊人們將欣賞到沿途如詩如畫,秀麗奇異的風景,仿佛置身於偌大的自然美術館中欣賞一幅幅傳世畫卷一般。這便是十裡畫廊的由來,而創造了一幅幅神奇畫作的偉大畫家,便是大自然,如果要給這些畫家們劃分出一個藝術流派,那一定非「喀斯特地貌」派莫屬。
  • 鬼斧神工,把中國喀斯特地貌歸個類,竟然有這麼多美景
    我們生活的地球美麗壯觀,有平原、丘陵、盆地、高原等各種各樣的地貌,其中喀斯特地貌最為奇特,它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大多為石灰巖)進行溶蝕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巖溶地貌。而中國喀斯特地貌,為世界罕見,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廣西、雲南等地,為我們造就了一批世界級的自然奇觀,比如:陽朔峰林、路南石林、長江三峽以及重慶武隆等,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陽朔峰林位於廣西東北部,俗話說「桂林山水甲天下」,而陽朔堪稱甲桂林。它是中國南方一顆燦爛的明珠,以山青、水秀、洞奇、石巧四絕而博得了「風景甲天下」的美譽。
  • 神奇的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形成為石灰巖地區地下水長期溶蝕的結果。石灰巖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時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碳酸氫鈣[Ca(HCO3)2],後者可溶於水,於是空洞形成並逐步擴大。這種現象在南歐亞德利亞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巖地區的這種地形籠統地稱之喀斯特地貌。地貌形成的根本條件,我國西南地區之所以喀斯特地貌分布廣泛,最主要的是這裡有其發育的主體。大量的碳酸鹽巖、硫酸鹽巖和滷化鹽巖在流水的不斷溶蝕作用下,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各種奇特的溶洞。中國喀斯特地貌分布廣、面積大。
  • 2021國考行測備考:石林是喀斯特地貌嗎?
    喀斯特原是歐洲斯洛維尼亞境內伊斯特裡亞半島石灰巖地區的地名。十九世紀末,南斯拉夫學者J.斯威奇對那裡奇形怪狀的石灰巖地進行了研究,並在其代表作《喀斯特現象》中將改地貌命名為「喀斯特」,此後喀斯特一詞成為國際地學專門術語,指碳酸鹽巖中各種溶蝕作用和溶蝕現象。在中國,「喀斯特」也稱為「巖溶」。
  • 杭州「瑤琳仙境」——調皮的喀斯特地貌
    杭州「瑤琳仙境」——調皮的喀斯特地貌北方,是很少見到喀斯特地貌的。因為,秦嶺淮河線以北地區,降水量逐漸減少,再加上北方本就缺水,所以,喀斯特地貌是難以形成的。而雲貴高原,卻是多有喀斯特地貌的,有的人不太了解喀斯特地貌,總以為是自然界的一些外力作用將石頭衝擊成各種各樣的奇形怪狀的模樣,就好像西北的「風蝕蘑菇」一樣。我也是個孤陋寡聞的人,也不太了解喀斯特地貌的具體情況,只對其略知一二。本著求學的態度,我查閱了百度,也得到了最官方,也是最準確的回答: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進行溶蝕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巖溶地貌。
  • 世界喀斯特地貌分布區,為何世界喀斯特地貌看這裡
    相信很多人就算沒親眼看到過喀斯特地貌,也一定在學習地理的時候領略過它的風採。喀斯特地貌,是一種山水運動形成的地理奇觀,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進行溶蝕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叫做巖溶地貌,除此之外還包括流水的衝蝕、潛蝕等作用,形成了特別的喀斯特地貌。
  • 天坑:喀斯特地貌獨特景觀
    這是由兩類喀斯特形成作用中水動力性質及活動能量的巨大差異決定的。在中國南方喀斯特的具體條件下,天坑一般都是當地喀斯特地貌中最年輕的成員。此外,在旅遊觀賞方面,是否具備稀有、險峻、雄奇、壯觀、生態環境獨特和生物多樣性等綜合屬性,也應被認為是鑑別天坑與一般漏鬥或豎井的重要指標之一。
  • 重慶除了喀斯特地貌,這些丹霞勝景也很迷人
    在重慶,我們經常聽到「喀斯特」一詞,這種以天坑地縫、暗河溶洞為代表的地貌,佔據了重慶面積的絕大部分。可你卻不曾想到,以山聞名的重慶,還有一種地貌的精彩表現,絲毫不亞於喀斯特,就連名字聽起來都如此迷人——丹霞地貌。
  • 帶你領略那些仙境般的喀斯特地貌
    是中國西南三大卡斯特的地貌之一,堪稱一座「中國錐形喀斯特博物館」。雲南羅平峰林 羅平峰林,位於雲南省東部,歷史悠久,山奇水秀:境內深溝峽谷縱橫,盆嶺相間,碳酸鹽巖廣布,是非常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奇觀。這裡巖溶地貌突出,盆嶺相間,峰巒疊嶂,陽光下那錐狀的山尖,雄關萬道的氣勢,漳幽壑深。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寫下「羅平著名迤東」的讚嘆。
  • 神奇的喀斯特地貌,你知道多少?
    中國喀斯特地貌分布廣、面積大,主要分布在碳酸鹽巖出露地區,面積約91~130萬平方千米。其中以廣西、貴州、雲南和四川青海(即雲貴高原)東部所佔的面積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區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區也有分布。按出露條件,喀斯特地貌可劃分為:裸露型喀斯特、覆蓋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按氣候帶分為:熱帶喀斯特、亞熱帶喀斯特、溫帶喀斯特、寒帶喀斯特、乾旱區喀斯特。
  • 我國最出名的6大溶洞,去了才知道喀斯特地貌的魅力
    說起喀斯特地貌,不得不想到溶洞。在地理說中是這樣描述喀斯特地貌的,是指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的巖石(一般是石灰巖)進行溶蝕作用形成的地貌,包含地表和地下,也稱巖溶地貌。溶洞就是喀斯特地貌中的地下空間,是石灰巖中碳酸鈣在水和二氧化碳長期作用下轉換成了可溶性的碳酸氫鈣。化學式:CaCO3+H2O+CO2=Ca(HCO3)2。
  • 中國的喀斯特:上天入地,風光無限
    在溫暖多雨的南邊區域,每年降水量達1000毫米以上,雨水從九霄之上傾盆而下,持續數千年衝刷大地,肆意溶蝕山巖,刻畫出國際上規模最大、最壯麗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區;北方區域的降水量遠不如南邊,年降水量多在400-800毫米,因為巖石的裂隙可以吸收較多的降水,地下水衝蝕出小型溶鬥,有許多巖溶泉出露。而在乾旱的西部區域,因地表植被貧乏,雨水可敏捷由裂隙進入地下,構成巖洞。
  • 帶你去中國的杭州,帶你去看一看調皮的,喀斯特地貌
    帶你去中國杭州,我帶你去看淘氣鬼喀斯特地形,北方很少看到喀斯特地形,由於秦嶺淮北地區降水量逐漸減少,北方缺水,喀斯特地形難以形成,有地形,有些人對喀斯特地形不太了解,他們在自然界中外部的力量已經把石頭撞到各種奇怪的形狀上,就像西北部的「風蝕蘑菇」一樣,我也是一個無知的人,對喀斯特地形的具體情況不太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