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技術具有工業裁縫之稱。各類高等學校設置不盡相同。焊接本科專業為哈工大為最強,有焊接系,本科畢業授予本科畢業證、工學學士證,部分畢業生授予國際焊接工程師證。很多985、211高校只設置焊接方向的碩士專業、博士專業。比如華南理工大學沒有焊接本科專業、專科專業,只有焊接方向的碩士專業、博士專業。
培養能掌握焊接工程、電子技術、機械設計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具備機械設計、電子電力學科以及計算機等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在航空航天、能源交通、電力電器等領域從事焊接工程相關的科學研究、設計製造、技術開發與管理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計算機應用基礎、機械製圖、計算機輔助設計、工程力學、電工學與工業電子學、金屬材料學及熱處理、機械原理與機械零件、焊接方法與設備、焊接結構生產、熔焊原理及金屬材料焊接性、弧焊電源、焊接生產檢驗、教育學、心理學、普通話語言等。
哈爾濱工業大學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國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卓越大學聯盟、全球能源網際網路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國-西班牙大學聯盟、全國16所工科重點大學科技工作研討會、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入選2011計劃、珠峰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首批設有研究生院、擁有研究生自主劃線資格的高校,是一所以理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
專業下設兩個本科方向:焊接方向和電子封裝方向。焊接專業方向成立於1952年,是國家首批重點專業,是國家首批碩士點和博士點,具有悠久的歷史;電子封裝技術專業方向成立於2007年,是年輕而具有活力的新興緊缺專業。焊接技術與工程專業為國內高校相關領域培養了大批優秀師資,為研究院所和企業培養了大量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和行業領軍人物。
焊接方向開設先進焊接方法、焊接智能裝備、3D列印製造、焊接冶金、焊接結構與可靠性等主幹課程;電子封裝方向開設微電子製造、電子封裝結構與工藝、電子封裝可靠性、微納連接與加工、納米材料與器件等主幹課程。
專業擁有先進焊接與連接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級教學實驗中心,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科研訓練環境。現有專業教師51人,其中院士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1人,教授29人,教師博士化率98%,70%以上的教師有出國留學經歷。
學生畢業後有60%以上讀研或出國深造,畢業生深受社會青睞,就業率一直超過98%,就業領域包括航空、航天、汽車、船舶、電子、信息、能源等製造行業的國內外知名企業和科研院所。
南昌航空大學
南昌航空大學位於江西省會南昌,是江西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的具有航空、國防特色的高等學校,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理文管經法教藝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防科技工業全國軍工文化教育基地,具有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資格。
本專業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江西省特色專業。學制四年,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以及碩士推免資格。培養能夠在焊接工藝與設備、結構設計和質量檢測等領域從事科研、工程設計、技術開發和經營管理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本專業學生實施分層次、分類型的工程化和國際化培養。設有培養創新人才的「春曉班」、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卓工班」、留學交換生以及中國航發南方卓越現場焊接工程師定製班等校企聯合培養班。可在校內參加國際焊接工程師培訓,並報考國際焊接工程師資格證書。
蘭州理工大學
蘭州理工大學簡稱''蘭理工'',坐落於甘肅省會蘭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甘肅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重點建設大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及「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入選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中國人民解放軍後備軍官選拔培養基地,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設有研究生院和國家大學科技園,東南大學對口支援高校。
蘭理工該專業起源於哈工大,為省級特色專業,全日制四年學制,本科畢業生授予工學學士學位,並具有國際焊接工程師培訓與資質認證體系。設有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學、材料物理與化學,同時在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擁有博士後流動站。開設有普通班和紅柳精英基地班。
紅柳精英基地班為甘肅省先進焊接技術與工程培養基地實驗班,突出培養學生的開發設計、科學研究和創新能力。引進國外優質教材授課,為學生進一步發發展設立研究型培養計劃,實施導師制,高年級的學生接受科學研究訓練。以科研項目帶動教學,以焊接專業實驗室和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等科研平臺為支撐,以高水平科研項目,培養從事科研和創新人才。與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德國弗勞恩霍夫材料力學研究所、德國柏林工業大學擠壓研究中心、日本大阪大學、美國肯塔基大學等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聘請了多位國內外知名學者擔任兼職客座教授,培養學生國際視野。
江蘇科技大學
江蘇科技大學坐落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鎮江市,是一所以工為主、特色鮮明、具備培養學士、碩士、博士的完整教育體系的普通高等學校,是江蘇省重點建設高校,江蘇省人民政府與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共建高校,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智慧財產權聯盟、江蘇船舶與海洋類高校協同發展聯盟牽頭單位。
江蘇科技大學是船舶行業唯一具有焊接技術與工程專業的學校,也是全國為數不多的辦學歷史最長的焊接專業之一,培養的本專科畢業生和畢業研究生素質高、適應面寬,普遍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近幾年來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江蘇省高校前列,畢業研究生就業率連續幾年保持100%,畢業去向多以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等沿江沿海地區為主,從事科研、開發、管理等工作。
瀋陽大學
瀋陽大學簡稱「沈大」,坐落在國家區域中心城市—瀋陽,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遼寧省首批向應用型轉變示範高校、遼寧省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遼寧省來華留學生工作示範建設高校,入選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遼寧省一流學科建設項目、遼寧省大學生創業孵化示範基地,是遼寧省電商產業校企聯盟牽頭單位和理事長單位,是東北地區首個舉辦中德合作本科工程教育的高校,是涵蓋經、法、教、文、史、理、工、農、管、藝10個學科門類的綜合性大學。
焊接技術與工程專業於2013年獲得教育部卓越工程師計劃項目,焊接專業以培養具有焊接專業背景、掌握焊接技術與工程系統理論基礎知識和焊接結構製造的專門知識與關鍵技術的卓越工程師為目標,著力提高學生的工程意識、工程素質和工程實踐能力。
在課程設置上,以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與科學研究能力為核心,以工程實踐與科研訓練為主線,劃分為通識教育、工程基礎教育、工程專業教育三個層次。培養方案突出設計了包括焊接工程學概論、焊接結構製造專題課程群、工程應用類課程、科研訓練、企業實踐等教育內容,使學生有興趣、有研究、有實踐地學習專業領域的知識,逐步地、系統地增長工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與科學研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