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為您推送的第1769篇文章
「用擔當詮釋忠誠、用實幹詮釋盡責、用有為詮釋履職、用友善詮釋正氣」,「四個詮釋」崗位實踐活動,正在中國石油內部火熱展開。
今天
就來看看他們
是怎樣詮釋
新時代「石油擔當」的
我為崗位代言
焊接:王要飛
做衣服不難,難得的是把衣服縫得齊整周正,可想而知,要是把碩大、笨重、千變萬化、材質不一的鋼鐵「穿針引線」縫合得齊整周正牢固更是難上加難,這時候,焊接——這個管道的高級「裁縫」專業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管道工程項目的施工現場,焊接作業十分常見,焊槍、焊條就像是裁縫手中的針和線,用各種焊接工藝將兩條管道「縫」在一起,一米連著一米,蜿蜒向前,數萬公裡的管道在焊接工人的手中,就這樣從「線」到「網」,縱橫交錯,織成了我國東北、西北、西南、海上四大油氣戰略通道。
順勢而為
2004年,剛剛17歲年輕懵懂的王要飛 ,背著行囊,懷揣著2000元錢和家人的寄託,來到開封市高級技工學校拿起焊槍,從最簡單的纖維素焊條開始學起。短短一年的時間,他以優異的成績被招聘到管道三公司第五管道工程處,成為一名電焊工,自此,緊跟時代發展,他親身經歷了管道焊接整個發展過程。
從纖維素焊條到藥芯焊絲、金屬粉芯焊絲、實心焊絲,從上向焊到引進下向焊、再到雷射-電弧複合焊,從單焊炬自動焊,到雙焊炬自動焊,再到單弧雙絲自動焊,從CPP900的研發到CPP601海洋鋪管船的應用……每一次進步、每一次發展,管道局都在不斷進行著積極探索和創新,都伴隨著每一名科研人員和焊工的心血和汗水。
現在已經30出頭的王要飛不無感慨地說,從手工焊到半自動焊,再到全自動焊的發展,焊接設備越來越先進,工藝方法越來越成熟,效率得到了不斷提升,人工的勞動強度逐漸降低,焊口合格率越來越高。
質的飛躍
手工焊所需設備簡單,適應地形廣泛,但受人為因素影響大,焊接效率低,勞動強度大;半自動焊大大提高了焊接的質量和效率,同樣適用於各種地形,還具有抗風能力強的優勢;自動焊相比之下,焊接效率高、速度快、質量好、勞動強度低、一次焊接合格率更高,能有效摒除手工焊和半自動焊中人為因素的影響,特別是在長距離、高鋼級、大口徑、厚壁油氣管道的高效焊接施工中,自動焊技術的優勢更為顯著。
「從手工焊到半自動焊,那可真是一次質的飛躍!」王要飛至今回憶起在印度東氣西輸工程中,第一次使用半自動焊手法進行管道焊接時依然記憶猶新。「直徑813毫米鋼管的管子,手工焊的話,從工焊到蓋面估計得兩個多小時將近三個小時,當時用半自動焊,一個半小時不到兩個小時就能完成,能提高將近一半的時間。速度快、操作方便、合格率高、成型美觀、適應環境能力強,那優點太多了。」半自動焊眾多的優勢逐漸取代了傳統的手工電弧焊,成為了長輸管道施工焊接工藝的主流。
趕超國際
從半自動焊到全自動焊這條路,走得艱辛、曲折,卻也收穫滿滿、成果喜人。「中俄原油管道工程(漠大複線)那時候是2016年,到了線上先是抓緊學習拿到上崗證。自己開始第一次真正操作全自動焊的時候,心裡既緊張又興奮,同樣是813毫米鋼管的管子,如果用手工焊是三個小時,用半自動焊就是一個半小時,用全自動焊20多分鐘結束戰鬥,那感覺倍爽。」王要飛現在回憶起剛接觸全自動的情景時,還是抑制不住地激動。
1992年至今,管道局始終致力於管道自動焊接技術的研究及配套焊接設備的研製,先後研製出PIW型管道全位置自動內焊機、PAW2000單焊炬管道全位置自動外焊機、PAW3000雙焊炬管道全位置自動外焊機等焊接設備,制定出與之配套的焊接工藝,並成功應用於西氣東輸一線、二線、三線、陝京三線、印度東氣西輸、中哈、中亞、中烏、中俄等國內外重大油氣管道工程建設中。經過緊鑼密鼓的研製和創新,科研人員刻苦攻關,CPP900在萬眾期待中於2014年榮耀問世。
在中俄東線國內段開工演示會上,首批次1422毫米規格的CPP900系列自動焊裝備進行了完美的焊接演示,為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開工建設打響了第一槍。
在管道局不遺餘力地努力下,國產自動焊已經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優到強、從內到外。如今,在管道局承建的中靖聯絡線、陝京四線、中俄東線等國內重點工程中,國產自動焊已然成為了項目建設的「主力軍」,正在朝著國際化的道路前進。
文圖 | 管道局新聞中心媒體創新工作室
編輯 | 楊婧瀚
審讀 | 劉立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