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侃:"去蔣""去孔"又"去中" 蔡英文要做歷史好裁縫!

2020-11-23 中國臺灣網

  

  點擊收聽《臺灣一周侃》→

  中國臺灣網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聽全新一期的臺灣一周侃。我是小天。

  上一周借2·28紀念日火力全開的民進黨,雖然遭到了島內民眾和輿論的諸多抗議和批判,本周依然餘威不減,邪勁十足。不但要掘蔣家老底兒,甚至要拆了孔子的臺。已經被「綠色」意識形態衝昏頭腦的綠營大小妖怪,就像是吃了興奮劑的瘋狗,凡是嗅到一絲一毫的「中國味兒」都要撲上前去瘋咬一通。

  「去蔣」玩套路,「轉型」為「臺獨」

  一直以來,被咬得最狠的非蔣介石莫屬。今年「228」前夕,臺當局文化主管部門將中正紀念堂有關蔣介石的商品全部下架停售,開館、閉館時,也要停止播放「蔣公紀念歌」。島內各地的蔣介石銅像更是早已成為「綠色清洗」的目標,不是被移除就是遭到噴漆破壞。民進黨甚至連兩蔣的陵寢也不放過,要求臺軍撤出兩蔣陵寢。對了,還有新臺幣上的蔣介石頭像,綠色民代也看不順眼,要重新設計。雖然該主張遭到島內民眾果斷打臉,但從這個小細節我們可以看到,蔡英文和民進黨在費盡心思刪除所有關於蔣介石的歷史印記。

  蔣介石本身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準確的說,是有爭議的歷史人物。而蔡英文和民進黨並不在意蔣介石已經作古多年的事實,反而叼住「爭議」這個點,大咬特咬,津津有味。表面看起來,這是針對中國國民黨,而實際上,這是針對國民黨前面的「中國」。

  這一點,身為國民黨主席的洪秀柱說的最明白。她說,民進黨以將蔣介石醜化為納粹希特勒的方式,把蔣釘上歷史的十字架,在「轉型正義」之名下,徹底清除所有李登輝執政之前,在臺灣的所有符號。「去蔣」成為「去中國化」工作的核心部分,民進黨當局是借這一過程為「臺獨」的純化工作做好所有的政治鋪墊。

  島內學者分析指出,蔡英文當局所有的「去蔣化」舉措都是在臺灣「正名」運動的脈絡裡,這跟所謂的文字獄、贏者寫歷史是一樣,是要重新改寫臺灣人的歷史,也去改寫臺灣的歷史記憶。蔡英文不但要做現階段臺灣地區的領導人,還要做臺灣歷史記憶的裁縫。借民進黨執政之機,用所有公權力去做臺灣「正名」的最後一裡路,這棒打完後,臺灣的年輕人歷史記憶中,就沒有中國這一段了。

  而蔡英文所標榜的「轉型正義」其實只是從「臺獨」運動分支出來的「非正義轉型」,利用「轉型」的方式,改變臺灣社會意識以及臺灣自我形象、自我認知,逐漸向「臺獨」過渡。如學者所言,「臺獨」是一個政治運動,而「轉型正義」則是社會運動,兩者是一體兩面的關係。

  民進黨和「臺獨」勢力這種借「去蔣」而「去中」的手段已經套路化。早在李登輝執政末期,陳水扁第一次執政開始,就有很多臺灣所謂「正名」運動,為得是要逐漸把中國拿開,一開始是名稱,後來是具體的組織,最近要改錢幣也是典型例子。

  評論指出,在臺灣「正名」這社會運動裡面,臺灣本地生活跟文化中間,中國元素變少了。從中國大陸來的人的貢獻也變少,曾經的付出都逐漸消失。最明顯例子是,蔡英文在就職典禮的表演,前面是「日據」時代,接著是「228」白色恐怖,後來直接越過,到現在的繁榮樂利,十大建設、三七五減租,經濟起飛那階段都完全略過,就是要越過跟中國相關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貢獻。

  孔子要「轉型」 歷史要重寫

  民進黨能夠成為臺灣執政黨,個人以為,與其黨性中「死皮賴臉」的堅韌性格是分不開的,就比如像孔子這樣已經是千年以前的歷史人物,為了意識形態鬥爭,也要分分鐘拉出來遊街示眾。雞蛋不能放到一個籃子裡,瘋狗也不能只咬蔣介石這一根「骨頭」,所以蔡英文當局在「去蔣」之後,緊接著又開始了「去孔」的行動。

  之前自稱臺灣是「人類文明發源地」的臺中市長林佳龍,日前再放豪言,這次炮火對準臺中孔廟。林佳龍表示「臺中孔廟不是古蹟,只是取代以前的日本神社」,因為是國民黨外來政權粗暴硬蓋的。這個說法讓臺灣網友感慨,以前不知道漢奸長什麼樣,「原來漢奸是這副嘴臉!」

  林佳龍跑完第一棒,臺北故宮院長林正儀又出來接力。林正儀表示,計劃今年七月舉行的「萬世師表-書畫中的孔子」展覽要刪除「萬世師表」四字。原因是「萬世師表」可能造成對立。這個說法倒是秉承了民進黨一貫的風格:「狗屁不通」。前馬辦副秘書長羅智強批評,雙林這群綠營新貴是腦袋有洞嗎?

  羅智強說,照綠營這種蟲洞思考邏輯,媽祖和臺灣也沒有關係,要不要把全臺灣的媽祖廟都拆了?《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甚至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也和臺灣沒關係,要不要把這些書籍、影片都變成禁書、禁片?林佳龍和林正儀寫的中文也與臺灣沒有關係,要不要去電擊自己的腦袋,看可不可以把中文忘了;這群綠朝新貴「去中國化」去到走火入魔、神智不清,也是臺灣一絕。更絕的是,羅智強表示,有學者考證,蔡英文祖先來自大陸漳州一帶,若蔡英文的祖先和臺灣沒關係,那蔡要不要把自身的血給抽乾,把DNA給抹了?或回家把族譜燒了,把祖墳給刨了?

  對此,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發表文章表示,島內綠營自來靠階級分化、族群煽動起家,原本「仇恨」和「敵意」就是他們的DNA,「無限上綱」就是他們的辯證法。這些生理特徵,都沒改變,也不會因為他們掌權了,就進化了。

  只不過無論怎麼進化,綠營這幫妖魔鬼怪總歸逃不出兩岸統一的歷史潮流。正如李克強總理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對臺工作方針,「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形式、任何名義把臺灣從祖國分裂出去」,堅定不移推動「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以上就是本期《臺灣一周侃》的全部內容,感謝收聽,再見!(本音頻及文章系中國臺灣網網友投稿,不代表本網觀點)

相關焦點

  • 臺灣一周侃:冬天來了,蔡英文心裡冷的可以住北極熊了
    點擊收聽《臺灣一周侃》→  各位好,歡迎收聽全新一期的《臺灣一周侃》,我是小小。海峽對岸的寶島臺灣,雖說天氣尚好,可蔡英文的心裡卻也如同下雪一般,拔涼拔涼的。美國即將退出TPP,自己的民調支持率也下降的慘不忍睹。更痛苦的是,民眾已經開始討論下一屆臺灣地區領導人的最佳人選了,這叫人情何以堪。  本期咱們就來聊一聊讓蔡女士煩惱、憂心的這兩件事。
  • 臺灣一周侃:一個患了「失憶症」的臺當局
    》→  各位好,歡迎收聽全新一期的《臺灣一周侃》,我是小小。對於日據時代犯下的錯誤,臺當局須正視歷史、勇於承擔、概括承受。  可若要正視日本殖民臺灣的歷史,試問當下執政的蔡當局準備好了嗎?回想在兩岸同胞紀念抗戰勝利和臺灣光復70周年之際,李登輝公然在日本右翼媒體上發表媚日賣臺言論,聲稱「70年前,臺灣與日本是同一個國家,臺灣對日抗戰當然不是事實」。作為臺灣地區領導人的蔡英文也是因極力迎合李登輝的口味而得到重用。
  • 蔡英文「去中」「反中」,恐讓「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失去存在依據
    作者:滕飛審稿:淺夢針對當下日益緊張的兩岸關係,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張榮恭近日在公開場合表態稱,蔡當局四處宣揚「反中」「去中」思想,導致「臺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民族認同在臺灣島內變得越發薄弱。這不禁讓人擔心,「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論調,可能會失去其存在的價值。
  • 蔡英文稱和美國一起穩定朝鮮半島 網友:你啥時候下臺
    蔡英文的言論也遭到臺灣網友的吐槽,有人稱,「哈哈哈!你在開世紀大玩笑嗎」,「這是宇宙超級大笑話嗎,還是頭腦壞了」,「都快下臺了,管好自己吧。」還有網友諷刺稱,「應該是穩住全世界吧」,「那什麼穩定,打嘴炮嗎」,「完全是幹話!」蔡英文不承認「九二共識」,加之應對島內事務的捉襟見肘,已導致盡失民心。
  • WHA去或不去?蔡英文進退兩難
    WHA去或不去?臺灣《中華日報》10日社論指出,WHO的邀請對臺灣固然是好消息,但對蔡英文則無異於接到燙手山芋:去了,即使抗議還是會被質疑接受了「一中原則」;不去,臺灣參與國際組織的大門可能就此關上。這種情況,讓蔡英文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  臺當局「衛福部」昨天收到WHO秘書處對臺灣發出的邀請函,特別新增備註「回顧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及世界衛生大會25.1號決議,依據其中所反映的一中原則」。
  • 蔡英文不可作繭自縛又作繭縛臺灣
    臺灣《聯合報》6日社論指出,在年終記者會中,蔡英文回答關於「一中原則」的提問時說,兩岸問題絕不是由一個臺當局領導人、一個政黨,便可為2300萬人民做決定。這種說法,很不負責任。二、她一方面說,國家定位及兩岸關係應由2300萬人決定,另一方面卻又為新世代貼上「天然獨」的標籤,再又放任或推行種種「去中國化」、「去中華民國化」的操作,形同編織了一個大繭來縛住全體臺灣人。三、蔡英文公開宣示她不會站在第二線,但她反對「九二共識」時卻始終站在第一線,待要解決因否定「九二共識」所造成的困局時卻又退回第二線。
  • 蔡英文不準馬英九去香港
    提出要查明機密檔案數據的說法,等於在影射馬英九乃洩漏機密的「賣臺份子」,在毫無確實證據的前提之下,給小馬哥定下重大罪名,還說什麼法治民主!以惡性人身攻擊污衊他人,實在不妥當。   馬英九計劃離境七小時,在香港停留的時間不長,對臺灣會有什麼風險?和香港政府沒有合作的經驗,所以就決定不準小馬哥去那裡了。香港臺灣互相來往來頻繁數十年,居然不知道怎麼打交道,那麼兩岸關係就更不用談了。
  • 蔡英文向原住民道歉 洪秀柱:藉此「去中國化」
    蔡英文:漢人史觀排擠原住民隨後,蔡英文發表了道歉演說。其中,蔡英文援引《臺灣通史》指出,「臺灣固無史也。荷人啟之,鄭氏作之,清代營之」,並批評此乃漢人史觀,反省「只會用強勢族群的角度來書寫歷史」。蔡英文回顧了歷屆執政者對原住民造成的傷害,數讀表示要代表政府向原住民道歉。值得注意的是,她在提及日本對臺灣的殖民掠奪時,直接將其稱之為「日本統治時期」。
  • 蔡英文:戰機沒去廈門
    而在這期間,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為「倚美謀獨」,不僅在今年這場別開生面的美國大選中選邊站隊川普政府,後引發眾嘲稱其「押錯寶」,見美國選情已經倒向拜登,蔡英文緊急召開所謂的「國安會議」,結果把島內民眾嚇得不輕。
  • 紅月亮見證裁縫手藝
    當晚19時6分,正在值班的檢修二車間搶修組調度員朱作鳴,接到了DF4D型356號機車第三電機通風罩破損的報修電話,立即喊上機車鉗工孟暉一起去處理。 兩人來到機車停留位置,貓腰進入地溝。孟暉鑽進第三電機與機體的狹小空間,調亮手電,瞪大眼睛仔細檢查電機上的帆布通風罩。 「一共有3個破損孔,換個新的,快!」孟暉說。
  • 黃智賢:染疫軍艦或去執行機密任務 蔡英文該負總責
    我們一再提醒陳時中,陳時中是指揮官,一再提醒民進黨跟陳時中,你不要說當地的國家爆出來幾個人,你就相信幾個,因為有很多國家它會不自覺地去盈利,很多國家是沒有能力做篩檢的。像帛琉,它只有幾萬人口,它要篩檢,它還得來請求臺灣幫它建立篩檢的能力,它根本不知道它有沒有病例,所以你怎麼能夠去相信。
  • 蔡英文政府親日引民眾不滿 民進黨建日本人銅像遭「斬首」
    黃家騰:好,回到節目現場來介紹今天的兩位來賓,首先要介紹的是資深媒體人黃智賢、智賢姐。黃智賢:主持人,大家好。黃家騰:另外再介紹的是臺灣世新大學教授,遊梓翔,遊老師。遊梓翔:家騰好,各位觀眾大家好。你看到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對於曾經殖民者用這樣的態度去觀察。聯合國它也曾經有決議就是任何帝國主義對於殖民地的建設是不可以被歌頌的,不應該被歌頌。因為你建設的目的就是為了要剝削,八田與一不是死在臺灣,他是在日本政府把他派去菲律賓顯然要做水利工程建設的時候被美軍炸沉,所以他死在海上的。所以為什麼會突然強調一個即使在官階上對日本的整個體制也不是很高的八田與一?
  • 阿里山兩位歷史人物,驗出什麼才是「大寫的人」
    一看就知道,這裡有好長時間沒人打理了,是一個幾近廢棄的公園。我的心仿佛被揪了一下。吳鳳,這個當年為了漢番融合而獻出腦袋的人,今天的臺灣人真要把他清除出歷史記憶了嗎?  吳鳳祖籍福建平和縣,生於1699年。他5歲隨父母渡臺,居住諸羅縣大目根堡鹿麻莊(今嘉義縣中埔鄉)。中埔鄉地處阿里山麓,當時有數十個臺灣少數民族部落。清代,處理漢番矛盾始終是一個治理臺灣的重大問題。
  • 蔡英文正面對藍紅綠三面夾擊 臺媒開藥方
    蔡英文上任短短百天,光環幾乎磨耗殆盡,何以至此?臺灣《中國時報》30日就此發表社論,針對病灶開出藥方,這個藥說來簡單,做起來不簡單,就是五個字:「務實與現實」,指出臺當局與人民都要務實,更要現實。  「務實與現實」藥方的第一道藥料,是以務實的態度去理解蔡英文所面臨的結構性困境。針砭臺當局不是為了刺其肌骨,而是為了對症治疾,終究,一個失敗的臺當局領導人不會帶來成功的臺灣。蔡英文的治理成敗將直接澤及或殃及全臺灣的人民。對執政者存同理心,不是放棄監督,而是鼓勵「建設性的監督」,批評可以犀利,但需依據事實;執政之非固應責難,但若有做對的地方,也當肯定。
  • 談日常生活 蔡英文:六點多起床九點去辦公室
    蔡英文接受電視專訪,主持人拿出蔡與母親張金鳳合照,因母親才過世不久,因此,看到合照蔡也忍不住紅了眼眶。媒體人周愈蔻更問到蔡平常會不會有感到寂寞的時候?蔡英文則說,其實還好,因為她從小就是常常一個人,在一個空間裡面。
  • 臺灣一周侃:毒蛋、毒課綱 臺灣何時改名「毒島」了?
    語音版請登中國臺灣網收聽各位好,歡迎收聽全新一期的《臺灣一周侃》,我是小小。繼歐洲等地出現芬普尼雞蛋後,臺當局農業防檢主管部門也於近日確認臺灣地區雞蛋驗出數據偏高的芬普尼。可笑的是,臺當局食品藥物管理機構日前才對外宣稱,經查驗島內雞蛋沒有該殺蟲劑殘留,消費者可以安心食用。
  • 蔡英文要去美國求援,港媒:這是和13億人作對的節奏!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擬於8月份訪問巴拉圭並過境美國,美國國會議員還提議邀請蔡英文去國會演講。港媒表示,以蔡英文的身份,就決定了她不可能踏足華盛頓,更不能去國會演講。在多個「邦交」和臺灣「斷交」之後,蔡英文又開始搞起了么蛾子。
  • 民進黨「去中國化」又邁出危險一步!只要能和中華扯上關係,蔡英文...
    中國網評論員 唐華蔡英文當局多年來企圖通過一系列「去中國化」操作,推進「漸進式臺獨」,這一次似乎惦記上了臺北故宮。實際上,人為切斷兩岸歷史文化聯結,進而切斷臺灣與祖國大陸的血脈聯繫,用歷史文化的虛無主義洗腦臺灣年輕世代,企圖實現臺灣事實獨立的政治目的,是蔡英文當局多年來的一貫伎倆。
  • 臺軍染疫艦隊去過其他地方?蔡英文:沒有 嚴德發:有
    臺軍染疫艦隊去沒去「其他地方」?蔡英文:沒有,嚴德發:有[環球網報導]臺海軍「敦睦艦隊」磐石艦暴發群聚感染,截止目前已有28人確診,感染源成迷,島內輿論關注「敦睦艦隊」遠航期間行蹤。然而,今天(22日)在回應「敦睦艦隊」有沒有去除帛琉外的「其他地方」時,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與臺防務部門負責人嚴德發卻上演了一出「迷惑行為大賞」。
  • 內孔拋光機、內孔去毛刺機,原理是什麼?
    對於平面或規則形狀的外表面拋光,我們都知道,可以用砂輪、砂帶、砂紙或其他工具去進行打磨,無論是手工的還是自動化裝置的,原理都是物理打磨,只不過自動化設備安裝了感應器、PLC這些,讓效率和拋光精度控制能力更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