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不可作繭自縛又作繭縛臺灣

2020-12-04 環球網

臺灣《聯合報》6日社論指出,在年終記者會中,蔡英文回答關於「一中原則」的提問時說,兩岸問題絕不是由一個臺當局領導人、一個政黨,便可為2300萬人民做決定。這種說法,很不負責任。

一、看民進黨的紀錄,自發表「臺獨」黨綱以來,到反「三通」,操作「正名制憲」、「一邊一國」等等,旗幟鮮明,哪一次不是一個政黨、一個領導人就為2300萬人作了決定?現在,民進黨以「臺獨黨綱」作繭自縛,難道回過頭來卻要2300萬人為它解套?

2000年6月,就任臺當局領導人1個多月的陳水扁對美國訪客說,可接受「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第二天,時任臺灣方面陸委會主委的蔡英文出面指出,兩岸從無「一中原則」的共識。照此看來,這不是一個臺當局領導人或一個政黨的決定,而僅是一個陸委會主委的發言就為2300萬人作了決定。此段情節,也成了蔡英文的作繭自縛,使她不敢回頭接納「九二共識」。

蔡英文如今不接受「九二共識」,豈不正是以一個臺當局領導人、一個政黨就為2300萬人作了決定?人民只知蔡英文反對「九二共識」,但迄今未見蔡英文對她為何反對「九二共識」給過哪怕一個字的正經理由。

二、蔡英文在解釋「天然獨」時,將之視作「自然的人性」。蔡英文的一句話,使「天然獨」成為臺灣新世代的政治宿命論;這種外加的偽宿命論,使新世代皆被貼上了標籤,更被剝奪了自主性。如此,蔡英文一個人的一句話,就使新世代進入「天然獨」的宿命,她何嘗問過2300萬人有何意見?

以上兩例,皆顯示了蔡英文的矛盾。一、她明明是被民進黨的「臺獨」路線所捆縛,但她迴避了作為臺當局領導人及民進黨主席的責任,以民主為藉口,將難題推諉給2300萬人。二、她一方面說,國家定位及兩岸關係應由2300萬人決定,另一方面卻又為新世代貼上「天然獨」的標籤,再又放任或推行種種「去中國化」、「去中華民國化」的操作,形同編織了一個大繭來縛住全體臺灣人。三、蔡英文公開宣示她不會站在第二線,但她反對「九二共識」時卻始終站在第一線,待要解決因否定「九二共識」所造成的困局時卻又退回第二線。

兩岸問題是政治的脊梁,不能任由臺當局領導人在第一線及第二線之間遊移。如果蔡英文不說謊,既稱兩岸問題她該站在第二線,而真要尊重民主,即應至少召開一系列兩岸議題的會議,連年金改革都有會議,兩岸問題難道不應有?但如果臺當局領導人明明站在第一線,那就別把責任推給臺灣民眾,因為臺當局領導人並未給2300萬人一個可以決定未來兩岸政策的平臺。

真相是:解鈴還需系鈴人,作繭自縛者必須自己破繭而出。蔡英文目前是被「獨」派所捆縛,被「蔡主委否定陳水扁」的往事所捆縛,及被她自己所造就的「天然獨」及種種借殼上市的「去中」所捆縛。這個情勢不是2300萬人造成的,而是一個領導人、一個政黨所造成,當然必須自己去剪開這個大繭,萬萬不可反而把整個臺灣都縛到這個繭裡頭去。

蔡英文也說,「(兩岸)要有新的思維、新的做法,共同擘劃兩岸互動的新模式」。不要「九二共識」既然是蔡英文一人一黨的決定,如何提出兩岸互動新模式也應是蔡英文及執政黨的責任。難道又要推給張三李四的2300萬人?

蔡英文不可再作繭自縛,尤不可作繭縛臺灣。

相關焦點

  • 2020年臺灣選舉,蔡英文雖然贏了,可臺灣卻輸了!
    臺頭聞編輯:暗藍臺灣地區選舉已經結束,選舉的結果就是韓國瑜落敗於蔡英文,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實現成功連任。此結果一出立即引起臺灣民眾的廣泛議論,而蔡英文成功連任的秘訣也被廣大臺灣民眾所詬病。筆者認為,蔡英文能夠成功連任主要還是臺灣民眾錯誤的判斷當前形勢從而產生錯誤的行為,因為蔡英文在競選期間大力鼓吹已經獲得美國的支持,這也使得臺灣民眾最終做出錯誤的選擇,這也是蔡英文連任之後被臺灣民眾所詬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 蔡英文妄想得到臺灣民眾「體諒」?
    據悉,蔡英文在新年講話中表示,她要以「最為謙卑的心情」來請求臺灣民眾體諒她的決定。可即便是蔡英文表面上把姿態放得這麼低,但臺灣民眾並沒有想要體諒她,相反地,蔡英文讓美國「萊豬」入臺,卻引來了臺灣豬肉市場的一片混亂。在美國「萊豬」入臺的第二天,新北市的一家便當店就公開張貼告示稱,店內使用的是「臺灣豬」,所以有關食品也從5元新臺幣漲到了10元新臺幣。
  • 臺灣民眾真的支持蔡英文嗎?
    民進黨有一個核心論述,亦即選民選出蔡英文為領導人,就是支持她的兩岸論述。建立此基礎上,要求大陸「正視臺灣新民意」。有論述卻無論證,讓人不知真假。如果說2012是藍綠政黨兩岸政策比拼的結果,2008、2016就有懲罰執政黨的意味。上述兩場選戰中兩岸關係是重要議題但非主軸,民眾更關心社會民生議題。
  • 興「臺灣製造」辦「臺灣博覽會」,蔡英文想得真美!
    來源:環球時報蔡英文(資料圖 視覺中國)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20日為執政三周年舉行「三年有成」記者會,拋出所謂「十大進步關鍵詞」,全面吹噓自己在經濟、政治和「外交」等方面的「突出成績」。但島內輿論根本不買帳,臺《中國時報》稱,蔡英文的施政滿意度始終在兩三成之間徘徊。「九合一」敗選後的蔡英文反而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強烈表態甘願扮演美國馬前卒的角色,更讓臺海陷入不可測的風險。蔡英文20日拋出的「十大關鍵詞」,包括加薪減稅、擴大投資、產業升級、非核家園、綠色能源、年金改革、長照託育、社會住宅、「國防自主」和「捍衛主權」。
  • 臺灣人「笑了」,蔡英文「愁了」
    導讀:蔡英文為了討好川普,付出了許多臺灣利益,也是眾所皆知的事情。如今,川普政府面臨落選後的倒臺,在此關鍵時刻,蔡英文笑不出來了。而原定於12月份的前往臺灣地區「訪問」的美國環保署長惠勒,也宣布取消行程。
  • 臺灣大選:蔡英文上臺了,大陸怎麼辦?
    這個下雨的夜晚,8年之後,民進黨再次上臺,蔡英文也成為臺灣地區首位女性領導人。雖然蔡英文的總得票並不如當年的馬英九,但是藍營自己卻少了300多萬票。  意料之中,情理之外!是不是?陳水扁8年弄得民生凋敝,就算沒有貪腐案也已神憎鬼厭,馬英九就成了「萬人迷」;等馬英九迎來「8年之癢」,蔡英文在民眾眼裡又變成瑕不掩瑜。現實地看,誰在臺上都不可能讓臺灣經濟重拾昔日榮光,現在馬英九不行,將來蔡英文更不行。所以島內民眾對國民黨的種種嫌棄,用不了一兩年民進黨就得照單全收。  島內有一種說法,「大選」是選民的「頭家嘉年華」,選民搖動皮鞭,藍綠競相討好,說的就是臺灣的民粹風氣。
  • 蔡英文執政和臺灣的罩門都是經濟
    美國《世界日報》18日社論說,臺灣大選結束,政治出現嶄新局面。兩岸關係絕對是新當局的重中之重,幾乎所有觀察都不約而同指出,蔡英文最大挑戰除了兩岸關係,就是經濟問題。沒有中國大陸元素的臺灣經濟如何走強?如何變好?目前現在看來無解。
  • 蔡英文心虛了?妄圖「洗腦」臺灣民眾
    然而,近日有許多臺灣網紅都在美化進口的美國廋肉精豬肉,這背後是否也有臺灣農業委員會的身影呢?倒下一個「科學人」,又有許多「科學人」站了出來,臺灣農業委員會恐怕為此付出了巨額的金錢贊助。
  • 蔡英文引爆的臺灣安全危機
    臺灣中國時報2日社論說,最新民調民進黨當局聲望重挫,臺行政當局負責人蘇貞昌受創最重,民意支持度逼近死亡交叉邊緣,蔡英文聲望同步下墜,信任度從10月分的60.9%降至11月分的55.6%,減少5.3個百分點;不信任度33.4%增至39%,增加5.6個百分點。
  • 蔡英文,請不要框限臺灣人民的選擇
    兩岸領導人的歷史性會面,被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說成是「框限了臺灣人民對未來的選擇」。對蔡的態度,我深以為謬也。  兩岸領導人會面,是近年來兩岸和平發展政治互信積累的成果,是兩岸關係的最新成果,也是兩岸進一步發展的新起點,是兩岸和平發展現狀最重要的標誌。
  • 蔡英文幻想臺灣再成「猛虎」 島內:空洞無意義
    摘要:【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李俊峰 環球時報記者 吳志偉】「讓臺灣再度變成猛虎」——臺灣「總統」蔡英文剛剛在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上發表文章,展望2017年的臺灣,宣稱「要讓臺灣重回四小龍」。
  • 臺灣沒「管道」,蔡英文只能託人「拜」登?
    作者:年負川普政府大打「臺灣牌」,開啟多次「美臺」軍售,利用臺灣地區來轄制中國大陸的發展。民進黨當局甘願當美國的「棋子」,勾結外部勢力,意圖謀「獨」。蔡英文在2020年的美國大選中,選擇「押寶」川普。
  • 蔡英文要「退了」?82%的臺灣民眾感到不滿
    導讀:據相關新聞報導,蔡英文於8月底時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將要在明年開放萊豬進口。在沒有事先進過任何的民意調查和相關部門批准的情況下,蔡英文就私自開放萊豬進口,這也導致臺灣民眾感到非常不滿。進口萊豬,從根源上侵犯了豬農戶的利益以及市民的身體健康。
  • 蔡英文 只能讓臺灣失去「永續生存」的大局
    2021年的第一天,蔡英文在辦公室發表新年談話,除了突顯抗疫貢獻以及為開放「萊豬」的政策作辯解之外,還特別用英文對全球觀眾作了一番講話,再一次突顯了國際能見度,借用所謂「民主價值」強調了臺灣的重要性,聲稱 「是國際社會不可或缺的一員」。
  • 蔡英文「官宣」:臺灣NO.1,真相有點辛酸!
    日前,民進黨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一條吹噓臺灣經濟成長的臉譜網推文,引發網絡熱議。  在推文中,蔡英文表示,多虧臺灣防疫得宜,臺灣地區在2020年第三季的經濟增長率為3.33%,比起韓國的-1.3%、新加坡的-7%、香港的-3.4%,不僅是四個地區中最高的,更是唯一正增長的地區。  有島內網友對此批評,「還四小龍?!果然活在20年前。」
  • 臺灣學者:蔡英文「維持兩岸現狀」是緣木求魚
    原標題:臺灣學者:蔡英文「維持兩岸現狀」是緣木求魚資料圖:蔡英文。中新社發 陳小願 攝中新社臺北10月7日電 (記者 劉舒凌)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美歐所所長吳東野7日在臺北指出,就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目前有關兩岸政策的言與行來看,所謂「維持兩岸現狀」是緣木求魚。
  • 蔡英文凱道見臺灣地區少數民族 少數民族"立委"肯定
    原標題:蔡英文凱道見臺灣地區少數民族 少數民族"立委"肯定華夏經緯網 2016-08-04 09:22:54華夏經緯網8月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國民黨臺灣地區少數民族「立委」鄭天財與民進黨臺灣地區少數民族「立委」陳瑩,對蔡英文到凱道與臺灣地區少數民族見面表示肯定,但鄭天財質疑,蔡英文是否有把要求民進黨團審查臺灣地區少數民族轉型正義條例的訴求聽進去。
  • 蔡英文贏了陳水扁,卻丟了整個臺灣的臉
    但是,外媒卻稱美國正在考慮重新評估對索羅門群島的援助;臺當局則正在面臨「斷交潮」的到來,距索羅門群島跟臺灣「斷交」只有五天,吉里巴斯也宣布承認一個中國原則,與臺灣「斷交」並將同中國復交。美國曾想靠自己的「影響力」阻止索羅門群島與臺灣「斷交」;蔡英文在吉里巴斯宣布「斷交」的當天上午還在吹牛「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美國和臺當局的錯誤與尷尬,原因都在於「跟國際準則作對」。
  • 「臺獨」又出么蛾子,讓蔡英文宣稱臺灣「獨立」!
    筆者認為,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和」臺獨」勢力本是一家,並不存在任何的慫恿行為,」臺獨」勢力之所以公開呼籲蔡英文加入WTO這是蔡英文在試探臺灣民眾的真實想法,這也表明蔡英文還不確定臺灣民眾是否會支持自己所推行的」臺獨」行為,所以藉助加入WTO的言論來試探臺灣民眾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
  • 臺灣「在野黨」大聯盟,還是贏不了蔡英文?
    在「中常會」中,蔡英文突然提到,在未來的幾個月中,臺灣可能會面臨很多事務,當然也會發生一些變局,屆時民進黨需要多加小心 蔡英文所說的可能發生的變局,在明年1月20日之前,美國總統權力沒有完成交接的時期,在拜登正式入住白宮之前,川普會做出什麼?沒有人能說得準。中美關係、臺海局勢等都將受到川普動作的影響。面對大陸的戰機頻繁的現身臺灣空域,臺灣空軍也提高了自身的作戰水平,最近臺灣空軍又接連發生意外,就連民進黨「民代」都認為這是因為任務頻繁而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