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安·巴普斯特·弗裡德曼《捕獲月球》
在格林童話裡,月亮是花三枚銅幣,裝在柏樹上,需要每天上油、擦亮的燈。
在法國繪本裡,月有陰晴圓缺,是因為有人遮月亮,每天晚上將一塊寬大的布蓋在月亮上,遮成不同的形狀。
在幾米畫筆下,當天上的月亮消失,工廠流水線生產出一車車微笑的月亮,運往每座哀傷的黑暗城市,溫柔的光芒,使焦慮的人們,暫時忘記了害怕。
現實世界裡,四川省阿壩州12歲的王晏同家人生活在一座簡陋的小木屋裡。那些關於月亮的童話,她很少聽說過。她的童年飽受疾病困擾,先後被查出了白內障、弱視,因家庭貧困無錢醫治。
中秋的月亮很美,王晏卻看不清。
和王晏一樣,中國有1200萬弱視兒童,也看不清楚今夜天上的圓月。
如果得不到治療,他們眼裡的月亮,也許永遠就會這麼遙遠、模糊、冰冷下去。
他們只能從書本裡,讀到這些美景:
淥水淨素月,月明白鷺飛。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卻不能用自己的眼睛證實。
現在,只要你願意,花一分鐘,也許就可以改變這些孩子的一生。
今日頭條已經上線「捐時間」功能(點擊藍字了解更多),你在今日頭條閱讀的每一分鐘,都可以免費兌換成公益金。最新上線的公益項目即包括治療貧困弱視兒童。今夜,越多的愛心被捐出,他們就能越早看清天上的月亮,和月亮一樣美好的、多彩的大千世界。
幸福就是愛人與被愛。每份捐出的時間都是一份對世界的善意,在中秋這個節日裡,它們閃耀著愛的光芒,就像一顆又一顆溫暖的月亮。
天上一個月亮,眼裡一個月亮,每個人心底也有一個月亮。
月亮無限多,因為愛是無限的。
今夜,你願意捐出你的月亮,分享你的光,照亮這些孩子的世界嗎?
點擊閱讀原文,捐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