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戰略
美眾議院議員提出「防止臺灣遭侵略法案」,稱三種情況下可「武力協防臺灣」
據環球網7月31日消息,美眾議院外委會亞太小組首席議員遊賀(Ted Yoho)提出「防止臺灣遭侵略法案」。該提案計劃給予美國總統有限國防授權,使其在「臺灣受到解放軍的直接武力襲擊、解放軍借武力奪取臺灣實質管轄領土,以及臺灣民眾或軍人遇害或生命受到威脅」等情況下,有權動用美軍武力確保臺灣免受武力襲擊。此外,該法案提出了美方在中國軍隊對臺灣採取軍事行動,以及在香港、中國南海和中印邊界出現緊張局勢時的一系列響應步驟,並指出將持續推動美臺高層互訪以及與臺灣就雙邊貿易協定展開協商等。該法案尚未提交國會,能否通過並形成立法有待觀察。
歐盟以從事網絡攻擊活動為由制裁中國實體和個人
據路透社7月31日消息,歐盟對負責開展或參與各種「網絡攻擊」的6名個人和3個實體實施制裁,其中包括2名中國人、4名俄羅斯人,以及中國的海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俄羅斯總參謀部情報總局和朝鮮博覽會公司。中國的海泰科技被指控支持了涉嫌對全球跨國公司進行網絡攻擊以竊取商業敏感數據的「雲漏鬥行動」,2名中國人被指控參與了該行動。制裁措施包括實施旅行禁令和凍結資產,同時禁止歐盟人員和實體向被制裁對象提供資金。這是歐盟首次針對網絡攻擊使用制裁工具。
印度修訂「財政通則」,限制中企參與政府採購項目
據參考消息7月31日消息,印度政府於7月23日修訂「財政通則」,以強化安全保障為名將政府採購項目的限制對象規定為「陸上接壤國家的企業」,但排除了從印度獲得融資保證的孟加拉國等國家。據此修訂,中國和巴基斯坦受到了實際限制。「財政通則」適用於地方政府、國有企業、銀行和財政支持的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項目等。有分析人士稱,印度政府此次修訂旨在在政府採購相關環節徹底排除中國企業。
信息
英國伯明罕大學提出縮小量子設備體積的方法
據PHYS網7月29日,英國伯明罕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縮小量子設備的方法。通常,在量子設備中,需要利用雷射對原子進行捕獲和冷卻,以將其激發至量子態。受限於雷射束所需的空間,這種設備的體積通常較大。伯明罕大學研究人員設計的「超表面光學晶片」可將單個光束衍射成五個單獨的、性能均衡且強度均勻的光束,用於捕獲和冷卻原子,有望替代當前原子冷卻系統的複雜光學設備。目前,研究人員已開發出直徑僅為0.5毫米的超表面光學晶片,適用於30釐米尺寸的量子傳感設備。該研究有望促進量子設備體積的縮小,使其更適用於工業和其他實際應用。
IBM公司在量子計算領域與日本企業和學術界合作
據日本時報7月30日消息,IBM公司宣布與日本企業和學術界進行合作建立量子創新計劃聯盟(QIIC),以加速量子計算的發展,加深美、日兩國在新興和敏感領域的聯繫。IBM將授予QIIC聯盟成員雲端訪問IBM美國量子計算機的權限,並於2021年上半年在日本搭設一臺IBM Q System One量子計算機。據悉,加入該聯盟與IBM Q Network的組織包括東京大學、慶應義塾大學、東芝、日立、瑞穗、MUFG、JSR、DIC、豐田和三菱化學公司等高校、金融機構、電子及化學製造商。
英國政府擬擴大5G創新技術投資
據cnBeta網7月31日消息,英國政府宣布啟動3000萬英鎊(約合2.75億人民幣)的"5G創造"基金,該基金將作為5G試驗平臺和試驗計劃(5GTT)的一部分,用以幫助開發5G技術的創新項目。英國政府概述了幾個將從投資中受益的項目,如在曼徹斯特試用減少汙染和擁堵的人工智慧控制交通燈;在布萊頓測試使用5G舉辦遠程音樂節的潛力;在利物浦為低收入家庭提供遠程醫療視頻諮詢。英國數字基礎設施部長馬特·沃爾曼表示,利用5G的力量,英國能夠提高經濟生產力、減少汙染和擁堵,並開發下一代娛樂,為英國消費者和企業帶來切實的好處。
生物
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啟動"捐贈血漿"行動,將通過一系列廣告和鼓勵政策,大幅增加新冠康復者的恢復性血漿捐贈
據HHS官網7月30日消息,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HHS)啟動"捐贈血漿"行動,旨在大幅增加新冠康復者的恢復性血漿的捐贈,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救治。HHS已發布了一系列公共服務公告(PSA),並將在數字媒體、廣播和戶外廣告方面投資800萬美元,此外還通過與地方官員、社區領袖、名人等進行協調,以傳達有關血漿捐贈的信息,提高人們對血漿重要作用的認識並鼓勵捐贈。恢復期血漿是針對新冠病毒首個廣泛使用的基於抗體的療法,其安全可靠,已被證明能降低死亡率並加快恢復時間。當前,美國新冠病毒感染者累計約450萬,累計死亡超15萬。HHS計劃在8月底前大幅提高恢復性血漿的捐贈量,為新冠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療方法甚至徹底扭轉美國的新冠疫情。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健康安全中心發布《重設我們的對策:美國應對COVID-19的方式需改變》
據JHCHS官網7月29日消息,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健康安全中心(JHCHS)發布《重設我們的對策:美國應對COVID-19的方式需改變》。報告指出美國目前尚無法控制住新冠疫情,不斷增長的疫情數值正在給美國社會的各個領域施加壓力,因此美國需重新設定應對新冠疫情的策略。該報告提出10條具體建議,包括鼓勵並酌情強制佩戴口罩;加強個人防護設備(PPE)供應鏈、庫存和生產;在高風險地區恢復居家隔離;加強診斷測試供應鏈並縮短周期;對病例及接觸者進行數據跟蹤和分析;資助快速研究;更好地保護團體機構(如療養院、監獄)等,並建議在每個策略上設定具體負責人來領導實施。
能源
世界上最大的核聚變項目進入組裝階段
據國防科技信息網7月29日消息,世界上最大的核聚變裝置——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ITER)在法國南部正式開始為期5年的組裝工作。ITER項目誕生於2006年,成員包括歐盟、英國、中國、印度、日本、韓國、俄羅斯和美國等35個國家。ITER極為複雜,大部分部件重達幾百噸,部件數量達100多萬個。據悉,核聚變能夠提供清潔、可靠的能源,並且不產生碳排放。同時,核聚變也是安全的,它只需要少量的燃料,並且物理上不存在因熔毀而發生洩漏事故的可能。ITER項目的核電站將產生大約500兆瓦的熱能,如果持續運行並接入電網,產生的能量將轉化為大約200兆瓦的電能,可供20萬戶家庭使用。這對於驗證核聚變商業化應用的可行性具有重大意義。
金正恩強調核武器保證了朝鮮的安全和未來
據國防科技信息網7月29日消息,在慶祝韓戰結束67周年大會上,朝鮮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表示,朝鮮與敵人的激烈較量還在延續,為了不再重蹈20世紀50年代覆轍,朝鮮必須擁有可靠有效的自衛性核威懾力量,並使其成為遏制戰爭的「絕對實力」。
海洋
俄羅斯將與中國、印度和新加坡討論在北極的合作
據國際極地與海洋門戶網7月30日消息,俄羅斯遠東和北極發展發展部副部長亞歷山大·克魯蒂科夫近日宣布,俄羅斯對與其他國家在北極實施聯合項目感興趣,為此,正在與中國、印度和新加坡進行商談,並計劃於8月初與中國一起舉行俄中北極發展工作會議。克魯蒂科夫認為,密切的經濟合作是北極和平發展的基本原則之一。俄羅斯將於2021年至2023年擔任北極理事會主席,輪值期間,俄將特別注意均衡促進可持續發展,並著重於社會經濟層面。
航空
美空軍採購人工智慧反無人機系統「無人機哨兵」
據國防科技要聞7月31日消息,美空軍授予澳大利亞無人機護盾公司反無人機合同,為其研發人工智慧驅動的反無人機系統「無人機哨兵」(DroneSentry)。「無人機哨兵」系統主要由人工智慧系統、無源射頻測向傳感器和「無人機炮」等軟殺傷系統構成,可讓入侵的無人機系統進入「安全故障」模式,迫使其懸停或緩慢著陸。據悉,美空軍計劃將「無人機哨兵」系統部署至美國北達科他州大福克斯空軍基地,由美空軍第319安全中隊負責部署和操作。
航天
美國成功發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
據騰訊新聞7月31日消息,美國「毅力號」火星車在佛羅裡達甘迺迪航天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成為今年全球繼阿聯「希望號」和中國「天問一號」後第三個發射的火星探測器。據悉,「毅力號」火星車將對火星氣候和傑澤羅隕石坑的地質特徵開展科學探測,尋找古代微生物生命跡象,開展第一次收集和保存火星巖芯和塵埃樣品。預計,「毅力號」火星車將於2021年2月18日登陸火星的傑澤羅隕石坑。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批准亞馬遜公司部署「柯伊伯」星座申請
據航小宇7月31日消息,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已批准亞馬遜公司部署由約3200顆低軌網際網路衛星組網星座的申請。FCC稱,亞馬遜須在2026年7月30日前發射至少半數的衛星,並在2029年7月30日前全面完成組網發射。據悉,該公司計劃分三層部署「柯伊伯」衛星,軌道高度分別為590千米、610千米和630千米。目前,該公司尚未規划具體發射部署工作。
新材料
美國公司推出一款超快充鋰離子電池,6分鐘內可充電至85%水平
據中科院文獻情報製造與材料知識資源中心7月31日消息,美國企業Charge CCCV(C4V)推出一款超快充鋰離子電池,其可以達到6分鐘內充電至85%的技術水平。此外,該電池的最大充電效率,也遠高於特斯拉、保時捷的快充技術。據了解,該電池將在近幾個月內進行用戶系統級測試,用於該測試的原型版電池,容量在25-50kWh之間,能量密度與當前主流鋰離子動力電池接近,這也意味著該電池裝車後,車輛的續航裡程與現在的電動車接近。
中國研究人員在無機塑性半導體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據新材料在線7月31日消息,上海交通大學與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等單位合作,開創性地提出無機塑性半導體新概念,在具有優異電學性能的無機半導體中實現良好可加工和變形能力,將有機材料和無機材料的優點合二為一。研究人員發現,二維結構範德華半導體InSe在單晶塊體形態下具有超常規的塑性和巨大的變形能力,既擁有傳統無機非金屬半導體的優異物理性能,又可以像金屬一樣進行塑性變形和機械加工,在柔性和可變形熱電能量轉換、光電傳感等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中國研究人員以熱敏水凝膠為基礎實現可編程可逆形狀轉化材料
據高分子材料科學7月31日消息,中國浙江大學潘鵬舉團隊以熱敏水凝膠為基礎實現可編程可逆形狀轉化材料。研究人員構建了基於N-異丙基丙烯醯胺(NIPAM),丙烯酸硬脂基酯(SA)和N,N'-亞甲基雙丙烯醯胺(MBA)的可編程可逆形狀轉換的水凝膠。該材料可輕鬆地進行宏觀形狀的多樣化轉換,將範圍擴展到當前的水凝膠系統之外。此外,研究人員通過在冷水中長時間放鬆來消除水凝膠的可逆驅動,允許重複編程以實現可逆的形狀轉換,這是當前水凝膠的未知功能。可編程的水凝膠可逆轉化大大擴展了未來設計智能水凝膠的應用。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Advanced Materials》期刊。
先進位造
密西根大學研發出摺疊式微型機器人
據NewAtlas 7月30日消息,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人員受日本摺紙藝術啟發,研發出一種可摺疊式微型機器人。該機器人尺寸不超過1釐米,由金和聚合物材料薄層製成。研究人員利用電流流過金層產生的熱量來改變機器人的形狀,加熱時機器人摺疊,冷卻時展開,以此控制機器人的運動。該機器人有望在微型傳感器製造與精準送藥方面發揮作用。
-END-
由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整編
轉載請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