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順磁性還是抗磁性物質呢

2021-01-14 放射沙龍1

磁共振成像的信號來源就是氫質子,在人體內依靠的就是脂肪與水,廣義的說,所有的物質都可以被磁化,按照磁化特性的不同,可以分為抗磁性(反磁性)、順磁性、鐵磁性、反鐵磁性、鐵氧體磁性及超順磁性物質等,那麼人體內的水是那種呢?

所有的物質都可以被磁化,但是磁化的程度不一樣,所以就引入了磁化率,用χ表示,即χ是對磁化程度的量化。χ<0時,表示抗磁性;χ>0時,表示順磁性;χ>0時且非常大時,表示鐵磁性。

01

抗磁性物質

抗磁性物質又被稱為反磁性物質,抗磁性物質在外加磁場B0中呈現微弱的磁性,微弱的磁性產生的方向與B0方向相反,導致有效磁場的大小減小,抗磁性物質的磁化率為負值,χ<0,去掉外磁場後,抗磁性性質很快消失,無磁滯現象,即不會被永久磁化,因此基本上沒有磁性,人體內的很多組織都為抗磁性,抗磁性效應就是例如氣體—組織交界面處所產生的變形,例如鼻竇及內耳周圍產生的變形。雖然早在1778年,S. J. Brugmans就發現了金屬鉍和金屬銻在磁場中存在某些抗磁性現象。但是直到1845年9月,麥可·法拉第發現在外在施加磁場中,所有天然物質擁有不同程度的抗磁性,抗磁性這個詞才正式在文獻中使用。

【磁化率偽影】

02

順磁性物質

順磁性物質在外加磁場B0中呈現微弱的磁性,微弱的磁性產生的方向與B0方向相同,導致有效磁場的大小增加,順磁性物質的磁化率為正值,χ>0。外磁場存在時產生磁化,去掉外磁場後,順磁性性質很快消失,無磁滯現象,即不會被永久磁化。在順磁性物質中,偶極—偶極的相互作用使得T1時間縮短,在T1WI上表現為高信號,釓以及血紅蛋白的降解物如脫氧血紅蛋白及正鐵血紅蛋白都具有順磁性。

【亞急性早期出血 細胞內正鐵血紅蛋白主導T1、T2皆縮短】

備註:在出血的慢性期,液化囊變,周圍巨噬細胞內的含鐵血黃素長期存在,含鐵血黃素的磁化率χ是順磁性物質的100-1000倍,它是超順磁性物質的一種。

03

鐵磁性物質

鐵磁性物質在外加磁場B0中呈現很強的磁性,磁性產生的方向與B0方向相同,導致有效磁場的大大增加,鐵磁性物質的磁化率為正值,χ非常大,比超順磁性物質的χ更大,外磁場存在時產生磁化,去掉外磁場後,磁性依然存在,因此存在磁滯現象,即會被永久磁化。目前已知的物質為鐵、鈷、鎳。鐵磁性物質存在一個臨界溫度,超過此溫度,鐵磁性物質轉化為順磁性物質。

【鐵磁性物質導致的偽影】

水是順磁性物質還是抗磁性物質呢?

人體內大多數物質都是抗磁性的,大部分的水(自由水)也是抗磁性的,因為它產生的淨磁場方向與主磁場方向相反,磁共振成像依賴於原子核,而物質的磁性依賴於電子的情況,抗磁性物質沒有未成對的電子,順磁性物質具有未成對的電子。

來源: 影像技術張春紅

【版權聲明】本平臺屬公益學習平臺,轉載系出於傳遞更多學習信息之目的,且已標明作者和出處,如不希望被傳播的老師可與我們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順磁性、抗磁性、鐵磁性
    、抗磁性和鐵磁性物質。下面將分別進行介紹:      抗磁性物質沒有未成對的軌道電子。當這樣的物質被放入外磁場Bo中時,會產生一個小的磁場(M)與Bo方向相反。結果,有效磁場減小了。這樣,抗磁性物質具有一個小的負磁化率χ(也就是,χ<0和μ<1)。他們基本上沒有磁性。人體內的絕大部分組織具有這種特性。
  • 萬物皆有磁性,物質的磁性是怎樣產生的?如何檢測木片的磁性?
    我們知道一切物質都是由原子構成的,而原子內部有不斷繞核運動的電子。每個電子都有電荷,當電荷移動時,它在周圍會產生磁場。磁力被定義為由移動的電子引起的電流所產生的力。磁性是空間的屬性,它具有感知磁力的能力。通過觀察磁鐵和磁性材料之間的吸引力和排斥力可以看出這種現象。
  • 凝聚態物理學的進展,對物質磁性的唯象研究,磁性物理的蓬勃發展
    按照這種學說,物質是由許多本來就具有磁矩的「磁性分子"構成的,而各個「分子」的磁矩則是由「分子」內部的某種「電流」引起的。但是,安培所說的「分子」不過是構成磁性物質的一些小單位,它不同於我們今天所理解的分子,而所謂「分子電流」也只不過是宏觀電流的某種等效物,與我們今天對物質的認識相去甚遠。
  • 順磁性、超順磁性及鐵磁性對比劑的區別
    ,磁性消失,即無磁滯現象,在目前使用最廣泛的磁共振對比劑就是順磁性對比劑,最多見的就是釓離子形成的螯合物,即釓對比劑。膀胱內尿液在MR盆腔增強後為何會出現分層現象——Parfait效應【影像基礎】磁共振對比劑應用02超順磁性對比劑超順磁性對比劑是由界於順磁性和鐵磁性之間的磁性微粒組成,這種微粒有磁疇組成,當鐵磁性粒子的體積減小到使磁能小於熱能時,熱運動引起來的磁疇隨機起伏,微粒的磁性將類似順磁性,但是微粒的磁矩是遠遠要大於順磁性物質的,因此上稱之為超順磁性微粒
  • 萬物皆有磁性,物質的磁性是怎樣產生的?
    那,為何並不一定所有的物品都是有磁性呢?實際上,全部物質都是有磁性的。運動的電子會造成磁場,電子組成的物件都務必有磁場。可是,一些物質磁性強,一些物質磁性偏弱。假如這種電子不搭配,沒有磁場和電流量,還是一致的,大家有永久性磁鐵,叫鐵磁鐵。磁場中,磁體強被磁化,即便 磁場被除去,也維持在被磁化情況。大家常說的是磁鐵。
  • 如何學習電工基礎:物質的磁性(二十二)
    其中磁介質是指磁場中的物質,類似於電場中的電介質。而導磁性是指物質對磁場的影響能力。自然界的所有物質根據磁導率的大小,大體分可以為非磁性物質和磁性物質兩大類:l 非磁性材料的相對磁導率為常數且接近於1;l 磁性材料的相對磁導率則很大,其磁導率可比非磁性材料的要高102~106倍。
  • 順磁性材料可以降低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
    埃姆斯實驗室現在已經確定了一種新型磁鐵——順磁性材料——基於更容易獲得的稀土。「我們已經開發出新的方法來更好地預測哪些材料可以製造出好的磁鐵,」研究小組負責人兼艾姆斯大學教授託馬斯·洛格拉索說。「實驗上,我們可以『修復』被稱為順磁性的近磁體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