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壓力」大的省會,發展不及沿海三線城市,GDP缺穩定上升

2021-01-14 星語談旅遊

當你對生活感到難過的時候,當你的壓力馬上就要達到臨界值的時候,當你想要放鬆心情的時候,聽我的,去旅行吧!踏上旅程,去享受旅行的樂趣,品味大自然的魅力,相信我,你一定會被那美麗震撼。願你踏遍山河,仍覺得人間值得。

一般我們知道一個地區的發展會先把重點放在發展省會城市上,然後帶動周邊和國內其他城市,所以省會城市集中了全省最好的資源,省會城市的GDP總量佔全省的比重,一般不低,而且在很多省份,一城獨大的現象,像四川成都,除了成都,四川其他城市發展都不如成都,而是因為成都的發展帶動了周邊城市,而且中國有這樣的省會城市,壓力最大,因為全省只有一個城市的力量支撐,所以也被稱為全省唯一的希望。

這個城市是寧夏省會銀川,寧夏位於中國西部黃河上遊,在中國版圖上非常弱小,容易被忽視,在群眾的刻板印象中,很多地方都有鮮明的地方標籤,但是寧夏完全沒有代表性的社會特徵,不靠海不靠邊,經濟不發達,人口少,使得寧夏整體發展很尷尬。

經濟方面,去年寧夏全省GDP總量才3700多億元,還不如沿海城市的一個地級市,而銀川作為省會城市,GDP總量1800億元,佔全省的52.9%,像一個一城獨大的城市,成都、武漢、西安等省會城市佔比高達30%,銀川可以說是中國第一省會。寧夏首府銀川是中國西北重要的中心城市,地處西北寧夏平原中部,是紡織工業發展和重工業協調發展的工業城市,銀川歷史悠久,人類早在三萬年前就繁榮昌盛,被譽為江南要塞、魚米之鄉,然而銀川的發展異常艱難,除了西部地區整體落後之外,傳統的發展模式規模大、難以保持長期發展。

現在銀川將全面建設新的國家中心城市,打破空間結構,拓展中心城市,落戶銀川中關村創新科技園,被譽為中國矽谷的中關村科技園,是引領中國乃至世界創新發展的旗幟和標杆,科技園區的選址,必將帶動銀川乃至寧夏的發展,貴州在貴陽大力建設大數據中心後,貴陽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近幾年GDP增速排名第一,使得很多地區紛紛效仿,大舉投資新興產業,銀川包括寧夏都有這樣的地理和人工優勢。

交通建設方面,銀川作為交通樞紐城市,除高鐵外,重點建設,航空建設絕對不會落後,銀川未來將成為國內和國際航空網絡的中轉城市,銀川河東國際機場是西北地區唯一與國家高鐵網絡相連的機場,這也使銀川成為絲綢之路經濟的重要門戶,銀川的發展在未來一定會在西北崛起。

綜上所述,銀川除了發展,還是一個有山有水有沙漠的地方,它被稱為長江以南黃土高原上的一顆明珠,旅遊業逐年快速發展,境內有許多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如西夏陵、鮑貝西部影視城、賀蘭山、水洞溝等,由於其獨特的自然地理條件,銀川有許多獨特的農副產品,其中最重要的是枸杞、甘草、賀蘭石、丹參和髮菜,被譽為寧夏的「五寶」,深受遊客青睞。

關於我國「壓力」大的省會,發展不及沿海三線城市,GDP缺穩定上升你有什麼想說的嗎?今天的分享就要到此結束了,如果你想去什麼城市,看什麼風景,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希望可以帶大家一起看遍祖國美好河山,感悟大自然的美。

相關焦點

  • 我國最特別的省會城市:GDP不足萬億,卻是世界一線城市!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是有目共睹的,全國各地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許多城市的國際地位也越來越高,在去年舉行的世界城市評選中,我國的很多城市表現突出。其中,有一個特別的城市超越了廣州這個現代化大都市,成為世界一線城市,但是,從gdp來看,這座城市的gdp還不到1萬億元,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個獨特的城市吧。這個城市是臺北,是臺灣省的省會,/臺北的面積和人口都很小,臺北gdp只有5000多億元,但是,由於人口不多,臺北的人均gdp非常靠前,人均gdp達到19萬多,在中國也是數一數二的水平。
  • 我國地理位置超好的省會,不是廣州不是西安,而是這座中部城市!
    眾所周知,現在中國城市的發展速度加快,許多城市的經濟實力一直在上升,各省之間也存在經濟競爭,其中省會的實力最突出,國內各省會的經濟發展是重點中的重點,代表著一個省會的城市。我國地理位置超好的省會,不是廣州不是西安,而是這座中部城市!地理越好,城市經濟發展得越好。
  • 我國「混得最差」沿海省會城市,經濟縮水嚴重,未來發展「堪憂」
    近年來我國經濟水平不斷提高,旅行也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們可以在旅行中感受祖國的自然風景,風土人情。而「中國速度」直接推動了人們去旅行的欲望,人民出行方便的同時,也為國家經濟的發展貢獻了力量。
  • 國內最小的省會,經濟只有3線水平,卻和廣州成為全球一線城市
    城市的等級代表了一個城市的經濟實力狀況,很多城市都擠破了頭想要評選上一線城市,但實際上滿足資格的卻是少之又少。隨著各地經濟的發展與變遷,很多具有潛力的城市也紛紛崛起,經濟直追一線城市。最新的全球一線城市的評選名單,其中廣州作為中國一線城市也是評選為全球一線城市,然而國內有一個城市也是成功獲選了,卻好像看起來沒有那麼大的說服力。這裡指的是世界第一大城市臺北,作為中國最小的省會,經濟收入只有三線城市的水平,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中國的城市排名竟然排在世界第1位,臺北省也是我國的寶島,在國際上知名度很高,但面積並不大。
  • 我國這2座GDP相近的城市,城市發展卻天差地別,是你家鄉嗎
    一個國家的GDP大幅增長反映了那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旺盛,國民的收入增加,消費能力也提高了,在這種情況下,中央銀行提高利率,緊縮貨幣供應,國家經濟表現良好,利率上升可能會提高國家貨幣魅力。反過來說,如果一國的GDP成為負增長,那個國家的經濟處於衰退狀態,消費能力下降,我來看看這兩個中國GDP很近的城市,城市的發展完全不同。
  • 廣東省GDP是我國最高,如不算省會城市,誰又是GDP最強
    在2017年,中國各省GDP總排名在廣東省佔據第一,在這種競爭經濟總量排名中,各省省會都將提供很高的GDP佔有率,因此,省會除計算外,中國各省GDP排名將發生很大變化。以廣東省為例,廣東省所在地廣州本身就是國內幾個一線城市之一,在歷屆城市經濟排名中都名列前茅,在2017年,廣州在經濟排名第四的情況下也可以排在第五位,在本省所在地GDP排名中,廣州為廣東省提供了近2成半的GDP總量,如果除去廣州的影響,經濟總量居第二位的江蘇省為光會超過東邊獲得第一名。
  • 江蘇這一城市讓人「五體投地」,人口不到500萬,GDP卻超3千億!
    要想富先修路,近年來「中國速度」讓世界人民見證了中國的崛起,人們旅行更加方便,各地的經濟也因此飛速發展。國家經濟能力也一直穩定地增加。讓世界各國紛紛學習。廣西省是中國西南邊疆,是中國比較重要的省份,隨著國家整體經濟的不斷發展,最多年來,廣西省gdp總量也在穩定中上升,但比不上鄰居廣東省,廣西未來發展的潛力依然很大,廣西位於東協自由貿易區的核心位置,其中擔負著重要的樞紐中心地位,要說廣西哪個城市最有知名度,大家腦子裡肯定是南寧和桂林,南寧作為廣西省的省會城市,經濟發展一貫是全省第一,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我國面積最大的省會城市:旅遊資源豐富,人均GDP卻在省會排倒數
    我國是一個國土面積非常廣闊和寬廣的國家,國內有數百個城市,各城市的發展水平和經濟能力也有一些差異,因此對這些城市劃分了等級,等級不同所享受的優勢資源可能會不同,城市的發展潛力和綜合實力也會受到影響。今天我們要談論的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省會城市,現在只是一座二線城市。
  • 中國唯一行政級別高於省會的城市,十佳宜居城市,是你的家鄉嗎
    在我國一般情況下,省會是這個省裡發展最好、最重要的城市,所以這個城市通常也都是行政水平最高的,但是,也有例外,今天介紹的是比省會排名高的城市,這個城市非常特殊,雖然和省會城市在同一個省份,但是經濟實力遠遠高於對方。
  • 我國發展速度「最快」省會:人均雖只有4萬,但GDP趕超廣州
    自建國以來,伴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國經濟蒸蒸日上,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系,人民生活幸福指數也越來越高。近些年我國經濟發展一直穩步持續上升,這樣的發展速度,讓國人為之驕傲,讓世界為之震驚。今天,小編將向您介紹中國發展最快的省會城市:雖然人均只有40,000,但GDP的增長速度正在碾壓廣州!哪個省會城市如此強大,連多年穩居第一的廣東的省會城市都能超過?一起來來看一下。上半年,我國經濟發展最快的省會城市安徽合肥。雖然人均經濟性不如某些城市高,但其GDP增長率甚至高於廣州。
  • 「最小」省會,雖面積不及重慶零頭大,但卻早已躋身世界一線城市
    可以說,這幾年我國經濟發展特別快,超過了世界上許多國家,為了促進區域經濟快速發展,城鎮化的速度不斷加快,轄區面積不斷擴大,城市的轄區面積與城市的發展水平似乎成正比,是嗎,也不都是這樣,中國最大的省會城市,雖然面積不及重慶零頭,但曾經躋身於世界第一線城市的行列,一句話就使人想起濃縮的東西都是精華
  • 國內服裝一線品牌重心偏向二三線城市
    南昌、丹東並不在一線城市之列,而且一直以來,一線大城市是各大服裝品牌的「兵家必爭之地」,在渠道建設方面頗有建樹的美特斯邦威緣何將目光投向了國內的二三線城市?問題在於,如今的服裝市場形勢已經發生了重要變化,大城市的品牌競爭已經達到了白熱化狀態。而極具潛力的二線城市有可能將會成為新一輪城市發展的焦點。
  • 海平面上升66米後,中國哪些省會城市會消失?未來人類何去何從?
    全球變暖已經成為了一個不爭事實,相信大家在這一年能感受到氣溫的升高,伴隨著全球變暖,海平面一直持續升高,根據去年科學家研究地球的總體數據來看,中國沿海地區的海平面上升波動一直持續上升階段,這能夠說明氣溫升高,不僅僅影響的是人類,同時引發了海平面上升,不過海平面上升的空間並不大,所以很多人並沒有感受到問題的嚴重性
  • 聯合國:海平面上升給亞洲沿海城市發展帶來風險
    聯合國:海平面上升給亞洲沿海城市發展帶來風險 2008年10月22日 22:04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曼谷十月二十二日電(記者 顧時宏)聯合國亞太經社會和聯合國人居署二十二日在泰國曼谷聯合舉行了《二00八與二00九世界城市狀況:和諧城市》報告亞太地區發布儀式。
  • 中國城市發展潛力排名
    已經歷明顯調整的部分一二線城市及周邊房價將逐漸趨穩,如供給不足或存在一定上漲壓力;前期受棚改貨幣化刺激銷量暴增、而又缺乏基本面支撐的部分三四線城市存在調整風險。3)庫存去化:西部地區、四線城市總體庫存風險較高。從可售庫存看,2019年1月一線、二線、三四線樣本城市庫存去化周期分別為11.7、10.5、11.4個月,三四線城市從2018年下半年以來有一定上升。
  • 秦大河:海平面上升對沿海城市影響不容忽視
    段昊書攝影  城市裡,一片汪洋中,幾座大樓孤零零地矗立著,矮一些的樓房已快被淹沒——這是我們在關於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的公益海報中常能見到的場景。現實沒有海報那麼誇張,然而,在世界多地尤其是我國,海平面上升對沿海城市的不利影響已經顯現。  「這種不利影響不容忽視,相關對策必須從現在就開始付諸實踐。」
  • 如果海平面上升66米,我國沿海城市會消失嗎?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海平面真的上升了66米,我國有哪些城市會面臨消失的危險?地勢低洼的城市我們知道,我國地勢西高東低,而東部又靠近海洋,這決定了一旦海平面上升,我國東部的許多城市都有被淹沒的風險。比如;上海,上海是由長江三角洲不斷衝擊形成的平原,它的海拔較低,平均海拔只有2.19米左右,其中海拔最高的地方位於金山區的大金山島,海拔為103.70米。一旦全球海平面上升66米,上海的大面積區域都將會被淹沒到海洋之中,生活在上海地區的人也只能向我國其他地勢較高的地方遷徙。
  • 國內這個省會「小如縣城」,經濟卻非常強勁,經濟穩定上升
    說到省會,大家的反應都是地域廣闊,經濟發展好,畢竟代表了一個省的經濟實力,這個意義自然是非常明顯的,但是今天給大家介紹的中國「最小」的省會,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影響力很大,面積相當於一個縣城,但人氣不一般,這是我們國家的臺北市,面積上只有271.8平方公裡,和國內一些普通的小縣城沒什麼區別,但魅力和影響力都是縣城望塵莫及的,面積雖小,但堪比世界一線城市廣州,可見其中有特殊之處,與歷史原因密切相關
  • 我國的下一個「深圳」,不是武漢和成都,這個沿海城市可能性大
    說到深圳現在人們都不會感到陌生的,這座城市的發展的經歷是國內其它城市的奮鬥目標的,深圳這座城市的崛起速度是非常的快,從一個小漁村變成國際大都市不僅是有國家政策的支持,與自身的努力也是有著很大的關聯的,如今的深圳雖然面積不大但是卻在國際上嶄露頭角,深圳在發展的過程之中還創先了屬於自己的
  • 山東的三線城市不容小覷,集海陸空交通於一體,未來騰飛是必然
    ,雖然不是江蘇省的省會,但經濟常年超過省會南京,是江蘇省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位於山東省的城市,曾經與蘇州齊名,如今不過三線城市,但海陸空交通一體,未來發展潛力巨大,你知道這個城市是誰嗎?它就是濰坊市,乍一看濰坊這個名字很奇怪,為什麼會有這個名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