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有兩面,一面是記錄信息,一面是識別信息。人能否快速高效的識別文字中的信息,是該文字先進與否的重要標準。目前世界有四類文字:以中文為代表的象形文字,以英文為代表的表音文字,以韓文為代表的拼音文字,以日文為代表的混合文字。這四大文字,誰的識別效率最高?
讓我們來以一句話來看看四大文字的識別效率:
一、中文版
漢醫與韓醫是不一樣的,漢醫是中國人的,韓醫是韓國人的。
中文的識別效率非常高,基本達到了「看到就明白,一目了然」的程度。這句話從入眼,到完全識別信息只需要5秒左右。而且中文對漢字的順序並不敏感,你可以正著寫,也可以倒著寫,甚至詞序顛倒對中文識別都沒太大影響。下面這句話錯亂的順序對你閱讀造成影響了嗎?
「研表究明,漢字的順序並不定一能影閱響讀,比如當你看完這話句後,才發現這裡的字全是亂的。」
漢字是唯一一個可以做到「一目十行」的文字,「識別速度」是漢字的獨門絕技!
2、韓文版
. .
韓語是拼音文字,詞彙主要來源於中文。韓語的拼音化,讓它的識別效率非常低。其感受類似於我們使用漢語拼音,拼讀出來並不一定知道意思,需要聯繫上下文猜測這句話的真實意思,相當於要經過兩道工序才能識別信息,效率當然不高。同音詞是韓語最大的障礙,一直得不到根本性解決。在這句話裡「漢醫」和「韓醫」的韓文都是「 」,完全相同,如果沒有中文輔助,韓國人永遠不知道我說的是「漢醫」還是「韓醫」!
再看一個例句:枕戈待旦,用翻譯軟體是 ,然後再翻譯成中文「枕著庫房等天亮」或「我們削減了倉庫,等待美好的一天「。這說明「戈」這個字在韓語裡發音與「倉庫」相同,電腦很難識別。不知道漢字「戈」的韓國人也不知道具體什麼意思。所以韓國軍隊在飛機上用的是「枕戈待旦」的漢字。
綜合評價,韓文的識別效率只有中文的50%左右。
3、英文版
Chinese medicine is different from Korean medicine. Chinese medicine belongs to Chinese people, while Korean medicine belongs to Korean people.
制約英文識別效率的是「空間」。英文是線性文字,佔用的空間比較大,而人眼和人腦對「空間」的識別是有「體積限制」的。同一時間人眼和人腦能主動看到並識別的字符數是6個,超過6個字符,人眼和人腦只會掃描,但會延時識別。比如「dog」,瞬間就能識別,而「medicine」則要延遲0.1-0.2秒才能識別,單詞越長,延遲越久,「overestimate」的識別則比「dog」慢兩拍!說到底,人的大腦也是一種「計算機」,同一瞬間,能夠處理的「字節」數也是有限的!
漢字是一種高壓縮「方塊文字」,把大量信息壓縮在了一個字符內,這是其它所有表音文字所達不到的「高能文字」。加上幾千年間中文在詞彙上的精煉,進一步濃縮了中文信息的密度。四個字的成語典故,如果翻譯則需要一段話。兔死狐悲、過河拆橋、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鸚鵡學舌、愛莫能助、一鳴驚人、引狼入室……,簡單的四個字,蘊含了多大信息量?
其次,英文中有許多frome、to、have、on、at、for、of等無實際意義的介詞、助詞,也拉伸了英文的線性長度,降低了英文的識別效率。第三,英文的16種時態變化,也讓英文識別效率降低。
英語還有一個致命問題:近代以來,英語單詞的長度越來越長,佔用的空間越來越大,識別的效率越來越低。以Electric為起點,英文創造了electricity電 、Electric car電動車、Electric locomotive電力機車、Electric kettle電水壺、電動牙刷Electric toothbrush等以電驅動的詞彙。英文單詞本身就是線性的,新造的詞彙是線性+線性,雙倍的長度,0.5倍的識別效率。與中文新造詞彙相比,效率之低,令人震驚!
綜合評價,英文識別效率只有中文的60%。
4、日文版
漢醫と韓醫は違います。漢方醫は中國人で、韓醫は韓國人です。
日本人還是比較聰明的,重要的信息都用漢字表達,讓效率瞬間提升!在日本,門牌、車牌、街牌、招牌、人名、站名等重要信息幾乎都是純漢字。日本人給出的解釋是「漢字比片假名更有辨識度」。比如一輛肇事車輛逃逸,看到的人瞬間就能通過漢字識別出這是哪兒的車,並迅速記下車牌,如果是片假名呢?做不到。
綜合評價,日文的識別效率是中文的80%,當然是在大量使用漢字的前提下。
其它西方文字如法語、德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就不一一討論了,都是表音文字,內在機制基本一樣,效率不會比英語高多少。
信息密度、識別效率、識別速度,中文都站在了當今所有文字的巔峰。有人說:你說得再好也沒多大意思,科學還是人家西方厲害,中國人還是要去西方留學,全世界也只有中國人和日本用漢字。
中國今天比西方落後,不是中文之過,而是過去幾百年制度和思想落後造成的,但中文的先進性讓中國能夠更快地追上西方。
近日有西方媒體做了一個測試,讓中國初三學生和荷蘭初三學生做對方的試卷,結果荷蘭學生直呼這也太難了,完全不會做啊!荷蘭學生接受採訪說:是中國學生學得多。我認為這個回答挺準確的!
中文的高效率可以讓中國人在相同的時間內學到比其他任何國家更多的知識!中國人一堂課抵得上外國人兩堂課,中文讓中國人獲得了不對稱優勢。所以我堅信中國將在未來50年內超越西方,在所有科學領域全面超越!
城市、經濟、科技、地理、人文,歡迎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