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梳理:
1、光合作用的有關實驗:
(1)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水:
①暗處理的時間( ),目的是( )。
②選葉( ):變量是( ),形成( )。
注意:設計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水實驗步驟關鍵在於第二步:選取的植物材料仍然是植物葉片,需要引導學生思考怎樣才能保證葉片一部分有水,另一部分無水,學生會想到導管是運輸水分的,只要切斷導管就可以了。所以在這裡把葉片的主葉脈切斷就可以了,如圖。
③陽光照射:
④酒精脫色:a大燒杯裡加入( );b小燒杯裡加入( )和( );c酒精的作用:( );d隔水加熱是為了防止( ),發生危險;e葉片顏色變化由( )變成( );f酒精顏色變化由( )變成( )。
⑤清水漂洗:
⑥滴加( ):是為了驗證有無( )的生成。
⑦清水漂洗:
⑧實驗現象:A部分( ),B部分( )。
⑨實驗結論: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 )。
(2)普利斯特利的實驗:
普利斯特利的實驗結論:植物能夠更新由於蠟炬燃燒或動物呼吸而變得汙濁的空氣。
(3)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①暗處理的時間( ),目的是( )。注意:選擇兩個無色透明的玻璃鐘罩甲、乙和兩株生長狀況相似的天竺葵進行暗處理,甲裝置中放氫氧化鈉溶液,乙裝置中放等量清水,氫氧化鈉溶液將甲裝置中的( )吸收了。
②陽光照射:
③酒精脫色:a大燒杯裡加入( );b小燒杯裡加入( )和( );c酒精的作用:( );d隔水加熱是為了防止( ),發生危險;e葉片顏色變化由( )變成( );f酒精顏色變化由( )變成( )。
④清水漂洗:
⑤滴加( ):是為了驗證有無( )的生成。
⑥清水漂洗:
⑦實驗現象:甲裝置中植物葉片( ),乙裝置中植物葉片( )。
⑧實驗結論: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 )。
(4)植物光合作用產生氧氣:
將此裝置放在陽光下幾小時後,會看到金魚藻上冒出許多氣泡,當氣體充滿試管一半時,從水中取出,將帶火星的木條迅速插入試管中,發現( )。因氧氣有助燃的特性,所以此實驗說明植物的光合作用產生了( )。
2、光合作用的反應式:
3、光合作用原理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
(1)合理( )。
(2)間作套種。
(3)延長( )。
(4)增強( )。
(5)適當增加( )。
4、技能訓練:
晚上,將金魚藻放在盛有水的試管中,將試管先後放在離白熾燈不同距離處,觀察試管中產生的氣泡數目,收集到的數據如下表:
(1)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金魚藻和光源距離的遠近與其產生的氣泡數目成反比,金魚藻離光源越近,產生的( )越多,結論:光照強度越強,光合作用越強。
(2)如果將試管放在黑暗處,試管中將沒有氣泡出現,這是因為金魚藻在黑暗處無法進行( )。
靈活運用:
世界糧食問題依然十分嚴峻,飢餓和營養不良能困擾著人類。因此,研究光合作用的過程和原理,提高糧食產量,顯得意義重大。玉米是我市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公認的「黃金食品」。下圖示玉米一生的部分生理活動,請根據圖分析回答:
(1)將24粒經過清水浸泡的玉米種子平均分成3組,分別作如下處理:
幾天後,第1組種子沒有萌發;第2組種子萌發,幼苗瘦弱;第3組種子萌發,幼苗健壯;這說明( )。因此,播種時應選用粒大飽滿的種子。
(2)圖1示玉米種子在萌發成幼苗的過程中細胞乾重變化的曲線,其中曲線bc段上升的原因是( )。
(3)圖2中A過程表示葉片正進行( ),水蒸氣散失的「門戶」是( );B過程的實質是( );C過程的反應表達式是( )。
(4)在保證水、肥等條件下,圖3示葉片遮光程度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強度的關係。當葉片遮光程度為( )時,有機物積累最多。因此,在種植農作物時應該( )。
(5)除上述措施外,在農業生產中還可採取哪些措施來提高農作物產量?( )(答出一條即可)。
史老師論教學 感謝關注和分享。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知識梳理
1、(1)①黑暗處一晝夜 讓葉片內澱粉運走耗盡 ②切脈 水 對照 ④清水 酒精 葉片 溶解葉綠素 酒精揮發燃燒 綠色 黃白色 無包 綠色 ⑥碘液 澱粉 ⑧不變藍 變藍 ⑨水
(3)①黑暗處一晝夜 讓葉片內澱粉運走耗盡 二氧化碳 ③清水 酒精 葉片 溶解葉綠素 酒精揮發燃燒 綠色 黃白色 無色 綠色 ⑤碘液 澱粉 ⑦不變藍 變藍 ⑧二氧化碳
(4)木條復燃 氧氣
3、(1)密植 (3)光照時間 (4)光照強度 (5)二氧化碳濃度
4、(1)氣泡 (2)光合作用
靈活運用
(1)種子萌發需要營養物質(2)幼苗光合作用產生了有機物(3)蒸騰作用 氣孔 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光 (4)50 合理密植
二氧化碳+水 有機物+氧氣
葉綠體 (儲存能量)
(5)延長光照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