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團機構現分歧?3000億大牛驚現大額拋售,一創業板公司大宗交易...

2021-01-10 每日經濟新聞

9月7日~9月11日,一共發生649筆大宗交易,其中68筆溢價,119筆平價,462筆折價。成交數量為10.29億股,成交金額為165.85億元。

8月31日~9月4日,一共發生839筆大宗交易,其中75筆溢價,141筆平價,623筆折價。成交數量為12.89億股,成交金額為227.63億元。

由此可見,本周大宗交易環比成交量和成交金額均下滑。但高折價率成交逐步增多、特別是創業板的高折價大宗交易增多值得關注。

牧原股份勇奪單筆大宗交易第一

本周單筆大宗交易成交金額最高發生在牧原股份身上。9月10日,牧原股份發生了兩筆大宗交易。成交價格均為71.49元/股,較當天收盤價79.20元/股折價約9.73%,總成交金額8.87億元。

其中一筆成交5.998億元買賣方均為機構席位,另一筆成交2.87億元,買方為中金公司北京建國門外大街營業部,賣方為機構席位。第一筆為本周大宗市場上單筆成交金額最高。

牧原股份沒有就9月10日的大宗交易發布公告。不過毫無疑問,近三年來牧原股份是市場熱門公司。長江證券甚至發布了「向牧原股份學習系列報告」,指出2017 年牧原首次通過低成本大幅擴張的方式實現了業績逆勢增長,並由此帶動了估值提升。非洲豬瘟以來,牧原的成本優勢顯著擴大,本輪豬價下行期中牧原股份業績不僅有望繼續逆勢增長,且業績增速與行業均值的差額或高於上輪周期,其估值亦有望迎來提升。

二級市場上,2019年牧原股份上漲213.47%,今年以來再次上漲50.86%。但近期公司股價出現了調整,自7月15日見頂之後至9月11日,區間跌幅已超過20%。截至9月11日收盤,牧原股份市值2900多億元。

牧原股份股價調整與豬價格小幅調整有關,根據公司公告,2020年8月份,公司銷售生豬163.4萬頭,銷售收入59.12億元。公司商品豬銷售均價34.47元/公斤,比2020年7月份下降2.16%。8月份,商品豬價格整體呈現震蕩下滑。不過拉長時間周期可以發現,目前生豬價格仍處於高位——7月份,公司銷售生豬181.6萬頭,銷售收入60.03億元,環比上漲28.88%;公司商品豬銷售均價35.23元/公斤,環比上漲12.16%。也就是說豬價仍在高位運行。大宗交易市場上機構交易席位同時充當買賣雙方,或許說明機構之間對處於歷史次高位的牧原股份有所分歧。

此外,根據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數據統計,包括上述牧原股份在內,本周機構專用席位參與了158筆大宗交易的接盤(充當買方)。牧原股份之外,機構接盤金額較高的一筆來源於智飛生物,同樣也是今年的大牛股。

根據交易所數據,9月8日,智飛生物出現1筆大宗交易,成交價格134.77元/股,成交數量199萬股,折價率為1.2%,成交金額2.68億元。買方為機構專用席位,賣方為中泰證券上海東方路營業部。

半年報顯示,智飛生物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聯合研發的重組亞單位新冠疫苗已進入臨床II 期。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9.94億元,同比增長38.8%;實現淨利潤15.05億元,同比增長31.18%。今年以來,智飛生物漲幅達到154.41%,但7月30日創下歷史高點以來,此輪調整跌幅已接近30%。

15筆交易溢價超過10%

溢價交易方面,本周有15筆大宗交易溢價超過10%;但最值得關注的是,在近期有券商對消費板塊的高估值提出質疑的背景下,貴州茅臺、瀘州老窖、五糧液均發生了溢價率超出10%的大宗交易。

9月8日、9月9日,貴州茅臺各有一筆大宗交易溢價率超過10%。其中9月8日成交4筆大宗交易,總成交金額約1.60億元。其中一筆成交價格為1895.85元/股,較收盤價溢價約10.78%,成交數量為5.13萬股,成交金額9725.71萬元。買方為華泰證券上海武定路營業部,賣方為華泰證券上海分公司。

9月9日,貴州茅臺發生一筆成交價格為1856.8元/股的大宗交易,較收盤價溢價約10%,成交數量為1.09萬股,成交金額9725.71萬元。買方為華泰證券上海武定路營業部,賣方為華泰證券南通如東人民路營業部。

無獨有偶,瀘州老窖9月9日大宗交易平臺出現一筆成交,成交量32.10萬股,成交金額4886.56萬元,成交價為每股152.25元,相對當日收盤價溢價10.00%。同一天,五糧液發生一筆大宗交易,成交量9.7萬股,成交金額2315.39萬元,成交價為每股238.7元,相對當日收盤價同樣溢價10.00%。而且瀘州老窖、五糧液這兩筆交易的買方營業部均為華泰證券上海武定路證券營業部,賣方營業部均為華泰證券無錫分公司。

由此可見,華泰證券上海武定路營業部本周同時溢價出擊了三大白酒股,而賣方也均來自於華泰證券。儘管數據僅能看到託管席位名稱,背後機構性質不得而知,但毫無疑問在近期市場熱議消費板塊是否貴了的情況下,華泰證券上海武定路營業部的出手頗有想像空間(8月31日,銀河證券策略團隊最新研報稱,「不為創紀錄的消費股再唱讚歌」引發市場關注)。

不過,上述三大白酒股時常也有折價大宗交易發生,或許說明市場資金對高高在上白酒股漸有分歧。如貴州茅臺本周就有3筆大宗交易折價率超過4%。

科創信息一筆大宗交易折價率超30%

而值得一提的是,本周大宗交易市場上,折價交易非常值得關注。

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顯示,本周共有20筆大宗交易折價率超過20%,其中18筆發生在創業板,2筆來自科創板。

折價率最高的是科創信息。9月8日,科創信息(300730)發生一筆大宗交易,總成交75萬股,成交金額988.5萬元,成交價每股13.18元。當日收盤報價每股19.17元,折價率高達31.25%。買方為廣發證券上海新松江路證券營業部,賣方為國聯證券長沙萬家麗中路證券營業部。今年上半年科創信息虧損1434.87萬元。

科創信息此筆大宗交易折價率排名2011年以來的第17位,為2015年8月12日以來最高折價。

由於創業板、科創板都實施了20%漲跌停限制,考慮到本周折價率超過20%的交易均來自於這兩個市場,因此不排除有接盤方資金為了獲取安全墊而提出了更多的折扣要求。當然,如貴州茅臺等超級大藍籌很少出現如此巨大「撿便宜」的機會。而如果漲跌停限制放寬從創業板、科創板延伸至主板、中小板,恐怕某些業績不佳的個股在大宗交易平臺上會出現更高折價。

相關焦點

  • 機構抱團股瓦解?多個指數估值堪比2015年,全球流動性拐點來了?
    海康威視再創歷史新高驚現16筆大宗交易部分龍頭股出現機構大幅拋售跡象。1月11日,海康威視股價再創歷史新高,最高觸及61.31元/股。股價繼2020年大漲51.40%之後,2021年前6個交易日漲幅就達到21.62%,總市值更是飆升至5500億元。
  • 抱團主線出現二次大分歧,會變成「囚徒困境」嗎?
    而深成指、創業板指也呈現震蕩收跌的行情。不過,雖然三大股指收跌,但整體上依然延續了震蕩向上突破的結構。從三大股指日線來看:滬指盤中跌至5日均線附近獲得強力支撐之後,又回歸震蕩、小幅拉升,全天走出了一個寬幅放量震蕩的走勢,收岀一根小陰線。而創業板指數衝破3200點整數關口之後大幅回撤,一舉擊穿了5日均線。
  • 億緯鋰能大宗交易成交5770.30萬元 買方為機構專用席位
    原標題:億緯鋰能大宗交易成交5770.30萬元,買方為機構專用席位   億緯鋰能12月10日大宗交易平臺出現一筆成交,成交量95.00
  • 大宗交易:機構帳戶賣出華宇軟體210.56萬元(12-03)
    摘要 2020年12月3日,華宇軟體發生1筆大宗交易,總成交8萬股,成交金額210.56萬元,成交價26.32元,成交價與收盤價持平。
  • 大宗交易:機構帳戶買入光啟技術440.6萬元(01-04)
    摘要 2021年1月4日,光啟技術發生1筆大宗交易,總成交20萬股,成交金額440.6萬元,成交價22.03元,折價10.01%。
  • 大宗交易:機構帳戶賣出光線傳媒263.2萬元(12-02)
    摘要 2020年12月2日,光線傳媒發生1筆大宗交易,總成交20萬股,成交金額263.2萬元,成交價13.16元,成交價與收盤價持平。
  • 頂端優勢效應讓機構抱團牛股更火
    更為荒唐的是,由股息率最高、現金分紅最多的50隻股票組成上證紅利指數(000015)年內跌幅逾6%,而估值逾59倍的創業板指年內飆升61%。一漲一跌之間,價值投資鼻祖格雷厄姆倡導的安全邊際選股法則(低於內在價值時買進),似乎被他所嘲笑的旅鼠投資法(盲目從眾式追漲殺跌)所擊敗。據海通證券研究所數據,截至12月25日,今年以來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高達46%。
  • 馮柳重倉的海康威視浮盈已超50億元 機構還在扎堆調研
    不過,在機構熱情擁抱的同時,北向資金卻在最近選擇了大舉拋售……資金現分歧1月12日,海康威視股價再創歷史新高,收盤價61.25元,今年以來海康威視漲幅已超26%。隨著股價持續攀高,曾在去年三季度大舉增持該股的高毅資產無疑成為最大受益者之一。
  • 瑞銀證券:政策收緊、更好板塊取代龍頭 抱團自然瓦解
    此外,瑞銀證券預估2021年有2000億元和6450億-8400億元外資分別淨流入A股和在岸債券市場。2021年伊始,萬億成交量支撐起A股走勢長虹,一時間機構抱團股行情引爆市場話題。機構抱團分歧大,有評論認為「資本市場沒有永動機」。
  • 創業板指一夜回到一年前
    儘管權重股奮力護盤,上證指數走穩,但中小創大面積回調令市場呈現出明顯的兩極分化行情,創業板指數上周五還只是創下10個月新低,昨天一跌則將去年一月熔斷低點打穿,一下回到一年前。儘管大盤觸底放量反彈,但在A股後市走向的問題上,機構觀點卻存在很大分歧。 市場現分化行情 昨日早盤,三大股指小幅低開,開盤大漲的樂視網未能對創業板形成支撐。
  • 中金:如何看待當前機構「抱團」?
    假若將主動公募行業持股比例與當期市場行業分布相匹配,最新市盈率為均值向上一倍標準差水平,與創業板指水平相約。機構持股向少部分個股集中或是長期趨勢。對比海外市場,投資者關注度或向少部分公司集中,具體表現為不論是成交、市值還是營收,少部分股票佔據市場大部分比例,當前A股集中水平與海外仍有差距。
  • 機構論市:市場延續抱團行情指數短期面臨方向性選擇
    技術層面看,滬指早盤在量能配合下重回3400點以上,但午後量能未持續釋放,指數衝高回落,下探10天線支撐後有所回升,尾盤翻紅收十字星,創業板指今日同樣寬幅震蕩,尾盤翻紅收十字星,表明市場資金分歧明顯,但市場承接力度尚可,兩市總體成交8800億左右,量能稍微釋放,若量能持續,指數延續震蕩向上的概率較大,若縮量,不排除指數再次回探的可能。
  • 萬科事業合伙人又出手了,時隔3年大宗交易接盤16億,誰在賣?
    來源:e公司3月31日,萬科出現49筆大宗交易,賣出席位均為機構專用,總成交數量2.45億股,總成交金額61.3億元,成交價格均為25元/股,較當日收盤價折價2.53%。到底是誰在買,又是誰在賣?萬科3月31日晚間的公告顯示,代表公司事業合伙人的深圳盈安財務顧問企業(有限合夥)(下稱「盈安合夥」)當天通過深交所大宗交易系統購入6500萬股,佔總股本的0.58%,價格25元/股,共使用資金約16.25億元。此事有兩大看點:一是至少3年未買入的萬科事業合伙人為何此時不加槓桿進行增持?二是誰在減持,是寶能還是安邦?為何而買?
  • 光啟技術現1筆大宗交易 共成交440.60萬元
    光啟技術現1筆大宗交易 共成交440.60萬元 2021-01-04 17:35:12 來源:新浪財經
  • 機構格外青睞小熊電器 遊資大哥接盤華映科技
    機構格外青睞小熊電器 三隻松鼠反被逢高拋售周四,三大股指小幅高開後逐步走高。創業板在題材股的帶動下走俏,滬指距離3000點僅一步之遙。在行業板塊之中,旅遊酒店、船舶製造、電子元件等板塊漲幅居前;而在概念板塊之中,在線旅遊、國產晶片、OLED、氟化工等板塊漲幅靠前。
  • 大宗商品之王的最後忠告:加特曼再喊你做空股票
    大宗商品之王兼知名「反向指標」發出最後忠告,不知道這次市場又有什麼反應呢?談起交易中的「反向指標」,不知道你腦海中浮現的是什麼?是某個令你多次虧損的技術指標?還是讓你每跟單一次就虧損一次的「交易大牛」?說起這個,不少忠實讀者可能會想起一個知名的「人肉反指」——加特曼。加特曼當年可謂叱吒交易圈,甚至被譽為「大宗商品之王」。
  • 光啟技術現9筆大宗交易 共成交79,240.70萬元
    光啟技術現9筆大宗交易 共成交79,240.70萬元 2020-12-24 17:17:14 來源:新浪財經
  • 被美國制裁的公司 就是未來大牛的股票
    周一的行情,大跌的全部都是好公司,都是股肱之臣,大漲的全部都是創業板垃圾股。跌的,漲的都布局了,有賠有賺。8月24日發的報告,創業板陣營的,現在基本上都是漲10%以上。這個部分龍頭非常強勁,天山老妖(天山生物)底部籌碼已經跑了很多了,乾照光電也在成為新的龍頭。乾照光電我很了解,有朋友在那裡做高管,業務很爛但是概念很好,晶片概念,正好合適現在的行情炒。現在邏輯和選股,都已經完全曝光了,但是根本停不下來,創業板今天成交量3547億都快要超過上證3577億成交量了。
  • 河南證券開戶槓桿股票配資平臺大牛時代在線股票配資公司
    本月15日,美國政府宣布,對自華進口的約3000億美元商品加徵10%關稅,中國對此也採取了相應的反制措施:中國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約75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對原產於美國的汽車及零部件恢復加徵關稅。如今,股市大盤經過連續幾個月的震蕩調整,現在大盤基本面、資金面形勢向好,大牛時代經濟分析師認為:大盤有望在短期內突破3000點,此時應是入市投資的好機會。
  • 中金公司:不必過分擔憂「抱團」解散影響
    本報記者 周尚伃「抱團」成為開年以來各大券商研究觀點中出現的高頻詞。近期市場上也出現不少擔憂「抱團」的聲音。對此,1月13日,中金公司發布最新觀點解析如何看待當前機構「抱團」。中金公司表示,不必過分擔憂「抱團」解散影響。當前主動公募持股尚未完全脫離基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