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金不昧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它既是國家一度提倡的價值觀,又是國民不斷踐行的道德標準。然而,有句話說得好,永遠不要用金錢試探人性,要知道「量變產生質變」,當事物的價值上升到一定高度之後,便會引起人們內心中的貪婪。
1977年12月21日,山東省臨沭縣華僑鄉常林村21歲的姑娘魏振芳,和往常一樣,與生產隊的女社員們一起扛著鋤頭去地裡幹活。魏振芳是個踏踏實實的農村姑娘,她的集體觀念極重,她一有時間,便會去村大隊幫忙幹活,別看她是個姑娘家,力氣可大著嘞。那日也是如此,當其他社員們收工回家後,她仍在地裡幹活,幫其他人除掉剩餘的雜草。
突然,正揮舞鋤頭的魏振芳,發現面前滾落了一塊雞蛋黃大小的東西,她定睛一看,好傢夥,這不是大鑽石麼!激動之下,魏振芳馬上拿上工具回家,她想讓家裡的老父親開心一下。回家之後,父親雙手顫抖地捧著金剛石,從舊社會熬過來的他,深知「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道理,40年前的羅佃邦老人,不就是個很好的例子麼?
魏家全家老小坐在一起,看著能給全家帶來美好生活的鑽石,再看看家裡的生活條件,心裡簡直是五味雜陳。魏振芳一共有7個兄弟姐妹,她是家中的老七,也是最苦的一個孩子,當年魏振芳出生時,母親尚在討飯的路上,從小就虧欠她頗多。不過,魏振芳卻不這麼認為,她覺得鑽石是屬於國家的,既然家人無法決定它的去留,就讓國家決定。
沒過多久,魏振芳撿到大鑽石的消息就傳了出去,相關單位知道後,火速派人來到魏家,打探鑽石的下落。起初,魏父心中生疑,便說自己閨女撿到是塊馬牙石,誰知領導笑著說:小魏拾的是鑽石還是馬牙石,讓礦上的技術員用儀器一測就知道了。魏父一看,鑽石的事情是瞞不住了,便讓魏振芳將事情的前因後果和盤託出。
經技術人員鑑定後,最終確定魏振芳撿到的大鑽石重量為158.7869克拉,舉世罕見。幾天後,魏振芳帶著父親來到北京,親自將其交給國家。國家為獎勵魏振芳的大義,便問她要什麼獎勵,魏振芳不假思索地說:要獎的話就給俺大隊買臺拖拉機吧!魏振芳沒有謀求個人利益,而是始終掛念集體,領導感動之餘,獎勵她1000元獎金,並將她的農村戶口轉為非農。在那個時代,轉戶口想必是最特殊的獎勵了吧?只是不是在現代人眼中,她的獎勵是否算得上獎勵。
妻子在外沾花惹草,外人給他起嘲諷外號,他一夜之間殺害16人
那個當年去日本打工,娶回市長女兒的河南小夥,現在過得怎樣?
中國最尷尬的3個姓,其中一姓僅剩17人,另外2姓女孩羞於啟齒
魯迅只見過袁世凱一面,向來嘴上不饒人的他,卻用30字高度評價
山西農民深山放羊發現「金鳳凰」,定時投餵4年後,卻有意外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