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她撿到一顆價值10億鑽石,上交國家,30年後她生活怎樣?

2021-01-07 人間知味

大家都知道,70年代是一個很貧窮的年代,像如今80後的父母一般大多都是70後,在那個年代老一輩的長輩們生活艱苦,為了維持生計那個時候都是大隊合作社分工,多勞多得是當時的勞動力分配方式,為了多賺一點錢,人們都不辭勞苦辛勤耕耘,只為可以養家餬口把孩子撫養大,把父母伺候舒服了。

在當時那個年代,老一輩人接受著毛澤東思想,他們擁有正直的價值觀,勤懇踏實的作風,所以在當時那個年代也很少出現壞人的存在。今天小編要說的一件事也是發生在70年代,在當時那個貧苦的年代,有這樣一個女孩,她在農田間撿到一塊價值10億的鑽石,最後她是怎麼樣處理的?細聽小編來給大家一一講述。

這名普通的女孩叫做魏振芳,當時只有21歲,為了補貼家用魏振芳也來到大隊合作社與同村人一起來賺工分。為了能夠多賺一點,多幹一點活,魏振芳在工友們都回家以後,她仍舊在田間辛苦勞作,她看到還有一部分活沒有完成就想要抓緊時間幹完。就在她幹完自己的工作轉身走掉的一瞬間,魏振芳發現工友的一塊地還沒有耕作,她當時想一定是工友忘記了,於是她就開始勞作起來,可還沒有幹多久就突然從泥土中滾出來一塊亮閃閃的石頭,非常的璀璨。

魏振芳雖然沒有什麼見識,也沒讀過書不了解鑽石,但是她知道這絕對是一件寶貝,這個時候的魏振芳將鑽石揣到了兜裡,回到家中給自己的父親看。在父親研究了一番之後,他認為這也肯定是個寶貝,於是父親將全家人叫到了一起,表示會將這塊亮閃閃的石頭上交給國家,沒過多久魏振芳就與父親一起來到了北京。

經過專家的檢驗以後,魏振芳撿到的這塊鑽石重達159克拉,淡黃色透亮,稱作「常林鑽石」,而這顆鑽石當時也是堪稱發現的最大的一塊鑽石,讓許多的專家都興奮不已。就這樣因為這顆鑽石,魏振芳由此也出名了,國家在人民廣播電視臺表彰了她,同時也希望給予她一定的物質補助,但這個時候魏振芳卻表示可不可以給村裡合作社買一臺拖拉機。 她的這一想法受到了國家的讚揚,在這個時候她沒有考慮自身的利益,而是從整個村裡的集體出發,也讓不少人為之敬佩。

不過30年後的魏振芳晚年生活卻無法想像,她依舊貧窮而且還患有一身的疾病,因為家庭條件窘迫,身體狀況一直都沒有得到緩解。曾經有人埋怨她不應該把鑽石交給國家,自己留著家裡經濟條件還能好一點,可魏振芳卻表示如果自己再撿到一顆鑽石,她還會上交國家的。

小編不禁覺得這樣的人實在是偉大,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相關焦點

  • 70年代,她撿到一顆158克拉大鑽石,無償上交,現在怎麼樣了?
    文/小野妹子學歷史70年代,她撿到一顆158克拉大鑽石,無償上交,現在怎麼樣了?說故事之前我們先來出一個測試題:如果你很窮,有一天走在路上突然撿到一顆158.7869克拉的大鑽石,你會自己偷偷藏起來賣掉還是上交?(故事發生年代沒有監控)。
  • 1977年,她撿到價值10億的鑽石,上交國家後,提出一要求令人欽佩
    《盜墓筆記》播出後,「上交給國家」成了一句戲謔的流行詞,但是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這卻不是一句玩笑話,而是人們的真心想法。就比如我們今天所要講述的主人公,曾撿到了一顆價值10億元的鑽石,最終還是抵住了金錢的誘惑,將其上交給了國家,她就是魏振芳。
  • 1977年,那個撿到價值10億鑽石無償上交國家的女孩,得了什麼獎勵?
    拾金不昧是中國的傳統美德,撿到幾十、幾百塊錢,上交了倒是無所謂,但若是撿到了幾十萬或者幾百萬呢?有幾個人能內心毫無波瀾的做到拾金不昧?但是上世紀70年代,中國就有個叫做魏振芳的姑娘,她撿到價值10億的鑽石後,轉身就將其上交國家了,讓人佩服不已。
  • 70年代的10億鑽石,偶遇小姑娘被上交國家,如今姑娘如何了?
    70年代的10億鑽石,偶遇小姑娘被上交國家,如今姑娘如何了?鑽石!許多人聽見了,就會兩眼發光,更不要說去見著了。如果在上世紀70年代,有這麼偌大的一顆鑽石,那又會是怎麼個情景?但有位幸運兒命運就這麼好!「天降」一顆鑽石到她手上,而且這還是一位小姑娘!
  • 40年前她撿到一顆大鑽石價值10億,轟動了全國,她現在過得怎麼樣
    今天我們來講一個故事,故事當中的女主人公是一個品德極其高尚的人,在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她撿到了一顆非常大的鑽石,他還無私的上交給了國家,在40年前的這一個姑娘,現在怎麼樣了?今天我們來講的這個來自農村的姑娘,她的名字叫做魏振芳,出生在一個很貧困的家庭,而且是出生在上世紀的困難時期。
  • 70年代,農村姑娘撿到價值10億的鑽石上交國家,只要一臺拖拉機
    魏振芳把撿到的常林鑽石交給國家。魏振芳原本只是臨沭縣岌山公社常林大隊(現屬於曹莊鎮常林村)一個普通的姑娘,但是卻在無意中撿到了1顆重158.786克拉的優質巨鑽也就是"常林鑽石「,當時估價10個億。經過深思熟慮後,魏振芳決定把這顆鑽石獻給國家,她的獻寶行為不僅使我國獲得了這顆世界第二、亞洲第一的天然鑽石,更是讓我國很快找到了大規模的金剛石原生礦。而魏振芳自己卻沒有提出任何要求,只是希望給她所在的生產隊獎勵一臺拖拉機。很多人都說,魏振芳有一顆比鑽石還要美好的心靈。國家也沒有忘記她的貢獻,她得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日子過得還不錯。魏振芳發現天然鑽石。
  • 那個撿到10億鑽石上交國家的女孩,後來過得怎麼樣?
    在70年代,當時人們的生活並不是很富裕,甚至大多數人都還在過著比較貧窮的生活,但是每個人都勤勞肯幹,而且踏實守法。甚至大多數人都懷著奉獻社會主義新中國的理想。正是在那樣的環境中,民間發生了一件震驚國內的事情,一個女孩,在田地裡幹活,竟然幸運的撿到了一顆158.786克拉的優質巨鑽,後來主動上交給了國家。
  • 姑娘撿到價值10億鑽石,上交國家換來一臺拖拉機,網友直呼:賺大了!
    鑽石可以說是特別昂貴的寶石,即使你反感鑽石自身,也不會反感它身後象徵的價值,就算是1克拉的鑽石,都夠工薪族存錢好幾個月! 假如你走在路上撿到1顆鑽石的話,你會怎麼做呢?有一些人也許會報警,有一些人有可能會佔為己有。
  • 1977年,那位撿到價值10億鑽石無償上交的姑娘,獲得了什麼獎勵?
    儘管這看上去不難回答,然而在面臨利益取捨問題的時候,人們方才知道選擇的艱難,對於姑娘魏振芳來說同樣是如此,44年前的她,和一筆價值10億的財富失之交臂,卻讓人們發現了她身上更加寶貴的東西。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 43年前,女孩撿到158克大鑽石上交國家後,要了一個特殊「獎勵」
    拾金不昧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它既是國家一度提倡的價值觀,又是國民不斷踐行的道德標準。然而,有句話說得好,永遠不要用金錢試探人性,要知道「量變產生質變」,當事物的價值上升到一定高度之後,便會引起人們內心中的貪婪。
  • 保潔員撿到一克拉鑽戒,16分鐘後上交被罰500元,冤不冤?
    湖南長沙高鐵保潔員甘女士在打掃車廂時,撿到了一枚價值萬元的一克拉鑽戒,上交之後卻被保潔公司罰款500元,理由是:交晚了。保潔員撿到一克拉鑽戒上交卻被罰款500元甘女士說,她每天在折返列車上搞衛生的時間有限,12點50分停的車,1點16分就要開車,當時在車廂裡發現鑽戒後,還沒來得及上報,也無法辨別真假,當時沒有多在意。
  • 保潔員撿到一克拉鑽戒上交,卻被罰500元!理由是:交晚了
    說拾金不昧是美德可你見過拾金不昧後被罰款的嗎?湖南長沙高鐵保潔員甘女士在打掃車廂時撿到了一枚價值萬元的一克拉鑽戒上交之後卻被保潔公司罰款500元理由是:交晚了保潔員撿到一克拉鑽戒上交卻被罰款500元甘女士說,本來以為這是一件拾金不昧的好事,可是沒想到後來她被公司罰款500元,給出的理由是未及時歸還,這讓甘女士覺得受到了冤枉
  • 在中國撿到隕石,可以不上交給國家嗎?
    所謂「撿到隕石要上交給國家,然後被獎勵500塊和一面錦旗」的說法,基本都是由2014年一則「小夥撿到3000年歷史戰國青銅劍,上交後被獎勵500元」的新聞衍生而來的  網民們認為一柄保存如此完好的楚國青銅劍,放到市場上價值起碼是這個獎金的萬倍不止,而有關部門竟然只開出這麼一點獎金,實在有些摳門。  甚至連當時小夥自己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份獎金實在過低甚至不如沒有,給這點錢反倒「傷及自尊」,因此還說「再撿文物,絕不上交」。
  • 我國最大鑽石「金雞」,價值100億卻下落不明,或藏於日本皇宮
    一、鑽石的由來有一片名為金雞嶺的山丘位於我國山東省郯城縣李莊鎮東南方向的5公裡處。在1937年的秋天,山下羅莫嶺村的一個貧苦農民羅佃邦在一次鋤菜園的時候無意間撿到了一顆鑽石。這顆鑽石其形大如核桃,呈透明黃色,整體看起來非常的光彩奪目。
  • 太空中掉下來的「隕石」,撿到不上交會怎樣?別怪沒提醒你
    隕石從神秘的太空中來到地球,很多人對於這種東西特別好奇,而在這些年的時間中,也有很多人特別喜歡收藏隕石,在我國很多地區都有隕石光顧過,尤其是一些地區,經常會遭到隕石的光顧,所以見到隕石的機率也比較大,那麼,這些從太空中掉下來的「隕石」,撿到不上交會怎樣呢?別怪沒提醒你。
  • 媒體評「保潔撿鑽戒上交被罰500」:不妨有功推定激勵善行
    保潔員在車廂裡撿到一克拉鑽戒,拾金不昧上交反被罰款?據報導,甘女士是長沙火車站的一名保潔員,近日在打掃一列折返高鐵車廂時,從座位底下拖出來一枚鑽戒。過了沒多久,她就接到組長的電話詢問是否撿到戒指。甘女士表示撿到了,並上交了戒指,但甘女士所屬保潔公司非但沒有表彰她,反而認為她未及時上交撿拾物品而對她罰款500元。
  • 一顆估值2億美元具有350年歷史的鑽石,及其背後擁有者的悲慘故事
    世界上現存最大的一顆藍鑽石叫"希望之星",也叫希望之鑽,它除了擁有2億美元的巨大估值和350年跌宕曲折的歷史故事之外,在科學上它還蘊含著重要的科研價值和未解之謎。塔沃尼爾在法國的名氣自然更大,國王路易十四就是個十足的珠寶愛好者,這顆112克拉的鑽石完全可以匹配國王的身份,當然路易十四也不會丟失得到的機會。1668年,塔沃尼爾在路易十四那裡拿到了一大筆錢和加封貴族爵位,到手的錢相當於今天的幾十萬美元。路易十四得到鑽石後將它進行了切割加工,最後變成了一顆67克拉的造型藍鑽,稱之為法國藍,並鑲嵌在一條黃金項鍊上。
  • 農婦河邊撿到「金烏龜」,放火烤後被要求上交,專家:掉價1000萬
    許多珍藏在博物館內的文物就是最好的證明,但這眾多的文物並不全是專家挖掘研究得來的,有很大一部分是民間的百姓發現並上交的。這些文物原本具有極高的價值,但卻因為百姓的無知而導致它掉價。上世紀80年代中期,家住在重慶觀音橋的農婦劉某正在家附近的河裡翻找魚蝦,在河中摸索的時候無意間竟然摸到了一塊正方形的石頭,河裡的石頭大多都是圓形的,正方形的還是比較少見的。
  • 江蘇學生撈魚撿到黃金,家長主動無償上交,專家:獎勵一個證書
    ▲小學生撈魚照片當這幾名小學生返回到友誼村後,一位名叫王翠蘭的村民發現了他們手上的金屬,要過來辨認之後認定是金子,仗著幾位孩子並不知道手中物品的價值於是打算用50塊錢買下,可是其中一位女生非要將之留下做紀念品,使得王翠蘭並沒有如願,她只好退而求其次問到了他們發現這些金屬的位置。
  • 人造鑽石來勢洶洶,鑽石還像過去一樣有價值嗎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這句耳熟能詳的廣告語幾乎概括了人們對於鑽石的一切認知和想像:永恆不變的璀璨、永恆不變的愛情和永恆不變的高價值。但是這句由鑽石巨頭戴比爾斯於1951年寫下的廣告詞,僅在60多年後便因為科技而變了味道——人造鑽石的技術成熟和普及,已經在切實地撼動鑽石永恆不變的高價值。隨著科技發展,實驗室已經可以輕易製造出色彩明豔、品質極佳的彩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