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早上,唐山發生5.1級地震,京津冀多地有震感。據河北省地震局消息,本次地震發生在唐山老震區,最近的斷層尚未命名,距離約6公裡。其他最近的斷層是榛子鎮斷裂,距離約12公裡。截止到7月12日10時00分,共發生餘震33個,4級以上0個,3.0-3.9地震0個,2.0-2.9地震2個,1.0-1.9地震0個,1.0級以下31個。
此次地震的背景是什麼?會造成什麼影響?多位專家進行權威解讀。
問題一:5.1級地震是什麼概念?
一般將小於1級的地震稱為超微震,小於3級的稱為弱震或微震。如果震源不是很淺,這種地震人們一般不易覺察。
小於4.5級的稱為有感地震,這種地震人們能夠感覺到,但一般不會造成破壞。
小於6級的稱為中強震(如9·7彝良地震),屬於可造成破壞的地震,但破壞輕重還與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種因素有關。
小於7級的稱為強震,小於8級的稱為大地震(如8.8九寨溝地震,4·14玉樹地震,4.20雅安地震)。
8級以及8級以上的稱為巨大地震(如5·12汶川地震,3·11日本地震)。
問題二:此次地震的背景是什麼?
北京市地震局專家:該地震發生在1976年唐山7.8級地震餘震區內。唐山地震餘震區的地震活動非常豐富,呈起伏衰減狀態,至今仍有4、5左右地震的發生。如1995年10月6日河北唐山市古冶區發生5.0級地震,2012年5月28日河北唐山市市轄區、灤縣交界4.8級,今日又發生5.1級地震。
問題三:此次地震是否屬於老震區的正常活動?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孫士鋐:1976年之後,唐山地區5級左右的地震曾數次出現。此次地震震級為5.1級,屬於中等地震。「應該不會造成什麼破壞,是老震區一次正常的能量釋放。」
天津市地震局地震監測預報中心高級工程師譚毅培: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來,從河北昌黎一直到天津的寧河、漢沽都叫餘震區,這個地區在天津周邊地震最活躍,小震多、中等地震也很多,包括去年12月的豐南地震、這次的古冶地震都是在這個餘震區裡邊,所以這次地震是唐山餘震區的一個自然的正常的地震起伏活動。
問題四:原震區近期發生5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大不大?
唐山市應急管理局公布在官方微信的《震情快報》顯示,地震後各項前兆資料基本按原趨勢變化發展,未發現明顯異常。經會商分析認為,原震區近期發生5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餘震活動水平4級左右。
問題五:面對突發的地震,我們該怎麼辦?
是躲還是跑,一起來看下面這個科普視頻↓↓↓
(內容/整合自新華網微博、北京日報、天津交通廣播、唐山市應急管理局等 編輯/薛嶽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