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浦東30年|劉正義:張江高科為何放棄B股主攻A股融資

2021-01-09 澎湃新聞
【編者按】

2020年4月18日,是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紀念日。

三十而立,浦東告訴世界:中國改革開放的大潮,如何書寫一座城市新的傳奇。中國奇蹟的密碼,是浦東三十年來的思想解放、制度創新,是一代人的艱辛探索和奉獻。

三十而立,浦東的崛起,不僅是嶄新城市天際線的立起,更是中國昂首走向世界、擁抱世界的步伐。

上海的浦東,中國的浦東,世界的浦東。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澎湃新聞·智庫報告欄目推出「人海潮·浦東開發開放30年口述」系列專題,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以陸家嘴、金橋、外高橋、張江四個開發區為切入點,採訪了浦東開發開放的決策者、參與者、執行者,講述那段浪奔浪流的進取故事,致敬那段激情似火的創業史,更為今天的浦東改革開放再出發提供一個大歷史視角。澎湃新聞王亦贇  製圖

口述:

劉正義

採訪

:郭繼 孫寶席 劉捷

整理:

劉捷

時間:

2019年12月2日

我是1992年由組織調動到浦東的張江高科技園區開發公司工作的,分管財務、招商引資、綜合計劃等工作。不過說實在話,那時的我對高科技園

區怎麼做是沒有概念的。我們這批張江人邊思考邊實踐,看著張江高科技園區在一片農田上發展起來。

資金短缺是懸在張江頭上的一把劍

回顧開發初期的張江,真的是困難重重,步履艱難。概括起來,我們當時主要有三個「缺」。一是資金嚴重短缺。二是項目緊缺。當時陸家嘴、金橋、外高橋三家開發區已經風生水起,有形象、有業績、有項目,我們也很著急。

三是缺人才。最缺的其實是有開發經驗的人才。1993年吳承璘同志過來後,我們隊伍士氣大振。1993年7月,也就是吳總剛來不久,時任市長黃菊到我們張江調研。其實他是來幫我們診斷的,來看看張江的問題到底在哪兒,到底該怎麼解決。那次調研,黃菊同志提了一個重要的指導思想,就是縮小戰線、擴大戰果。縮小戰線就是捏緊拳頭,擴大戰果就是要集中精力爆發,通過一些點的突破來帶動面上的開發。市領導對張江發展高度重視,1994年1月30日,時任市委書記吳邦國同志視察張江並題詞「開拓奮進」,公司上下備受鼓舞。

吳總的貫徹力很強,當時立馬就提出張江要重點抓幾個「強化」。一個是強化功能定位的研究。因為中國大陸沒有太成熟的經驗,吳總花了一些精力搞規劃研究,請了中國臺灣新竹、日本等幾家亞太地區同類型高科技園區的專家一起研究,張江高科技園區的定位問題。第二個是捏緊拳頭強化重點工程龍東大道貫通和重點項目羅氏生物醫藥公司落地。第三個強化就是解決資金難題。在市領導的親自關心下,人行積極協調,工行、農業、建行和中國銀行在信貸盤子比較緊的情況下,為張江放貸款,支持張江渡過難關。

1993年底我們明確提出張江改制上市設想,得到市、區兩級領導首肯後,吳總就把這項任務交給我負責。

成立「股辦」開始長約2年半的籌備上市

我們成立了一個股份制的改制小組,抽了三四個業務骨幹,我們在一起邊琢磨邊梳理。首先是去浦東的幾個部門聽取意見,然後到市證券管理辦公室(簡稱證管辦)、市國資委,以及當時分管我們開發區的浦東新區經貿局了解情況和信息,基本上把路徑、要義搞清楚。因為我們張江高科技開發區是經國家科技部批准設立的,我們要改制的話,首先需要向科技部匯報。

科技部領導很重視,因為這不僅是上海的高科技園區,也是「九五」期間我們國家的一個重點戰略。我們是4月份去的,6月6日科技部就給市科委發了一個批覆,明確贊成我們可以向國家有關部門申請股份制改制和上市。批覆同時明確公司所需向社會公開發行的股票額度,由上海在地方盤子內解決。由此,我們公司的股份制改制進入到實質性推進階段。

公司黨委決定在原改制小組的基礎上設立股份制辦公室,簡稱「股辦」。人事部門用最快的速度抽調了包括我在內的7名同志到股份制改制辦公室工作,我兼股份制辦公室主任,集中精力做這項工作。

我們7個人,除了我對股票和股份制有所接觸外,其他的幾位同志基本上都沒有任何這方面的經歷。我是從儀表局出來的,算是有點感覺。儀表局下屬的飛樂電器是全國的第一個股份制公司,而我在上海廣播電視(集團)公司任副總的時候廣電正好也在籌備股份制改制。我深知改制上市這項工作的複雜性、合規性、政策性、專業性、時效性很強。公司領導和職工對股份制的改制上市期望值也很高。

1995年製作的張江高科的招股說明書   本文圖片均由張江高科提供

因為是臨時成立的一個機構,我們辦公所在地是從我們張江的「飛機樓」裡臨時調整出來的,由於辦公室是鋼結構的,保暖性較差。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白天加黑夜連軸轉。由於方案反反覆覆、幾經周折,還要熟悉各項相關法規政策,熟悉各個審批部門的職能、走訪相關部門,那時「股辦」裡最多的就是一箱一箱的方便麵,餓了就方便麵吃一吃;實在太困了,弄個大衣一蓋就在牆角邊打個盹。

改制上市的申報材料涉及到很多規定,我們是邊學習邊往前走。後來弄出來的改制上市文件總共二三十萬字,幾百頁紙頭。那時候也沒有計算機,用蠟紙列印,有的時候弄得滿身滿地都是油墨。由於材料很多很重,我們送到有關部門基本上都是用大的旅行箱裝。由於材料要報送較多的部門,如果北京那邊有一個地方要改動,我們不僅要從北京立刻回來,晚上立馬加班改好第二天再送去,還要同時修改報送其他各部門的材料,可以說是牽一髮動全身。

改制上市涉及到的許多重大問題的決策判斷,更加考驗我們的能力和智慧。比如,張江改制上市的路徑問題,即A股上市還是B股上市。1993年我們決定股份制改革的時候中國股市進入熊市,國家凍結新股發行。我們經過研究發現主要問題在於上市公司的質量,即資產的質量和經營的質量,這兩個質量不過關,股市就不會健康。因為擬上市的公司本身資產質量不好、效益不好,股價炒上去不就是大泡沫嘛,所以國家不得已叫停。我們對自己的公司進行評估,覺得我們是優質資產,應該上市。市證管辦給予我們很大幫助,記得市證管辦主任楊祥海,副主任張寧、郭銀龍,還有嚴旭、範永進等幾個處長,反覆幫我們論證,最後提出來發B股,因為B股不要國家證監會批,跟股票大市凍結關係較小,只要上海證管辦審核同意了就可以發行。我們回去後又反覆權衡,覺得光B股不行,因為當時B股價格較低,遠遠低於A股的發行價格,這就意味著我們公司能夠募集到的資金量會少。我們寫了好幾份專報,報給市領導。最後領導定了調子,要先B股後A股,這基本上就把工作路徑確定好了。

再譬如,張江擬投入資產的性質問題。張江開發公司是國有的,國有公司改制上市是分國家法人股和國有企業法人股兩種不同性質的。如果我們要定前者的話,等於張江股份公司直接對接市國資了,那張江的整個規劃怎麼弄?整個債務怎麼弄?面對這一系列問題,我們身處開發一線,感到規劃是不能打散了做。市領導和市有關部門聽了我們的匯報,覺得我們的意見有道理,統一規劃、統籌開發的原則是不能變的,最後確定為國有法人股。

還有,我們是劃出一塊資產來改制還是整體改制問題。如果整體改制的話,公司原來承擔的那塊政府功能到底誰來承擔?因為一旦改制,它就是一個市場化的公司,這麼多的政府職能放到哪裡去承擔?怎麼去面對股東?我們當時反覆論證,最後確定還是張江拿出部分資產和久事公司聯合發起。久事公司加入的好處在於它長期搞投融資,在資本運作上有一定的經驗,再加上它們早期投在張江的3000萬元也總要有個交代。

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都是不能在根子上弄偏掉的重大問題。

上市一波幾折

1995年1月,市證管辦正式批覆給我們,同意上B股。緊接著1月16日,吳總、我和其他兩位同志到香港去路演。因為從來沒有直接面對過境外的投資人,所以去之前專門機構還給吳總和我做培訓。培訓的內容很廣,包括戰略規劃、資源可持續發展、區域品牌營銷,危機公共事件管理,還有禮儀、互動、回答問題的一些技巧,怎麼面對鏡頭、媒體等等。我後來回想起來,這次培訓還是蠻受益的。

我記得我們到香港的時候是周末,周一開始正式推介,跟16家機構投資人、券商和基金進行個別深入接觸,同時還舉行了專場推介會,連頭帶尾共3天時間。儘管我們準備很充分,但終究因為大的形勢不好,我們和每一家講得筋疲力盡,對方就是圍繞核心問題,價格要往下壓。我們當時是帶著四毛幾的價格去的,他們價格一壓就是一半,我們可以讓幾分錢,但不可能讓兩毛三毛,這對國有資產沒法交代,另外對A股也沒法交代。最後,吳總跟我兩個人基本商定暫不發行B股。回來後,吳總向市裡領導匯報後,我們正式叫停了B股發行。

我們「股辦」又轉向怎麼攻A股,但股本結構調整也是一次波折。原來我們準備先發B股後發A股的時候,總股本是3億股,張江以1.85平方公裡土地折價與久事公司共同發起。B股13000萬股,A股2500萬股。起先我們想爭取增加A股份額。由於A股受額度限制,整個上海沒超過一個億,是不可能再給我們增加的,因為上海還有其他企業也要發展。後來我們就做了一個大調整,把總股本縮到1億股,張江僅投入0.85平方公裡土地,久事投入1500萬元資金。這樣我們再向市場去公開募集2500萬股,股本結構相對合理。這個調整也帶來改制上市方案的一系列調整,公司的財務報告、募集資金的用途、收益預測、資產評估、土地評估等工作統統重新幹一遍。

1996年4月13日,張江高科創立大會暨第一屆股東大會召開。

那時我們的速度非常快,工作效率很高。我們從香港回來之後就立馬做改制方案的調整,然後去北京過證監會這一關。因為準備工作充分,1996年3月22日,全國A股市場開禁的時候,證監會批覆同意張江高科改制上市,明確我們可以向社會公開發行2500萬新股,也同意我們按照上網定價的方式發行。張江高科作為A股開禁後的全國第一股,我們深感責任重大。上交所的相關領導和部門也高度重視,給予我們許多指導。

因為所有的工作都做好了,3月22日批覆下來,4月3日我們就正式啟動公開募集工作。我們網上定價是6.15元/股,募集到1.476億元。4月13日,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張江高科)召開創立大會,並且開了第一屆股東大會。當時吳總已經調走了,會上明確園區開發公司總經理錢人傑為股份公司董事長,我是第一任總經理。4月22日,張江高科正式在上交所掛牌交易。交易開盤價是22.9元,收盤是22.62元,也是創當日各股之首。

我們第一撥募集到的1.476億元,70%用在投資張江高科生物醫藥基地上。另外,在資金緊缺的情況下,我們還探索了對高科技企業的投資。比如復旦大學副教授王海波團隊1996年帶著創業激情和幾十萬元到張江創辦復旦張江生物醫藥公司。1997年該公司發展急需資金,我們公司研究論證,決定對其投資大概1300多萬元。這家公司也沒有辜負我們,堅持了幾十年,一直聚焦在新藥開發上,在業內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張江人確實不負所望,不負浦東開發的大背景。目前,張江高科已經成長為張江高科技園區開發的一支重要力量,持之以恆地堅持高科技產業的培育和高科技產業的投資,以及整個區域的開發和服務。從我個人來講,為她健康的成長,也為張江高科技園區的健康發展感到由衷的喜悅和自豪。

(本文標題為編者所加,文章刊發時有刪節)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a股是什麼意思 新手買股票選a還是b股
    然而,參與炒股的朋友都知道股票分很多種,可以劃分為A股、B股、H股、N股和S股等不同種類,那麼,大家知道a股是什麼意思嗎?要是新手買股票選a還是b股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至於新手買股票選a還是b股?這個問題我們不能一概而論,畢竟我們不能一概而論要審慎分析,A股和B股都有機會讓你獲得可觀的收益。
  • 劉正義不再擔任上海市浦東新區副區長(圖|簡歷)
    中國經濟網上海11月11日綜合報導 2013年10月24日,上海浦東新區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決定:接受劉正義同志辭去浦東新區副區長職務的請求,報區人民代表大會備案。   劉正義簡歷
  • 而立浦東,勇立潮頭再出發:紀錄片《不動搖——慶祝浦東開發開放30...
    1990年4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正式宣布開發開放上海浦東,浦東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象徵和上海現代化建設的縮影,書寫下無數傳奇。近日,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製作的紀錄片《不動搖——慶祝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即將播出。
  • 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 | 大飛機產業園,培育千億級航空產業集群
    預計產業規模2025年達到500億元,2035年突破2000億元。記者|吳 雪上海浦東機場南側,上飛路 919 號,中國商飛總裝製造中心浦東基地,是中國大飛機騰飛的新地標。它見證了中國航空人兩次夢想走進現實的時刻。
  • 國金證券員工劉正義接受委託買賣證券 被警告並罰15萬
    經查明,劉正義違法行為相關事實如下:一、劉正義任職情況劉正義2013年5月21日入職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金證券),2014年1月5日取得證券從業資格,此後至2018年12月5日一直在國金證券工作,先後擔任客戶經理、項目經理。
  • 浦東新區新一屆政府領導班子簡介
    姜樑,男,1953年5月生,漢族,浙江鄞縣人,1974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0年6月參加工作。現任上海市委副秘書長,浦東新區區委副書記、區長、區政府黨組書記。>>>詳細
  • 【浦東25年】在浦東創造世界水泥發展史奇蹟
    導演水泥行業 聯合重組大戲 央企中國建材旗下的南方水泥2007 年9 月在浦東註冊成立,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習近平致信祝賀。從此,南方水泥演繹了一個聯合重組、市場協同、管理整合的快速成長故事。 回溯2006 年的中國水泥市場,業內大佬們感慨叢生。
  • 戴曉堅:「四維空間」裡「建」證浦東丨浦東30年財經30人
    一座座跨江大橋,一條條越江隧道,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道路,世界一流的國際機場……浦東開發開放30年裡,飛越式發展的浦東交通樞紐設施,飽含著建設者們的智慧、勇氣與情懷,連通了浦東與浦西,浦東與全國,浦東與世界。本期對話嘉賓:戴曉堅,上海市公路學會理事長,曾任上海長江隧橋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上海市交通委副主任兼上海市路政局局長,上海機場建設指揮部總指揮。
  • 浦東開發開放的冷知識:湯臣一品為何選擇浦東?
    大家都知道,位於浦東陸家嘴的「湯臣一品」,雖然已經建成十幾年,依然是上海單價最貴的小區之一。當初,它為什麼會選址浦東?   在日前舉行的上海統一戰線慶祝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交流會上,上世紀90年代曾在浦東新區工作的相關負責同志,第一批在浦東投資的外資企業代表,本世紀初在浦東白手起家、拼搏創業的海歸企業家代表,在科技領域創新發展的年青一代創業者代表,金融、法律界的專家學者圍坐一堂,暢談交流,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回顧了自己在浦東工作生活的經歷和感悟,表達了對浦東再出發的美好憧憬。
  • 心得體會範文:浦東發展30年感悟5則
    未來,清美將秉承「勇當標杆、敢為闖將」的浦東開發精神,堅守初心再出發,不斷滿足人民更高品質的生活需要,為第二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實現而不懈奮鬥。(篇二)30年,歷史長河一瞬間,上海浦東發生了滄海桑田般的巨變。「浦東發展的意義在於窗口作用、示範意義,在於敢闖敢試、先行先試,在於排頭兵的作用。」**年,同志在浦東調研時就作出清晰論斷。
  • ...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浸會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 張江高科-上海頻道...
    香港大學生此行到訪中國浦東幹部學院、中國商飛集團、張江高科園區、上海超算中心,了解上海科技創新發展成果,聆聽創業經驗,體味創業環境。他們從國情與市情、歷史與變遷、科技與未來、百年世博夢等多方面感受了上海的飛速發展和創新創業氛圍。
  • 浦東交通30年④丨騰飛新機場
    2019年,浦東國際機場保障航班起降511846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7615.35萬人次;貨郵吞吐量達到363.42萬噸,連續12年位居世界第三。01選址浦東新區帶動了上海國際交往和旅遊事業發展,規劃第二個國際機場勢在必行。1994年2月,《上海浦東國際航空港場址論證報告》完成。報告中規劃的機場佔地44.4平方公裡,距市中心人民廣場約30公裡。
  • 穿越浦東30年:燃情歲月,逐夢東方
    ,也是新區開發開放30年來一個生動的截面。  今年是上海浦東新區開發開放30周年。在這個特殊節點,新華社播發重磅文章《潮湧東方再揚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心浦東開發開放紀實》,探尋浦東從「一張白紙」變成「一面旗幟」的密碼,汲取改革開放繼續前進的動力。  浦東故事,就是上海故事,也是中國故事。
  • 合肥新站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劉正義走訪看望一線疫情防控人員
    2月8日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今年的元宵節和往年不太一樣,疫情牽動著大家的心,為全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合肥新站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劉正義走訪看望一線疫情防控人員,區黨工委辦公室、社區管理局、七裡塘社區等負責人陪同參加。
  • 浦東開放30年,國產大飛機御風起飛
    要想完整感受國產飛機十幾年走過的歷程,在哪裡最合適?答案是距離上海浦東機場不遠的中國商飛總裝製造中心浦東基地。這裡是國產大飛機C919總裝和試飛、交付之地,也是已經交付客戶的國產支線客機ARJ21的其中一個總裝基地。
  • 浦東30年專輯② | 聽!90後和外籍人士怎麼說?
    【編者按】圍繞慶祝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我們隨意選取採訪了30名90後和30名在上海居住、工作、參觀或學習的外籍人士,試圖通過他們的視角,找尋浦東獨特的魅力。一、你對浦東的印象是?受訪者C(出生於松江,居住於浦東)我更加喜歡浦東,對浦東印象比浦西好,浦西擁擠,出行較為不便。浦東房屋建築相比浦西,更加現代化。受訪者D(1990年出生於河南,2008年定居上海,出行以打車為主)以前對浦東的印象都是聽來的,感覺很荒涼。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浦東30年,一個奇蹟,一面旗幟,一個轉型
    今年是上海浦東新區開發開放30周年。1990年,面對風雲變幻的國際環境,黨中央審時度勢、高瞻遠矚,宣布開發開放上海浦東,向世界宣示中國堅定不移推動改革開放的決心和信心,掀開了我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新的歷史篇章。  30年,一個奇蹟。
  • ffit8三個月獲兩次融資 資本圈為何看上蛋白棒
    ffit8三個月獲兩次融資 資本圈為何看上蛋白棒 北京商報訊(記者 錢瑜 白楊)11月9日,有消息稱,健康食品品牌ffit8正式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由B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