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遇上「吃」人的離岸流如何自救

2021-01-08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科技日報

一浪一浪的離岸流距離遊客很近。(圖片來源:自然資源部海洋減災中心)

在海南等濱海旅遊區設置的離岸流警示標識(圖片來源:自然資源部海洋減災中心)

8月5日,北京一對8歲雙胞胎姐妹跟媽媽到青島旅遊,在黃島區萬達公館南側沙灘遊玩時走失。遺憾的是,當6日先後搜尋到兩名孩子時,她們已經沒有生命體徵。

「事發地點在萬達公館對面的海灘,當地人都知道這裡暗流多。從衛星圖上看,有明顯的沙槽現象,很可能會有離岸流(又稱裂流),但由於是小朋友發生事故,除了離岸流外還有很多其他可能。」自然資源部海洋減災中心副研究員張堯博士6日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據統計,離岸流已成為繼風暴潮、海浪之後,給人們濱海旅遊造成危害的另一海洋災害。大約90%的海邊溺水是因為離岸流引起的,每年國內外有成百上千人死於離岸流溺水。美國每年有大約150人因為離岸流溺水喪命,在佛羅裡達州,離岸流導致死亡的人數甚至超過了暴風雨、颶風和龍捲風致命人數之和。離岸流給濱海旅遊的吸引力維護、海灘管理、事故糾紛處理帶來了大量問題,嚴重影響了濱海旅遊經濟的健康發展。

離岸流為什麼這麼厲害?如何識別?萬一遇到如何自救呢?

沒有浪花,落潮時危險更大

張堯告訴記者,離岸流是在海面波浪的輻射應力及壓力差作用下,海浪破碎後堆積至岸邊的壅高水體再穿過碎浪帶,回流入海的條帶狀表面流。

離岸流流速大多在每秒0.3—1米,最快可達每秒3米,其長度可達30—100米甚至更長,流向幾乎與岸線垂直,可將強壯的遊泳者迅速拖拽入深水,引起溺水。據美國國家大氣與海洋管理局(NOAA)統計,離岸流溺水事故率最高的人群為10—29歲的青年,男性居多。

「離岸流產生的位置往往隨波高、波浪周期、海底地形以及海岸線形狀而發生變化,最常出現在近岸海底不連續沙壩之間的凹槽或缺口上方水面,或突出的結構物、礁石兩側。」張堯說,從水文地質角度,靠近熱帶地區巖石海岸的海灘更容易產生離岸流,落潮時離岸流風險較其他時刻更大,夏季離岸流相對更加嚴重。「離岸流的出現有時具有突發性,這容易給遭遇離岸流的遊泳者造成恐慌,更加劇了離岸流溺水事故的後果。」

很多海邊,是不允許下海遊泳的。但人們往往看著大海風平浪靜,就覺得是安全的。其實,比如像離岸流,並沒有浪花,很難引起人注意,但它已成為濱海休閒旅遊的危險「殺手」。今年6月,三亞大東海發生了一起離岸流溺水事故,去年7月廣東陽江海陵島連發兩起遊客溺水事故,致4死1失蹤,當地海洋部門和相關研究機構的專家推論,他們當時可能遇上了離岸流。

不是暗流,總在岸邊出沒

濱海旅遊業是我國也是世界旅遊業發展得最快、最主流領域之一。《2017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顯示,我國濱海旅遊發展規模持續擴大,海洋旅遊新業態潛能進一步釋放。但我國也是海洋災害多發國家,2017年各類海洋災害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63.98億元,死亡(含失蹤)17人。

應對極端海洋災害和風險,海洋部門和各級政府逐步建立了成熟的減災和應急業務體系,公眾防災意識也逐漸提高,但以離岸流、沿岸流、近岸浪為代表的常規性、高危水動力現象,給日益增長的濱海旅遊休閒活動頻繁造成危害。

「目前我國對離岸流災害的技術評估和安全管理等才剛起步,相關調查評估、危險性評價、精細化預警報、安全管理和公眾科普警示等極為缺乏,公眾對離岸流的認識也存在盲區和誤區。」張堯告訴記者,國際上對離岸流的研究其實始於上個世紀50年代,因為我國對海洋動力環境的研究多集中於工程、地質、環境等問題,所以研究較少,近年來隨著濱海旅遊和民生安全意識的增加才開始逐漸出現少量相關研究。

當前,我國將遊泳等列為高危險性體育項目,但在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救生員培訓等教材中幾乎沒有離岸流相關知識,公眾和海灘救生員等通常把離岸流誤認為暗流。認知錯誤和警惕性的缺乏造成很多熱點旅遊區出現大量溺水事件,增加了救援工作量、濱海旅遊安全管理難度。

「其實離岸流是海浪和淺灘地形共同作用的一種表面流,通常發生在岸邊,不會將人向下拖拽;而暗流則多為深水區域水體中下層的內流,可能會把人往下拖拽。兩者發生的深度、機理和強度截然不同。」張堯說。

精準預警,有待逐步推進

張堯告訴記者,目前美國、澳大利亞、英國、韓國等國家已開展了大量的海灘離岸流監測、現場警示、逃生策略優化等研究工作,如美國大氣與海洋管理局對全國海灘進行離岸流預警報;西班牙、韓國等利用氣象、海洋數據對熱點濱海旅遊海灘進行離岸流風險預警。

從去年開始,自然資源部海洋減災中心已著手開展濱海旅遊區離岸流危險特徵評價及公共安全警示等公共服務工作。

今年,自然資源部海洋減災中心會同國家海洋局北海預報中心、南海預報中心、南海環境與規劃研究院、相關省市海洋部門組成聯合調查組,赴山東、廣東、海南、廈門四地開展離岸流風險現場排查,評估各海灘浴場離岸流發生的頻率和強度。這是國內首次開展的相對較系統的離岸流現場調查工作,形成並實踐了相關技術方法,可準確定性、相對定量地對離岸流風險進行判定。此外,還首次開展了環保染料示蹤試驗,利用傾倒環保燃料配合無人機拍攝,定量評估離岸流的流速、流幅、流態,在我國淺海海灘拍攝到完整的巨大離岸流形態,尺寸堪比美國、澳大利亞等深海岸線捕捉到的離岸流。

「本項工作為進一步完善離岸流風險排查技術規程,以及後續全國性離岸流風險排查工作積累了經驗。」張堯說。

去年開始,在海南等重點濱海旅遊區,遊客已能見到「如果不慎被捲入離岸流」的安全提示標識。

張堯特別強調,當旅遊區出現這樣的標識並不代表該區域危險,不能旅遊了,而是為了科普和警示離岸流現象以及安全注意事項,提升濱海旅遊安全和公眾意識,今後將在更多沿海地區推廣更有針對性的技術服務和公眾警示工作,此外將逐步推進離岸流的精準預警。

專家支招

如何判斷離岸流

1.離岸流通常從岸邊高處更加容易判斷,多為有白色泡沫或渾濁泥沙等集中漂離岸邊並流向深水的相對平靜水域;

2.低潮、大浪、夏季時更容易產生離岸流,去海灘前確保查閱當地落潮時間,要保持警惕,陽光明媚的平靜天氣仍然有可能發生離岸流;

3.淺灘沙槽、海岬、礁石或結構物附近也是離岸流高發區域;

4.到海灘時先和救生員進行交流了解海況,並尋找離岸流警示牌,儘量在救生員的視線範圍內遊泳或衝浪;

5.確保您擅長遊泳,不要獨自下海。(記者 陳瑜)

相關焦點

  • 海邊遇到離岸流該如何自救?
    海邊遇到離岸流該如何自救?眼下正值暑期,高溫熱浪席捲全國,海邊休閒度假成了很多人消暑的首要之選。碧波萬頃,浪花飛濺,看似平靜美麗的海岸邊,卻暗藏殺機。夏季是離岸流的多發季節,我國沿海多數重點濱海旅遊海灘均出現過離岸流現象和大量溺水事故記錄。因此,暑期海邊度假,一定要警惕「隱形殺手」離岸流。那麼,遇上吃「人」的離岸流如何自救?這段視頻一定要看!離岸流到底是什麼?
  • 海邊狂歡,要知道離岸流是什麼
    據近些年的數據統計,離岸流已成為繼風暴潮、海浪之後,給人們濱海旅遊造成危害的另一海洋災害。大約90%的海邊溺水是因為離岸流引起的,夏季離岸流相對更加嚴重,且它的出現具有突發性,比較難預測。什麼是離岸流?離岸流是在海面波浪的輻射應力及壓力差作用下,海浪破碎後堆積至岸邊的壅高水體再穿過碎浪帶,回流入海的條帶狀表面流。
  • 中國遊客在泰遇風浪溺亡,教你海邊如何判斷離岸流自救!
    一個成年人被海浪捲走,這樣的浪當然是不常見的,但如果是海灘最著名的「隱藏殺手」離岸流,那就說得通了。去到海邊,如果遇到這種斷層的海浪,請不要猶豫,立刻上岸並回到安全區域,看好老人和小孩。這種斷層的海浪就是我們所說的「離岸流」,也叫裂流,是非常容易產生漩渦的地方,水流十分強勁也很狹窄。你以為平常的海邊溺亡其實90%都是因為離岸流!在美國,離岸流導致的溺亡人數超過颶風、龍捲風等災害致命人數的總和。在韓國釜山曾經發生過一起因為離岸流導致的特大天災慘案,143名遊客在海雲臺浴場被海浪捲走。
  • 離岸流!您不知道的一種危險.
    (離岸流形成示意圖)離岸流會在人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突然出現。而且在任何天氣條件下都可能發生,它會出現在多種類型的海灘上。與因猛烈撞擊而發出巨大聲響的波浪不同,離岸流不會引起人的注意,直到人身陷其中才會發覺。
  • 離岸流,美麗海灘的隱形殺手
    根據美國救生協會USLA的數據,美國平均每年有超過100名海灘遊客因為離岸流(rip currents)而溺亡,全球每年因鯊魚而死的人也不過6人。在海灘救生員的營救行動中,有將近一半是跟離岸流有關的。在澳大利亞,因離岸流而遇難的人數超過了因森林大火、洪水、颶風和鯊魚襲擊而死亡的人數總和。   因為不了解離岸流和自救知識,很多人在海灘遊泳而罹難。
  • 家長警惕!海邊離岸流會"吸人" 孩子溺水時無法呼救
    兒童、男性以及接觸水機會增多的人,溺水的危險最大。人在溺水時往往不會呼救據山東青島市黃島公安官方微博消息,8月5日,兩名來自北京的8歲雙胞胎女孩在青島市黃島區萬達公館南側沙灘遊玩時走失。8月6日11時30分許,一名女孩被救起,已無生命體徵。下午3時40分許,另外一名女孩被找到,也失去生命體徵。
  • 離岸流有多危險?很多海邊溺水都是因為它!
    大海邊常常看似風平浪靜,暗地裡卻潛藏著一個致命殺手——離岸流。今天就來普及一下,離岸流究竟是如何「行兇」的。典型離岸流的流速大約是2米/秒,超過一般人的泳速。由於離岸流的流速很快,流幅狹窄,不只是一般的戲水者,甚至連救生員在受訓時也常被其拉向外海。所以,遠離離岸流的首選做法還是在於預防。下海時,要選擇公共海灘,有救援人員的正規海灘,不要在不能保證安全的情況下隨意下海。
  • 離岸流是啥?暑期去海邊玩的看到這個,請立即上岸!
    8人溺水,4人身亡,1人失蹤。什麼樣的海浪會把人捲走呢?有網友分析可能遇上了海灘的隱形殺手——離岸流!是的!離岸流是近海海灘溺水的首要原因!據統計,近90%的海邊溺水是因為離岸流而發生的。據統計,大約有90%的海邊溺水是因為離岸流而發生的。在美國,每年有大約150人因為離岸流溺水喪命,在佛羅裡達州,離岸流導致死亡的人數甚至超過了暴風雨、颶風和龍捲風致命人數之和。
  • ...有人猜測他們遇到詭秘的「離岸流」 它是潛藏海灘邊最危險的...
    為什麼海灘邊會存在如此大的風險,一瞬間就可以將人捲走? 有網友分析,他們當時很有可能遇上了海灘的隱形殺手——離岸流!網友「我伐動」透露,「這裡幾乎隔年把就出事,我觀察了一下是有離岸流。」 水性好的漁民碰到這種浪 也很容易喪生!
  • 有人猜測他們遇到詭秘的「離岸流」
    為什麼海灘邊會存在如此大的風險,一瞬間就可以將人捲走?  有網友分析,他們當時很有可能遇上了海灘的隱形殺手——離岸流!網友「我伐動」透露,「這裡幾乎隔年把就出事,我觀察了一下是有離岸流。」  水性好的漁民碰到這種浪  也很容易喪生!
  • 青島迎來了旅遊旺季,在海邊玩耍特別注意一種危險的「離岸流」
    那如何才能做到安全性的遊泳呢?最好還是不建議大家往深水區遊泳,離開管控區域範圍。其次,從海洋學科學的角度,咱們來判斷今天適不適合遊泳,當出現一種特別奇怪的現象時,一定不要下水,那就是奪人生命的「離岸流」。「離岸流」顧名思義是海流朝著遠離岸邊的方向流去且流速較大,波及範圍約30米寬,800米長(青島第一海水浴場多發此現象)。
  • 海灘邊的隱形殺手 離岸流到底多可怕
    夏季是離岸流的多發季節,我國沿海大量濱海旅遊海灘均出現過離岸流現象和大量溺水事故記錄。因此,暑期海邊度假,一定要警惕「隱形殺手」離岸流。  認清離岸流  離岸流又稱裂流,是海浪和水深地形共同作用下,產生在海岸邊的一股射束式的狹窄而強勁的水流,多以垂直或接近垂直於岸線的方向回流入海,可將人捲入深水,是海灘溺水事故的最主要原因,可對沿海遊客和群眾造成生命威脅。  離岸流速度大都超過每秒1米,長度可達上百米,表面平靜具有迷惑性,人在離岸流的拖拽下容易恐慌。
  • 親身經歷過「離岸流」後,我明白了僅靠公眾教育遠遠不夠
    和海浪方向相反,離岸流從岸邊湧向深海。這股力量很大,能把人拖向深海,最終體力耗盡,不幸溺水。如下圖,左邊是海岸,深藍色區域,就是危險的離岸流所在更加不幸的是,離岸流的悲劇經常發生。根據新聞報導,僅在美國,估計每年有100多人因為離岸流而溺亡。
  • 離岸流:奪去生命的芬芳,這個殺手太詭異
    在這兩起事故種,無論是Peter還是Bryan,他們都遭遇了一個看不見摸不著,讓人不寒而慄的兇手,那就是——離岸流。離岸流,又被稱為回卷流,是一股射束似的狹窄而強勁的水流。離岸流會在人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突然出現。離岸流在任何天氣條件下都可能發生,它會出現在多種類型的海灘上。
  • 孩子們考完了,到海邊放鬆,要學會認識兇險的「離岸流」
    雖然夏季去海邊遊玩正當時,但也請大家注意,看似平靜的海岸邊,很可能潛藏著兇險的離岸流。據統計,大約有90%的海邊溺水是因為離岸流而導致的。離岸流,又叫裂流,是自海岸經波浪區向海中流動的一股射束似的狹窄而強勁的水流,兩側會有白浪花,它是海灘最危險的殺手。
  • 威海國際海水浴場突發「離岸流」吃人,11人被救起,1人不幸遇難
    記者從警方了解到,當天傍晚,救援人員共從海中救出11人,遺憾的是,有1人不幸遇難。造成險情得很有可能是離岸流。來自河北邢臺的米大叔就是遇險者之一。米大叔這是第一次到海邊,異常興奮,不顧家人提醒就帶著遊泳圈迎著浪花下水了。水中風聲呼嘯,米大叔沒有聽到浴場廣播警告大家「不要下水、緊急上岸」的通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威力。提起當時的情況,米大叔仍是心有餘悸!
  • 奪人性命的離岸流
    離岸流是一股狹窄而強勁的水流,它會把人迅速拖離海岸,十分危險。我們知道,海水湧到岸邊後會退回海裡,但平緩的海灘會讓海水回流速度放慢,所以回落的海水作用力很小,一般不會把人拖到海裡。但在某些情況下,回落的海水會在特定區域聚集,海水大量堆積後,水壓增強,一旦找到合適的出口,就會衝向海洋形成離岸流。這就好比有人拔掉了浴缸的塞子,裡面的水迅速流出一樣。
  • 這幾種詭異的海洋險象足以讓人膽寒
    大約90%的海邊溺水時間,其實都是由離岸流引起的。 每年國內外無數人死於離岸流溺水,但人們對離岸流卻知之甚少。 2017年廣東陽江海陵島發生8人溺水4人死亡1人失蹤事故,被推斷為遭遇離岸流 另外,離岸流更恐怖的是它悄然無聲
  • 很多人因此喪命
    在離海岸三四十米白浪附近!不管是平水如鏡或是浪花澎湃的大海在岸邊都會形成「離岸流」離岸流會在人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突然出現。而且在任何天氣條件下都可能發生,它會出現在多種類型的海灘上。與因猛烈撞擊而發出巨大聲響的波浪不同,離岸流不會引起人的注意,直到人身陷其中才會發覺。
  • 海岸殺手:逃離離岸流「紀錄片」
    【紀錄片.CuriosityTV.科技突破:逃離離岸流.Breakthrough.Escaping.Rip.Currents.2019】離岸流(Rip Current),又稱裂流,一種向外海方向快速移動的強勁海流,發生突然,非常危險。本片講述如何預測和躲避離岸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