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電池的原理的知識,是人教版必修2與選修4的內容,是電解化學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原電池的原理與概念是近年高考的高頻考點之一。這部分的原理與概念與電解池中的內容最易混淆。牢記並熟記原電池的原理與概念就是這部分教學的重要任務。通過諧音記憶原電池的有關概念與原理就是牢記、熟記的重要方法。下面說一下,如何諧音記憶原電池這一節的知識。
一、原電池中組成條件:原電池的組成條件有三個,1、正負兩個電極。負極是相對活潑金屬材料,諧音記為《復活》,(託爾斯泰的偉大作品)2、電解質溶液,3、閉合迴路。
二、原電池的原理:1、電極反應:負極失電子,發生氧化反應。(諧音為「撫養」),正極得電子,發生還原反應(諧音為「甄嬛)」。2、電子流向:電子從負極流出,(諧音「付出」),流入正極。3、離子流向:陰離子流向負極(諧音「音符」),陽離子移向正極。
三、電極現象:負極溶解而變細(諧音「 複習」),正極變粗或有氣泡放出。(諧音「正氣」
通過諧音,就把電極名稱與電極材料的關係《復活》,電極名稱與電極反應的關係「撫養」「甄嬛)」,電極名稱與電子流向的關係「付出」,電極名稱與離子流向的關係「音符」,電極名稱與電極現象的關係「複習」「正氣」,巧妙的記憶。這樣,我們就能準確的,迅速的,牢固的記住原電池的組成,原理及概念,也便於快速的提取知識。這樣節省記憶時間,提高解題效率。同學們,你是不是已經記住了曾經讓你頭痛的原電池的原理與概念。
下面我們通過解題實戰,檢測一下我們學習的效果吧。
例1、銅鋅原電池裝置如圖所示,其把a、b、c、d四塊金屬片浸泡在稀中,用導線兩兩相連,可以組成各種原電池.若a、b相連,a為負極;c、d相連,c為負極;a、c相連,c為正極;b、d相連,b為正極,則這四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
答案:a>c>d>b
解:若a、b相連時,a為負極,《復活》,即負極是活潑性強金屬,金屬活動性順序;c、d相連,c為負極,所以金屬的活動性順序;a、c相連,c為正極,a是負極,所以金屬的活動性順序;b、d相連時,b是正極,d是負極,所以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則金屬活動性順序為:,a>c>d>b
例2、銅鋅原電池裝置如圖所示,其中陽離子交換膜只允許陽離子和水分子通過,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鋅電極上發生了氧化反應:
B、電流由銅電極經電流表流向鋅電極
c、SO42-由乙池通過離子交換膜向甲池移動
D、電池工作一段時間後,乙池溶液的總質量增加
答案是C
解:A.由上圖可以知道,Zn比Cu活潑,《復活》,Zn為負極,「撫養」即負極Zn發生氧化反應。A正確 B「付出」,電子從負極Zn流出,電子的方向與電流方向相反,電流從正極銅經過導線流向負極鋅極,故B正確;
C. 「音符」,陰離子向負極區甲移動,但陽離子交換膜只允許陽離子和水分子通過,故SO42- 不能通過陽離子交換膜。C錯誤。D.隨反應進行,甲池中的通過陽離子交換膜進入乙池,以保持溶液呈電中性,進入乙池的與放電的的物質的量相等,而Zn的摩爾質量大於Cu,故乙池溶液總質量增加,所以D選項是正確的,所以選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