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西網訊:編者按:今年12月1日是第27個「世界愛滋病日」,澎湃新聞網上刊登了一則因輸血而染上愛滋病毒的夫妻10年來與愛滋病毒抗爭,並相扶相攜不離不棄的真實故事,讓我們在為他們的不幸扼腕嘆息的同時,也為他們積極面對生活的態度肅然起敬。因為感動,所以轉載。
2005年:輸血10年後,夫妻倆查出感染愛滋病毒
1995年,小雪與劉傑婚後一年生下了女兒,由於剖腹產大出血,小雪在老家的醫院接受輸血時感染了愛滋病病毒,她本人毫無察覺。直到2005年,她再度意外懷孕,卻被告知感染了愛滋病毒,隨後,丈夫劉傑也被確定感染了愛滋病毒。
2005年11月24日,兒子通過HIV母嬰阻斷治療順利出生,非常健康,他也是上海首例愛滋母嬰阻斷下成功誕生的健康嬰兒。
2006年:丈夫劉傑被確診卡波西瘤並拒絕化療
丈夫劉傑已經被確診為患卡波西瘤,一種惡性腫瘤,意味著劉傑已經從一名愛滋病病毒感染者發展為一名愛滋病患者,這是愛滋病晚期的表現。
劉傑接受了腫瘤切除手術,但打算放棄化療。如果不做治療,最多只能活兩年。面對著生命的威脅,他顯得非常平靜,「我不怕,這已經是事實了。」
由於身體不能應付繁重的工作量,劉傑只能辭去固定的工作,通過同學、朋友介紹做些私活;而小雪基本上和社會斷絕了聯繫,小雪告訴記者,「身體狀況已不能應付長時間的工作,常請病假,也不能告訴別人自己的真實病情,所以只能放棄工作。」
2007年:女兒考上重點中學,兒子學會了走路
小雪和劉傑仍然如戀人般度過每一天,分享著子女成長所帶來的喜悅,同時又繼續與愛滋病病毒抗爭,相互扶持,不離不棄。
女兒小學畢業了,成績考得不錯。晴好閒暇的天氣裡,全家一起去公園走走看看,仰望風箏在秋日明淨的高空中自由飄蕩。
2008年:面對病痛,夫妻相互扶持不離不棄
子女的成長給劉傑夫婦帶來莫大的喜悅和安慰。儘管他們仍要繼續與愛滋病病毒抗爭,時常要應付頭痛、腹瀉所帶來的痛苦,他們仍然相互扶持,不離不棄。
2009年:女兒進入青春期,丈夫健康狀況下降
小兒子已經上幼兒園了。女兒已經到了還未完全懂事卻很青澀的年齡,升入了初二學年。在教育子女的時候,小雪夫婦常常感到力不從心。與此同時,他們仍然需要直面愛滋病所帶來的痛苦和掙扎。這一年,劉傑健康狀況有所下降,同時還出現了嚴重的耐藥反應,至今還在等待醫院出具的耐藥報告,以便進一步的治療。
2010年:悲歡離愁都會處亂不驚
夫婦發現生病至今已5年有餘,「如今的我們已經學會了遺忘並平心靜氣地生活、平心靜氣地看待一切,無論悲歡離愁,都可以處亂不驚。」小雪說。
2011年:女兒知道了父母病情,丈夫手腳越發不靈活
這個家庭在快樂與擔憂中走過了新的365天:兩個孩子健康成長、成熟,不幸感染愛滋的父母卻日漸消瘦和虛弱。
女兒已經了解了家長的病情,之所以決定告訴女兒,一則是希望她了解父母的苦難和不幸,學會逐漸有責任地替父母擔當;二則希望女兒能用科學正確的觀念來對待這個疾病,正確地看待生老病死。
令人擔心的是丈夫劉傑,疾病、疾病衍生出來以及長期藥物的副作用越發明顯。上半年還是左半邊身體以及左側手腳不靈便,現在已經發展到右半邊身體及右手右腳都開始不靈活,尤其是雙腳雙腿不時地交替出現浮腫現象,短則一周,長則一月有餘。
他們儘量不去想像未來的日子會怎樣,能夠奢望的就是讓每一天這樣平靜安然地度過。把一天當做一月當做一年來過。
2012年:病病歪歪走過17年,下一個目標是20年
小雪回憶:從輸血感染至今,馬上快17周年了,自己都不免驚嘆:17年來,我們就這麼病病歪歪,忍著病痛走過來了。朋友說:感染了病毒,靠自身免疫抗10年,服藥再撐10年,20年總該有吧?夫妻倆就把20年定為下一個目標。
2013年:丈夫得了帕金森症,體重僅剩55公斤
劉傑手腳無力已有四年了,用醫生的排除法和臨床觀察判斷,唯有可能就是帕金森綜合症。
心情好的時候,他會在網上採購各種孩子們愛吃的堅果、有營養的食品、兒子的益智玩具、孩子們的衣物,會有心思地訂購好孩子們的生日禮物以及家庭日常需要的各種物品,他都面面俱到想到、採購到家裡來。
這是他在不能夠正常行走的情況下,唯一能夠為孩子們為家所能做到的愛的表達。
所幸,他們還擁有一個和睦幸福的家庭,沒有任何嫌隙,吃飯不分餐;沒有條件分隔,大家共用廁衛,相互都不會有絲毫芥蒂,因為家人知道一般的生活接觸不會傳染愛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