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見成效,群眾主動上交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2020-11-21 騰訊網

為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進一步切斷野生動物傳播病毒的可能性,耿馬縣森林公安局開展打擊野生動物非法貿易專項行動,嚴厲打擊野生動物違法犯罪行為,同時加強對野生動物保護的普法宣傳,在市場、村委會、飯店等場所張貼野生動物保護宣傳公告,並取了實效。

2月27日,孟定鎮羅先生到孟定森林公安派出所上交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獼猴一隻,羅先生稱他看到了宣傳公告,意識到自己飼養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行為是不對的,所以主動將獼猴上交森林公安。

私自飼養野生動物是違法的行為,並且野生動物身上可能攜帶較多病菌,私自飼養對自身健康具有隱患。森林公安呼籲廣大群眾,如有私自飼養野生動物的行為請主動上交森林公安機關。

來源:轉自風情耿馬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熱心群眾主動上交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隨著福貢縣森林公安局對保護野生動物資源及相關法律法規宣傳範圍不斷擴大和宣傳力度不斷加強,我縣群眾對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得到大幅提高,在非法獵殺、傷害野生動物的現象日益減少的同時,群眾自發保護野生動物的現象日益增多。
  • 文山一人主動上交一隻獼猴(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近日,文山州麻慄坡縣鐵廠鄉李某主動向森林公安上交了一隻於2017年12月在自家包穀地幹活時救下的猴子。據李某講述,當時小猴在離他不到五米處的石縫中凍得瑟瑟發抖、奄奄一息。心生憐憫的他便將小猴帶回家中照料,但小猴康復後放歸兩次均不願離去。
  • 建甌:熱心群眾主動上交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13日下午,建甌市公安局房道派出所輔警楊威接到群眾的求助電話。接到電話後,楊威立即趕赴現場。據村民介紹,他是在馬路中間看見這隻「貓頭鷹」,對靠近的村民極具攻擊性,撲騰了幾下卻未能起飛,估計「貓頭鷹」可能是受傷了。該村民想到前一段時間政府的廣播車一直宣傳保護野生動物,所以聯繫派出所對「貓頭鷹」進行救治。
  • 點讚,建甌熱心群眾主動上交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斑頭鵂鶹
    隨著建甌各級各部門對保護野生動物資源及相關法律法規宣傳範圍不斷擴大和宣傳力度不斷加強,群眾對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得到大幅提高,在非法獵殺、傷害野生動物的現象日益減少的同時,群眾自發保護野生動物的現象日益增多。
  • 長寧農戶拾到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雛鳥猴面鷹上交
    長寧農戶拾到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雛鳥猴面鷹上交 來源:四川新聞網 更新時間:2018-11-23 15:07 梁澤芬將拾到雛鳥猴面鷹上交
  • 道縣:救助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遊隼
    紅網時刻永州11月26日訊(通訊員 蔣曉國 熊昌勇 彭志強)「1小時前,在我家屋後發現這隻受傷的老鷹,不知道怎麼保護它,就撿起送到林業局來,麻煩請你們處理。」據陳女士講述,當天下午,她去自家屋後清理衛生時,發現地上有一隻老鷹並且已經受傷,她想到林業部門在農貿市場發的宣傳手冊和電視裡野生動物保護宣傳,馬上把老鷹裝進自家小狗籠,及時送到道縣林業局來。經道縣林業局森保站鑑定,陳女士送來這隻大鳥學名為遊隼,是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屬瀕危物種。遊隼是中型猛禽,共有18個亞種。
  • 黑熊被收養十餘年 瀾滄一村民主動上交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人民網瀾滄4月8日電  4月2日,雲南瀾滄縣森林公安局接到當地村民楊某打來的電話,自稱其家裡有一頭收養的黑熊,在知道不能私自圈養野生動物後想要把它上交給森林公安。直到近日,楊某通過電視看到很多地方有人把收養的野生動物上交的新聞,才知道私自圈養野生動物是違法行為,就主動聯繫了森林公安。 森林公安民警表示,黑熊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並向楊某重申了《野生動物保護法》有關飼養熊類必須取得省級林業部門的《馴養繁殖許可證》,私自飼養即屬違法行為的有關規定。目前,黑熊已被森林公安民警帶回並移交給普洱太陽河國家森林公園野生動物臨時收容救護點。
  • 雲南景谷熱心群眾撿到貓頭鷹雛鳥 主動上交森林公安
    經詢問得知,這對貓頭鷹雛鳥系村民張明頭天晚上在離其家不遠的路邊發現的,張明見這一對小鳥還不會飛翔,查找周圍也未發現巢穴,恐其被過往車輛碾壓或淋雨病餓死在路邊,想要起駐村民警常向老百姓們宣傳野生動植物保護等法律,就把這對雛鳥裝在紙盒裡帶來上交了。了解情況後,民警檢查了一下小雛鳥無明顯外傷,並將小雛鳥放進盒子裡給小鳥餵食,民警對張明主動上交野生動物的行為給予了高度的稱讚。
  • 永新一群眾山上採藥發現一隻奇怪生物,主動上交!竟是只猴面鷹!
    11月21日,永新縣溶溪村村民陳秀鳳去山上採草藥時發現了一隻奇怪的生物,懷疑是保護動物,主動上交給蓮洲鄉公安派出所。民警接收了這隻鳥後,為其餵食並做好保暖措施,隨後立即與縣林業局野保站工作人員取得聯繫,經工作人員鑑定,此鳥名叫猴面鷹,屬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學名倉鴞。專業獸醫對猴面鷹的身體進行了全面檢查,此鷹狀態較好,符合放飛條件。民警隨同當地村委幹部一起,將這隻猴面鷹放飛大自然。
  • 永新一群眾山上採藥發現一隻奇怪生物,主動上交!
    ,主動上交給蓮洲鄉公安派出所。    民警接收了這隻鳥後,為其餵食並做好保暖措施,隨後立即與縣林業局野保站工作人員取得聯繫,經工作人員鑑定,此鳥名叫猴面鷹,屬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學名倉鴞  編後語:自開展護鳥專項行動以來,縣公安局堅持打擊犯罪和普法宣傳「兩手抓」,進一步提升了群眾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我們為什麼要保護野生動物?  野生動物是大自然的產物,自然界是由許多複雜的生態系構成的,這些環環相扣的生物鏈其中任何一環被破壞,都可能給人類帶來難以承受的後果。
  • 凱裡一村民主動上交疑似國家級保護動物「灰林鴞」一隻
    2020年6月13日15時許,接凱裡市公安局舟溪派出所電話稱,有村民交來一隻疑似國家保護動物的幼鳥,不知如何處置。希望出警處理。,疑似國家保護動物,不能私自飼養,要交到相關部門處理,於是該村民主動將幼鳥交到舟溪派出所,經觀察,該幼鳥狀態良好,身體沒有外傷,外形上看疑似國家級保護動物「灰林鴞」,民警遂即並將該鳥帶回局裡。
  • 撿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永修一農婦主動上交獲獎勵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見習記者譚紅報導:4月3日,記者從江西省林業局獲悉,4月1日,九江市永修縣吳城鎮同興村村村民熊桂英在自家大院撿到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並主動交給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吳城保護站工作人員。
  • 西雙版納村民上山割膠撿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面猴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面猴央廣網西雙版納11月27日消息(記者李騰飛 通訊員常宗波)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森林公安局勐養森林派出所近日收到了一隻群眾主動上交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面猴(短尾猴)。原來,這隻猴子是村民上山割膠時撿到,村民飼養半年後,得知是國家保護動物,立即電話報警並將這隻猴子送交森林公安機關。11月25日上午,勐養派出所接到雲南省景洪市勐養鎮坡腳村民葉三電話報警稱:他家有一隻紅臉猴要交給森林公安放生。接警後,勐養森林派出所民警趕到了坡腳村葉三家。
  • 農戶撿到受傷猴面鷹上交 系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20時許,雅畈派出所接到報警,一農戶稱在田裡撿到了一隻「貓頭鷹」,有可能是國家保護動物。雅畈派出所立即派出3名民警趕往現場了解情況。男主人見這隻鳥兒受了傷,便小心翼翼地將其帶回家中。隨後,其女兒通過觀察發現這隻鳥有可能屬於國家保護動物,一家人遂報了警。民警將國家保護動物的重要性及處理方法告訴他們,後小心翼翼將該後猴面鷹帶回派出所。雅畈派出所領導聯繫了市林業局陸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22時許,救護中心的負責人來到雅畈派出所。據負責人介紹,這隻猴面鷹,學名為草鴞,屬於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 村民發現野生「娃娃魚」 主動上交 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娃娃魚」國家二級保護兩棲野生動物東南網莆田4月27日訊(通訊員 謝於思)4月19日下午,莆田市海洋與漁業局接到涵江區鰲山村一村民電話,稱其在涵江區鰲山村頂柯附近,發現一隻水生野生動物,擔心該動物的安全,就先帶回家暫放,同時也已向警方報案。
  • 道縣社會環保意識提高 愛心人士拾檢遊隼上交
    據陳女士講述:當天下午,他去自家午後清理衛生時,發現地上有1隻老鷹,走近一看老鷹因受傷不能起飛,她想到林業部門在農貿市場發的宣傳手冊和電視裡野生動物保護宣傳,馬上設法把老鷹裝進自家小狗籠,及時送到林業局來。 據林業局森保站鑑定,陳女士送來這隻大鳥學名為遊隼,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屬瀕危物種 。
  • 老夫婦養28年的龜居然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得知真相上交國家
    近來看到國家對於禁止野生動物養殖的宣傳,叫不準自家養的龜是啥品種,特意讓野生動物救助專家來幫助識別一下。崔巖不敢怠慢,趕緊上門鑑別,這一看不得了,原來老夫婦養的龜是四爪陸龜,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屬於稀缺的瀕危野生動物。
  • 中陽縣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豹貓
    省、市、縣相關野生動物、林業部門接到求助後,第一時間趕赴村民家中。經現場專業工作人員及村民的積極協助下,10多人花了將近一個多小時,採取多種行之有效的方法,順利地將該「豹子」捉進籠子裡。經林業部門專家初步判斷,村民所稱的「豹子」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豹貓。目前沒有受傷跡象,身體特徵平穩,將會被送往太原市動物園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進行救助。
  •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長尾闊嘴鳥現身芒市
    雲南網訊(記者 管毓樹 通訊員 楊幫慶)近日,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攝影愛好者在芒市三臺山鄉幫外村設立的野生動物及鳥類臨時觀測點,拍攝到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野生長尾闊嘴鳥的高清影像照片,這屬首次在芒市觀測到此鳥。
  • 巴潤別立派出所救助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草鷺
    巴潤別立派出所救助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草鷺 2020-08-14 17: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