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應物所起草的國家標準《金屬材料蠕變-疲勞試驗方法》年底實施

2021-01-15 儀器網

金屬材料是具有光澤、延展性、容易導電、傳熱等性質的材料。一般分為黑色金屬和有色金屬兩種。黑色金屬包括鐵、鉻、錳等。其中鋼鐵是基本的結構材料,稱為「工業的骨骼」。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各種新型化學材料和新型非金屬材料的廣泛應用,使鋼鐵的代用品不斷增多,對鋼鐵的需求量相對下降。但迄今為止,鋼鐵在工業原材料構成中的主導地位還是難以取代的。

許多機械零件和工程構件,是承受交變載荷工作的。在交變載荷的作用下,雖然應力水平低於材料的屈服極限,但經過長時間的應力反覆循環作用以後,也會發生突然脆性斷裂,這種現象叫做金屬材料的疲勞。金屬疲勞試驗是指通過金屬材料實驗測定金屬材料的σ-1,繪製材料的S-N曲線,進而觀察疲勞破壞現象和斷口特徵,進而學會對稱循環下測定金屬材料疲勞極限的方法。實驗設備一般有疲勞試驗機等設備。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主持制定的《金屬材料 蠕變-疲勞試驗方法》國家標準由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正式向社會發布,標準號GB/T 38822-2020,實施日期2020年12月1日。金屬材料蠕變-疲勞試驗主要適用於核電、航空、造船等領域的構件設計、製造和安全校核。填補了我國金屬材料蠕變-疲勞試驗領域標準的空白。

《金屬材料 蠕變-疲勞試驗》標準主要用於規範測試金屬材料同時存在蠕變載荷和交變載荷條件下的試驗。這類試驗目前廣泛應用於發電、航運等領域,用於評價發動機、蒸汽輪機、壓力容器、主管道等重要構件的設計安全性以及壽命評估。

本項目是依據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國標委綜合[2017] 128 號文「關於下達2017 年第四批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的通知」下達的項目計劃,項目編號為20173452-T-605,項目名稱為「金屬材料 蠕變-疲勞試驗方法」。本項目是制定項目。主要起草單位: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華東理工大學、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上海海關、上海發電成套設備院、上海航空材料結構檢測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學,計劃完成時間為 2019 年。

本標準適用於光滑試樣的蠕變-疲勞試驗,這些試驗主要針對於材料本身,不包括全尺寸構件的測試。本標準僅適用於恆定應變幅、恆定應力幅條件下的單軸試驗。特別強調本標準適用於光滑試樣的性能檢測,不適用於成品以及預先存在裂紋的試樣。本標準引用的 13 個國家標準、1 個計量技術規範以及 4 個國家計量檢定規程。涉及金屬材料疲勞、蠕變、拉伸、數值修約、檢測方法準確度、試驗機及引伸計檢定、熱電偶校準等。

名稱解析:金屬蠕變

金屬材料長期在不變的溫度和不變的應力作用下,發生緩慢的塑性變形的現象,稱為蠕變。它與塑性變形不同,塑性變形通常在應力超過彈性極限之後才出現,而蠕變只要應力的作用時間相當長,它在應力小於彈性極限施加的力時也能出現。對於一般金屬,蠕變現象只有在高溫條件下才明顯表現出來。但是,某些金屬,如鉛、錫及它們的合金,在常溫條件下,也能表現出蠕變現象。由這種變形而最後導致材料的斷裂稱為蠕變斷裂。金屬材料在蠕變過程中可發生不同形式的斷裂,按照斷裂時塑性變形量大小的順序,可將蠕變斷裂分為如下三個類型:沿晶蠕變斷裂、穿晶蠕變斷裂、延縮性斷裂。蠕變現象的產生,是由三個方面的因素構成:溫度、應力和時間。

名稱解析:金屬疲勞

是指材料、零構件在循環應力或循環應變作用下,在一處或幾處逐漸產生局部永久性累積損傷,經一定循環次數後產生裂紋或突然發生完全斷裂的過程。 當材料和結構受到多次重複變化的載荷作用後,應力值雖然始終沒有超過材料的強度極限,甚至比彈性極限還低的情況下就可能發生破壞,這種在交變載荷重複作用下材料和結構的破壞現象,就叫做金屬的疲勞破壞。應力幅值、平均應力大小和循環次數是影響金屬疲勞的三個主要因素。疲勞過程包括疲勞裂紋萌生、裂紋亞穩擴展及最後失穩擴展三個階段。

新聞來源: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

相關焦點

  • 《建築防水材料老化試驗方法》國家標準修訂參編單位召開第一次...
    該國家標準由建築材料工業技術監督研究中心、中建材檢驗認證集團蘇州有限公司等負責組織有關生產企業、科研院所、質檢機構等參加起草。產品標準是衡量產品質量的技術依據,而試驗方法是檢驗產品質量的技術平臺。目前正在制定的住建部強制性國家標準中,提出了防水設計工作年限的規定。而建築防水材料老化試驗方法是評價防水材料耐久性和使用性能最基本與通用的試驗方法。
  • 科洛國家標準起草單位,以品質成就永凝液DPS防水劑行業標杆!
    水性滲透型無機防水作為一種新型防水材料,目前在建築防水,尤其是混凝土防水上被廣泛應用。為推動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我國頒布並實施了建材行業標準JC/T1018《水性滲透型無機防水劑》,規範了相關分類、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等。
  • 上海材料研究所金屬材料硬度試驗培訓
    上海材料研究所將開展金屬材料硬度試驗國家標準方法培訓  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檢驗是保證產品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GB/T 230.1-2009《金屬材料洛氏硬度試驗 第1部分:試驗方法(A、B、C、D、E、F、G、H、K、N、T標尺) 》、GB/T 231.1-2009《金屬材料布氏硬度試驗第1部分:試驗方法》、GB/T 4340.1-2009《金屬材料維氏硬度試驗第1部分:試驗方法》將於2010年4月1日實施。
  • 典型壓力容器用鋼1.25Cr0.5Mo疲勞蠕變交互作用機理成果介紹
    而疲勞、蠕變及其交互作用作為典型的失效模式,始終是各國學者研究的重點和難點。本研究針對石化行業廣泛使用的1.25Cr0.5Mo鋼,對其進行了大量的高溫疲勞蠕變試驗和斷口分析,探討影響疲勞蠕變行為及其壽命的主要因素,建立能反映疲勞損傷、蠕變損傷及疲勞蠕變交互作用損傷相互轉換關係的四種斷裂特徵圖,提出免於蠕變失效分析的判定條件,建立疲勞蠕變壽命預測方法和損傷評估方法。
  • 金屬材料知識大全
    (2)低周疲勞:指在高應力(工作應力接近材料的屈服極限)或高應變條件下,應力循環周數在10000~100000以下的疲勞。由於交變的塑性應變在這種疲勞破壞中起主要作用,因而,也稱為塑性疲勞或應變疲勞。  (3)熱疲勞:指由於溫度變化所產生的熱應力的反覆作用,所造成的疲勞破壞。
  • 驚聞金屬材料疲勞試驗新成果,提高抗疲勞性能新思路
    金屬材料的疲勞試驗關係到工程部件和設施的長期安全性問題,所以一直是其力學性能檢測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金屬材料檢測的研究表明,如果對金屬材料進行強烈塑形變形(SPD),產生超細晶粒(UFG)和納米晶粒(NG)等微觀結構,可以實現材料疲勞強度的提高。
  • 飛機發動機疲勞及抗疲勞方法
    民機和軍機的失效模式比例或有不同,不同階段比例也有變化,但足以說明疲勞在航空發動機零部件失效中所佔比重。航空發動機中溫度影響不明顯的零部件,起落循環造成的疲勞可看成是等溫純疲勞問題,對渦輪葉片、盤等熱端部件,溫度效應不可忽略,其損傷形式應該是熱+機械+蠕變的疲勞損傷形式。但是由於熱機疲勞試驗需要昂貴的設備,並且要耗費大量的時間,所以通常情況下採用最高工作溫度下的等溫疲勞或蠕變疲勞的試驗數據,來預測和評估熱機耦合下的疲勞行為及壽命。
  • 金屬材料衝擊試驗方法
    衝擊試驗是研究材料對於動荷抗力的一種試驗,和靜載荷作用不同,由於加載速度快,使材料內的應力驟然提高,變形速度影響了材料的機構性質,所以材料對動載荷作用表現出另一種反應。往往在靜載荷下具有很好的塑性性能。在衝擊載荷下會呈現出脆性的性質。
  • 一文看懂金屬材料試驗
    材料試驗指的是對材料的質量及其在不同條件下的各種性能的檢測和評定,有時僅指材料機械性能試驗。材料試驗對工業生產和材料的基礎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金屬材料試驗及其國家標準吧: 一、試驗種類 材料試驗的種類繁多,現代常用的有機械、物理、化學、腐蝕、磨損試驗和無損檢測以及工藝性能試驗等。
  • 精對苯二甲酸系列ASTM標準和國家標準發布實施
    同時,基於全球一體化發展趨勢,以及PTA全球貿易需求,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代表中國石化,在國際性標準組織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D16技術委員會上立項,以國家標準為基礎,制定PTA的系列 ASTM國際標準,為促進PTA產品的進出口貿易提供統一產品質量指標和控制方法。
  • 【最新】詳解即將實施的12項光伏產業國家標準
    23日從國家標準委員會獲悉,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於近期向社會相關機構、人士公告徵集2015年第3批行業標準實施意見。其中12項光伏產業推薦性國家標準將公布實施。  據悉,本次光伏產業12項標準為推薦性標準。11項為新增行業標準,1項為修訂標準。
  • 微機控制電子式高溫蠕變持久試驗機
    ,用於測量金屬材料的蠕變性能和持久性能,同時亦可做鬆弛試驗。系統主要用於各種金屬及合金在一定的溫度和恆定的拉伸負荷作用下,測量金屬材料的蠕變性能和持久性能。試驗標準:試驗機標準:Q/FL2019《微機控制電子式高溫蠕變持久試驗系統》;檢驗標準:JJG276-2009《高溫蠕變、持久強度試驗機》 GB/T2039-1997《金屬拉伸蠕變及持久試驗方法》HB5151\ HB5150金屬材料高溫蠕變持久試驗方法;
  • 金屬材料室溫拉伸試驗方法
    1.範圍本標準規定了金屬材料拉伸試驗方法的原理、定義、符號和說明、試樣及其尺寸測量、試驗設備、試驗要求、性能測定、測定結果數值修約和試驗報告。本標準適用於金屬材料室溫拉伸性能的測定。但對於小橫截面尺寸的金屬產品,例如金屬箔,超細絲和毛細管等的拉伸試驗需要協議。2 環境要求除非另有規定,試驗一般在室溫10℃-35℃ 範圍內進行。
  • 第十三屆全國MTS材料試驗學術會議通知 (第二輪)
    誠邀全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研究生參會交流最新研究成果,歡迎材料試驗設備廠商參會,展示先進試驗儀器與材料試驗技術。,廣東(東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長05報告題目:金屬玻璃斷裂機制與強度理論探索報告人:張哲峰,中國科學院瀋陽金屬研究所材料疲勞與斷裂實驗室主任,材料失效分析中心主任一、會議組織機構主辦單位:中國力學學會MTS材料試驗協作專業委員會
  • 金屬晶體材料疲勞損傷界面效應研究
    ,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在王中光研究員的帶領下,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材料疲勞與斷裂國家重點實驗室集中開展了雙滑移和多滑移取向銅單晶體、雙晶體和三晶體材料的疲勞損傷研究,系統地解釋了晶體學取向和晶界在循環變形與疲勞損傷過程中的作用,特別是系統地研究了具有單、雙和多滑移組元晶體取向的平行、垂直和傾斜晶界銅雙晶體和三晶體的循環應力-應變響應、循環飽和位錯組態、駐留滑移帶與晶界的交互作用、沿晶和穿晶疲勞開裂機理以及疲勞壽命
  • 這十一種材料性能知識,工程師必須都懂
    扭轉試驗時正應力與切應力大致相等;切斷斷口,斷面和試樣軸線垂直,塑性材料常為這種斷口。正斷斷口,斷面和試樣軸線約成45°角,這是正應力作用的結果,脆性材料常為這種斷口。4、試比較布氏硬度與維氏硬度試驗原理的異同,並比較布氏、洛氏和維氏硬度試驗的優缺點和應用範圍。維氏硬度的試驗原理與布氏硬度基本相似,也是根據壓痕單位面積所承受的載荷來計算硬度值的。
  • 金屬成分分析是什麼?金屬材料檢測項目有哪些?
    金屬成分分析是指利用大型分析檢測儀器對金屬材料或製品進行分析檢測,確定其成分和含量,用於了解金屬的材質和質量。檢測範圍:1.合金成分分析鋁合金材料、銅合金材料、鈦合金材料、鐵合金材料、鎂合金材料、鋅合金材料、錫合金材料和鉛合金材料等合金材料2.不鏽鋼成分分析低溫不鏽鋼、耐熱不鏽鋼、耐磨不鏽鋼、無磁不鏽鋼、易切削不鏽鋼、超塑性不鏽鋼和耐酸性不鏽鋼等不鏽鋼材料。
  • 三項門窗幕牆國家標準集中發布 集泰股份為主要起草單位之一
    2020年12月14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公告2020年第28號文,集泰股份參與起草和編制的《系統門窗通用技術條件》《建築幕牆面板抗地震脫落檢測方法》《玻璃幕牆面板牢固度檢測方法》三項門窗幕牆國家標準集中發布。三項標準將於2021年11月1日實施。
  • 材料老化試驗詳解及其國家標準
    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資訊 > 材料老化試驗詳解及其國家標準 2018-10-10 10:02:08 來源:中國檢測網 網絡轉載 閱讀: 次       老化試驗是指產品通過專用的設備對其產品的所有性能進行快速的檢驗,得知產品的使用壽命。
  • 動態疲勞試驗技術和動態疲勞試驗機的發展歷史
    破壞處的名義應力不高,低於材料的強度極限,有時還低於屈服極限。  對疲勞現象首先系統研究的實驗者是德國人A.Whler(沃勒),他自1847年起,在擔任機車車輛廠廠長和機械廠廠長的23年中,對金屬疲勞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1850年,德國人A.Whler(沃勒)設計了第一臺用於機車車軸的疲勞試驗機(亦稱A.Whler疲勞試驗機),用來進行全尺寸機車車軸的疲勞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