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發動機疲勞及抗疲勞方法

2021-01-10 中國航空新聞網

 

疲勞被稱為機械構件的致命殺手,據統計,機械零部件的破壞很大比例是由疲勞引起的(根據不同的數據來源及統計方法,常見的比例在40%~90%)。發生在1842年的凡爾賽鐵路事故、世界第一個大型噴氣客機「彗星」號的空中解體、美國F-15戰鬥機的空中解體、震驚世界的德國高鐵事故等知名災難均源於金屬的疲勞。

疲勞也是航空發動機部件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Cowles B等人對普惠公司軍用發動機典型零部件失效模式的統計,在所有失效模式中,和疲勞相關的失效佔到49%。民機和軍機的失效模式比例或有不同,不同階段比例也有變化,但足以說明疲勞在航空發動機零部件失效中所佔比重。

與航空發動機疲勞相關的基本概念

疲勞是指材料、零件和構件在循環載荷作用下,在某個點或某些點逐漸產生局部的、永久性的性能變化,在一定循環次數後形成裂紋,並在載荷作用下繼續擴展直到完全斷裂的現象。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拉不斷的鐵絲不斷彎折就斷了。

疲勞破壞具有以下的特點:突然性。斷裂時並無明顯的宏觀塑性變形,斷裂前沒有明顯的預兆,而是突然地破壞;低應力。疲勞破壞在循環應力的最大值,遠低於材料的抗拉強度或屈服強度的情況下就可以發生;重複載荷。疲勞破壞是多次重複載荷作用下產生的破壞,它是較長期的交變應力作用的結果,疲勞破壞往往要經歷一定時間,與靜載下的一次破壞不同;缺陷敏感。疲勞對缺陷(如缺口、裂紋及組織缺陷)十分敏感,由於疲勞破壞是從局部開始的,所以它對缺陷具有高度的選擇性;疲勞斷口。疲勞破壞能清楚地顯示出裂紋的發生、擴展和最後斷裂三個組成部分。

影響疲勞強度的因素比較多,以下幾類因素在航空發動機設計、製造中需要重點予以考慮。應力集中,疲勞源總是出現在應力集中的地方,必須注意構件的細節設計以避免嚴重的應力集中,比如加大剖面突變處的圓角半徑;表面狀態,疲勞裂紋常常從表面開始,所以表面狀態對疲勞強度會有顯著的影響,表面加工越粗糙,疲勞強度降低、越嚴重;溫度,一般隨著溫度的升高,疲勞強度會降低。

 

航空發動機中兩類常見的疲勞問題

疲勞是循環載荷下的破壞問題,只要航空發動機某構件承受的載荷是循環變化的,就可能發生疲勞破壞。航空發動機中最常見的兩類循環載荷,一是由各種氣動、機械原因誘發的振動循環載荷,再就是飛機起落循環造成的循環載荷。

振動引起的高周疲勞。航空發動機的葉片等零部件承受著由各種氣動、機械原因誘發的振動應力,此類振動應力幅值相對較低,一般使零部件發生105以上循環的高周疲勞失效。需要指出的是,此處的循環指的是一次振動循環而非發動機起落循環,雖然振動應力一般比較小,但是頻率很高。因此,仍然可以在短時間內造成嚴重的破壞。

高周疲勞破壞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顯現,到90年代中期已經成為美國戰鬥機動力的主要失效模式。1994年朝鮮半島局勢緊張之時,美國空軍主力戰機F-15和F-16因為高周疲勞故障分別被限制使用和停飛,以至於美國於1994年啟動渦輪發動機高周疲勞科學與技術計劃,旨在解決航空渦輪發動機的主要故障——高周疲勞問題。

發動機起落循環造成的低周疲勞。在飛機的一次起飛-降落的工作循環中,航空發動機的構件(如渦輪盤等)承受一次離心載荷、溫度載荷、氣動載荷作用的循環,這種起落循環往往使得構件在105次循環以內發生低周疲勞破壞。

對溫度影響可以忽略的零部件,起落循環引起的疲勞問題相對簡單。但在渦輪等熱端部件中的情形卻非常複雜,因為除了應力應變循環引起的疲勞損傷外,也存在高溫引起的蠕變損傷,而且溫度也循環變化。

航空發動機中溫度影響不明顯的零部件,起落循環造成的疲勞可看成是等溫純疲勞問題,對渦輪葉片、盤等熱端部件,溫度效應不可忽略,其損傷形式應該是熱+機械+蠕變的疲勞損傷形式。但是由於熱機疲勞試驗需要昂貴的設備,並且要耗費大量的時間,所以通常情況下採用最高工作溫度下的等溫疲勞或蠕變疲勞的試驗數據,來預測和評估熱機耦合下的疲勞行為及壽命。

然而,研究發現在高溫等溫疲勞和熱機耦合疲勞條件下,循環的應力-應變響應、裂紋的萌生及擴展並不一致,相同應變幅下,熱機疲勞壽命要遠低等溫疲勞壽命。所以採用高溫等溫疲勞試驗數據來預測熱機疲勞的壽命,並不像預想的那樣偏於保守,很多情況下是非保守的。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航空發動機中的疲勞破壞基本都是多模式下的複合失效問題。比如,葉片在承受起落循環造成的疲勞損傷的同時,也承受著振動引起的疲勞損傷,其失效往往是高周低周複合失效,複合疲勞壽命將比單獨的低周疲勞、高周疲勞壽命降低很多。

航空發動機疲勞壽命預測常用方法

零部件從投入使用到最後疲勞斷裂的壽命,由裂紋萌生壽命和裂紋擴展壽命兩部分組成。工程上定義的裂紋萌生壽命是指產生一個工程可檢裂紋所經歷的循環數,從萌生到擴展至斷裂的壽命即為裂紋擴展壽命。一般情況下,疲勞壽命預測主要指估算結構的裂紋萌生壽命,裂紋擴展壽命一般通過基於斷裂力學理論的裂紋擴展模擬進行估算。疲勞壽命預測方法很多,從基本原理來講,可分為名義應力法、局部應力應變法、能量法、場強法等,航空發動機中用的比較多的主要是名義應力法和局部應力應變法。

航空發動機抗疲勞常用方法

了解疲勞相關的內容,最終目的是要預防或者減少航空發動機發生疲勞失效的情況,進行航空發動機的長壽命設計。如下這些措施常用於提高結構的疲勞強度:

結構優化設計。結構設計中儘量避免產生應力集中,對過渡圓角、螺栓孔等容易產生應力集中的部位進行優化,疲勞往往出現在這些應力集中部位;嚴格控制溫度。疲勞強度一般隨著溫度的升高急劇下降,不能為了性能達標而一味地提高溫度;採用強化措施。採用各種表面強化處理、孔擠壓強化等;提高零件加工質量。裂紋往往出現在材料缺陷或者加工缺陷位置,必須加強零部件加工製造工藝,嚴格控制關鍵位置的加工精度和加工質量,減少疲勞源,防止超差等質量問題引起的疲勞失效。

 

疲勞被稱為機械構件的致命殺手,據統計,機械零部件的破壞很大比例是由疲勞引起的(根據不同的數據來源及統計方法,常見的比例在40%~90%)。發生在1842年的凡爾賽鐵路事故、世界第一個大型噴氣客機「彗星」號的空中解體、美國F-15戰鬥機的空中解體、震驚世界的德國高鐵事故等知名災難均源於金屬的疲勞。

疲勞也是航空發動機部件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Cowles B等人對普惠公司軍用發動機典型零部件失效模式的統計,在所有失效模式中,和疲勞相關的失效佔到49%。民機和軍機的失效模式比例或有不同,不同階段比例也有變化,但足以說明疲勞在航空發動機零部件失效中所佔比重。

與航空發動機疲勞相關的基本概念

疲勞是指材料、零件和構件在循環載荷作用下,在某個點或某些點逐漸產生局部的、永久性的性能變化,在一定循環次數後形成裂紋,並在載荷作用下繼續擴展直到完全斷裂的現象。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拉不斷的鐵絲不斷彎折就斷了。

疲勞破壞具有以下的特點:突然性。斷裂時並無明顯的宏觀塑性變形,斷裂前沒有明顯的預兆,而是突然地破壞;低應力。疲勞破壞在循環應力的最大值,遠低於材料的抗拉強度或屈服強度的情況下就可以發生;重複載荷。疲勞破壞是多次重複載荷作用下產生的破壞,它是較長期的交變應力作用的結果,疲勞破壞往往要經歷一定時間,與靜載下的一次破壞不同;缺陷敏感。疲勞對缺陷(如缺口、裂紋及組織缺陷)十分敏感,由於疲勞破壞是從局部開始的,所以它對缺陷具有高度的選擇性;疲勞斷口。疲勞破壞能清楚地顯示出裂紋的發生、擴展和最後斷裂三個組成部分。

影響疲勞強度的因素比較多,以下幾類因素在航空發動機設計、製造中需要重點予以考慮。應力集中,疲勞源總是出現在應力集中的地方,必須注意構件的細節設計以避免嚴重的應力集中,比如加大剖面突變處的圓角半徑;表面狀態,疲勞裂紋常常從表面開始,所以表面狀態對疲勞強度會有顯著的影響,表面加工越粗糙,疲勞強度降低、越嚴重;溫度,一般隨著溫度的升高,疲勞強度會降低。

 

航空發動機中兩類常見的疲勞問題

疲勞是循環載荷下的破壞問題,只要航空發動機某構件承受的載荷是循環變化的,就可能發生疲勞破壞。航空發動機中最常見的兩類循環載荷,一是由各種氣動、機械原因誘發的振動循環載荷,再就是飛機起落循環造成的循環載荷。

振動引起的高周疲勞。航空發動機的葉片等零部件承受著由各種氣動、機械原因誘發的振動應力,此類振動應力幅值相對較低,一般使零部件發生105以上循環的高周疲勞失效。需要指出的是,此處的循環指的是一次振動循環而非發動機起落循環,雖然振動應力一般比較小,但是頻率很高。因此,仍然可以在短時間內造成嚴重的破壞。

高周疲勞破壞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顯現,到90年代中期已經成為美國戰鬥機動力的主要失效模式。1994年朝鮮半島局勢緊張之時,美國空軍主力戰機F-15和F-16因為高周疲勞故障分別被限制使用和停飛,以至於美國於1994年啟動渦輪發動機高周疲勞科學與技術計劃,旨在解決航空渦輪發動機的主要故障——高周疲勞問題。

發動機起落循環造成的低周疲勞。在飛機的一次起飛-降落的工作循環中,航空發動機的構件(如渦輪盤等)承受一次離心載荷、溫度載荷、氣動載荷作用的循環,這種起落循環往往使得構件在105次循環以內發生低周疲勞破壞。

對溫度影響可以忽略的零部件,起落循環引起的疲勞問題相對簡單。但在渦輪等熱端部件中的情形卻非常複雜,因為除了應力應變循環引起的疲勞損傷外,也存在高溫引起的蠕變損傷,而且溫度也循環變化。

航空發動機中溫度影響不明顯的零部件,起落循環造成的疲勞可看成是等溫純疲勞問題,對渦輪葉片、盤等熱端部件,溫度效應不可忽略,其損傷形式應該是熱+機械+蠕變的疲勞損傷形式。但是由於熱機疲勞試驗需要昂貴的設備,並且要耗費大量的時間,所以通常情況下採用最高工作溫度下的等溫疲勞或蠕變疲勞的試驗數據,來預測和評估熱機耦合下的疲勞行為及壽命。

然而,研究發現在高溫等溫疲勞和熱機耦合疲勞條件下,循環的應力-應變響應、裂紋的萌生及擴展並不一致,相同應變幅下,熱機疲勞壽命要遠低等溫疲勞壽命。所以採用高溫等溫疲勞試驗數據來預測熱機疲勞的壽命,並不像預想的那樣偏於保守,很多情況下是非保守的。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航空發動機中的疲勞破壞基本都是多模式下的複合失效問題。比如,葉片在承受起落循環造成的疲勞損傷的同時,也承受著振動引起的疲勞損傷,其失效往往是高周低周複合失效,複合疲勞壽命將比單獨的低周疲勞、高周疲勞壽命降低很多。

航空發動機疲勞壽命預測常用方法

零部件從投入使用到最後疲勞斷裂的壽命,由裂紋萌生壽命和裂紋擴展壽命兩部分組成。工程上定義的裂紋萌生壽命是指產生一個工程可檢裂紋所經歷的循環數,從萌生到擴展至斷裂的壽命即為裂紋擴展壽命。一般情況下,疲勞壽命預測主要指估算結構的裂紋萌生壽命,裂紋擴展壽命一般通過基於斷裂力學理論的裂紋擴展模擬進行估算。疲勞壽命預測方法很多,從基本原理來講,可分為名義應力法、局部應力應變法、能量法、場強法等,航空發動機中用的比較多的主要是名義應力法和局部應力應變法。

航空發動機抗疲勞常用方法

了解疲勞相關的內容,最終目的是要預防或者減少航空發動機發生疲勞失效的情況,進行航空發動機的長壽命設計。如下這些措施常用於提高結構的疲勞強度:

結構優化設計。結構設計中儘量避免產生應力集中,對過渡圓角、螺栓孔等容易產生應力集中的部位進行優化,疲勞往往出現在這些應力集中部位;嚴格控制溫度。疲勞強度一般隨著溫度的升高急劇下降,不能為了性能達標而一味地提高溫度;採用強化措施。採用各種表面強化處理、孔擠壓強化等;提高零件加工質量。裂紋往往出現在材料缺陷或者加工缺陷位置,必須加強零部件加工製造工藝,嚴格控制關鍵位置的加工精度和加工質量,減少疲勞源,防止超差等質量問題引起的疲勞失效。

相關焦點

  • 驚聞金屬材料疲勞試驗新成果,提高抗疲勞性能新思路
    然而,像以銅為代表的純金屬材料,經SPD處理後疲勞強度似乎達到了100MPa左右的飽和值,這時就很難通過改善SPD加工過程來繼續提高抗疲勞性能。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工程金屬材料也出現了類似的趨勢,包括高強度鋼,銅合金和鋁合金等。因此,如何通過研究金屬材料的疲勞試驗,提高金屬材料的抗疲勞強度這一難題,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工程意義。
  • 當心慢性疲勞症候群! 5個飲食錦囊抗疲勞
    很多人認為,工作太忙太累,只要多休息、睡久一點就恢復。事實上,疲勞經日積月累會形成「慢性疲勞症候群」,不但無法藉著睡眠消除,身體或精神上的勞動也會加速虛弱、肌肉疼痛、記憶力受損、注意力減退、睡眠障礙的速度。   營養師表示,慢性疲勞症候群與發炎體質有關,建議平時多運動,且多攝取5大類食物,可幫助消除疲勞。
  • 首創碳納米管抗疲勞性測試系統,登上《Science》
    若將以其他工程材料為基體與碳納米管制成複合材料, 可使複合材料表現出良好的強度、彈性、抗疲勞性及各向同性,給複合材料的性能帶來極大的改善。人造肌肉、飛機、懸索橋、防彈衣、電纜、運動器材,甚至空間電梯等領域都需要抗疲勞性能優異的材料。碳納米管、石墨烯等低維材料普遍具有優異的強度。人們對這些納米級材料的內在強度進行了廣泛的研究。
  • 噴丸強化預防汽車零件彎曲疲勞
    彎曲疲勞 彎曲疲勞是最常見的疲勞失效形式。拋丸/噴丸強化對於克服這一失效情況最為有效,因為零件表面正是拉應力集中的區域。處於一彎曲載荷下的懸臂梁。該梁的彎曲變形造成其表面處於向外拉伸的拉應力狀態。表面表層任何半徑或幾何形狀的變化都會引起拉應力的增加。
  • 中國攻克發動機關鍵技術,助推大飛機,該技術曾讓羅羅公司破產
    這也是中國航空工業最大的瓶頸,長期以來中國航空發動機水平一直大量進口外國產品,根本原因是國產航空發動機水平太差,軍用產品比先進國家落後20-30年,民用產品落後更多,沒有一款先進航空發動機,就不可能有先進飛機,所以中國航空發動機加大了研發力度,最近取得重大突破!
  • 吃什麼能消除疲勞,營養師推薦抗疲勞的食譜:很管用
    吃什麼能消除疲勞,營養師推薦抗疲勞的食譜:管用文/熊苗營養師很多人一到周六日,睡到太陽照進窗戶,硬是起不來。感覺身體全身乏力,就算起來也是精力不足。身體也許因為勞累出現了疲勞感。怎麼辦?抵抗疲勞要吃動結合。我們先說吃。
  • 聊一聊抗疲勞製造
    影響抗疲勞製造的三大因素及豪克能技術抗疲勞製造《中國製造2025》明確指出到2020年,工業基礎能力明顯提升,初步建立與工業發展相協調、技術起點高的工業基礎體系。這一目標要求讓抗疲勞製造從神秘的科技前沿走到大眾面前。抗疲勞製造即為控制表面完整性和表面變質層,以疲勞性能為主要判據和達到極限疲勞強度的製造技術。 表面質量、表面殘餘應力、加工硬化和晶粒細化是抗疲勞製造中三個重要的因素。1、表面質量零件的機械加工表面質量是指加工表面層的微觀幾何形狀和物理機械性能。
  • 美國西南航空發動機風扇葉片爆裂,疑因葉片金屬疲勞
    美國西南航空公司班機發動機爆炸造成人員死亡,調查工作聚焦發動機的一個風扇葉片是否因磨損而折斷,再引發連串災難性事件。調查人員初查認為,葉片斷裂處有金屬疲勞的證據。調查人員初步發現,這起意外跟兩年前西南航空公司(Southwest Airlines)另外一架飛機發生的故障看起來明顯類似。當時那起事件促使發動機製造商和主管機關強烈要求,跟昨天(18日)發生高空爆炸的類似發動機,都要進行風扇葉片的超音波檢查。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的調查人員在飛機緊急降落數小時後對破損發動機進行檢查的時候,馬上看到左發動機24片風扇葉片少了一片。
  • 【警惕】從疲勞到猝死只需五步!(附抗疲勞攻略)
    高血壓、冠心病、過度疲勞、精神壓力大都是心臟性猝死的誘發因素。值得注意的是,中青年人猝死比例不斷上升。專家提醒,中青年人應避免過度疲勞和精神緊張,每天應該有一定的休息和放鬆時間,使心臟及其它臟器功能得到恢復。
  • 振動疲勞的主要意義
    由於現代工業的蓬勃發展,工程結構所處的振動環境日趨複雜,仍然採用常規的疲勞破壞理論已難以精確地估算結構的疲勞壽命,或者無法解釋工程上某些結構疲勞破壞問題。長時間以來,疲勞問題的研究一直採用靜力學的處理方法。振動和疲勞作為工程結構遇到的兩大問題,它們的研究被孤立起來了,忽略兩者之間的耦合作用。從全局的觀點出發,振動和疲勞之間相互耦合,把兩者孤立起來研究是不符合實際的。
  • Nature子刊:一種簡單的新方法!大幅提升鋁合金疲勞性能
    編輯推薦:本文提出了新的改善鋁合金疲勞壽命的方法,可大幅提高析出強化鋁合金的高周疲勞性能,疲勞壽命增加了一個數量級甚至更多,且疲勞強度增加到抗拉強度的1/2(與鋼基本持平)。該方法可以應用於其他含無析出帶的析出強化合金疲勞性能提高。
  • 提高葉片疲勞強度 用這種技術就夠了
    航空發動機零件失效,大多數因強度失效、磨損失效和腐蝕失效等材料表面不能勝任苛刻工作條件所致,而且大多數發生在零件的表面和近表面,或者先從表面開始向內部擴散所致,進而顯著影響發動機的性能與壽命。對零部件進行適度的表面強化或硬化,能阻止已有裂紋的擴展和新裂紋的產生,從而提高疲勞強度。因此,對於強調高安全性、長壽命、低壽命期成本的航空發動機來說,採用表面處理提高其部件,特別是葉片的抗疲勞能力特別重要。
  • 中國發動機終於有雷射用了,再次打破西方壟斷
    中國新型戰機不斷問世,在這短短幾年內解放軍就先後裝備了殲十改,殲十六,,殲十五,殲二零等先進的四代,五代戰鬥機,而運20,ARJ,C919等運輸機,客機的首飛,裝備也填補了我國在大飛機領域的空白。我國航空工業水平快速發展,已經在世界航空發展中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
  • 陳根:研究設計微結構,面對鋁合金的「疲勞失效」
    例如運輸應用,如飛機、火車、卡車和汽車。運輸業強調減輕重量以減少燃料排放,這導致鋁合金在這些重要應用中的使用不斷增加。研究人員表示,80%的工程合金失效都是由於「疲勞」引起的,合金的「抗疲勞性」在製造業和工程工業中具有重要意義。基於此,澳大利亞科學家提出了一種解決方法,即改變鋁合金的微觀結構,使其能夠自行修復這些弱點。
  • 永不疲勞的「疲勞」專家:鷹擊長空,為國護航
    他就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結構疲勞與可靠性國際知名專家,我國飛機結構壽命與可靠性理論的奠基人高鎮同院士。兩架英國彗星式客機在空中斷裂解體、無人生還,事後分析認定事故原因是飛機疲勞。他敏銳地從報導中發現了飛機疲勞是隱蔽性極高且危險性極大的問題,急需解決,於是他開始了飛機結構疲勞和可靠性方面的研究。 從零開始的高鎮同一邊著手翻譯國外的疲勞學著作,一邊實踐學習,逐步建立新中國自己的疲勞壽命評定理論體系。
  • 金屬也會疲勞!新方法或可朔源,更好預防金屬斷裂引發的災難
    由於「金屬疲勞」,航空發動機的金屬盤上出現了裂紋,並最終引發了斷裂事件。飛機、橋梁中的金屬部件出現斷裂,後果往往是災難性的。目前,工程師們採用的裂紋起源測試方案,大多數都聚焦裂紋形成之前或之後的瞬間,以評估金屬組成的變化情況。而且,這些測試方法使用的樣本非常龐大,無法追蹤亞微米尺度的初始損傷。
  • 金屬疲勞是怎麼回事?如何預防?
    金屬跟人一樣,超過了一定限度,就會疲勞。但金屬疲勞同人的疲勞有著本質的區別:人疲勞後,經過一定的休息就可以恢復,而金屬疲勞則永遠不能恢復,因而造成許多惡性破壞事故,如輪船沉沒、飛機墜毀、橋梁倒塌等。
  • 飛機引擎爆炸,「金屬疲勞」終結美航空業近9年零傷亡史?
    然而,恐怕整架飛機上的5名工作人員與143名乘客都不會預料到,僅僅20分鐘後,他們將在萬米高空上經歷一場生死驚魂。在距離紐約不到250公裡的賓夕法尼亞州Hershey鎮上空,西南航空1380的左發動機爆炸了。由爆炸產生的殘骸打穿了發動機罩並打碎了機艙的一扇窗戶。
  • 為什麼飛機發動機「哮喘」那麼可怕?
    航空發動機的工作過程中,會發生發動機加速喘振的現象。喘振是發動機的一種不正常的工作狀態,是由壓氣機內的空氣流量和壓氣機轉速偏離設計狀態過多而引發的。01 喘 振現在民航飛機基本採用的是噴氣式發動機外界空氣由發動機吸入,經過壓縮、燃燒等處理後噴出,產生強烈的推力,使得飛機前進。我們所說的飛機發動機喘振其實就是指噴氣式發動機的壓氣機喘振。
  • 聽強度君說 飛機結構全機疲勞試驗怎麼做?
    全機疲勞試驗同全機靜力試驗一樣,全機疲勞試驗也是「積木式」驗證體系的頂層。全機靜力和全機疲勞試驗均屬於靜態/準靜態試驗,兩者在試驗設計過程、加載方式以及控制、測量和無損檢查方法等方面是相同或相似的。通過全機靜力試驗獲得的結構初始「載荷-變形」特徵,可以作為全機疲勞試驗中滿足變形要求和損傷控制的參考值,全機疲勞試驗則是全機靜力試驗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