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兩所高校官網洩露學生隱私信息,校方當日均已處理

2021-01-15 澎湃新聞
河北兩所高校官網洩露學生隱私信息,校方當日均已處理

澎湃新聞記者 柯嘉 實習生 鄭潔

2017-11-22 20:45 來源:澎湃新聞

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接連披露了吉林、湖南、湖北、浙江、福建、江蘇、廣西、陝西、山東、四川、貴州等全國各地多所高校官網存在洩露學生個人信息的情況,其中多數相關涉事單位均已作出回應並自查整改。

11月21日,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於教育部官網發布第9號預警稱,為保證國家學生資助政策落實落細,防止資助過程中洩露學生個人信息和隱私,嚴禁公示「個人敏感信息」,尊重保護「學生個人隱私」。

然而,澎湃新聞發現,類似現象目前仍在部分高校的官網上清晰可見,學生個人信息可公開獲取。

11月21日,澎湃新聞記者查詢河北地質大學官網(www.hgu.edu.cn)學生工作處貧困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相關頁面發現,在發布於2015年11月4日的一則《2015年度校內勤工助學崗位公示名單》中,公布了該校水資源與環境學院、外國語學院等多個學院的74名學生的姓名、性別、學號、專業、貧困等級、聯繫電話等信息。其中,上述74名學生的手機電話號碼被完整披露,未做保護處理。

《2015年度校內勤工助學崗位公示名單》中公布了該校水資源與環境學院、外國語學院等多個學院的74名學生的姓名、聯繫電話等。圖片系澎湃新聞基於保護隱私需要打碼,原頁面沒有打碼。

此外,該《2015年度校內勤工助學崗位公示名單》文末稱,「以上學生經由用工單位篩選面試後錄用,現公示三天。」

11月21日16時,河北地質大學學工處一名常姓副處長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上述公示信息中出現學生完整手機號碼等信息以及沒有及時撤掉公示,確實是工作失誤,將立即處理,避免再次出現此類情況。

常姓副處長坦言,2015年發布該公示時確實不太注意(保護學生個人信息)這方面的事情, 「在公開信息時會經過學生允許,但即使跟學生溝通過,這些信息也不應該公開。」

當天晚些時候,澎湃新聞再次查詢河北地質大學官網學生工作處貧困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相關頁面時發現,前述《2015年度校內勤工助學崗位公示名單》已無法訪問,網頁頁面顯示為「該內容已經被撤銷。」

《國家獎學金初審名單表》詳細公示了法政學部劉迎潤、張月琦兩名學生的身份證號碼、院系、專業、學號等。圖片系澎湃新聞基於保護隱私需要打碼,原頁面沒有打碼。

此外,河北另有一所獨立學院也在其官網中洩露了包括居民身份證號在內的學生個人信息。

河北師範大學匯華學院法政學部2015年9月28日發布了一則《教育法政學部2014-2015學年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評選結果公示》的通知。該通知稱,「根據河北省政府《關於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實施意見》和河北省財政廳、河北省教育廳聯合下發的《河北省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國家勵志獎學金實施辦法(暫行)》、《河北省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國家助學金實施辦法(暫行)》等通知精神,結合我學部實際,劉海潮等44名學生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馮東霞等313名學生獲得國家助學金,現進行公示。」

澎湃新聞通過上述公示網頁提供的下載連結獲取了3份xls文件,分別為《國家獎學金初審名單表》、《勵志獎學金初審名單表》和《國家助學金初審名單表》。其中,《國家獎學金初審名單表》詳細公示了法政學部劉迎潤、張月琦兩名學生的身份證號碼、院系、專業、學號、性別、民族和入學年份,兩人的身份證號碼均完整呈現在表格中。不過,《勵志獎學金初審名單表》和《國家助學金初審名單表》未公示身份證號碼這一項內容。

21日,河北師範大學匯華學院院長閆福玲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稱,「我們自己學生都沒有提出異議,你們關注這些信息幹嗎?」閆福玲表示,會核實上述情況。

隨後,河北師範大學匯華學院辦公室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表示,經與發布單位多次核實後,已核實情況屬實,會儘快處理。該工作人員還稱,「如果就兩個(學生)的話,我覺得也不用小題大做。」

當天晚些時候,澎湃新聞再次查詢河北師範大學匯華學院法政學部官網《教育法政學部2014-2015學年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評選結果公示》網頁時,已自動跳轉至該學部網站首頁。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河北

相關推薦

評論(15)

相關焦點

  • 江蘇兩高校官網洩露學生隱私信息 校方:立即撤下
    繼湘、鄂、浙、閩及吉林長春多所高校官網大面積洩露學生隱私信息之後,江蘇兩所高校也出現了洩露學生隱私信息的現象。日前,澎湃新聞記者檢索發現,南京師範大學中北學院、江蘇師範大學等兩所江蘇省內高校也出現了疑似洩露學生隱私信息的情況。
  • 焦作大學700名學生隱私信息被公示四年 校方:將刪除
    近日,澎湃新聞相繼披露了安徽銅陵、合肥、黃山,江西景德鎮、宜春,江蘇宿遷等市政府官方網站存在洩露個人信息的情況,包括姓名、身份證號碼等涉及隱私的個人信息均可從上述網站公開獲取,相關部門迅速進行了整改。
  • 微信使用中的隱私關注、認知、擔憂與保護: 基於全國六所高校大學...
    作為我國用戶數量最為龐大的社交軟體,微信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交工具。微信在給人們生活提供巨大便利的同時,也面臨隱私保護等方面的問題。微信隱私問題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首先,微信朋友圈等社交途徑的個人隱私洩露給用戶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帶來潛在威脅;其次,微信平臺和第三方應用給用戶個人信息的隱私邊界帶來更多挑戰。學界對微信等社交媒體中隱私侵權問題的系統研究並不多見。
  • 對洩露個人隱私零容忍
    對洩露個人隱私零容忍 2021年01月16日 07:11:13來源:浙江在線見習記者 李嬌儼   浙江在線杭州1月15日訊 (見習記者 李嬌儼)記者從我省第六十一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
  • 網紅澤一鋒回應「進解剖室擺拍」:已和校方妥善處理
    ,大連醫科大學一位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校方已加強對外來人員進出校園的管理。其中,對於未經學校批准學生、校外無關人員是一律不準進出該校校門的。而師生進入校門,則需核驗身份、檢測體溫、核驗綠碼通行(所有教職員工和高校學生)。
  • 臺灣大學期中考試周兩學生輕生身亡,其中一男性碩士為陸籍學生
    綜合中央社、聯合新聞網、中時新聞網等報導,兩學生分別為女性本科生及男性碩士研究生在讀學生。第一起輕生事件發生於9日中午,該女生自臺灣大學綜合大樓樓頂跳下,聲響驚動附近學生,被送往醫院救治,當日下午2時不治身亡。據調查,該生是獨自一人前往樓頂,暫排除外力介入,具體原因正在調查中。男生於11日晚間被發現在宿舍屋中身亡。
  • 感染者信息也是不可隨意洩露的隱私
    有新聞報導,1月6日,杭州市通報一例境外輸入復陽無症狀感染者後,該無症狀感染者身份信息、聯繫電話等個人信息在網際網路上大面積傳播,還有兩則在網上散布涉疫謠言的違法行為。經公安機關查明,位於西湖區的某醫院醫師林某將相關流調報告轉發至微信群,致使在網際網路上大面積擴散,已涉嫌侵犯他人隱私,處以行政拘留五日的處罰。
  • 大連交大學生稱宿舍衛生差被黑蟲咬傷,校方:已換到應急宿舍
    大連交大學生稱宿舍衛生差被黑蟲咬傷,校方:已換到應急宿舍 澎湃新聞記者 何鍇 實習生 陸香 2016-07-04 15:35
  • 高校男女共用浴室僅隔一塊擋板 校方:臨時的
    青年報實習生 張月華 見習記者 鍾雷 攝  近日,一則上海外國語大學松江校區宿舍樓實行「男女混浴」的消息在朋友圈不脛而走,因浴室改造,校方安排暑期留校住宿的男生可至女生宿舍浴室內洗浴。消息一出,學生熱議不斷:隱私能否得到保護?進出人員如何監管?青年報記者在第一時間前往宿舍區,對所謂的「男女混浴」情況展開調查。
  • 多所高校公布畢業生平均薪酬:中財近萬元,校方回應「南大畢業生...
    近期,國內多所名校陸續發布了2020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各校畢業生的平均薪酬也隨之公布。南大畢業生起薪18萬?校方回應:有效樣本佔45%「南京大學2020屆畢業生平均年薪17.83萬元」,這一消息經江蘇本地媒體公布後引發國內高教界關注熱議。
  • 江蘇高校學生信息遭洩露,微信3D動態表情上線
    # 江蘇高校 2000 名學生信息洩露:疑被企業用於偷逃稅款 ( IT之家 )根據中國之聲《 新聞縱橫 》的報導,江蘇常州大學懷德學院發生大規模學生信息洩露事件,兩千多名學生信息被不法企業盜用,學生的信息疑被企業用於偷逃稅款。
  • 泰安一高校班主任醉駕送學生致2死1重傷,校方拒絕賠償,稱「沒法談」
    事發前,兄弟兩個都是該校大二的學生,在同一個班就讀。山東力明科技職業學院弟弟楊某銘的未婚妻張某告訴津雲新聞記者,12月19日前後,是學生們陸續離校開始寒假的日子,但楊某嘉、楊某銘哥倆,連同另外三名學生,被班主任周某要求暫時留下,幫著處理一下宿舍和班級的一些事情,之後再離校回家。
  • 科技早報:隱私零洩露!順豐推出超讚新功能
    8月10日新聞看點:看點一:順豐上線「隱址件」功能,保障隱私零洩露據悉,寄件人在使用「隱址件」時,需要先填好自己的信息,然後將收件信息頁面分享給收件人,收件人在填好信息之後,即可在線上完成下單。在寄件過程中,收/寄雙方均看不到對方的信息,比如姓名、手機、地址等等,只有快遞員可以通過巴槍掃描獲取相關信息。不過話說,這種方式雖然可以提高信息的安全性,但是對於習慣把快遞寄放在傳達室或是小賣部的用戶來說,可要頭疼了!
  • 校方讓韓春雨事件謎團加深:不提學術不端但疑似按其標準處理
    相較之下,另一所高校武漢大學在1月29日回應該校李紅良團隊被舉報學術造假時,直接認為李紅良 「不存在學術造假行為」。儘管如此,李紅良學術造假事件當下仍有爭議。澎湃新聞試圖從調查主體河北科技大學處獲得關於調查的詳細內容,但河北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學術委員會主任胡永琪和學術委員會秘書處均多次拒不接聽電話。另外,河北科大官網上已將該校學術委員會委員名單全部清空,相關網頁點擊進去只保留標題而無名單內容。
  •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一教師被指強姦女學生 校方通報:已刑拘
    10月14日,中山大學南方學院官網發布「情況通報」稱,目前陶某某因涉嫌強姦女學生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偵查中。但據中山大學南方學院官方通報稱,針對日前該校一女生舉報被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陶某某性侵一事,警方已介入調查校方已經開除該老師。此前,陶某某也曾向學校提出過辭職。而據該網友發布的一份「案件進度查詢告知書」顯示,該案件由廣州市公安局從化區分局灌村派出所受理。
  • 10G裸條、700元叫賣隱私信息洩露入圍360搜索十大年度「鬧心事件」
    某貸寶10G裸條、某電商12G數據意洩露、700元買到同事行蹤、300元買全部開房記錄和銀行存款額……最近以來,各種有關個人隱私新聞接踵而來,可以說,我們在享受著網際網路帶來的極大便利,幾乎過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但是不得不為個人信息「裸奔」,而感到提心弔膽。
  • 成都確診女孩信息洩露背後:公眾知情權和個人隱私保護如何調和?
    從2020年1月28日湖南益陽衛生健康局副局長舒某轉發調查報告截圖洩露11人隱私信息被立案調查,到12月8日成都女孩趙某個人信息洩露轉發者遭行政處罰,個人信息被曝光的事件時有發生。有個別聲音認為,在疫情的形勢下,公眾轉發新冠患者隱私信息是出於安全考慮,也有不少聲音認為轉發信息不應該涉及個人私生活。為何今年以來,個人信息洩露事件時有發生?
  • 個人信息又遭洩露了?學會保護自己隱私!看看這8條……
    哪些途徑可能導致師生家長個人信息洩露?又該如何避免?小編帶你一起了解↓↓↓哪些途徑可能導致師生家長個人信息洩露?、銀行卡號、消費記錄等信息,隨意丟棄同樣會造成個人信息洩露。社交小細節洩露信息使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與人進行線上互動時,不自覺透露姓名、職務、單位等信息;家長在朋友圈曬娃的同時,無意中透露了孩子的姓名、就讀學校、所住小區;部分網友旅行發朋友圈打卡、曬火車票、登機牌時,忘了將身份證號碼、二維碼等敏感信息進行模糊處理……這些網上社交的小細節,都有可能出賣你的個人信息。
  • 44所高校77名作者被發現問題論文 多所高校啟動調查
    閱讀提要 44所高校的77名作者,被學術打假人發現問題論文。多所高校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表示,已啟動調查。 有人不但抄襲,還捏造國外合作作者,抄來抄去,抄得連自己都信了——「他們越來越自信,認為自己的工作不應該被埋沒,所以他們也開始引用自己的問題論文。」
  • 河北全省高校滯留在石大學生2127人,核酸檢測均為陰性
    全省高校滯留在石大學生共2127人、核酸檢測均為陰性據了解,全省高校在元旦前後已經全部放假,省教育廳就對高校學生在校和離校情況,特別是放假後未能返鄉的大學生情況進行了摸排。目前,全省高校滯留在石家莊的大學生共有2127人。這些學生主要是因為放假離校後準備參加考試、培訓、實習、打工、中轉換乘等原因,未能及時返鄉,暫住在石家莊的培訓機構、賓館以及親戚、同學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