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球的巖漿爆炸進入太空時,月亮可能已經形成

2021-01-07 山川異域合作共贏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月亮可能是在一塊巨大的火星大小的巖石撞擊被巖漿覆蓋的新生地球之後形成的。

地球大約在45億年前匯聚在一起,以前的研究表明,月亮是在不久之後出現的。在過去的三十年中,對月球起源的普遍解釋是,月球是由兩個原行星或胚胎世界的碰撞造成的。其中一個是新生的地球,另一個是火星大小的巖石,名為Theia,以希臘神話中的月亮之母命名。然後,月亮從碎片上聚結。

這個「巨型撞擊假說」似乎解釋了許多有關地球和月球的細節,例如與地球相比,月球的尺寸更大,以及兩個物體的自轉速率。但是,在過去的15年左右的時間裡,已經出現了質疑它的證據,並提出了許多替代方案。

巨大影響情景的計算機模型通常說,超過60%的月球應該由Theia製成。問題在於,太陽系中的大多數物體都具有獨特的化學成分,地球,狄婭以及因此月亮也應如此。但是,從月球上獲取的巖石樣本表明,其成分與地球的異常相似,遠比此類模型預測的同位素形式更複雜。(一個元素的同位素每個都有不同數量的中子。)

為了幫助解決這個謎團,最近的一個月球形成模型表明,月亮可能是由如此強烈的撞擊形成的,它蒸發了地球早期的大部分,而月亮則從由此產生的環形形狀的團塊中產生,該團塊被稱為Synestia。另一個建議是,碰撞涉及一個快速旋轉的原始地球。但是,橫濱日本海洋地球科學技術署的行星科學家,這種模型的缺點是,這些情景要求的衝擊條件不太可能。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Hosono的團隊現在建議,如果地球在發生巨大撞擊時部分融化,那麼來自地球的大部分物質可能已經到達軌道,以幫助形成月球。

研究人員開發了計算機模型來模擬被巖漿海洋覆蓋的地球,大多數行星形成模型都暗示該行星誕生後不久就存在。接下來,他們分析了大約佔地球質量十分之一的火星大小的巖石撞擊這顆熔融的原行星時發生的情況。

科學家發現,即使泰阿一瞥,也可能將超過70%的形成月球的碎片從地球的巖漿海洋中撞出,因為熔融的巖石比固體物質更容易從地球上噴出。他們說,這些發現可以幫助解釋月球和地球之間的成分相似性,同時也可以解釋諸如自轉速率之類的細節。

有關月球形成的先前工作基本上忽略了巖漿海洋的影響,我們的研究得出結論,巖漿海洋對於形成月球的巨大撞擊而言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新模型表明,來自融化地球的撞擊所產生的碎片數量與當前的月球質量相當。不過,Hosono說,先前的工作表明,為了建造月球,首先需要產生巨大的撞擊才能產生相當於月球質量的三到四倍的碎片。Hosono補充說,未來的研究可能會考慮Theia的更大質量,並考慮原地球的旋轉,以查看是否可能導致足夠的碎片形成適當大小的衛星。

相關焦點

  • 新模型表示月球可能是地球巖漿噴入太空時形成的!
    地球在45億年前形成,之前的研究表明月球在很短的時間後才出現。在過去的三十年裡,對月球起源的普遍解釋是,月球是由兩顆原行星碰撞而成的,也就是兩個世界的雛形。其中一顆是新生的地球,另一顆是火星大小的巖石,名叫提亞(Theia),希臘神話中以月亮之母的名字命名,然後月球從撞擊的碎片中合併誕生。
  • 45億年前地球的自轉,有助於形成熔融巖漿海洋!
    同樣的撞擊也把新形成的地球整個表面變成了熔巖海洋。現在,新研究發現,地球的快速自轉可能已經影響了這片熔融海洋的冷卻方式。新研究發現,地球自轉速度可能影響了矽酸鹽礦物在巖漿海洋凝固時結晶和沉澱的位置。德國明斯特大學地球物理學家克裡斯蒂安·馬斯(Christian Maas)表示,矽酸鹽和其他礦物的不均勻積累可能影響了板塊構造的開始,甚至可能有助於解釋今天地幔的奇怪組成。博科園-科學科普:Maas是這項新研究的主要作者,該研究探索了古代巖漿海洋是如何冷卻的,以及其中的礦物質是如何結晶的。
  • 地球曾或被巖漿海洋覆蓋,月球是行星撞擊地球一部分巖漿形成的?
    根據科學報告顯示,似乎科學家們已經找到了月球形成的可能性原因,在一個名叫LA-VA LAND 的研究中聲稱,一個曾經覆蓋我們地球的巨大巖漿海洋,它可能在月球的誕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項激動人心的研究表明,地球曾被熔巖海洋覆蓋,它看起來與美國宇航局(NASA)在2012年發現的系外行星UCF-1.01類似。
  • 月亮的形成,真的和35億年前的「火星」撞地球有關嗎?
    超級月亮地球與月亮,已經相惜相伴了30多億年。撞擊發生後,忒伊亞的一部分,混合著熾熱的熔巖,逐漸融入了地球。而進入太空的一部分,在地球周圍形成了星環,經過不斷地碰撞匯聚,最終成為了月亮。這就是月球形成理論中,最著名的撞擊假說。月球作為衛星,其直徑是主星地球的四分之一。這個比例,在太陽系中,是罕見的。換句話說,月亮是一顆不尋常的巨型衛星。
  • 地球表面火山噴發時的「巖漿」,是怎麼形成的?
    巖漿是指含有揮發成分的高溫黏稠的主要成分為矽酸鹽的熔融物質,巖漿來自於地表以下,我們可能會認為巖漿是不是來自於地球的外核,因為地球內部結構中,外核是熔融狀的物質。答案是否定的,巖漿並不是來自地下2900千米以下的外核,而是來自於地下大約80至400千米深處的「軟流層」。
  • 月亮是如何形成的?天文學家給出的答案你可能不會想到
    直到大約46億年前一團星雲在這附近爆炸前,圍繞著我們的恆星的都是一團塵埃雲。這次爆炸似乎幹擾到了塵埃雲並使得微粒在靜電力和重力作用下結合在了一起,從而形成了物質塊。那次毀滅性的撞擊汽化了大塊原生地球和忒伊亞的地殼,並將它們散播在了太空中。月亮最終被彈起成為盤旋在軌道中的碎片,並因引力而獲得了加速度。
  • 一顆迷你月亮正在進入地球軌道?科學家稱這可能是幾十年前的太空垃圾
    一顆微型衛星正在進入地球軌道,距離地球2.7萬英裡(約43452公裡)。這個物體可能成為繞地球軌道上的迷你月亮你可以認為這是一個迷你月亮,但是與其說它是圍繞地球軌道運行的小行星,不如說它實際上是一些回到地球軌道的舊太空垃圾。
  • 地球可能又捕獲了一個「迷你月亮」
    日前,科學家就發現:地球似乎又捕獲了一個「迷你月亮」!一方面,如果2020 SO確實是人類太空飛行器的垃圾碎片,儘管它目前不太可能與地球相撞,但是考慮到它已經在太空中漂浮了50多年,這對於科學家研究航空航天材料在太空中的生存表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並且,這個發現也有助於人們重視太空垃圾給人類太空飛行器帶來的現實威脅。
  • 地球附近發現二個月亮,其中一個爆炸了
    近日消息,地球驚現兩個月亮,科學家解釋有一個被爆了!相關科學家們表示,地球億萬年之前,曾經存在兩個月亮,後來由於某種不知名原因,兩個月亮的運轉軌道發生碰撞,最後合二為一,形成現在的月亮,不過也有科學家猜測,另外一個月亮很可能是被后羿給射了,你相信哪種說法呢?
  • 波多黎各神景觀,大火球自天而下爆炸,可能還有其他流星造訪地球
    文/惜談波多黎各神景觀,大火球自天而下爆炸,可能還有其他流星造訪地球流星並不是十分罕見的天文現象,加上各種人文情感的投射,它甚至還具備了許願的功效,當然靈不靈驗就另說了。但是人們對從天邊划過的拖著尾巴的白色光條,還是不怎麼反感的。
  • 科學:地球下面的奇怪的斑點可能是古代巖漿海洋的殘餘物
    【科學:地球下面的奇怪的斑點可能是古代巖漿海洋的殘餘物】地球地幔深處的神秘斑點可能是從古代巖漿海洋中沉澱出來的礦物質,這些巖石在碰撞中形成了月球。這些被稱為超低速區的斑點位於地幔深處,靠近地球的核心。它們之所以被人知道只是因為當地震的地震波穿過它們時,波浪會急劇減緩。這表明斑點在某種程度上與地幔的其他部分不同,但沒有人知道如何。現在,新的研究表明,這些斑點可能是富含氧化鐵的礦物,稱為magnesiowüstite。如果是這樣的話,它們的存在將暗示一個可能存在於45億年前的前巖漿海洋,當時一大塊太空巖石撞向地球,將成為月球的物質分離出來,並可能融化了大部分地球。
  • 太陽系,地球,月亮誕生記
    最終形成行星的原型。這其中就包括我們的地球在內,地球的原形就是由氣體、冰粒、塵埃形成的直徑為一至十千米的塊狀物。這些物質經過1000至2000萬年的生長,最終形成原生地球。初生的地球表面是由巖漿組成的「海洋」,而並非現在認知的水。 地球形成初期時 ,小行星碰撞在太陽系中是比較常見的。而地球中的水就是有原行星碰撞,帶來地球的。
  • 土衛六的甲烷湖可能在爆炸坑
    泰坦是太陽系中第二大的衛星,是地球上唯一已知的能夠在其表面上容納穩定液體的宇宙體。但泰坦的湖泊和海洋充滿了甲烷,而不是水。事實上,月球的天氣系統是以碳氫化合物為基礎的,液態乙烷和甲烷從天空下雨,穿過峽谷到無數的水庫。(土衛六也可能有一個液態水的地下海洋,給月亮兩個非常不同的,可能是生命託管的環境。)
  • 如果月亮從未形成,地球上會是什麼樣子?
    月亮一直是我們好鄰居,在天上已經數十億年了,它照亮我們回家的路,很難想像沒有月亮我們該怎麼辦,但是為了科學起見,我們假設世界上沒有月亮,地球將會怎樣?人類還會存在嗎?生命會是什麼樣子?這裡是濤濤隨記,本篇文章介紹如果月亮從未形成, 地球上會是什麼樣子?
  • 古樹的年輪可能承載著史詩般的太空爆炸故事
    它的外部物質在一次巨大的爆炸中爆炸出來,用高能量的伽馬射線輻射宇宙好幾年。然而,並不是只有空間暴露在這種輻射之下。新的研究表明,地球上的古樹可能包含這些天體爆炸的證據。 「這些都是極端事件,它們的潛在影響似乎與樹的年輪記錄相符,」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地球科學家羅伯特·布雷肯裡奇解釋說。
  • 月球是如何形成的?它與地球有怎樣的聯繫?
    分裂說:地球剛形成時,由於自轉速度過快導致一部分物質被狠狠甩出去,甩出去的物質就形成了月球。俘獲說:月球產生在其他地方,後來被地球的「魅力」深深地吸引所捕獲,最後成為地球的唯一一顆衛星。同源說:月球和地球都是由相同的宇宙塵雲和氣體凝聚而成。另外一種外星理論認為月球它是高級文明的建築,它的使命是監視地球,內部可能是中空結構,孕育著高級文明。
  • 地球即將捕獲一個新的「迷你月亮」 但它可能只是太空垃圾
    一個月亮對於地球來說不夠嗎?有時候,地球會有點「貪心」,把小行星拉進軌道裡一起遨遊。當然,這種情況很罕見,目前為止得到證實的只有兩個「迷你月亮」曾經與地球短暫共舞。這個「迷你月亮」早在2015年就被地球引力捕獲,並一直陪伴我們到2020年5月,然後再次衝入宇宙。另一個是被稱為2006 RH 120的小行星,也是被卡塔琳娜天空調查組織所發現,該小行星在2006年9月至2007年6月間繞地幾次之後離開了地球軌道。難道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嗎?
  • 火山是怎麼形成的,巖漿運動而致的
    火山噴發的原因是巖漿中含有大量的揮發性物質,當巖漿接近地表時,就會形成火山噴發。下面是對噴發原因的簡要介紹,這是有趣的。 圖片來源網絡 火山一般分為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活火山,指的是其可能再次噴發的火山。
  • 天文學家發現又一個可能的地球「迷你月亮」2020 SO 但或只是火箭助推器
    科學家已經證實過兩顆迷你月亮,一個是2020 CD3。(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新浪科技:國外媒體報導,時不時地,飛越地球的小行星會被我們的引力所困,落入圍繞地球旋轉的軌道。但是在停留的這段時間裡,它們會被視為地球的「迷你月亮」。天文學家最近發現了又一個可能成為地球「迷你月亮」的物體。但它既不是小行星也不是什麼奇怪的東西。事實上,科學家懷疑這是某種人造的東西,在冰冷孤獨的太空中流浪多年後又回到地球懷抱。迷你月亮科學家已經證實過兩顆迷你月亮。
  • 太空垃圾搖身變成地球的第二個月亮,這給人類什麼啟示?
    我們知道地球只有一個天然衛星—月球,還有800多顆人造衛星。那麼衛星究竟是什麼呢?當一個天體圍繞著一顆行星的軌道進行閉合軌道完成周期性運行時,它就是這個行星的衛星。月球就是天然形成的,圍繞著地球進行周期性軌道運動的天體;而人類發射上空的衛星,同樣是按照一定的軌道圍繞著地球進行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