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億年前地球的自轉,有助於形成熔融巖漿海洋!

2020-12-05 博科園
博科園:本文為地球科學類

早期地球是一個地獄般的地方:炎熱、躁動、快速旋轉並受到太空碎片的撞擊,其中包括一個火星大小的天體,它的撞擊造就了月球。同樣的撞擊也把新形成的地球整個表面變成了熔巖海洋。現在,新研究發現,地球的快速自轉可能已經影響了這片熔融海洋的冷卻方式。

新研究發現,地球自轉速度可能影響了矽酸鹽礦物在巖漿海洋凝固時結晶和沉澱的位置。德國明斯特大學地球物理學家克裡斯蒂安·馬斯(Christian Maas)表示,矽酸鹽和其他礦物的不均勻積累可能影響了板塊構造的開始,甚至可能有助於解釋今天地幔的奇怪組成。

博科園-科學科普:Maas是這項新研究的主要作者,該研究探索了古代巖漿海洋是如何冷卻的,以及其中的礦物質是如何結晶的。這些過程都開始於45億年前,在地球形成後不久,一個火星大小的行星撞上了這個新生行星。撞擊產生的碎片形成了月球,同時也產生了大量的熱量,地球表面變成了幾千英裡深的巖漿海洋。了解巖漿海洋的樣子真的很重要,隨著滾燙的巖漿逐漸冷卻,它為接下來的地質學研究奠定了基礎,包括板塊構造和地球現代分層的幔殼結構。有一件事沒有很多研究人員考慮過,那就是地球自轉會如何影響冷卻。Maas和同事通過計算機模擬解決了這個問題,模擬了構成地殼一大塊矽酸鹽礦物的結晶過程。

模擬結果顯示,地球自轉速度影響了巖漿海洋冷卻初期矽酸鹽的落點,而巖漿海洋冷卻可能發生在1000年到100萬年之間。隨著緩慢的旋轉,在每轉8到12小時的範圍內,晶體保持懸浮狀態,均勻地分布在整個巖漿海洋中。隨著旋轉速度的增加,晶體的分布發生了變化。以中等或高速,這些晶體迅速沉降到南北兩極的海底,並移動到赤道附近巖漿海的下半部分。在中緯度地區,晶體保持懸浮狀態,分布均勻。在最快的旋轉速度下(大約3到5個小時的完整旋轉)無論緯度如何,這些晶體都聚集在巖漿海洋的底部。然而,由於極地附近滾燙巖漿的對流作用,多次導致結晶向上冒泡,結晶層並不十分穩定。

圖片:Diego Barucco/Shutterstock科學家們並不知道早期地球自轉的速度到底有多快,但他們估計,在巖漿海洋存在時,地球自轉的速度大約為2到5個小時。這項研究發表在即將出版的《地球與行星科學快報》(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5月刊上,沒有考慮其他類型的礦物,也沒有對巖漿海洋結晶第一階段之後的矽酸鹽分布進行建模,下一步是在模型中添加其他礦物類型。研究人員對研究後來的行星撞擊也很感興趣,在這次形成月球的巨大撞擊後不久,地球可能被更小的太空巖石擊中。如果地球自轉導致巖漿海洋結晶不均勻,那麼這些星際碎片中的礦物質可能會以非常不同的方式融入地球,這取決於它們落在哪裡。

目前還不清楚今天的地幔是否還保留著這一熾熱開端的痕跡。現代地幔有點神秘。特別令人困惑的是「團塊」,這是兩個大陸大小的熱巖區域,它們總是會減慢地震中通過的地震波速度。這些「水滴」被稱為「大低速剪切帶」,或者LLSVPs,它們的高度都是珠穆朗瑪峰的100倍,但是沒有人知道它們是由什麼構成的,也沒有人知道它們為什麼在那裡。在今天的地幔異常(如斑點)和早期地球的古巖漿海洋之間,仍有許多點沒有聯繫。也許那片火海的所有痕跡早就被地質力量抹去了。但是弄清楚這顆行星最初的固體表面是什麼樣子有助於解釋它是如何演化到現在的狀態。

博科園-科學科普|參考期刊文獻:《地球和行星科學快報》文: Stephanie Pappas/Live ScienceDOI: 10.1016/j.epsl.2019.02.016博科園-傳遞宇宙科學之美

博科園-請看更多精彩內容:

外星人會用黑洞驅動飛船?不慌!我們有伽瑪射線望遠鏡

強大力量面前:木星強大磁場正在移動木衛二的海洋!

這是為什麼?月亮不僅有水,而且水分子還在反彈!

相關焦點

  • 新模型表示月球可能是地球巖漿噴入太空時形成的!
    地球在45億年前形成,之前的研究表明月球在很短的時間後才出現。在過去的三十年裡,對月球起源的普遍解釋是,月球是由兩顆原行星碰撞而成的,也就是兩個世界的雛形。其中一顆是新生的地球,另一顆是火星大小的巖石,名叫提亞(Theia),希臘神話中以月亮之母的名字命名,然後月球從撞擊的碎片中合併誕生。
  • 當地球的巖漿爆炸進入太空時,月亮可能已經形成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月亮可能是在一塊巨大的火星大小的巖石撞擊被巖漿覆蓋的新生地球之後形成的。地球大約在45億年前匯聚在一起,以前的研究表明,月亮是在不久之後出現的。在過去的三十年中,對月球起源的普遍解釋是,月球是由兩個原行星或胚胎世界的碰撞造成的。
  • 45億年前地球大氣層與金星非常相似 生命起源流行理論或受衝擊
    45億年前地球大氣層與金星非常相似 生命起源流行理論或受衝擊  Emma Chou • 2020-11-30 16:22:
  • 45億年前地球大氣層與金星非常相似,生命起源流行理論或受衝擊
    由ETH研究員保羅·索西領導的一組國際科學家對45億年前的地球大氣層有了新的認識。他們的研究結果對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也有了新見解。45億年前,很難認出來地球的樣子,表面完全被巖漿所覆蓋,而不是我們今天所熟悉的森林、山脈和海洋。而巖漿是火山爆發時產生的熔融巖石物質,這是科學界的共識。不太清楚的是當時的大氣是什麼樣的。
  • 地球曾或被巖漿海洋覆蓋,月球是行星撞擊地球一部分巖漿形成的?
    根據科學報告顯示,似乎科學家們已經找到了月球形成的可能性原因,在一個名叫LA-VA LAND 的研究中聲稱,一個曾經覆蓋我們地球的巨大巖漿海洋,它可能在月球的誕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項激動人心的研究表明,地球曾被熔巖海洋覆蓋,它看起來與美國宇航局(NASA)在2012年發現的系外行星UCF-1.01類似。
  • 地核是何時形成的?10-13億年前,熔融的內核冷卻成了固態
    內核是由固態的鐵和鎳組成的,而外核則是熔融狀態的鐵在流淌。不過,地核並非一直是這樣的,在最開始的時候,由於能量比較高,整個地核都處於熔融的狀態。直到溫度不斷散失,內核才凝固下來的。至於這個內核冷卻的時間,則一直是科學家們爭論的焦點。在此之前,科學家們能夠推算出來的時間範圍非常廣,近至5.65億年前,最遠甚至可能出現在45億年前地球剛形成的時候。
  • 32億年前地球長啥樣 到處是水沒一片大陸
    32億年前地球長啥樣 到處是水沒一片大陸 2020-03-06 10:22:29 來源:科技日報  |  作者:劉霞 | 字號:A+ | A- 32億年的地球長啥樣?
  • NASA:月球或因45億年前地球與另一顆行星碰撞而形成
    據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9月22日報導,一項對阿波羅任務帶回的月球巖石的研究支持了月球的形成可能是在約45億年前因另一顆行星與地球發生碰撞後導致的這一假說。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休斯敦太空中心的天體材料研究與探索性科學研究處的西蒙和同事託尼·加爾加諾領導了這項研究,並將結果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月刊上。
  • 月球是如何形成?對我們的地球有著怎樣的影響?
    俘獲說其實正好和這個相反,說月球其實早就形成了,但不是在我們地球周圍形成的,只是在一次偶然路過的時候,被我們地球的巨大引力俘獲了,最終留在了身邊成為了地球的一顆衛星。那麼這兩種方法,其實在單純物理學上來講,都是講得通的,但是我們考慮星球起源這麼複雜問題,如果之運用單一學科,顯然不太靠譜。
  • 地球在誕生的最初五億年是浸在巖漿裡的?這個觀點很可能錯了
    導語:教科書中說,地球在誕生的最初五億年是浸在巖漿裡的,這個觀點很可能錯了。地表冷卻的速率可能比科學家所認為的還要快,因此,海洋、初始大陸以及生命的搖籃,可能都是在更早之前形成。45億年前,地球處於剛形成的嬰兒時期,像一顆微弱黯淡的星星散發著光與熱,熾熱且呈橘黃色的巖漿海翻攪著地球表面,激起的巖漿不斷和巨大的巖石衝撞,這些巖石有的像小行星一樣大,環繞著也剛形成不久的太陽。這些碰撞的平均速度約是聲速的75倍,每次的碰撞都使地表燒焦,也使接觸面破碎、熔融,甚至讓地表裡的成分瞬間蒸發。
  • 現在地球45億歲,那20億年前的地球是什麼樣?地球正在發生巨變
    要了解「地球20億年前的樣子」,咱們得先科普一下,人類把地質年代,分為宙——代——紀——世——期;咱們現在處於顯生宙——新生代——第四紀——全新世;而20億年前的地球,位於元古宙——古元古代——造山紀。造山紀開始於20億5000年前,結束於18億年前,而20億年前剛好在這個時期。
  • 地球自轉了45億年,能量來自哪裡?為何一直停不下來?
    地球自轉了45億年,為何到現在還沒有停下來?能量來自哪裡?首先我們說下能量來自哪裡這裡說的能量肯定指的是動能或角動量,那麼最初的角動量哪裡來的?我們都知道在銀河系中有很多活躍的恆星形成區域。而我們的太陽肯定也是眾多恆星形成區域中不起眼的一部分。
  • 「超級地球」系外行星K2-141b可能有巖漿海洋 刮著超音速風
    」系外行星K2-141b可能有巖漿海洋 刮著超音速風(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SlashGear報導,近日研究人員發現了具有極端環境的系外行星K2-141b。這顆行星在白天是3000攝氏度的巖漿海洋,而夜晚則面臨著零下200攝氏度以下的極度低溫。白天的溫度足以使巖石融化和汽化,在一些地區形成稀薄的大氣層。極端的高溫導致巖石蒸汽發生沉澱,就像地球上的水循環一樣,只是在K2-141b上,沉澱的不是水,而是鈉、一氧化矽和二氧化矽。蒸發的巖石再被超音速風吹到寒冷的夜晚,最終巖石從天空中降下。
  • 新研究認為月球或因45億年前地球與另一顆行星碰撞形成
    新華社北京10月8日新媒體專電 據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9月22日報導,一項對阿波羅任務帶回的月球巖石的研究支持了月球的形成可能是在約45億年前因另一顆行星與地球發生碰撞後導致的這一假說。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休斯敦太空中心的天體材料研究與探索性科學研究處的西蒙和同事託尼·加爾加諾領導了這項研究,並將結果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月刊上。
  • 新研究稱45億年前的地球很像現在的金星
    新研究稱45億年前的地球很像現在的金星(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由ETH研究員Paolo Sossi領導的科學家團隊完成了一項調查,對地球上據研究人員介紹,45億年前地球大氣層與我們今天的環境相比大不一樣。在非常遙遠的過去,地球表面完全被巖漿所覆蓋,這一點沒有爭議,科學家們並不完全清楚當時地球的大氣層是什麼樣的。Sossi說,45億年前,巖漿不斷與上層大氣交換氣體,空氣和巖漿相互影響,所以可以通過研究其中一個來了解其中一個。
  • 研究人員稱45億年前的地球很像現在的金星
    由ETH研究員Paolo Sossi領導的科學家團隊完成了一項調查,對地球上生命起源的理論產生了影響。據研究人員介紹,45億年前地球大氣層與我們今天的環境相比大不一樣。在非常遙遠的過去,地球表面完全被巖漿所覆蓋,這一點沒有爭議,科學家們並不完全清楚當時地球的大氣層是什麼樣的。
  • 地球自轉了45億年的時間,那麼地球自轉的動能來自於哪裡?
    地球自轉的動能,來自於地球形成前太陽系原始星雲的引力勢能。我們地球有45.5億年的歷史,目前每23小時56分4秒自轉一圈,在赤道處的自轉線速度高達460米每秒;根據轉動動能公式進行估算,地球自轉的動能高達2*10^29焦耳,相當於2500萬億顆廣島原子彈釋放的能量。如此高的能量,那麼地球的自轉動能來自於哪裡呢?
  • 月球是如何形成的?它與地球有怎樣的聯繫?
    分裂說:地球剛形成時,由於自轉速度過快導致一部分物質被狠狠甩出去,甩出去的物質就形成了月球。俘獲說:月球產生在其他地方,後來被地球的「魅力」深深地吸引所捕獲,最後成為地球的唯一一顆衛星。同源說:月球和地球都是由相同的宇宙塵雲和氣體凝聚而成。另外一種外星理論認為月球它是高級文明的建築,它的使命是監視地球,內部可能是中空結構,孕育著高級文明。
  • 發現火星存在磁場的時間,比之前預計的要早,45億年前就有了!
    行星全球磁場來自科學家所說的發電機:在行星核心內產生電流的熔融金屬流。在地球上,發電機使指南針指向北方,但是火星的發電機已經熄滅了非常之久。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員與美國和法國科學家合作的新發現,使我們更接近於了解火星發電機的確切時間和持續時間,其研究發表在《科學進展》期刊上。
  • 發現火星存在磁場的時間,比之前預計的要早,45億年前就有了!
    行星全球磁場來自科學家所說的發電機:在行星核心內產生電流的熔融金屬流。在地球上,發電機使指南針指向北方,但是火星的發電機已經熄滅了非常之久。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員與美國和法國科學家合作的新發現,使我們更接近於了解火星發電機的確切時間和持續時間,其研究發表在《科學進展》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