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大小是怎樣計算的?

2020-11-25 騰訊網

現今的科學研究認為,宇宙的年齡是100多億歲,那麼,WMAP觀察到的宇宙中最早的光線到達我們地球也需要100多億年。根據這種推算,我們很容易得出宇宙的直徑應該是100多億光年的兩倍,也就是200多億光年的結論,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這是為什麼呢?

科學家是這樣解釋的:因為宇宙在從它誕生的那一刻起就在不斷膨脹,所以宇宙早期的光線傳播的實際路程因宇宙的膨脹而增加了。我們想像一下,在宇宙誕生100萬年的時候,一束光線傳播了一年時間,經過的路程是1光年,而那個時候的宇宙直徑只是現在的千分之一,所以那個時候1光年的路程隨著宇宙的膨脹,到了今天就是1000光年。

正是基於對這種效應的考慮,考內什等人才得出了宇宙直徑是780億光年的結論。

相關焦點

  • 宇宙大小計算公式人人都會,天才也瘋狂!
    有沒有更科學、更準確的計算方法?讓我跟你分享最瘋狂卻又是最簡單的算法。1、 基於已知事實計算根據哈雷彗星在宇宙中的飛馳,我們可以粗略地或近似地計算出宇宙的周長,這比宇宙的大小更精確。D是:C=兀DD=85.48億公裡通過以上的乘除算法,計算出了宇宙的直徑是85.5億公裡。
  • 宇宙的大小如何計算出的?
    目前人類的望遠鏡最遠能夠看到280億光年之外的宇宙景象。由此可以看出,我們的宇宙真的很大!那麼,既然宇宙如此之大,宇宙學家又是怎樣「量」出寧宙的大小的呢?從過去看現在    美國蒙大拿州大學的尼爾·考內什博士及其同事多年來一直在研究威爾金森微波背景輻射各向異性探測器(WMAP)的觀測數據。
  • 《相對論》又錯了,宇宙大小計算結果與實際觀測不符
    宇宙是有限還是無限的?宇宙到底有多大?關於這個問題的思考是從哈勃開始的,哈勃在觀察宇宙時,發現了光線紅移現象:所有天體發出的光線都往紅色一端移動,因止他得出所有天體都在離我們遠去,並且離我們越遠的天體遠離速度越快,這就是哈勃定律。
  • 科學家計算出的宇宙年齡和大小,真的準確嗎?
    導讀: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知識:我們的宇宙誕生於大約138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在那之後,宇宙一直處於膨脹之中。目前,科學家觀測到的宇宙直徑大約有930億光年,而且還在增加!聽到這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疑問,科學家們是如何計算宇宙的年齡和大小的呢?
  • 宇宙的年齡是怎樣被計算出來的?
    宇宙既然留下了它演化的信息,那我們當然可以計算出它的年齡。現在科學界普遍認為宇宙的年齡在130億~140億年間,這個時間是怎樣計算出來的呢?在通常演化的宇宙模型裡,宇宙年齡指宇宙標度因子為零起到時刻的時間間隔。
  • 宇宙的大小
    不,準確地說,是總星系的大小(總星系就是我們常說的可觀測宇宙,是目前我們可以看到的宇宙大小,當然不是整個宇宙的大小,這是因為宇宙一直在膨脹)。而我們的地球在這個體積為4立方光年的空心球裡,不過像一顆小小的芝麻而已。相對於地球而言,宇宙是「無限大」的。
  • 對宇宙大小的認識
    不,準確地說,是總星系的大小(總星系就是我們常說的可觀測宇宙,是目前我們可以看到的宇宙大小,當然不是整個宇宙的大小,這是因為宇宙一直在膨脹)。而我們的地球在這個體積為4立方光年的空心球裡,不過像一顆小小的芝麻而已。相對於地球而言,宇宙是「無限大」的。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古時候就有了「宇宙」這個詞,但其含義與今天的大不一樣。
  • 我們如何知道宇宙的形狀和大小?
    它的空間曲率是怎樣的(形狀)?未來我們能否觀察到更廣闊的宇宙?我們今天就來說下著幾個問題。雖然這些問題比較寬泛,但每一個問題我們今天都會找到答案。為了幫助我們更好地解決以上幾個問題,讓我們先轉向我們最熟悉的地球,先看一下我們是如何測量地球的大小的?
  • 雙自由度陀螺進動角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怎樣計算嗎?
    陀螺進動角速度的大小進動角速度的大小,取決於角動量H的大小和外力矩M的大小。其計算公式為:陀螺角動量<Object: word/embeddings/oleObject1.bin>等於轉子對自轉軸的轉動慣量<Object: word/embeddings/oleObject2.bin>與轉子自轉角速度<Object: word/embeddings/oleObject3.bin>的乘積,因此上式又可寫成
  • 1毫米大小黑洞來到地球毀滅過程會是怎樣的?
    黑洞是宇宙中最極端的天體,也是處於天體食物鏈頂端的天體,在宇宙中黑洞一切通吃,光吃不拉,就像民間傳說的貔貅。1毫米大小的黑洞,一般是指其史瓦西半徑半徑1毫米。那麼如果真有一顆1毫米微小黑洞落到地球上會怎樣呢?黑洞再小,也改不了它們好吃的本性。黑洞是極端天體,是天體食物鏈的頂端,黑洞通吃任何一切天體,因此再小的黑洞來到地球,地球只有被吃掉的後果。
  • 我們是如何測量浩瀚宇宙大小的?
    他正確地指出,在宇宙中存在著很多和銀河系一樣規模巨大的星系。但有趣的是,柯蒂斯此番論點的出發點是,他認定銀河系的規模肯定要比沙普利計算得到的結果要小得多。根據柯蒂斯的計算,銀河系直徑只有大約3萬光年——這比現代測量數值大約小了3倍。
  • 將光年換算為公裡數,我能計算出宇宙的大小嗎?
    在通過大量的計算後,我的兒子得出的結論是宇宙大約有162000*10^7英裡寬。他計算的依據是基於光速186000英裡 /秒*宇宙138億年的估算年齡。當我指出138億年的膨脹與138億光年的膨脹並不一樣時,他聲稱我在這一點上犯了基本的錯誤。我不介意犯錯,但我們其中一個人顯然在基本理解中誤入歧途。如果是我,請糾正我的錯誤。
  • 宇宙的距離階梯:我們是如何測量浩瀚宇宙的大小
    於是這場辯論就出現了在現在看來非常有意思的的雙方:一方計算的銀河系大小比實際大了3倍,另一方則比實際小了3倍,而雙當都對自己的結果堅信不疑,對對方的結果嗤之以鼻。當然,考慮到這是一場在差不多100年前舉行的辯論,在測量上出現這樣的誤差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 黑洞撕裂恆星瞬間是怎樣的 一顆和太陽差不多大小的恆星
    黑洞撕裂恆星瞬間是怎樣的 一顆和太陽差不多大小的恆星時間:2020-10-15 13:24   來源:央視新聞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黑洞撕裂恆星瞬間是怎樣的 一顆和太陽差不多大小的恆星 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當地時間9月27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用 的望遠鏡
  • 06 宇宙是永恆不變的,還是起源於一個針尖般大小的點?
    17世紀至19世紀的科學家(包括牛頓)都可以根據牛頓引力定律推理得出,宇宙要麼收縮、要麼膨脹。但是宇宙永恆不變的靜態觀念如此深入的影響著人們,包括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根據相對論方程也可以計算得出宇宙在膨脹,為了使宇宙處於靜態,他在相對論方程中加入了一個常數,犯下了他科學生涯中最大的一個錯誤。
  • 當銀河系縮小到電子大小,宇宙有多大?
    銀河系電子直徑比較麻煩,按照量子場論,基本粒子是沒有體積的,也就不會有直徑了,但理論歸理論,我們現在一般以通過湯姆遜散射截面計算得到的湯姆遜散射長度作為電子直徑浩瀚宇宙,每一個光點都是一個星係為了簡化計算,我們直接算宇宙比銀河系大多少倍
  • 宇宙大小真的是人類可以測量的嗎?事實很殘酷!
    我們所居住的太陽系不過是銀河系的滄海一粟,而銀河系也只是宇宙眾多星系中的渺小塵埃,這一切都印證了宇宙無疑是一個很大的地方,但它到底有多大呢?當我們了解了一件事物的時候,總是喜歡探索它的極限,宇宙的大小自然也成為了科學界津津樂道的話題。
  • 宇宙的年齡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關於宇宙年齡是如何得到的,最簡單的方法可以通過哈勃常數來計算。早前的大多數人認為宇宙已經存在了無限長的時間,並且保持穩恆的狀態。到了二十世紀初,哈勃的一系列發現徹底改變了人們對宇宙的認識。首先,哈勃發現了河外星系的存在。
  • π可以計算嗎?如果你計算一下會怎麼樣?或者揭開宇宙的面紗奧秘
    PI是無理數然而一些科學家仍然認為Pi不是一個簡單的數字,而是一個特殊的值,他暗示了宇宙的重要秘密,我們知道Pi是一個用來計算圓大小的值,如果你看看整個地球,太陽系,銀河系,甚至整個宇宙,到處都是圓形物體,地球是圓的,太陽系是圓的,銀河系是圓的,其他天體的結構也是圓的,所以我們可以推斷宇宙也可能是一個圓球體,由於宇宙是一個圓形球體
  • 宇宙之外與宇宙的大小對比,宇宙如人體細胞核億萬分之一大小。
    人類終究還是低緯度文明,當然人類也不是最低的,因為宇宙中還存在細胞核星球等等沒有開發出智力的星球,在未來千年內看人類能不能走出太陽系,銀河系了,說實話能量才是宇宙的根本,光也是能量,暗也是能量,暗物質,暗能量,甚至暗光都是能量,甚至人類所說的時間都是能量,宇宙有無窮無盡的能量等著所有生物去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