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個中藥礦物藥國際研究院在滬成立

2020-12-05 新民晚報

新民晚報訊(記者 易蓉)硃砂、雲母等礦物經過特殊加工炮製,是能起到預防和治療疾病作用的中藥藥物,《本草綱目》上記載的礦物藥總數達到340種。礦物藥物如何發揮功效,如何令礦物藥物更安全,如何將中醫智慧更好地在大健康產業中得到轉化?今天,全國首個中藥礦物藥國際研究院,上海中醫藥大學磐龍玉礦物藥國際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研究院將在礦物藥研究、成果轉化、協同創新等方面展開國內外合作,共同推進玉石健康產業的發展。

活動現場,首屆中醫礦物藥發展研討會同時舉行。專家指出,礦物藥是中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古籍中對礦物藥的記載歷史悠久,內容豐富。磐龍玉玉石成分中含有的石英、雲母、方解石在古典醫籍中均作為中藥材使用,分別具有溫肺腎、安心神、利小便、止血斂瘡、清熱利溼等功效,該玉石還均含有鍶、硒等有益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可為礦物藥的「百寶箱」。對磐龍玉蘊含的藥用價值深入研究開發,不僅能夠豐富中醫藥資源寶庫,還具有極高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上海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建光表示,學校將充分利用現有的技術資源和科研平臺,全面開展玉石礦物藥的研發,通過高起點科學研究,推動高效率成果轉化,逐步實現產、學、研深度融合,發揮礦物藥在大健康產業方面的功效,藉助現代科技,助力健康中國,貢獻中醫藥智慧。

研究院將依託上海中醫藥大學的學科優勢,聯合日本、美國,整合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學科等領域的研究力量,共同挖掘藥用價值和保健效用,並開展礦物藥的轉化研究,促進已有成果的轉化應用,孵化創新型企業等。

相關焦點

  • 全國首個礦物藥國際研究院在滬成立
    磐龍玉礦物藥國際研究院日前在上海中醫藥大學正式成立,這是全國首個中藥礦物藥國際研究院。該研究院將在礦物藥研究、成果轉化、協同創新等方面展開國內外合作,共同推進玉石健康產業的發展。上海中醫藥大學與吉林省磐龍玉開發有限公司「發展戰略性合作框架協議」同期籤約。
  • 上海中醫藥大學成立全國首個礦物藥國際研究院 助力健康中國
    上海中醫藥大學成立全國首個礦物藥國際研究院 助力健康中國 http://shanghai.eol.cn/  中國教育在線    2019-10-18  大 中 小
  • 上海中醫藥大學成立全國首個礦物藥國際研究院
    礦物藥是中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草綱目》中記載的礦物藥就達到340種。為推進礦物藥的研究和成果轉化,今天,全國首個礦物藥國際研究院在上海中醫藥大學成立。研究院首先聯手吉林磐龍玉的開發,將聯合日本、美國、整合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等領域的科研力量,共同挖掘磐龍玉在預防腫瘤、提升機體免疫力領域的功效,孵化相關創新型企業。
  • 首個礦物藥國際研究院在上海中醫藥大學成立
    新華網上海10月21日電(記者 仇逸)上海中醫藥大學磐龍玉礦物藥國際研究院近日在上海中醫藥大學成立,作為首個中藥礦物藥國際研究院,研究院將在礦物藥研究、成果轉化、協同創新等方面展開國內外合作,推進玉石健康產業的發展。
  • 吉林磐石企業與高校聯合,成立全國首個校企共建礦物藥研究院
    中新網10月22日電,近日,吉林省磐龍玉開發有限公司與上海中醫藥大學在上海籤約,正式成立磐龍玉礦物藥國際研究院。雙方將在礦物藥研究、成果轉化、協同創新等方面展開合作,共同挖掘磐龍玉在中藥礦物藥領域的藥用價值和保健效用,探究玉石健康產業這一嶄新領域。
  • 首個礦物藥國際研究院在這所雙一流高校成立
    來源:新華網雙一流高校(ID:gaoxiaoxuebao)編輯新華網上海10月21日電(記者 仇逸)上海中醫藥大學磐龍玉礦物藥國際研究院近日在上海中醫藥大學成立,作為首個中藥礦物藥國際研究院,研究院將在礦物藥研究、成果轉化、協同創新等方面展開國內外合作
  • 全國首個!陝西省柔性電子學會成立
    陝西省柔性電子學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會議在西安召開。西部網訊(記者 李卓然)今天(11月16日)下午,陝西省柔性電子學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會議在西安召開,標誌著全國首個以柔性電子為主題的學會正式成立。未來,陝西省柔性電子學會將為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和企業家群體建立合作交流的平臺,致力匯聚領域創新資源,為柔性電子學科建設和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術指導,推動陝西產業結構調整和創新驅動發展。
  • 大型藥學專著《礦物藥》出版發行
    繼《動物藥》出版之後,又一部反映中藥現代化及最新研究成果的大型藥學專著《礦物藥》,由我校科研處處長張保國教授編著完成,近日由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發行。應用礦物藥治療疾病,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國礦物藥資源豐富,歷代醫藥學家都非常重視礦物藥的臨床運用。
  • 成立全國首個創新型分子影像研究中心 仁濟、聯影探索「產學研醫...
    這也是全國首家與聯影合作的「產學研醫」為一體的創新型分子影像研發中心,雙方將共同組建新型分子影像探針實驗室及研發團隊,在特異性適配體、納米抗體等分子探針的篩選、放射性或MR標記及臨床轉化領域進行原創性研發,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開展更穩定和更深入的臨床應用和學術研究。
  • 全國首個冰盤協會成立
    今年10月15日,國際冰盤協會中國杯比賽將落戶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為了在哈爾濱乃至全國推廣冰盤運動,同時更好地備戰冰盤中國杯,7月30日,哈爾濱市冰盤協會成立,填補了全國冰盤項目發展的空白。作為國內首個冰盤協會,哈爾濱市冰盤協會將致力於為廣大冰盤愛好者搭建廣闊的發展、交流平臺;同時也為在全國範圍內推廣該項目奠定良好基礎。協會成立後將定期舉辦教練員培訓班、裁判員培訓班,並組織中國首支冰盤隊,備戰10月15日在哈爾濱舉辦的冰盤中國杯。冰盤與冰壺較為相似,但規則又比冰壺簡單,更適合普通人參與。雖然是一項冬季運動,但也可以在夏季進行。
  • 礦物藥毒性分3級 需要區別看待
    俗話說「用藥如用兵」,中藥中的礦物藥雖然數量不多,但應用廣泛,功效突出,是中藥的「特種部隊」。近年來,人們對重金屬有害元素越來越重視,很多人也因此對礦物元素恐慌,甚至連累礦物藥的應用,使「特種部隊」不能充分發揮作用。其實,礦物藥的毒性需要區別看待。
  • 野生植物、動物和礦物藥項目
    〓編號:089單位:人民幣一、項目概況:    項目描述:本溪擁有各種野生植物、動物和礦物藥1117種,適合人工種植中草藥材的山地、平地面積為300多萬畝。醫藥工業企業13家,生產能力居遼寧省第三位,擁有中成藥品種300餘種,其中:國家藥保護品種38種,居全省首位,獨家生產品種近50種。醫藥商業企業及醫藥零售商店總計300餘家,遍布於兩縣五區。
  • 山西大學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研究院成立
    山西省教育廳副廳長馬駿,山西省科技廳副廳長張克軍,省衛健委二級巡視員章啟虎,山西白求恩醫院黨委書記、院長吳華,山西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註冊處處長屈靜,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國家藥物篩選中心主任杜冠華,山西大學黃桂田、梁吉業、杭侃等校領導以及省內外有關科研院所、醫療機構、高校、企業、行業負責人出席成立儀式,共同見證了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
  • 寧夏成立首個新材料產業研究院 探索石墨烯發展「新藍海」
    寧夏回族自治區副主席吳秀章(右)與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長劉忠範(左)為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寧夏分院揭牌。8月11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長劉忠範院士在參觀完寧夏神州輪胎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後表示,寧夏石墨烯產業發展擁有廣泛「藍海」。當天,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寧夏分院在寧夏石嘴山揭牌成立。這是寧夏首個以新材料產業研發為主體的研究院。
  • 全國首個!浙大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成立!
    浙江大學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腦科學與腦醫學系)成立啦~要知道,在此之前,「腦科學」本科專業在國內尚屬空白。對於這一可以說是「全國首個」的新興學院,你是不是充滿了好奇——它包含哪些本科專業?它的成立有著怎樣的契機?未來又將如何快速發展?更多精彩內容,一起繼續往下看!
  • 暨南大學被譽為中國第一僑校,全國排名第48名,成立國字號研究院
    近日,由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廣東省作家協會與暨南大學共建的中國報告文學研究院,在暨南大學舉行揭牌儀式,這也是中國首個報告文學學術研究機構。中國報告文學研究院據了解,共建暨南大學中國報告文學研究院的主要內容有四項:一是以「講好中國故事」為核心,在廣東打造世界一流的報告文學創作高地和人才基地;二是匯聚一批中國報告文學研究專家,整合國內報告文學研究資源;三是發揮廣東資源優勢,打造國內高水平報告文學孵化基地
  • 全國首個!浙大剛成立了一個很酷很酷的學院
    浙江大學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腦科學與腦醫學系)成立啦~要知道,在此之前「腦科學」本科專業在國內尚屬空白。對於這一可以說是「全國首個」的新興學院,你是不是充滿了好奇?它的成立有著怎樣的契機?未來又將如何快速發展?……更多精彩內容,一起繼續往下看!12月27日,浙江大學醫學院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腦科學與腦醫學系)成立儀式在紫金港校區舉行。校黨委書記任少波出席會議並講話。
  • 天津:國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首個國際聯合中心成立
    坐落於天津港保稅區的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TIB)日前與比利時弗蘭德生物技術研究院(VIB)籤約成立了國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
  • 國星宇航發起設立國內首個AI衛星產業技術研究院
    國星宇航發起設立國內首個AI衛星產業技術研究院 2019-03-04 15:29:38來源:北國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白嘉懿
  • 寧波國際材料基因工程研究院成立-科技創新-每日科技網-多維度報導...
    【每日科技網】   近日,寧波國際材料基因工程研究院揭牌成立。  研究院下設高通量組合材料製備平臺,高通量組合材料表徵平臺,基於同步輻射光源的高通量組合材料原位製備與表徵平臺,高性能材料計算、仿真、設計公共平臺四個公共實驗平臺以及清潔能源材料與系統研發中心、表面工程材料研發中心、光/電功能材料研發中心、高性能結構材料研發中心、先進位造技術研發中心五個專項材料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