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醫藥大學成立全國首個礦物藥國際研究院

2020-12-05 看看新聞Knews

礦物藥是中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草綱目》中記載的礦物藥就達到340種。為推進礦物藥的研究和成果轉化,今天,全國首個礦物藥國際研究院在上海中醫藥大學成立。研究院首先聯手吉林磐龍玉的開發,將聯合日本、美國、整合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等領域的科研力量,共同挖掘磐龍玉在預防腫瘤、提升機體免疫力領域的功效,孵化相關創新型企業。

上海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建光在揭牌儀式中指出,學校將充分利用現有的技術資源和科研平臺,全面開展玉石礦物藥的研發,通過高起點科學研究,推動高效率成果轉化,逐步實現產、學、研深度融合,發揮礦物藥在大健康產業方面的功效,藉助現代科技,助力健康中國,貢獻中醫藥智慧。

上海中醫藥大學與磐龍玉公司籤約後,雙方將依託上海中醫藥大學的學科優勢,聯合日本、美國,整合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學科等領域的研究力量,共同挖掘磐龍玉在中藥礦物藥領域的藥用價值和保健效用,探究「玉石健康產業」這一領域,發揮磐龍玉微量元素中含硒、鍶等在預防腫瘤和提升機體免疫力領域的功效。開展礦物藥的轉化研究,促進已有成果的轉化應用,孵化創新型企業等。

籤約儀式後,合作雙方邀請相關業界專家共同舉辦首屆中醫礦物藥發展研討會,專家指出,礦物藥是中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古籍中對礦物藥的記載歷史悠久,內容豐富,明代《本草綱目》中所載礦物藥總數計340種。對磐龍玉蘊含的藥用價值深入研究開發,不僅能夠豐富中醫藥資源寶庫,還具有極高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磐龍玉,以產於吉林省磐石市龍崗山脈而得名。經國家權威檢測機構鑑定,該礦體玉石為綠泥雲英質玉和石英質玉,可分兩類,一類是磐龍玉(黃綠色等),其質地堅實而溫潤,細膩而圓融;另一類是磐龍墨玉(黑色),其質地細膩,色澤烏黑凝重。兩種玉石成分中含有的石英、雲母、方解石在古典醫籍中均作為中藥材使用,分別具有溫肺腎,安心神,利小便;納氣墜痰,止血斂瘡;清熱利溼,通脈解毒的功效,可為礦物藥的「百寶箱」。該玉石還均含有鍶、硒等有益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為磐龍玉的大健康產業開發奠定了物質基礎。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周雲 編輯:胡琰琦)

相關焦點

  • 首個礦物藥國際研究院在上海中醫藥大學成立
    新華網上海10月21日電(記者 仇逸)上海中醫藥大學磐龍玉礦物藥國際研究院近日在上海中醫藥大學成立,作為首個中藥礦物藥國際研究院,研究院將在礦物藥研究、成果轉化、協同創新等方面展開國內外合作,推進玉石健康產業的發展。
  • 上海中醫藥大學成立全國首個礦物藥國際研究院 助力健康中國
    上海中醫藥大學成立全國首個礦物藥國際研究院 助力健康中國 http://shanghai.eol.cn/  中國教育在線    2019-10-18  大 中 小
  • 全國首個礦物藥國際研究院在滬成立
    磐龍玉礦物藥國際研究院日前在上海中醫藥大學正式成立,這是全國首個中藥礦物藥國際研究院。該研究院將在礦物藥研究、成果轉化、協同創新等方面展開國內外合作,共同推進玉石健康產業的發展。上海中醫藥大學與吉林省磐龍玉開發有限公司「發展戰略性合作框架協議」同期籤約。
  • 全國首個中藥礦物藥國際研究院在滬成立
    新民晚報訊(記者 易蓉)硃砂、雲母等礦物經過特殊加工炮製,是能起到預防和治療疾病作用的中藥藥物,《本草綱目》上記載的礦物藥總數達到340種。礦物藥物如何發揮功效,如何令礦物藥物更安全,如何將中醫智慧更好地在大健康產業中得到轉化?
  • 吉林磐石企業與高校聯合,成立全國首個校企共建礦物藥研究院
    中新網10月22日電,近日,吉林省磐龍玉開發有限公司與上海中醫藥大學在上海籤約,正式成立磐龍玉礦物藥國際研究院。雙方將在礦物藥研究、成果轉化、協同創新等方面展開合作,共同挖掘磐龍玉在中藥礦物藥領域的藥用價值和保健效用,探究玉石健康產業這一嶄新領域。
  • 首個礦物藥國際研究院在這所雙一流高校成立
    來源:新華網雙一流高校(ID:gaoxiaoxuebao)編輯新華網上海10月21日電(記者 仇逸)上海中醫藥大學磐龍玉礦物藥國際研究院近日在上海中醫藥大學成立,作為首個中藥礦物藥國際研究院,研究院將在礦物藥研究、成果轉化、協同創新等方面展開國內外合作
  • 上海中醫藥大學創新中藥研究院院長林國強院士榮獲上海市「一帶一...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中醫藥大學創新中藥研究院院長林國強申報的《中泰天然藥物國際聯合實驗室建設》項目入選上海市2020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項目。  2019年3月,上海中醫藥大學和泰國朱拉蓬皇家學院、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曼谷創新合作中心共同建立中泰天然藥物聯合研究院,中國總部設在上海中醫藥大學創新中藥研究院
  • 河南大學中醫藥研究院第一屆學術委員會2020年會議暨中醫藥傳承與...
    12月30日,河南大學中醫藥研究院第一屆學術委員會2020年會議暨中醫藥傳承與創新院士專家論壇舉行。市委書記高建軍,河南大學黨委書記盧克平,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王琦出席會議。副市長王玲,河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孫君健,河南中醫藥大學副校長李建生,省衛健委中醫處副處長樊英戈等出席會議。會議宣布成立河南大學中醫藥研究院學術委員會,王琦任河南大學中醫藥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李建生任常務副主任,王新春、龐國明任副主任,倪青、張峰、寇紹傑任委員,並頒發了聘書。
  • 上海中醫藥大學通過WFOT、WCPT國際認證
    中新上海網7月20日電   近日,繼上海中醫藥大學康復作業治療專業(Occupational
  • 上海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上海中醫藥大學考研信息網,上海...
    上海中醫藥大學2021年招收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章程 上海中醫藥大學成立於1956年,是新中國誕生後國家首批建立的中醫藥高等院校之一,是教育部與地方政府「部市共建」的中醫藥院校,也是上海市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
  • 行知絲路研究院與陶行知國際教育基金共同成立大會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周承,北京外國語大學副校長賈德忠,中國人民大學絲路學院執行院長朱信凱都分別為大會作了精彩致詞。李小琳主席、中房集團理事長孟曉蘇、《百年巨匠》出品人連輯、中信國安集團股東會主席李士林、陶行知教育基金會崔祖瑛會長、上海交大周承書記、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李良松院長、北外賈德忠副校長、人大絲路學院朱信凱院長共同點亮了啟動球,標誌著行知絲路研究院正式成立。
  • 全國十大中醫藥大學實力對比
    校友會最新公布的2020中國特色大學排名中,中醫藥類大學排名前十的分別是:北京中醫藥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浙江中醫藥大學、湖南中醫藥大學和福建中醫藥大學。
  • 全國首個!陝西省柔性電子學會成立
    陝西省柔性電子學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會議在西安召開。西部網訊(記者 李卓然)今天(11月16日)下午,陝西省柔性電子學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會議在西安召開,標誌著全國首個以柔性電子為主題的學會正式成立。未來,陝西省柔性電子學會將為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和企業家群體建立合作交流的平臺,致力匯聚領域創新資源,為柔性電子學科建設和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術指導,推動陝西產業結構調整和創新驅動發展。
  • 山西大學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研究院成立
    未來網高校頻道12月2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郭謙 藍勻)12月1日,山西大學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研究院舉行成立儀式。山西省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省委會主委李青山出席並講話。在熱烈的掌聲中,李青山與山西大學黨委書記王仰麟共同為「山西大學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研究院」揭牌。
  • 上海交通大學心理與行為科學研究院成立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心理與行為科學研究院成立。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顧鋒在講話中回顧了上海交大心理學科的發展歷史和設立心理與行為科學研究院的曲折歷程,對老一輩專家學者們所做的努力表示感謝,並對研究院未來的建設提出了要求。
  • 中醫藥大學的「四大天王」
    1956年8月6日,在周恩來總理的關心指示下,國務院批准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成都成立第一批中醫學院,即北京中醫學院、上海中醫學院、廣州中醫學院、成都中醫學院,通常被稱為中醫類高等院校中的「老四校」,發展至今,四所學校已經分別更名為北京中醫藥大學、 上海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
  • 全國青少年中醫藥文化傳播與身心健康發展中心成立
    新華網北京6月25日電(宮曉倩)6月23日,全國青少年中醫藥文化傳播與身心健康發展中心(以下簡稱中心)以及由35所中醫藥院校組成的全國中醫藥院校共青團工作聯盟(以下簡稱聯盟)在北京成立,此次成立大會由共青團中央主辦,北京中醫藥大學承辦。
  • ...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山東中醫藥大學國際眼科與視光...
    山東中醫藥大學國際眼科與視光醫學院」終於正式獲得教育部批覆設立!這意味著高考學子們可以不出國門,即可享受優質的原汁原味的全球最優眼視光專業國際教育,實現與全球頂尖美國教授的面對面學習。這還不夠,山東中醫藥大學國際眼科與視光醫學院採取本科生雙學位培養模式,學生在山東中醫藥大學、美國太平洋大學學校註冊學籍,是兩個學校的校友,在讀期間還可出國進行1年以內短期學習。
  • 馬鞍山與上海中醫藥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12月2日,馬鞍山市人民政府與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藥事業發展「校市共建」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舉行。馬鞍山市委書記張嶽峰出席儀式並見證籤約。馬鞍山市長袁方、上海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建光代表雙方籤約。馬鞍山副市長闞青鶴主持儀式。
  • 新加坡:中醫藥(一)
    新加坡中醫學院成立至今,已有40多年的歷史,培養出1000多名中醫專門人才,功不可沒。現今的新加坡的中醫師和中醫藥團體的負責人90%以上都是該學院培養出來的畢業生。1983年由四年制改為五年制。1993年與廣州中醫學院合作開力、新專業,增聘廣州中醫學院教授4名到校授課。同期又與上海中醫藥大學聯合舉辦碩士課程進修班:學員30餘名,均系該院畢業生,業餘上課,白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