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B2021】分會場介紹—S06 細胞工程與腫瘤&S07 腫瘤幹細胞與微...

2021-01-21 澎湃新聞

S06 非編碼RNA與細胞功能

非編碼RNA近年來已成為代謝、表觀遺傳、癌症等領域的研究焦點之一,大量研究表明其在人類疾病調控中扮演重要角色,為開發疾病診斷標誌物和篩選新藥靶標帶來新方向。本分會場將邀請非編碼RNA研究的專家學者就該領域的前沿進展進行探討與交流。

Non-coding RNA has attracted broad attention in the fields of metabolism, epigenetics, and cancer biology. Increasing evidences suggest that non-coding RNA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human diseases, which provides a new direction for identification of useful disease biomarkers and screening of novel therapeutic targets. This session invites experts and scholars who study non-coding RNA to explore and communicate on the frontier development of this field.

召集人

騫愛榮 教授

西北工業大學

Prof. QIAN Airong,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李斌 研究員

暨南大學

Prof. LI Bin, Jinan University

邀請報告人

騫愛榮 教授, 西北工業大學

報告題目:LncPMIF facilities osteoprogenitor cells migration to bone formation surface to promote bone formation during aging

李斌 研究員, 暨南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

報告題目:食管癌轉移相關長鏈非編碼RNA的篩選鑑定及機制研究

吳偉忠 教授,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報告題目:miR-612對肝癌侵襲性偽足形成及腫瘤轉移的影響

張宏權 教授, 北京大學

報告題目:EZH2-LncRNA PAS1-Rirosome cascade regulates 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莊詩美 教授,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報告題目:肝癌相關長鏈非編碼RNA的調控及功能網絡

梁琳慧 副研究員, 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腫瘤醫院

報告題目:LTR衍生、肝癌特異lncRNA在肝癌中的作用和分子機制研究

S07 細胞極性與可塑性

細胞極性與可塑性均為細胞生命的基本活動。細胞極性建立維繫細胞結構,細胞器、蛋白質和細胞局域化功能的不對稱分布,並在生理和病理過程中動態改變。細胞可塑性是細胞響應細胞內/外源信號塑造其結構形態, 行為和功能表型。細胞極性與可塑性在生理過程如細胞增殖, 分化, 遷移細胞命運決定發和胚胎發育,細胞極性和可塑性的異常與許多疾病如癌症、腫瘤轉移、炎症和免疫失調等疾病密切相關。這二個主題也是細胞生物學領域所重點關注的研究方向。在此分會場,我們將討論細胞極性和可塑性在細胞生理和病理活動中的作用和調節機制。

Cell polarity and plasticity are the fundamental activities of cell. Cell polarity contributes to asymmetric distribution of cellular structure, organelle, protein and function compartmentalization with the dynamical changes in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process. Cell plasticity enables cells to modulate cell structure, behavior and functional phenotypes in response to extra- and intracellular signals. Cell polarity and plasticity play key roles in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such as cell proliferation, differentiation, migration, cell fate determination and embryonic development. Dysfunction of cell polarity and plasticity is implicated in many diseases such as cancers, tumor metastasis, inflammation and immune disease. These two topics are also the focusing research fields in Cell Biology. In the parallel session, we will discuss the roles and regulatory mechanisms of cell polarity and plasticity in cell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activities.

召集人

陳正軍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化細胞所)

Shanghai Institute of Biochemistry and Cell Biology, CAS

周軍 教授

南開大學

Prof. ZHOU Jun Nankai University

邀請報告人

陳正軍 研究員,中科院上海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化細胞所)

報告題目:Par蛋白複合物細胞極性信號與肝細胞極性和可塑性史岸冰 教授,華中科技大學

報告題目:待定劉妍君 教授,復旦大學

報告題目:待定Sei Yoshida 教授,南開大學

報告題目:Macropinocytosis in PI3K-mTORC1 pathway蘇冰 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上海市免疫學研究所

報告題目:腫瘤巨噬細胞的代謝調控及微環境功能程新 研究員,中科院上海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化細胞所)

報告題目:內胚層細胞可塑性與幹細胞體外獲取

大會早期優惠截止日期:2021年1月20日

大會摘要投稿截止時間:2021年1月20日

在線註冊及繳費截止:2021年3月31日

原標題:《【CSCB2021】分會場介紹—S06 細胞工程與腫瘤&S07 腫瘤幹細胞與微環境》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腫瘤內微環境維持並分化幹細胞樣CD8 T細胞
    腫瘤內微環境維持並分化幹細胞樣CD8 T細胞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2/12 19:40:52 美國埃默裡大學醫學院Haydn Kissick研究小組的一項最新工作表明,腫瘤內的微環境維持並分化幹細胞樣CD8
  • 【CSCB2021】分會場介紹—S08 染色質穩態與人類疾病&S09 中心體...
    S08 染色質穩態與人類疾病染色質穩態的維持對於抑制腫瘤等重大疾病的發生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過程涉及到細胞中多條信號通路、遺傳與表觀遺傳等的協同互作。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報告題目:A sequential two-step mechanism for replication fork reversal俞曉春 教授, 西湖大學生命科學院報告題目:The role of PARylation in DNA damage repair袁健 教授, 同濟大學報告題目:DNA損傷應答與腫瘤發生發展趙勇
  • 【CSCB2021】分會場介紹—S12 細胞代謝與疾病&S13 植物細胞骨架與...
    S14 細胞運動與力學感應運動是細胞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徵之一,其由不同細胞結構協同完成並受到多型細胞內、外信號的調控,與癌細胞的遷移息息相關。該研討會將聚焦探討細胞運動和細胞動力學的調控機理,討論細胞力學感應的分子機制以及細胞運動和力學感應之間的關係。Cell motility is a fundamental cellular behavior contributing to cancer metastasis.
  • 2020 細胞產業大會 2020第五屆(上海)細胞與腫瘤精準醫療高峰論壇...
    9月4日,2020細胞產業大會2020 第五屆(上海)細胞與腫瘤精準醫療高峰論壇在上海寶龍艾美酒店(上海市閔行區漕寶路3199號)圓滿落幕!本次大會由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細胞治療產業與臨床研究分會、深圳市生命科技產學研資聯盟、江蘇省生物技術協會、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生物醫藥行業協會、深圳市生物醫藥促進會、深圳市細胞治療技術協會、臺灣兩岸幹細胞微整形醫學會和上海順展展覽服務有限公司聯合組織,大會集聚36位大咖到場分享精彩演講,現場參觀參會人數達800多人,共有40多家優質展商和50多家行業媒體列席,呈現出一場學術與產業緊密交融的盛宴
  • 腫瘤突變形成促進腫瘤進展微環境
    腫瘤突變形成促進腫瘤進展微環境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9 9:59:43 日本國立癌症中心研究所/腫瘤探索研究與臨床試驗中心(EPOC)Hiroyoshi Nishikawa
  • 【三軍大Nature子刊】腫瘤微環境中腫瘤相關巨噬細胞與腫瘤幹細胞...
    腫瘤幹細胞(CSC)及其診療意義是腫瘤研究的重要前沿領域和進展。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CSC是腫瘤發生、轉移和復發的關鍵細胞。CSC如何產生和維持?腫瘤內免疫細胞為何不能有效阻抑CSC的惡性行為?
  • 科學家在腫瘤中鑑別出幹細胞樣T細胞 其或能促進細胞毒性T細胞識別...
    隨後研究者Jansen等人使用了流式細胞技術的方法分析了患者腫瘤樣本中T細胞的類型和組成,結果鑑別出了兩組不同的T細胞類型,其中一組包括細胞毒性CD8 T細胞,其能夠表達高水平的抗癌分子以及免疫檢查點分子;檢查點分子的表達能夠驅動細胞毒性T細胞進入到一種稱之為「耗竭」的功能失常狀態,當將癌細胞延長時間暴露於T細胞中後,腫瘤微環境中就會出現T細胞的耗竭現象;另外一組T細胞類型則包括幹細胞樣
  • ...了篇53分的頂級綜述|細胞|腫瘤微環境|免疫|腫瘤|腫瘤細胞|葡萄糖
    Powell在國際著名期刊,《Nature reviews cancer》(IF=53.03)上發表了題為《Metabolism of immune cells in cancer》的綜述文章,為我們系統性的介紹了腫瘤中免疫細胞的代謝及其影響。
  • 最新研究揭示腫瘤微環境中腫瘤細胞與免疫細胞相互調節機制
    新華社武漢12月9日電(記者李偉)腫瘤被認為是異常發育的複雜類器官。華中科技大學科研團隊的一項最新研究,揭示了腫瘤微環境中腫瘤細胞與免疫細胞相互調節機制,國際權威期刊《臨床研究雜誌》近日在線發表了這一最新研究成果。
  • Cancer Cell:腫瘤幹細胞為根治癌症帶來了新的曙光
    具體說來,首先正常幹細胞的自我更新具有反饋調節機制,增殖和分化處於平衡狀態,是有序的;而在腫瘤幹細胞中,這一調節機制已經失衡,它的增殖分化是無序的、失控的。其次,腫瘤幹細胞沒有分化為成熟細胞的能力,其分化程序異常,這與有正常分化程序的幹細胞有著本質的不同。最後,腫瘤幹細胞傾向於積累複製錯誤,而正常幹細胞的發育機制要防止這種現象的出現。
  • NK細胞基礎生物學:抗腫瘤和腫瘤免疫
    5 腫瘤微環境和NK細胞抗腫瘤活性 腫瘤微環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在腫瘤細胞逃避 NK 細胞免疫監視中起著重要作用。
  • NK細胞基礎生物學:抗腫瘤和腫瘤免疫
    NK細胞源自骨髓造血幹細胞,通過識別自體MHC I分子的訓練後獲得區分「敵我」的能力。5 腫瘤微環境和NK細胞抗腫瘤活性腫瘤微環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在腫瘤細胞逃避 NK 細胞免疫監視中起著重要作用。
  • 自噬與腫瘤幹細胞代謝調控的交互作用
    ,腫瘤細胞在其微環境中相互作用,並與宿主細胞協同協作。隨著環境的變化,生態系統不斷更新,以確保腫瘤細胞存活和生長。代謝不僅是該生態系統的關鍵因素,而且還會驅使腫瘤幹細胞更新。隨著環境的變化,腫瘤生態系統不斷發展以確保腫瘤細胞存活和生長。在這個生態系統中,代謝是幹細胞的驅動力。腫瘤幹細胞(CSC)是腫瘤內具有產生腫瘤能力並表現出自我更新和分化特性的細胞子集。CSC對抗腫瘤治療有抵抗力,並且與轉移和復發相關。
  • BMI1抑制可消除PD1阻斷後殘留的腫瘤幹細胞
    BMI1抑制可消除PD1阻斷後殘留的腫瘤幹細胞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22 23:41:49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析Cun-Yu Wang研究團隊發現,BMI1抑制可消除
  • ...Biomaterials上發表研究論文,揭示腫瘤微環境誘導膀胱癌幹細胞...
    而T細胞分泌的IFN-γ可以通過IDO / Kyn / AHR / P27級聯反應觸發乾性腫瘤細胞進入休眠狀態,引起化療耐藥和癌症復發。膀胱癌是我國泌尿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具有治癒率低、復發率高的特點。絕大多數惡性腫瘤通常被認為具有明顯的異質性。正是由於腫瘤的異質性,化療並不能完全清除腫瘤,而其中的重要原因趨向於腫瘤幹細胞的存在和影響。
  • 腫瘤幹細胞或將戳中乳腺癌的命門
    這群硬骨頭可以看作癌症幹細胞。」腫瘤幹細胞或確實存在這種想法一直存在爭論,然而,科學家利用遺傳標記技術,在新腫瘤中對細胞譜系進行了追蹤,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證實癌症幹細胞在某些腦、皮膚和腸道腫瘤中的存在,相關論文分別發表在8月1日的Nature和Science雜誌上。
  • 文獻分享 | ACS Nano:具有腫瘤細胞特異性毒性的超穩定AgBiS2空心納米球用於多模態腫瘤治療
    催化納米藥物對於腫瘤微環境的特異性激活響應使其成為一種非常有前景的納米療法,有望解決傳統化學治療中存在的問題。其基本原理被證實是在腫瘤微環境(TME)下,藥物催化H2O2發生芬頓反應,產生高細胞毒性的羥基自由基(•OH),從而有效的殺死腫瘤細胞。
  • 腫瘤細胞免疫治療時代到來的機遇與挑戰
    新一屆的腫瘤與免疫治療研討會將在往屆的討論基礎上,增加腫瘤免疫治療、深度測序、非編碼RNA與腫瘤發生、腫瘤幹細胞與靶向治療策略、腫瘤細胞自噬、腫瘤臨床多中心與多學科協作研究等內容。我們真誠地邀請活躍在腫瘤基礎和轉化醫學研究第一線的科學和臨床工作者與會,見證腫瘤研究領域中的最新突破性理論和技術上的進展,共商開展國際水平的腫瘤轉化醫學研究的大計。
  • 【展未來】你好2021!丨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2021年活動計劃表
    200-250人4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2021年全國學術大會·重慶4月13-16日重慶1200-1500人5女性科學家論壇4月14日重慶100人62021衰老研究學術大會4月16日-18日北京600-700人7第三屆神經細胞生物學青年前沿論壇5月北京200人8「醫學細胞研究、轉化與人類健康」會議5月浙江義烏400-500人92021年細胞死亡研究分會學術年會5月底浙江杭州150人10亞洲時間生物學論壇
  • 肝癌細胞使基質細胞分泌促進腫瘤生長的蛋白質
    由於肝癌缺乏治療選擇,大阪大學領導的一組研究人員決定專注於肝腫瘤周圍的特定細胞和過程,希望找到藥物開發的新靶點。 肝星狀細胞(HSCs)是一種正常的肝細胞,在肝損傷後疤痕組織的形成中發揮作用。據報導,在腫瘤微環境中激活的高水平造血幹細胞與HCC患者的不良預後相關。然而,沒有人研究過肝幹細胞和肝癌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