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澳門佛光協會成立20周年 聰敏靈巧迎佛誕暨素食嘉年華
法師主法
素食嘉年華
西井村食品攤位
分享茶藝
親子遊戲
佛教在線澳門訊 時值農曆四月初八,為紀念佛陀誕生,慶祝澳門佛光協會成立二十周年,澳門佛光協會澳門漁人碼頭會議展覽中心舉辦了「慶祝澳門佛光協會成立二十周年 聰敏靈巧迎佛誕暨素食嘉年華」活動,並禮請臺灣佛光山副住持慧倫法師,澳門禪淨中心住持覺仁法師,邀請臺灣、菲律賓以及澳門上百間健康素食館一同共襄盛會。
十三日上午十一時半素食嘉年華正式開幕。佛光山副住持慧倫法師致詞時提到,素食所代表的健康與環保精神,在臺灣已經深入民心,並在臺灣社會形成一種素食飲食文化。是次盛會中,我們將臺灣的素食文化帶到澳門,希望能在澳門將素食文化推廣開來,使更多民眾能從中受益,變得更加健康長壽。而且,素食不僅意味著健康,還意味著美味。想起以前我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用素食招待來賓,很多客人用齋過後,大家讚嘆:「素食那麼好吃,以後我們就一直吃下去!」不僅如此,如果更多的民眾能將素食吃下去,地球也會變得更加健康。當今世界氣候異常,其中一大原因就是葷食吃得太多,我們不得不用更多的資源來飼養豬、牛、羊等動物,造成地球資源嚴重浪費以及二氧化碳過量排放,引起大量的環境問題。因此,如果大家能多吃些素食,少吃些葷食,就是在保護我們的共同家園。鼓勵吃素,就是在鼓勵環保。吃素可以一舉多得,大家何樂而不為。
接著,澳門佛光協會會長陳志強致詞表示:澳門佛光協會舉辦了一系列活動慶祝澳門佛光協會成立二十周年以及喜迎佛誕,這次素食嘉年華是重中之重。感謝八十多間臺灣素食展商以及十多間本澳素食店一起慶祝佛誕。廣大市民通過浴佛活動,淨化心靈,能夠平等、慈悲、莊嚴地慶祝節日。並希望明年能有更多的宗教團體能夠參與素食嘉年華,喜慶佛誕。
之後,慧倫法師在覺仁法師和陳志強會長的引領下,參觀了來自臺灣及澳門的各間攤位,包括茶品、手工藝品以及臺灣地道的手信等。
下午,舉行了茶藝講座,茶藝師與大眾分享茶藝,介紹了高山烏龍等六種茶的特性及其衝泡注意事項。泡茶要掌握時間、水溫,根據不同的茶類,衝泡的時間有所不同,泡茶亦要中道,時間不夠會太淡,時間長了,就會太濃,就不能嘗到茶真正的味道。各種茶有不同的養生功能,茶藝師亦一一解說,聽眾踴躍提出問題,並與茶藝師交流。講座圓滿後,大眾在茶藝區內品茶淨心。
市民在浴佛區浴佛,得到心靈的環保;同時,地球的環保亦是大家關注的議題。有見及此,大會邀請了Green Monday 高級業務發展經理梁銘基先生同大眾分享,《舌尖上的綠色風潮》;全球暖化導致農作物失收,引發糧食危機,同時畜牧業比汽車、飛機、甚至工廠的廢物排放量更高,因此,要化解當前的糧食危機,可從素食開始;我們只要實行素食,就可以拯救很多生命;而且素食亦能使身體更健康。同時,我們從日常的生活細節中,也可以出一分力去維護地球的天然資料,比如每天洗澡少一分鐘,就可以省下很多水。梁先生的分享引起聽眾的共鳴,有聽眾亦分享素食令自己病癒的經驗。素食能救地球,亦能帶來健康的生活。
晚上七時舉行浴佛祈福法會,禮請佛光山副住持慧倫法師、澳門佛教總會理事長寬靜法師、澳門慈友白蓮本色會住持蔣寧仁波切主法。慧倫法師開示時表示,期望這次浴佛祈福法會,大眾透過浴外在的佛身,淨化自性,祈願在浴佛法會中,大眾能洗除內在的貪嗔痴汙垢,進而開啟內在的智慧光明,亦期望是次活動順利;佛光協會陳志強會長表示浴佛節,提醒我們佛陀的教示,一切眾生皆有如來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期望這次活動能讓佛法走入社會,願大眾以清淨心、供養心浴佛,增長智慧。法會中慧倫法師恭讀星雲大師為佛誕節祈願文,在悠揚的浴佛偈梵樂聲中,三大師引領大眾虔誠浴佛。
會場內外,有來自臺灣及澳門的近百家商店帶來特色素食及精品,讓市民目不暇給,滿載而歸;大眾在場內各個區域集印換領心儀的禮物,法喜充滿。晚上九時,第一天的活動圓滿結束,大家相約明天及後天繼續前來浴佛淨心,品嘗美食。
「慶祝澳門佛光協會成立二十周年 聰敏靈巧迎佛誕暨素食嘉年華」可謂精彩紛呈,不僅有美味地道的臺灣素食,還有一系列綠色環保講座向澳門市民傳播食素的種種利益。十四日上午十一點半,講座「我要真素食」主講人陳宇程(Calista)開始了一場與眾不同的綠色環保講座。開始時,由於講座位置偏僻,聽眾不是很多,正所謂「知音不在多,一個勝十個」,Calista決定改變講座形式,與現場市民圍坐在一起,開始分享她關於茹素的故事。Calista曾經看到由於運輸需要,一群豬擠在貨車上,空間狹小,無處安身。她覺得豬也有喜怒哀樂,卻只為了人類的口腹之慾而殺掉它,這對豬而言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而且由於飼養家畜,如豬、牛、羊,不僅會造成自然資源的浪費,而且還會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種種環境問題。有鑑於此,即人道主義與環境保護,我們應該改變自己的飲食結構,開始茹素。而且素食裡面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如脂肪、碳水化合物、維他命、蛋白質、礦物質等。長期茹素,人體可以保持鹼性狀態,增進身體健康,而且可以增強身體耐力,保持精力與活力,做起事情事半功倍。但是,素食如果不能營養搭配,也會造成一些身體問題。譬如,只吃大豆,人體長期攝入大豆中的雌激素,會造成女性子宮肌瘤;只吃青菜類素食,人體會缺乏蛋白質和維生素B,同樣會造成嚴重的身體問題。因此,必須尋求一種均衡的茹素方式,如搭配各種顏色的材料一起食用,才能實現健康的飲食目標。此外,Calista不僅對素食深有研究,甚至還開了一間健康概念素食館。而且,她還在自己的素食館內引入「公平貿易」這一概念,即直接與有機素食食材供應源建立聯繫,免去中間各種繁瑣的供應環節,並以高於市場價格,即真正「合適」的價格來採購這些有機作物。這樣不僅保證了菜農的利益,更加保證了食材質量,為食客做出更多美味的菜品。
嘉年華不僅有美味地道的臺灣素食以饕食客,還有一系列多種多樣的活動使大眾享受其中:親子遊戲悅讀區熱鬧非凡,小朋友們三五一群,坐於塑料薄墊上,拿著蠟筆,認真地為悉達多太子、哆啦A夢、卡通巴士等等諸多形象塗抹著自己心中的色彩,正所謂「譬如工畫師,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畫,諸法性如是;心中無彩畫,彩畫中無心,然不離於心,有彩畫可得。」世間萬物諸佛菩薩本來就無一定形象,一定顏色,正是小朋友們的想像力讓我們看到了牆上所貼滿的大千世界。另外一邊,有淨法師與小朋友們圍成一圈,帶領大家唱起三好歌,最後每一個小朋友在神秘大獎的「誘惑」下,都能自己獨立唱完,在愉悅的氛圍中,使「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的三好種子紮根於小朋友們的心裡。
走到大廳舞臺旁,正趕上「投入佛法遊戲中」的活動現場。只見舞臺上鋪滿了各種各樣的獎品,每一個獎品上都貼著星雲大師的法語,如「妙心吉祥」、「慈悲喜舍」、「不請之友」、「法喜充滿」等等。舞臺下面,大排場龍,無論是長者、青年還是小朋友,都躍躍欲試,試圖用圓環套中自己心儀的獎品,帶回家中,同時與周圍的家人、朋友分享這些令人欣喜的法語。
走進熟食區,看到顏幗貞師姐正與市民分享製作咖啡杏仁蛋糕的烹飪方法與技巧。顏師姐一邊向市民們介紹蛋糕的製作方法一邊現場演示,不多時演示攤位就被圍得水洩不通。素食原來可以做得這麼味美精緻,相信市民們看過之後可於素食糕點烹飪方面獲益匪淺。
到了下午五點,會場舞臺下的觀眾席又開始熱絡起來。由自然教育導師陳俊明先生主講的「細·素·慢活生命」綠色環保講座吸引了大批聽眾前來。陳先生認為,儘管快樂的形式不一,如健康、子女孝順、世界和平等,但所有人對快樂的定義都是一致的。雖然每個人都會遭遇失敗、挫折、親人離世等令人不快的事情,但我們確實有辦法令自己快樂起來,就是保持一種樂觀積極的態度,相信堅持就會成功。同樣,雖然每個人都會經歷生老病死,但我們確實有辦法延緩衰老並推遲死亡時間,這種也是一種態度──「細、慢、素」。特別是「素」,茹素不僅意味著健康與環保,更是一種簡單的生活態度,索取的少,給予的多,身體自然更加健康,資源壓力自然變小,人機關係自然和諧。「細」的好處更多,俗語「細嚼慢咽」,細嚼可以預防牙齒問題、提升味覺敏銳度、保護腸胃、增加腦部供氧、預防肥胖、提升交際能力等等。而「慢」,並不意味著我們說話做事要「慢吞吞」或「拖延」。「慢」字的本義是眼睛被蒙而造成動作遲緩的狀態。小心翼翼自然動作緩慢,「慢」是要提醒我們要謹慎跟專心,循序漸進,不能狼吞虎咽,否則「欲速則不達」。
會場西單的法水長流人工水渠上,一朵朵市民們施放的蓮花燈漂流其上,最後行止於觀世音菩薩像前的許願池中。這場素食嘉年華及其形式各異卻精彩紛呈的種種節目,就像這許願池,接引廣大澳門市民前來,浴佛,淨心,收穫,法喜充滿。
佛光山副住持慧倫法師主講的「環保與心保講座」準時於晚上七時開始。法師說道:現在的環境問題是由過去四十幾年的環境破壞所造成的。佛法講:「有因有緣世間成」,環境問題的因是我們造成的,壞境問題的果也在我們身邊呈現出來。佛教講:「三界為心,萬法為識。」我們的心就像工畫師一樣,能作種種畫;我們的心所創造出來的世間,就是因緣果報所呈現出來的種種狀況。譬如說澳門,澳門的環境是由所有的澳門市民在幾十年間共同所創造出來的。這就叫做緣起法。因此我們可以了解現在的環境問題是由所有人類所共同造成的。佛法講:「心淨則國土淨」,因此心不淨,那麼國土就不淨了。我們有怎樣的想法,那麼周邊的因緣條件都會按照我們的想法組合在一起。因此,我們的環境與內心的想法是完全一致的。這就是環保與心保的關係。因此為了改變世界環境問題,我們要認識緣起法,認識到世界每增加一度氣溫,都會帶來難以估量的災難,而氣溫增加的原因,就是我們為了經濟發展,過度燃燒各種化石燃料;為了滿足口腹之慾,大量飼養豬牛羊等家畜;為了生活享受,而大量使用冷氣、冰櫃等等。誠然,按照佛法觀點,萬物都會經歷成住壞空,也許終有一天,人類會面臨暫時終結的時候。但是,我們至少可以延緩這個時間,為我們的子孫後代留下良好的生存環境。如果我們都能少一些享受的心念,尊重生命、珍惜資源,我們就能改變周遭日趨惡化的環境,落實環保宣言,用智慧創造出一個適宜於人類生存的地球。慧倫法師關於心保與環保的講座發人深省,為在場的澳門市民們種下了心保的種子,這顆種子終會長成參天大樹,將心保的概念傳播給其他人,共同創造出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
迎佛誕素食嘉年華已經進入第三天。上午的綠色環保講座「東西的故事」由袁嘉浩先生主講。袁先生跟市民們分享了自己在生活中所發現的20件造成資源浪費現象的故事,包括養老金、人工、膠帶、吸管、蟲蟲、可樂、衛生棉、兩隻狼、剩食、電視機、刀子、餐盒、洗潔精、母乳、鯊魚、讀書、紙巾、膠樽、素食、車,希望藉此來提高澳門市民的環保意識。譬如買飲料時可以隨身帶一個不鏽鋼吸管,去餐廳時可以隨身帶一個飯盒,用餐時儘量吃完所要食物,儘量不用紙巾,不吃魚翅等等。儘管環保行為看似非常麻煩,需要自備諸多器具,但以經濟價值來衡量,背後可以大幅度減少資源浪費,二氧化碳排放,產生無形且巨大的經濟利益。
下午二點開始魔術表演,臺下坐了約一百來人。魔術師熟練地操作著各種魔術道具,手法之快,令觀眾目不暇接,不時爆發出掌聲。轉到另一邊,今天的茶藝茶品講座是由Janet小姐主講的西方茶藝知識。Janet不僅向市民們介紹了西方飲茶習慣,譬如下午茶及其茶食的飲食方法,還講解了西方飲茶禮儀,譬如各種刀叉等餐具的使用,還現場示範了餐巾的使用方法,令在場市民獲益匪淺。更為貼心的是,旁邊中國茶藝師還現場衝泡了一壺壺玫瑰花茶給現場聽眾品飲,不僅令現場市民享受到了中國花茶之醇香,還體驗到了中西茶藝交融的魅力。
下午四點,慧倫法師繼續昨天「環保與心保」的議題,並且借用經濟學原理「開源節流」,闡述佛法對環境問題的應對之道。首先是「開源」,即開發自己的慚愧心、感恩心、歡喜心與感動心,培養一種慈悲愛物的環保意識 。在《睒子菩薩經》中提到一位睒子菩薩,每丟一張紙就生怕會汙染大地,每講一句話就唯恐會驚擾大地,每走一步路就擔心會踩痛大地,這就是一種慈悲愛物的環保意識。節流是截住我們「貪嗔痴」之流。因為,人心的貪嗔痴才是造成生態破壞、能源危機的主要原因,所謂「一念無明而萬法生」,每一念過度需要享受、滿足的想法都會加速地球資源的枯竭跟環境破壞。一念享受看似微小,日久天長,積小成多,風吹草偃,必成惡性循環,對人類之危害大矣。這就是緣起法,我們在因緣中看到環境破壞之因,又在因緣中看到環境破壞的解決之道──心靈環保。星雲大師對環保問題說過:「其實這不是問題,重要的是自己有沒有心?所謂『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今天這個世界需要的是有心人,如果我們對於搶救地球,人人有心、有願,都想:『地球有病了,我要幫助他,不讓他惡化下去。』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那麼地球的災難就不是問題了。」環保的確不能只是一種宣言,而是一種需要長期堅持且艱苦的行動,需要每一個人都要切實地參與其中,才能共同創造出一個更加健康美好的世界。
素食嘉年華雖然已進入倒數計時,但是廣大澳門市民的參與熱情仍然高漲,無論是綠色環保或茶藝茶道講座、魔術表演、素食蛋糕烹飪分享會,還是各類親子活動等等,相信市民們不僅能收穫來自臺灣地道的美味素食,更能從各類活動中提高自己對環保與心保問題的意識,共同為創建一個更加和諧的世界而努力。三天的迎佛誕素食嘉年華吸引了二萬市民參與,活動在金觀音大抽獎後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