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氏度(C)與華氏度(F)
華氏度 = 32 + 攝氏度 × 1.8
攝氏度=(華氏度-32)/1.8
開氏溫度(K)與攝氏度(C)
開氏溫度(K)=攝氏度(C)+273.15
1MPa=1000 kPa ;
1KPa=1000Pa;
1MPa=10bar;
1bar=0.1MPa=100 kPa ;
1大氣壓=101.325 kPa =1bar=1公斤;
1bar=14.5psi;
1psi=6.895 kPa ;
mH 2 O
1kg/cm 2 =9.8 × 10 4 Pa (可近似 10 5 Pa ) =10 mH 2 O=0.98ba=0.098 MPa
1Pa=0.102 mmH 2 O=1.02 × 10 -4 mH 2 O
1 mH 2 O=9.8 × 10 3 Pa=9.8kPa
1 CFM(立方英尺/分鐘)=1.699 M3/H=0.4719 l/s
1 M3/H=0.5886CFM(立方英尺/分鐘)
1 l/s=2.119CFM(立方英尺/分鐘)
1 fpm(英尺每分鐘)=0.3048 m/min=0.00508 m/s
1 kW=1000 W
1 kW=860Kcal/h(大卡)
1 W= 1 J/s(焦/秒)
1 TR(冷噸)=3024kcal/h=3517W(冷量)
1 Btu(英熱單位)=0.252kcal=1055J
1 B tu /h(英熱單位/小時)=0.252kcal/h
1 B tu / h (英熱單位/小時)=0.2931W(冷量)
1 B tu / h (千英熱單位/小時)=0.2931kW(冷量)
1 HP(電)=0.75kW(電)
1 kW(電)=1.34HP(電)
1 RT(冷量)=3.517kW(冷量)
1kW=0.2843RT=860kcal/h=3.412 × 10 -3 MBtu/h ( 10 6 英熱單位 / 小時)
1 kcal/h=1.163W
1、膨脹閥選型:冷噸+1.25%餘量
2、壓機功率:1P=0.735kW
3、製冷劑充注量:製冷量(kW)÷3.516×0.58
4、風冷機水流量 :製冷量(kW)÷溫差÷1.163
5、水冷螺杆機冷水流量:製冷量(kW)×0.86÷溫差
6、水冷螺杆機冷卻水流量 :( 製冷量kW+壓機功率)×0.86÷溫差
( 備註: 製冷劑充注量:和製冷劑的特性、製冷裝置的特點有關,不同的製冷劑計算的取值不同的,不同的製冷裝置空間大小也不同,如分體空調器的接管長度不同,製冷劑的充注量也要變化。這公式只適應某種特定的製冷劑及特定的製冷裝置。 )
1.5m ㎡ 是12A-20A(2650~4500W) 1P~2P
2.5m ㎡ 是20-25A(4500~5500W) 2P
4 m ㎡ 是25-32A(5500~7500W) 2P~3P
6 m ㎡ 是32-40A(7500~8500W) 3P~4P
備註:
(1)如上公式是:
Q T =Q S +Q L ;
Q T = ξL(λ 2 -λ 1 )
(2)不合理的地方:
Q L =r ξL( W 2 - W 1 ) (r 為水的氣化潛熱,在 20 ℃時的氣化潛熱約為 2450 kJ/kg ,該氣化潛熱的值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如上所列 600kJ/kg 有點偏小,僅供參考 )
(2)水流量計算與冷卻塔估算:
注)、以上兩個計算公式反過來也可以用;
即:知道了冷凍(卻)水流量以及溫差,可以推導出製冷(制熱)量 冷卻塔的估算:
(備註:鑑於實際情況的不同,上表格冷庫的負荷估算稍偏大點,一般冷庫配置是35~110W/ ㎡ ,按內容積、層高等不同而不同;) (備註:鑑於實際情況的不同,上表格 空調的新風量小了點,一般在相對封閉的空間,新風要求是30 m 3 /hp(每人每小時30立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