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橋旁 閩江現「藍眼淚」?

2020-12-06 海峽網

N海都記者 石磊磊/文 毛朝青/圖 實習生 林海菲

海都訊 上周六晚,洪山橋周邊的閩江裡,出現了類似「藍眼淚」的發光物!昨日,福州市民龍女士向海都記者反映,她和周邊居民都看到閩江上出現成片閃爍的藍色光斑,當時覺得十分壯觀。事後,她也有擔心,這些發光物是藻類,還是其他物質?是否影響閩江的水質?就此記者採訪了相關部門和專家。

藍色發光物,從下遊漂向上遊

龍女士昨日向記者提供了上周六晚拍的視頻。視頻是從洪山橋靠近南江濱一側拍攝的,可以看到江面上星星點點,不停閃爍出藍色和銀色的光芒,有別於閩江兩岸建築燈光的倒影。

龍女士說上周六晚有下雨,但洪山橋附近閩江成片發光物十分明顯,從東向西,流向上遊,也就是福建農林大學方向,從晚上11點45分,持續到12點,隨後慢慢散去。

昨日下午,記者根據龍女士的指引,來到南江濱聯通花園前,這裡還在進行環南臺島濱江休閒路第五標段的施工。在堤外有一處水閘,倉山區建新鎮的內河水,就是從這裡排入閩江。現場的市民均表示,沒有注意到上周六夜裡發生的事情。

環保部門:閩江藻類為圓篩藻,無生物毒性

為了確認發光物的狀況,昨日下午,記者也聯繫了福州市環保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他們一直在監測該河段水質情況。

「閩江流域洪山橋段周邊有福州市的原厝水質自動站(距洪山橋直線距離大約2公裡),實時在線監測濁度、總磷、總氮、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等因子。今年8月,氨氮、總磷、高錳酸鹽指數均達到地表水III類標準,其中8月26日—28日,對藻類影響較大的總磷和氨氮濃度在II類標準範圍內。根據人工監測結果分析,2018年1—8月,該河段水質均達到地表水III類標準,其中8月上旬達到II類水質標準,都在達標範圍之內。」該工作人員說,上周閩江水質沒有受到影響。

至於是否是藻類發光,該工作人員解釋說,今年7月、8月,閩江(福州段)浮遊植物監測結果表明,該河段的藻類主要為硅藻門的圓篩藻,未發現具有發光能力甲藻門的夜光藻。圓篩藻多為河口及近海生態系統的浮遊植物種類,是草食性水生動物的主要食物之一,目前研究尚未發現其有生物毒性。

記者採訪了一位城建部門專家。這位專家告訴記者,「藍眼淚」屬於海水中的藻類,出現在閩江洪山橋段的可能性比較低。他同時表示,在閩江上,過去也出現過發光漂浮物,是從內河排入閩江的物質,因為含磷,所以會發光。

該專家表示,只有加強對水源地夜間和雨天的取樣頻率,才能破解「藍眼淚」之謎。

感謝龍女士提供線索,獎勵50元

□點擊

藍眼淚

「藍眼淚」指的是夜光藻,是一種肉眼可見的微生物,藻體近圓球形。通常一種赤潮結束後,會暴發夜光藻赤潮。科研人員在平潭、長樂、福清、黃岐半島、廈門五緣灣、鼓浪嶼都發現過這種微生物。夜光藻有「海裡的螢火蟲」之稱,發光的原理和螢火蟲差不多,在海浪拍打下,體內的發光腺和螢光素受到刺激,從而發出淺藍色的光,但很快就會消失,一般出現在春夏時節。

相關焦點

  • 閩江口馬祖的「藍眼淚」 比平潭的美千百倍
    馬祖,這座美麗的列島,散列在福建閩江口,在36個島嶼中,有人居住的只有南竿、北竿、東引及莒光等大島,其他島礁則是野生鳥類的棲息地。她曾披著戰地神秘的面紗,如今,「藍眼淚」卻讓她一夕之間成為熱門景點,被臺灣媒體評選為「一生必去的臺灣自然景點」榜首。
  • 臺灣馬祖「藍眼淚」季節已至 首波小量現蹤東莒(圖)
    中新網3月28日電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馬祖2019年「藍眼淚」第一波到了。目前小量現蹤東莒,3月27日晚「追淚團」看到岸礁、碼頭水清澈的地方,有微微發光的「藍眼淚」。
  • 福鼎驚現「藍眼淚」,那麼藍眼淚到底是什麼?
    面朝嵛山島的福鼎漁井海灣2016年6月初也有網友在此拍攝到「藍眼淚」海上奇景照此推測五、六月便是見證這一夢幻景觀的最佳時節2016年福鼎漁井海灣藍眼淚@王志凌 郭建平(2017年5月3日 福州長樂海灘現「藍眼淚」奇觀)
  • 福建頻現「藍眼淚」 海岸線如星空美輪美奐
    福建頻現「藍眼淚」 海岸線如星空美輪美奐 (1/4) "← →"翻頁
  • 馬祖「藍眼淚現象」CNN列為世界15大奇景之一
    馬祖列島是閩江口外的一串美麗珍珠,位於臺灣海峽西北西方,四面環海,隸屬於連江縣,包含南竿、北竿、東莒、西莒、東引、西引等島嶼,擁有軍事遺蹟及戰地景致,如軍艦、營區、古砲、鐵堡、碉堡和坑道等,形塑了極特殊的觀光特色與戰地風貌。
  • 福建平潭現「藍眼淚」
    福建平潭現「藍眼淚」 4月17日,福建福州。平潭部分海域出現「藍眼淚」景觀。夜晚,海面上能看到泛著星星點點的藍色螢光。專家表示,平潭「藍眼淚」是夜光藻,受外界強烈擾動,發出藍色螢光。
  • 福州長樂海灘現「藍眼淚」奇觀 畫面夢幻震撼
    福州長樂海灘現「藍眼淚」奇觀 畫面夢幻震撼 (1/4) "← →"翻頁
  • 「藍眼淚」近期頻現石獅為哪般 部門:「藍眼淚」非赤潮
    ­  4月28日,本報頭版刊登的《「藍眼淚」約會觀音山》的圖片消息引人關注,人們在驚嘆之餘也心有疑問,「藍眼淚」近期緣何光臨石獅,它是不是屬於赤潮?連日來,記者進行了採訪。­  尋找「藍眼淚」­  4月26日晚,一位市民在錦尚華錦碼頭海域發現了熒藍色的潮水,迅速向市生態環境保護局作了反映。
  • 一生必去的臺灣自然景點:馬祖「藍眼淚」奪冠
    馬祖,這座美麗的列島,散列在福建閩江口,在36個島嶼中,有人居住的只有南竿、北竿、東引及莒光等大島,其他島礁則是野生鳥類的棲息地。她曾披著戰地神秘的面紗,如今,「藍眼淚」卻讓她一夕之間成為熱門景點,被臺灣媒體評選為「一生必去的臺灣自然景點」榜首。
  • 福建「藍眼淚」奇觀如何形成,科學家稱是赤潮生物
    作者:大臉菌近日,福建多地的「藍眼淚」奇觀再次刷爆網絡,作為常年出現「藍眼淚」的平潭島更是吸引了眾多攝影愛好者徹夜等待。腳踩星辰,夢幻追淚,許多人都希望前去一睹這夢幻般的仙境。不過,如果你知道藍眼淚是怎麼來的,或許就高興不起來了。
  • 福州長樂海灘現"藍眼淚"奇觀 畫面夢幻震撼
    福州長樂海灘現"藍眼淚"奇觀 畫面夢幻震撼 2017-09-20
  • 馬祖驚現「藍眼淚」奇觀 沙灘能踩出「藍腳印」
    馬祖驚現「藍眼淚」奇觀 沙灘能踩出「藍腳印」 Rare 'blue tears' appear at Matsu Islands  據了解,每年約4至5月出現的藍眼淚,在馬祖直到現在都還看得到。30日晚間9點左右,在馬祖遊客中心前的大漢據點周遭海面,出現點點藍光,隨著海浪拍打在岸邊,螢光色亮點不斷出現,漆黑的海面上,仿佛出現閃爍流星。原本預計只出現兩至三周的馬祖特產「藍眼淚」,竟然到夏天都還看得到,連馬祖人都忍不住感嘆,今年藍眼淚出現期間超過三個月,令人驚喜。
  • 霞浦頻現藍眼淚
    近幾天在霞浦微信朋友圈藍眼淚不斷被人們刷爆出現藍眼淚的海域位於該縣長春鎮小呂沙灘入夜時分點剛過來「追淚」的人們一波接著一波他們中大都數是年輕人也有攝影愛好者他們有的在沙灘邊上涉水尋找有的則用腳不停的踩踏沙灘……「藍眼淚來啦
  • 臺灣自由行,馬祖南竿藍眼淚生態館
    藍眼淚生態館是馬祖今年暑假才正式營運的最新景點,同時也是馬祖第一座具有高互動性的自然遺產生態主題館透過海洋大學海洋大學的夜光蟲培育技術,即使是非藍眼淚的季節造訪馬祖也能看到藍眼淚館內除了有靜態的馬祖生態介紹之外,也運用了環繞虛擬實境讓遊客體驗夢幻的傳奇故事,目前想入內參觀都是採預約制,透過專人解說及導覽,一年四季都可以在藍眼淚互動館裡近距離的認識且接觸藍眼淚,
  • 福建平潭現"螢光海"奇景 專家:不是"藍眼淚"
    連日來,不少人聲稱在長樂海西動漫創意之都附近的沙灘上,發現了「藍眼淚」奇觀,還有人說在平潭流水鎮碼頭也出現了該奇觀。記者就此請教了福州市海洋與漁業技術中心副主任蔡雷鳴。根據描述和圖片,他說,這可能是夜光藻引起的,不是「藍眼淚」。
  • 泉州一海灘現「藍眼淚」 如星空美輪美奐
    黃先生通過查詢,確定自己所看到的就是網上所說的「藍眼淚」。黃先生諮詢了當地的漁民,在往年,也曾見到過類似的「藍眼淚」。有市民說:「惠女灣又8公裡長的海岸線,景色十分美麗。以後,如果市民要看『藍眼淚』不必千裡迢迢趕到平潭,在自己家門口就可以看得到。」如此神奇的藍色真是夢幻至極呀!
  • 漳州開發區海域驚現神秘的「藍眼淚」
    漳州海域也出現了神秘的「藍眼淚」,9日晚,一名網友爆料稱,在漳州開發區卡達凱斯海域,他就邂逅了「藍眼淚」,並拍攝了一段視頻。導報記者發現,視頻中的畫面是漆黑的海面,在遠處燈光的作用下,海面上的波濤時隱時現。突然,一條藍色的「絲帶」在波濤中「暢遊」,時斷時續。
  • 【植物知識科普】從藍眼淚分析藻類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最近頻上抖音微博熱搜的海邊迷人的「藍眼淚」,隨著海水湧動,仿佛浩瀚星空的瑰麗畫面。每到夏季,我國東海沿岸,特別是福建沿海一帶的海面上頻繁出現藍色螢光,仿佛進入了「阿凡達」的世界,這種現象被稱為「藍眼淚」。
  • 馬祖「藍眼淚」
    ↑在馬祖地區南竿島一處海域拍攝的「藍眼淚」現象(5月1日攝)。 每年4至6月是馬祖地區觀賞「藍眼淚」現象的最佳季節。產生「藍眼淚」現象的是一種名為夜光藻的海洋浮遊生物,其因能在受刺激後發出藍光得名。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在馬祖地區北竿島一處海域拍攝的「藍眼淚」現象(5月2日攝)。↑在馬祖地區南竿島一處海域拍攝的「藍眼淚」現象(5月1日攝)。↑在馬祖地區北竿島一處海域拍攝的「藍眼淚」現象(5月2日攝)。
  • 「藍眼淚」的季節來了!到哪裡能看到藍眼淚?
    ▲攝影師翁武財15日晚拍於平潭流水鎮記者在微博上搜索發現,連日來不少網友聲稱在平潭也拍攝到了「藍眼淚」。有細心的網友發現,和往年相比,今年「藍眼淚」出現的時間提前了兩個月。「長樂海域並未有『藍眼淚』出現的記錄,根據你們的描述和圖片,很有可能是夜光藻。」蔡雷鳴介紹,「藍眼淚」一般指的是介形蟲,也叫海螢,生活在沙子中,肉眼可見,是扁的。海螢的身體內有一種叫發光腺的奇特構造,受海浪拍打等刺激時,就會產生淺藍色的光,一般在六七月份出現,而且是沿著沙灘呈帶狀。會發光的夜光藻出現在四月初,是世界性的赤潮生物,在我省沿海很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