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旺:痴迷收藏矽化木樹化玉50餘載

2020-11-22 騰訊網

張海旺向記者介紹他的藏品。

矽化木《關公》。

樹化玉《天下第一蟲》。

樹化玉《魚頭》。

有人收藏郵票,有人收藏古玩,也有人收藏奇石……七旬老人張海旺年輕時喜歡上了矽化木和樹化玉收藏,半個世紀的時間從未停歇,攬得美石千餘方,並出版了專著《絢麗多彩樹化玉鑑賞》。讓我們走近收藏家張海旺,聽聽他與矽化木和樹化玉的故事。

「陰差陽錯」與石結緣

張海旺,蒙古族,又名額爾登必力格,1948年出生在巴彥淖爾盟烏拉特後旗烏蓋蘇木富海三隊的一個貧苦農家。「家裡兄弟姐妹10人,光吃飯都是問題,父母為了養育我們,含辛茹苦,操勞一生。」張海旺說。雖說生活清苦,日子艱難,可張海旺卻懂得讀書改變命運的道理。1964年,張海旺考上了當時的巴盟二中。家裡沒有錢,父母貸款20元圓了他的「中學夢」。

1968年,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張海旺到烏達礦務局黃白茨礦採煤六隊當了工人。在這裡,他賣力工作,賺錢養家,並有幸和矽化木和樹化玉結緣,開啟了50餘載的收藏之旅。一次下井,煤層頂底板樹葉化石引起了張海旺的注意,他似乎發現了新大陸,追著老工人刨根問底,最終了解到了樹葉化石一些知識,並開始收藏。上世紀70年代,張海旺調到了五虎山礦工作,礦上矽化木很多,如磁石般吸引著他繼續探索。後來,張海旺進入中國礦業大學深造。其間,矽化木和樹化玉成為了他學業之外的研究課題,因為,他已有了一輩子和它們打交道的想法。

大學畢業後,張海旺回到了熟悉的煤礦。1978年的一天中午,他從井下上來時又餓又累,恰好趕上礦上班中餐,採區井口有人賣燒雞,他買了一隻。當時,現場人多,張海旺不好意思吃,就往西南方向沒有人的地方走去,走了大概400米,在五虎山礦背面找到一個僻靜的地方坐下吃燒雞。他一邊吃一邊觀察周圍環境,看到西邊30米外有一塊像矽化木的大石頭,便好奇地走了過去,仔細一瞧,果真是矽化木。第二天,張海旺就找人把矽化木挖出,並將其拉到吉蘭泰石材廠加工切割。切割第一刀後,張海旺發現,切面的圖案特別像「關公」。於是,他給這塊矽化木切片起名叫「關公」。

當年,自治區書法家、中國古錢幣收藏家楊祿安看過《關公》後驚呼:「太神奇了!太逼真了!太難得了!這可是天工之作,這應該比世界上著名的畫作更要珍貴,是無價之寶!」為此,張海旺高興得兩天兩夜沒有睡好覺。

吃燒雞吃出了矽化木極品,張海旺的神奇經歷一時傳為了美談。更為不可思議的是,這塊矽化木不僅誕生了《關公》,還切出一塊形狀外觀與我國寶島臺地圖相像的切片,張海旺將其命名為「寶島」。日前,張海旺將《寶島》與另一件樹化玉作品《仁愛礁》捐贈給了市博物館。「一石出二寶」,讓張海旺頗感振奮和驕傲,也激勵著他堅定收藏矽化木和樹化玉的信心。

五十餘載收藏之旅

為了廣泛了解矽化木和樹化玉,無論去哪裡出差,只要辦完事,張海旺一定抽出時間在當地尋找它們;不管什麼地方,只要辦奇石展,他必定會擠時間到現場轉轉。為了學習相關的知識,張海旺購買了許多地質方面的書籍,並拜訪中科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的專家,不斷豐富矽化木和樹化玉方面的知識。通過學習、實踐,張海旺對矽化木和樹化玉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了解。

經過反覆考察,張海旺將收藏重點放在了遼西、新疆和雲南一帶。「上述產地的樹化玉特點不一,值得一提的是遼西的樹化玉,其色彩豐富、硬度高、品相好、數量少,堪稱樹化玉之王,這一點世界上也是公認的。」張海旺說。

「我在收藏中特別注意各類質地好、品位高、有特點的稀有樹化玉。注意挑選各種動物類、風景類、色彩類、人文典故類的作品。」他說,「我不怕苦、不怕累,跑鄉村、到礦山,走南闖北。其間,有痛苦、有艱辛,吃住在老百姓家,一戶一戶看、一家一家選,度過了無數不眠之夜。」

張海旺告訴記者,他之所以在矽化木和樹化玉收藏這條路上有所收穫,這與他建立的全國龐大信息網有很大關係。他說:「我的信息網中有收藏家協會、奇石協會,還有好多奇石收藏家等。聯繫的重點包括遼寧、新疆、北京、昆明、西安、柳州、廣州等地。如果有這方面消息,聯絡人會第一時間通知我。像《天下第一蟲》就是我在雲南的一個聯絡人幫我覓得的,見到寶貝的那一刻,我沒有任何猶豫就把它收入囊中。《天下第一蟲》的蟲化石為玉白色,長度達59釐米,玉化程度非常好,整體飽滿細膩、透明光亮,記錄著那遙遠的年代、溫度、溼度、氣候變化、動植物演變的信息。我認為它是『天賜之寶』,是我最滿意的收藏之一。」

俗話說「好馬配好鞍」,好的樹化玉作品就要配合適的底座。為此,張海旺專門選擇上等的紅木、紅酸枝和天然根雕做成底座,使底座與作品相得益彰。回首漫長的收藏生涯,張海旺表示:「我是中國古生物學會會員、中國煤炭收藏家協會副會長、內蒙古煤炭經濟研究會會長、內蒙古觀賞石寶玉石協會副會長,這些頭銜都是行業內的同仁給我的,我與他們一起學習交流、切磋,對我幫助很大。我特別想說的是,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植物研究所副所長王軍教授是我生命中的『貴人』,正是在他的介紹下,我加入了中國古植物學會。在他的幫助,我有幸參加了4次世界古植物大會,展示了自己的樹化玉作品。」

與此同時,張海旺也頗為感慨地說:「為了搞收藏,我可以說是『過五關』『 斬六將』。『過五關』是:闖過了勞累關、資金關、加工關、設計關、照相關。『 斬六將』是:克服了壓力、工傷、病魔、痛苦、孤獨、焦慮。我深刻體會到,沒有辛勤的付出,哪有成功的喜悅;沒有刻苦鑽研,哪有震撼人心的累累碩果;沒有堅持不懈的努力,怎能獲得極具考古價值、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的『寶物』!」

一朝成名收穫豐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數十年的時間,張海旺收藏的矽化木和樹化玉作品多達1500多件,300多噸。本著保護和利用樹化玉精品的目的,張海旺編著了專著《絢麗多彩樹化玉鑑賞》,書中收納了部分矽化木和樹化玉佳作,有風景類、動物類、色彩類、人文典故類等四大類。應當說,每件作品都敘述著地球億萬年的變遷史,每個畫面都記錄著那久遠年代的瞬間狀態。有30多位國內外古植物學資深專家為張海旺作品親筆題詞,給予了極高評價。

「風雨兼程50餘載,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個人要想實現自己的夢想,只有沿著崎嶇道路勇於攀登,才能達到光輝的頂點。我算是幸運的,大半生和化石為伍,終有斬獲。未來,我想通過更多的方式和平臺展示矽化木和樹化玉之美,讓更多人認識、了解並愛上矽化木和樹化玉。」張海旺最後說。

(董巍巍 文/圖)

相關焦點

  • 美容樹化玉:女人必備收藏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賦予神秘色彩的緬甸樹化玉。  樹化玉的形成期在古生代石炭紀(始於距今3.55億年)到中生代白堊紀(結束於距今6500萬年)之間,形成需要極其苛刻的地質環境條件。古生物化石形成的概率僅為百萬分之一,能形成樹化玉的概率更低。
  • 低調的收藏界新貴,樹化玉的行情和價值如何?
    昨天的文章中,一位藏友在鬼市平臺上展示了一件自己收藏的木化石照片。木化石是上億年前的樹木因各種原因被迅速埋葬地下後,木質部分被地下水中的氧化矽交換而成的樹木化石,它保留了樹木的木質結構和紋理,其中一部分木化石因為玉化而呈現玉石質感,又稱矽化木或樹化玉。樹化玉的形成過程需要非常苛刻的條件,古生物化石形成的概率僅為百萬分之一,能形成樹化玉的概率更低。
  • 樹化玉「枯木」逢春
    新手上路成收藏界奇石賞玩新門類 集考古、收藏、投資於一體本報訊(文/圖 記者郭曉昊)古有點石成金,今有「枯木逢春」,似樹非樹,似玉非玉的樹化玉已成為收藏界裡奇石賞玩的新門類,它既可以作為觀賞石收藏,也可以作為雕刻的原材料,集考古、收藏、投資於一體。
  • 大地的舍利——樹化玉
    天涯樹化玉:以樹化玉聚友  與舍利子結緣  北京閩天涯樹化玉有限公司是以福建天涯文化石有限公司、泉州天涯公司和福建天涯奇石館為後盾的新興產業公司,公司於2010年年底來京籌辦,2011年十月,在十裡河橋程田古玩城正式掛牌試營業,2014年五月獲第三屆京交會文化創新投融資大會「最具投資價值項目獎」。
  • 樹化玉的價格仍在潛伏期 警惕三大陷阱
    雖然它一直以來沒有像南紅、琥珀那樣出現價格的狂飆,但縱觀這些年的市場還是非常樂觀的,樹化玉的稀缺性和投資收藏也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肯定。北京地區最大的樹化玉經銷商北京閩天涯樹化玉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明涯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樹化玉在觀賞之外,因其近期緬甸政府出臺的禁採和限制出口政策,使其同樣具備了很高的收藏價值。
  • 收藏樹化玉應慎防被風化(圖)
    樹化玉是由1億多年前的樹木演變而成(攝影:何波 圖片來源:廣州日報)    樹化玉由1億多年前的樹木演變而成,其形似樹,其質如玉,是不可多得的奇石收藏珍品。據奇石收藏愛好者葉文彬介紹,樹化玉由於玉質優劣不等,價格差異也是非常大,鑑別玉料主要憑一看、二照、三摸。
  • 有家就有樹化玉,樹化玉就是財富的新象徵
    樹化玉是擁有神秘氣場的大自然瑰寶。人們一看它就知道不是俗物——它有著木質的紋理,厚重樸實,又綻放著玉質的色澤,華麗尊貴;它精緻優雅,又不乏大氣澎湃;它看起來平易近人,但又被神聖繚繞;它飽含現代化流行元素,又體現出古時候的底蘊滄桑。讓人痴,讓人狂,這就是樹化玉的魔力。  一般來說,種水較好、玉化程度較高的雕件或擺件可以放在家中增添文化氣息。
  • 石家莊小夥痴迷隕石收藏 最大藏品重25斤
    在石家莊有一位24歲的小夥兒,痴迷於隕石收藏,幾年時間他就收集了50多塊隕石。  【解說】這位痴迷於隕石收藏的小夥兒名叫王子堯,是石家莊經濟學院大四的一名學生。在王子堯家的客廳,他向記者展示了他心愛的藏品。這些隕石塊頭有大有小,有的大如拳頭,有的小如米粒,有的外表光滑,有的坑窪不平。其中最大的一大型隕石重達25斤。
  • 玉石家族裡的新貴——樹化玉
    那麼到底什麼是樹化玉,為什麼這麼值錢呢?、守財的象徵,所以也會把樹化玉放置在廳堂中,以佑發財致富。 樹化玉,經過高溫高壓的鍛造,有著堅忍不拔的毅力,人們利用這一點,把樹化玉作為禮物饋贈好友,激勵他們正確面對所遇到的困難
  • "樹化玉"現身昆明 10萬年前一滴水賣價5800元
    樹化玉神奇亮相   昨日,記者在現場看到,陳列的「樹化玉」和「樹化石」品種非常豐富,從它們的表面可以清楚地看出樹木的外形、年輪。「我們剛發現這些玉石時,它與石頭沒有什麼差別,只有在去皮之後,經過打磨和拋光,二者的天壤之別一眼就能看出來了。」宋先生告訴記者,「樹化玉」因其特殊的成因,其硬度達到7以上,可以長久流傳。
  • 樹化玉的原石現在還能撿到嗎
    樹化玉的原石現在確實不太好撿到了,但是木化石還是有可能撿到的.之前就有過好幾個撿石頭的朋友讓我幫看他撿到的木化石.雖然我更喜歡樹化玉.也有一些朋友是通過其他方法來得到一些玉化度高一些的樹化玉.還有矽化木.
  • 自然之美—朝陽樹化玉
    朝陽已知最早的樹化玉形成於2.9億年前,最晚的形成於1.35億年前,中國域內發現的31處木化石產地中,有19處在朝陽。木化石公園 通過朝陽樹化玉,顯示出白堊紀時代的朝陽地區氣候溫暖、雨露充沛朝陽樹化玉 科學家說:如果把木化石比做一部書,它雖然是一部無字天書,但是
  • 程正明:痴迷收藏收錄機的南昌老人
    在南昌有一位收藏老物件的發燒友——程正明,他痴迷收錄機收藏長達33年的時間,收藏了近1000件藏品。 八收錄機成為一代人的共同回憶 1975年,收錄機產品在國內剛剛問世,上世紀八十年代,作為當時的一大「新生事物」,收錄機開始在各個城市中流行,成群結隊的年輕人踩著滑步、跳霹靂舞的情形,是城市裡一道惹眼的風景。
  • 木化石除了體現在觀賞與科研,還有多大的收藏價值呢?
    木化石有多大的收藏價值呢?嚴格的說,因木化石存世量較多,其收藏價值並不大,主要價值體現在觀賞與科研。 2 木化石如果玉化的好,就形成了樹化玉,樹化玉經過打磨拋光後,會露出五光十色
  • 登月50餘載,三大謎團仍待解:起源、磁場、地月距離
    原標題:登月距今50餘載,這三大謎團仍待解代小佩來源:科技日報7月20日是人類月球日。月球是距離我們最近的天體,近到在月球表面留下人類的腳印。從仰望月球開始,人們便對其開展了持續研究,許多關於月球的特性都已被我們所掌握。
  • 經過「2.5億年」沉澱,樹化玉終於與人類見面,價格不菲!
    這種價格不菲的樹化玉也正是大自然的產物。樹化玉的形成非常繁瑣,而且曾經就有過很多科學研究表明,這種樹木玉的形成,大概需要2.5億年的時間才可以慢慢出現,而且並不是所有的樹木在經過了2.5億年的時間沉澱都可以形成樹化玉。玉石形成的概率非常的小,甚至只是數百萬分之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