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不是因為綠色象徵著生命的原因,每年一到樹梢剛冒嫩芽時候環境保護問題就會又一次的引發大家的關注。
最近,NASA公布了一張全球綠化面積衛星圖,其中,僅中國一個國家的植被增加量,就佔到過去17年裡全球植被總增加量的至少25%。網友戲稱:中國這可「綠」了地球。
但是在這裡我想追問幾個問題。
我們為什麼要植樹?
為什麼要增加地球綠化面積?
做這些都是為了什麼?
答案也許是:植物能改善環境。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不斷的向自然界索取,但在資源的修復和治理則遠遠落後於開發。肆意的資源浪費與不合理的人類活動成為了導致全球環境惡化的最主要因素。
最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災難片被搬上熒幕,而在這些災難電影中講述人類與自然關係的佔到了60%。
為何如此多的導演都鍾情於這類題材?
是對人類破壞環境的警醒?
是對保護自然的呼籲?
還是對人類未來命運的洞察?
或許下面這幾部電影可以回答這些問題。
>>>後天<<<
人類對環境的破壞,引起氣候變暖,溫室效應造成地球氣候異變,全球即將陷入第二次冰河紀的故事。
北半球因溫室效應引起冰山融化,地球進入第二冰河期,龍捲風、海嘯、地震在全球肆虐,整個紐約陷入冰河的包圍中。
氣象學家霍爾教授曾在演講中預言過世界將會遭遇一次災難,但是這種警告卻沒有人相信。
幾天後出現了從未有過的惡劣的天氣狀況,這使得在美國境內發生極端天氣而且損傷慘重,更嚴重的是海平面的上升淹沒了紐約市,而且氣候急劇下降使得城市被冰雪覆蓋。
自然發怒,浩劫降臨。面對撲面而來的海嘯和呼嘯而來的冷風,人類只能瑟縮在角落裡發抖,影片中渴望救贖的人類只能祈禱終有一天會和自然和平共處。
>>>滅頂之災<<<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在全球生態環境危機正日益威脅人類生存的情況下一家人掙扎求生的故事。
美國主要城市的各個角落,轉瞬間到處瀰漫著古怪且可怕的死亡氣息,完全摧毀了人類在行為上的自控能力,人類猜不透它的傳播途徑,一時之間人心惶惶。
大自然已經對人類肆意汙染環境的做法忍無可忍,有一天它開始了向人類的報復。
植物突然釋放出一種無色無味的神經毒素,控制人類的意識,使他們不斷自殺。
面對突然降臨的災難,渺小的人類只能艱難求生。
>>>難以忽視的真相<<<
現代科技所帶給人類最大的福利,就是無處不在的便利,也是讓我們的生活質量比先輩大幅提升的關鍵。但沒有毫無代價的便利,這也恰恰是隱藏在幸福之後,我們有意無意忽略了的真相。
車輪擴大了我們的生活半徑,但爆炸式增長的化石燃料燃燒,造成的溫室效應以及隨之而來的海平面上升,正在真切地威脅著人類的生存。
面對這一問題,人類似乎患上了失憶症和拖延症,不知是有意無意真實存在的自然災害被他們一天天的忽視下去。
>>>星際穿越<<<
在不遠的未來,隨著地球自然環境的惡化,人類面臨著無法生存的威脅。
這時科學家們在太陽系中的土星附近發現了一個蟲洞,通過它可以打破人類的能力限制,到更遙遠外太空尋找延續生命希望的機會。
是什麼將人類推向了生死存亡的臨界點,需要靠幾個英雄拯救人類?
毫無疑問,正是不斷惡化的生態環境,是肆虐多年沙塵,更是環境持續變差的量變所導致的質變。
在影片中,始終存在一種觀點:與其將運氣寄托在尋找新的家園,不如集中精力在我們已經生活了百萬年的地球上多做努力。
>>>2012<<<
由於自然環境和資源長期被人類掠奪性破壞,地球自身的平衡系統已經面臨崩潰,人類即將面臨空前的自然災害。
一些國家已經在聯合秘密研製並建造可以躲避這個災難的方舟。
沒過多久,災難發生。強烈的地震、巨大的火山爆發讓眼前熟悉的家園變成了人間地獄。
人類不得不踏上求生之路,尋找可能讓他們生存下來的諾亞方舟。
當人們終於找到諾亞方舟的所在時他們又將面臨一個巨大的問題:數量有限的方舟究竟該把哪些人帶走?
最後,來自不同國家的人類做出了最重要的抉擇:「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都有平等的生存機會!」
如果說人類可以用平等一詞來對待自己,那麼為何不能將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平等對待。
若是逃離地球能解決一切問題,那麼之後人類的每一個生存地便都將與地球有著相同的結局。
災難片滿足了人類的窺探欲,影像的呈現把觀眾擺在了上帝視角。
無數人走進影院,通過畫面窺探和想像著人類未來的結局,在電影落幕後卻又自我催眠:這些災難一定不會降臨。
生存還是毀滅,自然早已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災難的降臨從來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量變積累成質變,就像墨菲定律說的:任何事情如果可能發生,那它一定會發生。
人類無法每天都抱著一絲僥倖對待自然,影像的作用不僅是警醒更需要我們付諸實際來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一切災難。
環境問題無法也不可能試錯,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先知,誰也無法預料到災難會在哪一天降臨,但至少現在的我們可以用保護環境來維繫地球的生態平衡,延長這個藍色星球的存續時間,延緩災難的降臨。
未來的文明必將打破或者重塑我們生活的一切,但是對於自然生命的熱愛和敬畏始終會是人類最本能的追求。
就像電影《機器人瓦力》中的那株代表著希望的綠苗一樣,面對世界上最後一份綠意,災難的來臨或許不僅代表著毀滅也可能是在重構人與自然的關係。
人類自認地球為故土,與其將運氣寄托在尋找新的家園,不如集中精力在我們已經生活了百萬年的地球上多做努力,畢竟這顆藍色星球才是我們現時所知的唯一家園。
或許我們個人力量有限,但是涓涓細流也能匯聚成河。趁著春日親手植下一棵小樹,靜等綠色布滿整個地球。
這樣電影中的災難場景才會永遠定格在熒幕中,人類逃離地球的結局才永遠不會降臨。
來源:新視覺影社
流程編輯:tf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