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有毀滅的一天嗎?來看看科幻電影中世界的「一千種死法」!

2020-12-05 知識就是力量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

在科幻電影的歷史上,「毀滅」 似乎是一個常說常新的題材。

於是,一年又一年,我們無數次在大銀幕上目睹了人類文明乃至地球的毀滅。這些電影在給大家觀感體驗的同時,也會讓人類深思。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科幻電影中描述的世界的「一千種死法」吧。

圖/暱圖網

死法一

小天體撞擊

代表作: 《天地大衝撞》 《絕世天劫》

1998年,這兩部以小天體撞擊地球為題材的災難片相繼上映, 引起了 人們對發生這類撞擊事件,並由此誘發大範圍海嘯和灰塵蔽日全球冰封的擔憂。

有一種猜想認為,恐龍滅絕就可以歸因於小行星或彗星一類的地外天體的撞擊。而發生在1994年的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撞擊木星事件,也讓全人類意識到小天體撞擊行星的威脅確實存在。

模擬實驗表明,如果有直徑達到10千米左右的小行星撞擊地球,撞擊掀起的塵埃就會造成全球範圍內的嚴冬和農作物歉收,從而導致人類文明的崩潰。幸運的是,以目前的天文學觀測結果來看,地球暫時還不會受到如此巨大的小天體的威脅。

動圖/電影《天地大衝撞》

死法二

全球氣候變化

代表作: 《後天》 《雪國列車》 《星際穿越》

自從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活動已經深刻地改變了地球的面貌,甚至改變了一些區域的氣候。全球變暖導致的兩極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無疑會導致這些城市被毀滅,進而對人類社會的穩定構成衝擊。

《後天》則描述了溫室效應的另一種後果,那就是全球氣候變化造成了季節紊亂,突如其來的強寒流讓繁華的城市被瞬間冰封。而《雪國列車》的故事背景,是人類試圖緩解溫室效應的一次不成功的嘗試。這場出於好意的災難也說明,全球氣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自以為是的改變很可能會引發 「蝴蝶效應」 。

圖/電影《雪國列車》

死法三

生化試驗失控

代表作: 《我是傳奇》 《十二猴子》

殭屍題材的電影為數不少,而科幻元素為這一古老的恐怖題材賦予了新的內涵。這一類影片暢想某種神秘的疾病或者失控的生化試驗,會直接將大部分人類變成行屍走肉,而倖存的正常人,則要在這個現代文明崩潰的世界上艱難求生。

通過這一類影片, 我們可以感受到人類現代文明的脆弱。失去電力、自來水、 燃氣、電信和網絡等支撐現代社會的服務,很多適應力不強的人會迅速悲慘地死去; 而失去維護的現代城市,現代文明的痕跡會迅速消失,從而變得越來越危機四伏。

圖/電影《我是傳奇》

死法四

全球核大戰

代表作:《恐懼的總和》

《恐懼的總和》幾乎不能算是科幻片,它的背景和片中出現的科技,幾乎都是現實存在的。但它卻做了一個非常精彩的思想實驗: 美國和蘇聯 (俄羅斯) 等核大國的核對峙,幾乎隨時可能暴發,演變成全球範圍內的核大戰。在這部影片裡,一個新納粹組織的恐怖分子,就通過在美國巴爾的摩引爆一枚走私自以色列的原子彈,幾乎引起美俄兩國的全面核戰爭。

事實上,在美蘇爭霸的高峰時期,這兩個核大國儲備了可以將地球人類毀滅數次的核武器。而且,自蘇聯掌握洲際飛彈直到現在俄羅斯接管了這些「核遺產」 的幾十年裡,發生過數起可能觸發核大戰的意外事件,只是因為操作人員足夠謹慎及時核實, 才沒有釀成大禍。

圖/電影《恐懼的總和》

死法五

人工智慧失控

代表作: 《終結者》系列、 《機械公敵》

如今,超級電腦在西洋棋比賽和電視問答節目中戰勝人類的頂尖選手,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而在此之前數十年,一些人就為日新月異的人工智慧技術感到擔憂,認為失控的人工智慧也許有一天會 「叛變」 ,並毀滅人類統治地球。

《終結者》 系列電影就表達了這種擔憂:不知疲倦而且帶有武器的智慧機器人形成了另一種 「文明」 ,將創造它們的地球人類屠戮殆盡。相比於人類,智慧機器人等人工智慧的最大優點,在於不知疲倦和痛苦,而這在有些時候,也會成為它們帶給人類的 「終極恐懼」 。如今,不少科學家都在呼籲限制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直到人類能找到更好的控制它們的手段。

圖/電影《終結者》

死法六

地外文明入侵

代表作: 《獨立日》 《冰凍星球》 《世界大戰》

在整個科幻電影史上,認為外星智慧生命( 甚至是以能量形式存在的生命)會以遠超出人類的科技實力進攻地球的作品,可謂汗牛充棟。中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代表作品 《三體》 ,其實也屬於這一類題材。

時至今日,我們仍然無法確定地外文明的善與惡,而一些科幻小說還提出了第三種觀點,那就是地外文明的舉動無所謂善惡,在人類看來的惡只是文化衝突的結果。

那真正的未來究竟會怎樣呢?你有什麼想法,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與大家交流哦。

文 / 苗若玖

本文來源《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相關焦點

  • 地球人類的一萬種「死」法:只有預見死亡,才能更好地生存!
    《2012》《後天》《殭屍世界大戰》《三體·死神永生》……人類在科幻作品中已經經歷了無數次「死亡」,有自然災難,也有病毒變異,還有外星人毀滅打擊,這麼多的腦洞組合起來,真的可以算得上是地球人類的一萬種「死」法了!腦洞君總結了其中比較主流的「死」法,大家可以看一看靠不靠譜!
  • 機器人殺手,喪屍病毒,科幻電影怎麼毀滅地球
    這一消息引發了不小範圍的討論,連NASA都不得不出面指出這一謠言的可笑性,因為倘若X星球正如米德所言正在靠近地球且即將與地球相撞,那麼人類應該至少在十年前就可以用肉眼看到這顆星球了。關於世界末日、地球毀滅的言論層出不窮,而現實中世界末日只出現在科幻電影中。在以下統計的50部科幻電影中,地球毀滅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每一個原因都暗示出人類對於未知的恐懼以及當前現實環境的反思。
  • 絕地求生裡的一千種死法 !第2種死法最撈B
    原標題:絕地求生裡的一千種死法 !第2種死法最撈B 《絕地求生》你吃到多少雞了?但是,不管你曾經現在或者未來是不是能成為吃雞霸主,你一定有過吃雞的暗淡時光,近日,國外SingleRelative總結了《絕地求生》中各種死亡方式 一 還算尋常的死亡
  • 亡國士子的一千零一種死法
    02冬去春來又一年,清兵揮師南下,勢如破竹。但說五月的一天,呂大儒又氣恨得當街跳腳,破口唾罵:「這老東西寡廉鮮恥,簡直丟盡了文化人的臉。呸,呸,我羞與此等卑鄙貨色為伍!」「呂老爺子,你罵誰呢?」街坊問。「還能有誰?當然是錢謙益那貨!」
  • 《1000種死法》告訴我們:活著,就是成功!
    聽過這樣一句話嗎?叫「生活永遠比電影更精彩!」沒錯!大千世界,只有我們想不到的,而在我們想不到的這些事情裡面,除了各種荒唐的古怪事情外,還有一樣也包括在內,它便是很嚴肅的話題:死亡!《1000種死法》之所以如此吸引全世界的觀眾,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每個人最終都要面對死亡,不管你願意還是不願意,所以死亡這條必經之路,就像《1000種死法》開頭的介紹說的那樣:在名為地球的蔚藍星球上,平均每6秒就有一個人與世長辭。死亡,這個我們最熟悉卻又最陌生的詞語,除了給我們帶來天人永隔的痛苦外還帶了關於生命和存在的哲思。
  • 電影界全球地標性建築花樣死法大賽
    ● 死法三:外星入侵屠城  電影中的美國舉國歡慶「獨立日」之時,巨大的外星飛船卻在地球各大城市降落,並進行了瘋狂襲擊,自由女神像就在這華麗的「外星入侵」大行動中被夷平。● 死法六:被海嘯推倒  影片中的慧星撞地球大劫來臨,海嘯舔過整個地球,連帶自由女神像都被直接「舔倒」,它的斷頭只能在海水中飄浮。
  • 饑荒老玩家作死的一千種死法
    饑荒老玩家作死的一千種死法 2018-08-01 22:14  生活探究者金炎
  • 科幻電影《星際特工:千星之城》呂客貝松執導
    《星際特工:千星之城》這部電影由於是從皮耶爾·克裡斯汀(及尚-克勞德·馬茲爾斯所創作的法國科幻漫畫《星際特工》所改編,自1967年連載至2010年足足有超過40年的歷史,不僅影響了後世眾多星際科幻電影,也建構了相當完整的世界觀。
  • 科幻中 我們為什麼拋棄地球?-科幻,拋棄,地球,宇宙, ——快科技...
    我們生活在一顆有截止期限的星球上。有一天,地球會死亡或爆炸。假如幸運的話,我們中的一些人會離開這裡。科幻作品總是描寫我們拋棄死亡地球的故事,這也包括近期的電影《遺落戰境》和《重返地球》。果殼網總結了科幻作品中人類離開死亡地球的所有原因。注意:這裡不包含為數眾多的地球毀滅且無人生還的作品,否則這份列表就太長了。
  • 《流浪地球》:中國電影「科幻元年」是如何開啟的?
    電影改編自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一個太陽即將毀滅之時,人類同心協力拯救地球的故事:地球即將「墜入」木星,宇宙危機四伏,流浪地球時代中的人們只能挺身而出共同戰鬥,既為了拯救地球,也為了人類尋找新的家園。
  • 《絕地求生》一百種奇葩死法集錦,快來看看你中了幾槍
    導 讀 話說大千世界,無奇不有,連PUBG死法也有千千種。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絕地求生》中的一百種奇葩死法,大家可以照著看看自己中了幾個。
  • 一隻金屬蟑螂差點毀滅世界!一部有溫度的科幻電影!
    一隻金屬蟑螂差點毀滅世界!一部討論人性的科幻電影!
  • 一部科幻電影《地球停轉之日》,外星人造訪地球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部科幻電影《地球停轉之日》女主阿白是個生物學家。她的丈夫已經去世了。所以自己一個人照顧著兒子小黑。一天阿白突然被軍方強制帶走。在路上告訴他航天局發現有一個不明物體。正在以高速飛向地球。雖然軍方已經發射攔截飛彈。但為了以防萬一他們還是將各方面滴專家帶到了這裡。後來攔截飛彈失敗。
  • 科幻電影騙人?未必!極有可能製造出的5種科幻武器是什麼?
    多年來,科幻小說中的戰爭提供了許多對於新武器的遐想。翻閱小說中的武器庫,你會發現從每一個科學事件、科學理論中都能找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武器。 從《星際迷航》中的移相器和紅物質炸彈,到《星球大戰》中的光劍,我們的書籍、電影和漫畫都裝載了大量的有機技術、納米技術、重力和能量武器。但這一切又有多少科學依據呢?
  • 130分鐘的恐怖電影,26個導演帶來26種死法,每個片段都很重口味
    噹噹噹噹,你們的老朋友,恐怖電影老司機,東北青年王柯基,又來了!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由26位導演共同執導的一部恐怖電影,《26種死法》。電影由26個劇情各不相同的小片段組成,每個片段都很重口味哦。其實,與其說是電影,倒不如當成「實驗短片」更為恰當,因為《26種死法》拋棄了主流電影常見的手法,反而把目光聚焦於各種獵奇的片段,滿足了觀眾追求刺激的心理,因此對於無所事事,不知道看什麼電影的觀眾來說,無異於是一部寶藏電影。《26種死法》於8年前,也就是2012年上映,迄今為止,在豆瓣上有超過1.4萬名網友評分,取得了6.5分的適中成績。
  • 媒體:《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主創合影 片方供圖   《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 社論  《流浪地球》的精神內核頗為符合近年來科幻電影的發展趨勢,即不再著迷於地球毀滅,而更多探討人性與情感的複雜。  2月7日,春節檔票房大戰的第三天,作品中口碑最好的《流浪地球》直接實現票房逆襲,登頂春節檔單日票房榜首。
  • 《拯救地球》這真的是一部科幻電影
    第二個警察,則被去而復返的女友一記剪刀腿成功制服。上演了一場精彩絕倫的「美女」救英雄。看到這,電影還只不過是一部假借科幻之名的警匪片。但下面的的內容,就真的刺激了。二、人類文明高度發展,製造的新人類貪婪成性,戰爭爆發使第一個地球毀滅;三、一小部分人逃了出來,重新找到第二個地球,但基因重組讓人類退化成了猩猩;四、外星人是來拯救地球的,為的是消除人類邪惡的遺傳基因,李秉伍的母親是試驗品之一;伴隨著二戰期間納粹集中營
  • 災難大片不止有《流浪地球》,《獨立日》和《流感》也是「災難」
    一、流浪地球作為中國科幻災難片的開山之作,《流浪地球》當之無愧要上榜。為了躲避即將要爆炸的太陽,人類踏上了長達2500年的逃亡路程,電影主要講述的是地球借火星之力飛出太陽系這一步驟。當時地球表面的溫度達到了零下八十攝氏度,人類都生活在五百米的地下。火星引力不僅沒有把地球推出太陽系,反而引得地球向火星撞去,人類踏上了團結起來自救的過程。科幻場面絕對不輸好萊塢大片!
  • 那些科幻電影教給我們的事
    與此有關的影片包括科幻電影《後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未來水世界(Waterworld)》等。《後天》講述在未來的世界,北半球因溫室效應引起冰山融化,地球在一天之內突然降溫,全球進入第二冰河期,龍捲風、海嘯、地震在全球肆虐;在《未來水世界》中,公元2500年,地球兩極冰川大量消融,地球成了一片汪洋,人們只能在水上生存,建起了水上浮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