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發現世上現存第四隻斑鱉:通過環境DNA技術確認其存在

2021-01-10 澎湃新聞

2017年5月,研究人員拍到的宣漢湖斑鱉。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國際龜鱉生存聯盟網站

越南又發現一隻斑鱉!

4月12日,全球最權威的龜鱉保育組織TSA(國際龜鱉生存聯盟,Turtle Survival Alliance )在其官網上宣布了這一消息。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助理教授Caren Goldberg通過檢測環境DNA(eDNA),確證了該斑鱉的存在。

斑鱉(Rafetus swinhoei)被稱為世界上最孤獨、最稀有的動物。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鱉,曾廣泛分布於長江流域(錢塘江、太湖)和雲南紅河流域。但此前被確認存活的個體全球僅剩下三隻:兩隻棲身在中國蘇州動物園,一雄一雌,多次人工授精均失敗;另一隻斑鱉生活在越南的東莫湖(Dong Mo Lake),據傳是雄性個體,未予證實。

拍攝於2008年的越南東莫湖斑鱉是目前唯一一隻在野外生活確認存活的個體。

目前新發現的第四隻斑鱉棲身於越南河內西部的宣漢湖(Xuan Khanh Lake)。

6年前,2012年,有人稱,在宣漢湖裡看到過一隻巨鱉。經過不懈地努力,2017年5月,阮文雄(Nguyen Van Trong)在這裡拍攝到一張大型軟殼龜的照片。

研究人員在宣漢湖觀測。

但照片不足以確認宣漢湖裡的巨鱉就是斑鱉。

研究人員在處理湖水樣本。

研究人員採集了宣漢湖的湖水等樣本,與華盛頓州立大學合作,檢測樣本中的環境DNA。Caren Goldberg博士證實,在該樣本中,R. swinhoei DNA明確呈陽性。這意味著,湖裡生活的巨鱉就是斑鱉。

TSA官網消息稱,這一新個體的發現,顯著增加了斑鱉這一物種的存活機會。

據紐約時報等媒體消息,2016年1月,越南的另一隻斑鱉「龜祖」(Cu Rua)死亡。它生活在河內市中心的還劍湖中,體重約163公斤。曾有人提議將中國蘇州動物園的斑鱉與越南的斑鱉跨境「約會」,或者運輸其精子,以進行人工授精。但目前尚未實施。

環境DNA(environmental DNA)技術被稱為生物黑科技,「DNA GPS。」水生動物在水裡遊動,其表皮細胞等樣本會擴散在水體中。研究人員通過檢測水體中有哪些DNA,就能特徵性地識別出水體中的活躍物種及其分布狀況。該技術目前已被廣泛用於生態學等研究領域。

相關焦點

  • 越南發現斑鱉:eDNA技術確認全球第四隻斑鱉的存在
    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助理教授Caren Goldberg通過檢測環境DNA(eDNA),確證了該斑鱉的存在。很快,這一消息在朋友圈傳播開來。斑鱉有多麼瀕危?「發現一隻斑鱉有什麼好激動的」?問出這個問題的人,一定不了解它的瀕危程度。
  • 越南發現全球第四隻極度瀕危動物斑鱉
    新華社河內4月14日電 據越南媒體報導,動物保護組織日前在越南首都河內市郊的湖中發現一隻極度瀕危物種斑鱉,這一發現將目前已知的斑鱉總數提升至4只。越通社報導說,動物保護組織亞洲龜類保護計劃(ATP)去年5月曾在河內市郊的春卿湖拍到一隻「巨龜」,但未能確定其種類。近日,該組織與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合作,利用環境DNA(eDNA)技術對春卿湖水樣進行分析比對,結果表明湖中巨龜是一隻斑鱉。ATP網站說,斑鱉在野外已近滅絕。
  • eDNA技術確認全球第四隻斑鱉的存在!未來,在雲南能發現第五隻嗎?
    用於識別物種的DNA宏條形碼結構(圖片來源:參考文獻5)而來自越南春慶湖的樣品,eDNA檢測給出了清晰的正向結果,表明春慶湖確實存在斑鱉! 國內的科學家們希望,利用環境DNA技術,能在雲南紅河流域儘快找到更多的野生斑鱉,讓它們加入斑鱉的保育計劃,儘快地繁殖出後代。
  • 全球斑鱉僅剩3隻:蘇州動物園2隻已死1隻,越南2隻
    2019年4月12日,在準備為兩隻斑鱉做人工授精手術時,雌斑鱉隔著頭套突然張口攻擊,咬傷了他的手。呂順清是致力於野生動物保護的非營利性組織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CS)斑鱉項目負責人。那是他們團隊第五次嘗試為斑鱉人工授精。在術前的檢查中,兩隻斑鱉的理化指標和超聲波都顯示良好。為了確保手術成功,專家團隊還在三隻雄性和兩隻雌性大型亞洲鱉上預演了流程。
  • 動物世界-斑鱉
    另外有消息說美國研究人員在越南北部觀察到一隻野生斑鱉。越南河內還劍湖中尚存一隻,傳說曾背負順天劍送給越南後黎朝黎太祖,助其奪取天下,但也有學者認為該鱉是單獨物種,稱其為「還劍鱉」。當地時間2016年1月19日,還劍湖中的斑鱉被宣布死亡。
  • 越南發現一雌性斑鱉,重86公斤、長1米,瀕滅種群重燃一線生機!
    之後在1988年由Meylan增加了斑鱉屬,將其名修正為「Rafetus swinhonis(斯氏鱉)」。然而斑鱉的物種數量發現太少,有效種一直沒有得到確認,以至於被認為和「黿」是同一個物種。直到1993年,我國著名動物學家趙肯堂教授多年研究,證實斑鱉為獨立物種,學名為斑鱉。至此,在華夏大地生存了億萬年的巨龜才被科學家釐清身份。到2002年,斑鱉正式被確認為有效的新物種。
  • 最瀕危的動物:斑鱉,全世界只剩下4隻,唯一的雌性在越南被發現
    最近越南媒體報導,越南的保護者在東莫湖捕捉到了一隻斑鱉,根據基因鑑定發現,該斑鱉是一隻雌性,重達86千克,殼長99.5釐米,寬75.5釐米。這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隻雌性斑鱉。
  • 斑鱉滅絕倒計時?越南:我們還有希望
    在越南,東莫湖(Dong Mo Lake)的個體早已確認,2018年,ATP在玄慶湖(Xuan Khanh Lake)又找到了另外一個個體。麥考馬克懷疑越南別的水域裡依舊有斑鱉,甚至寮國也可能有。我們必須在為時已晚之前找到一個繁殖對,抓住它們,讓它們相遇。越南最後的還劍鱉的標本,圖片來自NY Times。
  • 全世界最後的四隻斑鱉,兩隻在蘇州,它們是對孤獨的「夫妻」
    原本全球只有三隻,終於發現了第四隻據動物保護組織亞洲龜類保護計劃ATP稱,去年5月,他們曾在越南河內市郊的春卿湖拍到一隻「巨龜」,今年4月他們宣布,與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合作,利用環境DNA(eDNA)技術分析比對,得出一個令人欣喜的結論——那隻巨龜是一隻斑鱉!
  • 斑鱉是什麼鱉,為何全球已知的僅剩下三隻?
    文/炒米視角今天早晨起床,發現被一則新聞刷屏了。蘇州動物園的最有希望能夠生產「下一代」的雌性斑鱉,在接受國際專家團隊第五次「人工授精」後突然死亡(前四次都失敗了)。而這隻斑鱉是國內唯一一隻已知的雌性斑鱉。
  • 越南斑鱉性別公布,母的,還有更多好消息
    10月23日,越南的保護工作者在東莫湖(Dong Mo Lake)捕獲了一隻斑鱉,隨後音訊全無。我找了好幾個朋友多方詢問,才知道在檢查之後,那隻斑鱉就被送回了湖中。  今天,越南方面終於又更新了新聞。據越南快訊網(VnExpress)報導,保護工作者給那隻斑鱉做了詳細的體檢,並且進行了基因鑑定。
  • 越南斑鱉現身,被保護人員捕獲
    越南斑鱉現身,被保護人員捕獲 2020-10-26 11: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尋找全球第四隻斑鱉 中外專家兩次來到雲南紅河馬堵山水庫
    2000年以後,雲南紅河流域附近,依舊有漁民說見過、吃過斑鱉,但他們的描述並不能完全確認當地依舊有斑鱉的存在。」黃山學院的呂順清教授說。在中國,斑鱉主要分布於長江和太湖流域,以及雲南的紅河流域。斑鱉作為龜類中最瀕危的物種,目前,全球已知的斑鱉存活個體僅剩3隻。
  • 特別報導 | 中國最後一隻斑鱉
    2019年4月12日,在準備為兩隻斑鱉做人工授精手術時,雌斑鱉隔著頭套突然張口攻擊,咬傷了他的手。呂順清是致力於野生動物保護的非營利性組織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CS)斑鱉項目負責人。那是他們團隊第五次嘗試為斑鱉人工授精。在術前的檢查中,兩隻斑鱉的理化指標和超聲波都顯示良好。為了確保手術成功,專家團隊還在三隻雄性和兩隻雌性大型亞洲鱉上預演了流程。
  • 古老的斑鱉:世界僅存3隻,妻子走了,丈夫如何承受繁衍後代之重
    它們是西遊記裡的癩頭黿,現存最大的淡水鱉《西遊記》結尾,唐僧坐著的那隻巨大的癩頭黿(yuán),相信大家都還印象深刻,西天取經的最後,是它,馱著唐僧師徒四人跨過通天河,這隻巨獸現實中的原型就是斑鱉。斑鱉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鱉,又叫斯氏鱉。
  • 它被稱為「中國神獸」,世界上只剩最後三隻,美國發現第四隻?
    熊貓是中國特有的動物,被稱之為我國的國寶,兩隻「黑眼圈」讓人印象深刻,大熊貓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至少800萬年,目前全球野生大熊貓不足1600隻,因此特別稀缺,而我國還有一種動物,被稱為「中國神獸」,世界上只剩最後三隻,美國發現第四隻?
  • 斑鱉人工授精後死亡, 全球僅剩3隻
    斑鱉又被稱為最孤獨的動物,極度瀕危。目前,全球斑鱉還剩最後三隻了:蘇州動物園一隻(雄性),越南兩隻(分別於東莫湖、宣漢湖) 。越南其中一隻:生活在越南的東莫湖(Dong Mo Lake)的斑鱉據傳是雄性個體,未予證實。越南另一隻:有研究人員採集了宣漢湖的湖水等樣本,與華盛頓州立大學合作,檢測樣本中的環境DNA。Caren Goldberg博士證實,在該樣本中,R. swinhoei DNA明確呈陽性。
  • 雌性斑鱉的出現,是悲慘現實中的一縷希望
    這次發現的意義在於保底。全世界已確認存在的斑鱉是4隻,越南3隻,中國1隻。2019年的時候也是4隻,越南2隻,中國2隻,而且中國是一公一母湊一對,那時斑鱉的希望在中國。但是,在2019年4月13日,中國的斑鱉人工繁育計劃出現了意外,那隻雌性不幸死掉了。
  • 最後的斑鱉什麼梗怎麼回事 什麼是斑鱉 斑鱉中國僅存兩隻
    13日晚,安徽黃山學院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院長呂順清教授回復澎湃新聞稱。他此前一直參與蘇州動物園斑鱉人工繁育及人工授精工作。據澎湃新聞此前報導,這隻雌性斑鱉來自長沙動物園,在展覽多年後,被送往蘇州動物園飼養和人工繁育,先後進行了四次人工授精嘗試,但都失敗(雌斑鱉雖然產卵,但未成功授精)。
  • 全球僅存3隻,中國目前僅剩一隻雄性斑鱉
    中國動物園協會總工程師劉農林在蘇州廣播電視總臺的採訪中提到,麻醉以後,當日18時許,這隻雌性斑鱉曾甦醒過來,並有動作,「但很快發現它沒有動作了,感覺情況不對就開始搶救。」據其介紹,這個過程大概不到半小時。經過24小時的搶救,雌性斑鱉沒有甦醒過來且不幸死亡。陳大慶介紹,對極度瀕危的斑鱉來說,這是一個「災難性的損失」。專家團隊採集了卵巢組織並保存到液氮中,以備未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