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系統中超重低音的實現(上)

2020-12-04 華強電子網

-般超重低音是指120Hz以下的音頻,重低音是指220Hz~100Hz的音頻。無論是通俗音樂還是經典音樂,無論是自然音樂還是自然界裡的聲音,重低音和超重低音都是少之又少的,但就像味精一樣,又是必不可少的,少了它,音樂就會缺少臨場感。

    

超重低音的力度感很強,方向性卻不明顯,所以超重低音系統.一般是單聲道的。除最新的數字錄音系統中的超重低音是作為一個獨立的聲道錄製外,我們目前聽到的超重低音都是從全頻帶的聲音信號中分離出來的。所以一般2.1有源音箱的電路大致包含電源、前置放大器、分頻電路、功率放大器、音箱(喇叭)幾部分,如圖l所示。

    

1. 超重低音聲道的功率

    

不管是一階還是多階分頻,分頻點後頻率曲線都是斜的而不是陡降的直角,階數越高,斜率越大,為了獲得平直的頻率響應,每路喇叭之間的頻率覆蓋有一定的重疊。同時,錐盆喇叭的阻抗曲線也是非線性的,在諧振頻點處最大,100Hz~500Hz處最低,隨頻率的上升,阻抗隨之升高。這就意味著對不同頻率的信號,即使輸入到喇叭的功率一樣,喇叭發出的聲音強度也不一樣。要使各路喇叭產生的聲壓讓人耳聽起來與原始音樂信號大致相同,推動各路喇叭的功率放大器的輸出功率也就不能相等,要有一定的比例關係。

    

比如,一個100W的三分頻系統,分頻點為一400Hz和3kHz,那麼低音聲道需要50W.中音為35W。高音15W,必須以這個比例關係來統籌設計,並通過調整RC濾波器的插入損耗和放大器的增益來獲得整個系統的均衡。對於重低音系統,重低音聲道的功率要比主聲道大10倍左右.所以重低音聲道的放大器要求有很大的功率裕量。

    

2.分頻網絡

    

2.1有源音箱的分頻電路可以採用有源RC分頻,也可以採用無源RC分頻.還可以採用有源功率分頻。

    

(1)無源RC分頻

     無源RC電子分頻的電路簡單,具有最平直的幅頻特性和相位特性,相位失真和瞬態失真都很小,缺點是帶外衰減特性不好,只有6dB/oct,這就要求喇叭在頻率轉折點外仍然具有很好的線性,也就是要求超重低音喇叭在120Hz以上、中低音喇叭在120Hz以下仍然具有良好的線性。2.1音箱採用的都是小口徑的喇叭,剛好能夠最大限度地彌補這個缺點。

    

圖2是一階RC濾波器電路,分頻點選在120Hz.主通道加入了l0dB的衰減以平衡主通道和超重低音通道。實踐中可以對分頻點和衰減量進行調整。要求RC分頻網絡的輸入阻抗遠大於信號源的輸出阻抗,RC分頻網絡的輸出阻抗遠大於功率放大器的輸入阻抗。

    

信號源的輸出阻抗一般小於lkl-I.功率放大器的輸入阻抗一般為4'7kll,RC分頻網絡的輸入、輸出阻抗等於網絡電阻R。在圖2中,Rl一1與Rl一2之和等於網絡電阻R,R2-1與R2-2並聯後的阻值也等於R,為10ki~,,

    

分頻點的計算公式是:f0≥1/2лRC=160/RC

    

公式中的網絡電容C等於Cl-l與Cl一2之和,Rl-l與Rl-2既是分頻網絡中的網絡電阻,又是衰減網絡中的衰減電阻,與右聲道中的R3一l和R3-2相同,調整衰減量的時候要保持二者之和不變。如果Rl一2調整到比較小的數值時還不能滿足需要,可以同時調整功率放大器的增益來滿足需要。

    

如果想獲得更陡的帶外衰減特性,最好採用有源RC分頻網絡。

    

(2)有源RC分頻

     有源RC分頻電路多採用二階巴特沃茲濾波器,具備12dB/oct的帶外衰減持性,如果想獲得更陡降的特性,可以用兩級串聯的方式獲得24dB/oct的帶外衰減特性。巴特沃茲濾波器在音頻應用中要求其品質因數(Q)為0.707,RC網絡中的C值不大於0.1μF較好。圖3是增益(A0)不等於l的典型電路,圖4是增益(A0)等於l的典型電路,為了說明問題,圖中元件是按轉折頻率(f0)為120Hz取值。

    

對於增益(AO)不等於1的典型電路,業餘條件下為計算方便,可讓R1=R2,Cl=C2;對於增益(A0)等於l的典型電路,可讓Rl=
     R2,C1=2C2。這樣電路的Q值將與Rl和C2的取值無關.電路的計算和調紹就較方便。

    

在主通道中也可以採用帶通濾波器以濾除超音頻信號的影響,圖5就是這樣的二階帶通濾波的電路。

    

圖6是帶輸入隔離的2.1箱分頻電路,用了6塊雙運算放大器NE5532來完成輸入緩衝隔離、重低音信號的分離、主聲道信號與超重低音信號的分離、輸出緩衝等,性能完善,不過這個電路比較複雜,如果不嚴謹製作,會適得其反。

    

在圖6中.IClB、IC2B將左、右聲道的信號隔離緩衝後合成一路送入由IC3B組成的二階低通濾波器完成超重低音信號的分離。IClA、IC2A將左、右聲道信號隔離緩衝後分別送入IC4A、IC5A組成的帶通濾波器,濾除超音頻信號,同時起到延時作用.以保證和超重低音通道有精確同步的相位,這是本電路的一大特點。然後信號分別送入由IC4B、IC5B組成的反相器,最後送入IC6A、IC6B組成的減法器。分別與分離出來的超重低音信號相加。反相的全頻信號和重低音信號相加使得到了不含超重低音信號的左、右聲道信號,乾淨純正。這是本電路的另一大特點。這種分頻方法基本上不存在相位幹涉現象,分頻曲線不會產生在分頻點各自下跌後再相交的現象,也就不會造成合成後的曲線出現峰谷或者峰鼓現象。(續下期)

    

    

相關焦點

  • 帕斯卡驅動小型重低音音箱電路原理圖
    打開APP 帕斯卡驅動小型重低音音箱電路原理圖 nana 發表於 2010-12-27 16:43:32 當今的HI-FI發燒線圈內,「質」,「量」兼具的超重低音系統成為發燒友「苦心經營」的對像。
  • 車載低音揚聲器類型及應用
    目前僅少數幾款高檔車(如新款奔馳S-CLASS系列、凌志LS430)裝有低音揚聲器。因此,絕大多數原車音響都難以重放出豐滿、深沉有力的聲音,體會不到低音所帶來的震撼感。    在汽車音響系統中,由於安裝位置受限,超低音單元通常只安裝在後行李廂中。
  • 談談超低音在汽車音響中的重要性
    在一套汽車音響中,除了更換前聲場喇叭,車友最喜歡的應該就是加裝一隻超低音喇叭了。尤其是在音樂的整體 表現方面要求較高的車主,對於超低音更是愛不釋手。汽車在行駛的過程中會產生各種噪音,噪音的頻率普遍都在而200Hz一下,而音樂低音頻率也為20-200Hz,因此 使本已微弱的低音因「掩蔽效應」(當兩個相同頻率同時存在時,音量大的就可以把另一個聲音掩蓋)受到覆蓋 而削弱,破壞了音樂平衡。特別是車速較快時,由於噪音的影響,低音聽到的更少。
  • 雙節鋰電池供電20W+2×10W移動2.1音響音頻放大升壓充電組合方案
    採用2.1聲道組合屬於電子分頻的範疇,是提升音箱音質的一貫做法。可攜式藍牙音箱也一樣,做成移動2.1聲道音箱,也是提升音質效果的一種好辦法。尤其是震撼的低音聽覺體驗是雙聲道或者單喇叭很難比擬的。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06/414215.htm深圳市永阜康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基於CS8611E單晶片移動2.1聲道藍牙音箱解決方案。
  • 物理學中的超重和失重是指什麼?
    超重和失重,就是在地球環境中,受到外力,導致重力加速度不等於g。最經典的情境,在體重秤上面做蹲起運動。人類在地球上,失重和超重以地球重力加速度為標準,那麼人類離開地球,進入其他星球,失重和超重的概念會不會產生改變。目前來看,只要地球是我們的家園,人類就算走到月球上,也會說:「我現在失重啦!」
  • 對超重和失重的理解
    其最驚險之處莫過於從一個很高的位置跳下.在此過程中,你會感到整個心似乎懸於空中,很不踏實。實際上,並不是心臟的位置提高了,而是自身的重心位置相對平衡位置提高,產生向下的加速度,這就是「失重現象」。反之,若物體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可以是豎直向上,也可以是某加速度的豎直向上的分量)就是「超重現象」。而當人造衛星做勾速圓周運動時,其向心加速度等於衛星所處高度的重力加速度,則其處於「完全失重狀態」。
  • 超新星中是否會形成超重元素?我們能觀測到它們嗎?
    理論上認為,核「穩定島」是由原子質量處於114-116之間的原子核組成的。(薩拉:我認為你指的是原子序數),我認為在我們所生活的星球上找不到這樣的元素,但有可能在一顆足夠大的恆星的超新星上找到。每當研究到穩定島的預測問題時,人們總是連篇累牘地闡述自己的論點:能否或者是否存在可能性通過R過程來實現核「穩定島」,各有各的說法。因此,在回答上述問題時,還沒有人確定是否有穩定的超重元素形成,這是一個探索宇宙本性的問題,而不僅僅是發現一個足夠大恆星能夠解決的。
  • 2.1熱力學基本概念
    熱力學的任務:方向、限度、能量轉換、宏觀性質熱力學的特點:研究對象:N > 1020;宏觀方法;無涉及時間因素 2.1
  • 7.1聲道+物理低音調節 阿爾法加強版耳機首發上市
    ,將低音與中音和高音區分開,減少失真,讓音頻更加清晰,既能體驗到增強低音效果,又不影響讓專業玩家在遊戲中搶佔先機的清晰度,讓你在嘈雜的戰場上洞察秋毫。;在耳機上還提供了三段可調式低音滑塊,通過物理方式有效調節低音音效,相比EQ調節不會帶來音質損失。
  • 超重會影響DNA甲基化
    雖然我們的基因在日常生活中不會發生改變,但我們的生活方式會直接影響基因所處的環境。科學家們這裡所說的表觀基因組,指的是發生在基因或基因周圍的所有事件。迄今為止,還沒有太多關於由於超重改變表觀基因的研究。
  • 【科學講座】周善貴:超重原子核與新元素
    我們在核素圖上可以發現,那些穩定或壽命較長的核素在所有已發現的核素中佔比很小而顯「特殊」,但也在自然界中較為常見而顯「平凡」。但是隨著核子數的增多,這樣的核素會越來越少,至鈾以後,穩定的原子核幾乎不存在。  那麼,我們進行核物理研究有什麼意義呢?
  • 想彎道超車「超重-星艦」?對不起,還真學不來
    「超重—星艦」的概念最早是馬斯克在2012年的一次演講中提出,那時的名字還叫火星殖民運輸系統MCT(Mars Colonial Transporter)到了2016年,在第68屆國際宇航聯大會(IAC)上,馬斯克又將其更名為星際運輸系統ITS(Interplanetary Transport System)。而到了2017年,也許是因為業內嘲諷的聲音,馬斯克略帶情緒的又把名字改成了超重獵鷹火箭BFR(Big Falcon Rocket)。
  • 物理學家正「製造」超重元素:元素周期表第八周期,即將被打開
    「穩定島」,超重元素含有的質子越多,通常會變得越不穩定。長壽命的超重元素將開啟一種新型化學,其中包括更長時間的反應。為了實現這些目標,實驗者需要確定如何最大限度地增加產生超重原子核的機會與產生已知超重元素激發函數的比較表明,激發較小的原子核,使其接近變形的較大原子核側面,將是產生新超重原子核最有效的策略。如果這種趨勢對較重的原子核適用,那麼只需測量較大原子核的排斥勢壘,就可以確定較小原子核的最佳能量,這只需要大約一天的時間就能完成。從這項系統研究中,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新方法來估計合成新元素所需的最佳入射能量。
  • 研究超重元素的新技術
    超重元素,英語:superheavy elements,簡寫:SHE,指原子序數超過103(鐒)、位於元素周期表底部的重元素。這些元素均為人工合成元素,具有高度的放射性,並且半衰期很短,非常不穩定。超重元素與核子和原子的量子系統密切相關,這些相關性挑戰了實驗探測,因為它們不存在於自然界中,在合成後會在幾秒鐘內消失。要將原子物理學研究的前沿應用於這些元素,需要極高靈敏度的快速原子光譜技術。
  • 高音譜號、中音譜號、低音譜號了解一下
    譜號通常有三種,高音譜號、中音譜號、低音譜號,但不是每一種樂器都用的上這三種譜號的。如果一種樂器音域跨度比較大,比如鋼琴,一般高、中、低音譜號都要認識。大部分的樂器只會用到1~2種,所以很多學了多年樂器的朋友,一旦遇上自己不熟悉的譜號,也會懵。上圖中我們看到的1是高音譜號,2是中音譜號,3是次中音譜號,4是低音譜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