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小語種的興起、高考政策的改革,除英語外,日語、法語、俄語、德語、西語等小語種也可以參加高考。
相較於艱澀難學的德語、法語等其他語種,日語成為了更受學生歡迎的語種,也成為部分家長口中的「捷徑」。
不過,「用日語代替英語參加高考」作為一項冷門選項,其實並不為人熟知。
但是,在浙江、廣東等沿海地區的很多家長、學生會選擇相對簡單的日語作為高考外語科目,他們熟練運用這條「規則」並從中受益。
1、日語高考:「快車道」?
目前的高中教學模式讓很多人誤以為「英語」是唯一的高考外語考試語種。
實際上,教育部發布的高考政策中早有規定:考生可以選擇除「英語」以外的其他語種參加高考,比如日語。
據統計,2016年全國選擇日語參加高考的有9600餘人,2017年這一數據為16000人,2018年日語考生增加至23000多人。
其中,2017年浙江省考生人數遙遙領先於其他省份。當地教育局的重視、學校的推動,家長的敏感度形成一股自上而下的「合力」,讓學生邁入了高考「快車道」——日語高考。
不少學生原本成績普通,在高考教育體制下只能勉強考上三本,但是因為選擇了日語考試,整體分數得以提高,最終被國內一本學校錄取。
在體驗過「逆襲甜頭」後,2019年浙江省參加日語高考人數比上一年增長近2.5倍。
在另外一些沿海省份,數據同樣呈現倍數增長。其中,廣東省在2018年後來居上,2019年更是以9916的數據排名第一。
2、日語高考:「易車道」?
詞彙量少,易開始日語高考必備詞彙僅有2000個(1500教材詞彙+500補充詞彙),這使得學生無論在高几,都存在一個開始學習的可能性~
而高考英語大綱要求的詞彙量是在3500以上,相對來說比較多,學起來較為繁雜。
整體來講,日語詞彙量是英語詞彙量的一半。
題目簡單,好拿分教育部第十三屆全國政協答覆函中明確表示,高考命題時日語試卷的難度要比英語容易5~10個百分點。
從題型看,高考日語只有選擇,作文兩種題型,而英語的考核方式有選擇、填空、改錯和寫作等四種題型。
而且,日語高考的題庫較小,也比較容易掌握規律。
總而言之,日語高考題型相對較少,備考難度較低,考生集中精力有針對性地複習,比較容易出高分。
考生數少,不內卷英語進入中國時間很長,出題專家對考點的研究比較透徹,但是日語也只是近幾年才進入考生的視野,這也導致研究日語高考的學校和教師比較少,對考試題目的研究遠不如英語那麼透徹。
再者,在高考外語科目默認為選擇英語的前提下,日語高考生是少數人群,所以專家在出題時,也不會像英語一樣嚴重內卷——為了拉開學生成績差距而加大難度。
高考不是兒戲。
對於總體成績良好,唯獨英語單學科「瘸腿」的同學而言,可以試試」用日語代替英語參加高考「,變道超車上名校。
當然,並不是每個家長對日語高考「買單」。
但是,無論立場如何不同,擅長運用規則的學生早早登上列車,「馳騁」於不同的賽道,他們的人生由此也擁有了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