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敲響警鐘:2021年全球將面臨兩個超級災難,與我們息息相關

2021-01-09 雪豹觀察

就新冠疫情而言,中國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可隨著冬季來臨,疫情開始有了反彈的趨勢,在西方國家陷入第二波疫情爆發之後,又出現了病毒變異的情況。至今為止,全球新冠疫情確診人數已達到了7800萬,如果疫情持續嚴重下去,將會一發不可收拾。對此,有一位聯合國官員表示,在2021年人類或將面臨兩個超級災難,並且與我們息息相關。

飢餓人數暴增

疫情對多國有個很大的影響就是阻礙了各國復工復產的步伐,這不利於國家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人面臨著失業,找不到工作的難題。各中小企業在疫情的衝擊下,沒有獲得足夠的盈利,自然也只有面臨著裁員、倒閉的風險。可以說大國發展真真切切影響著每個人的生活現狀,國家經濟蕭條下人們缺失了養家餬口的途徑,這樣的後果意味著飢餓人數會急劇暴增,人們無法保障基本的生活,就只有領國家救濟金過日子。

同時隨著飢餓人數的增加,這對人道主義的實施也增加了困難。在全球經濟蕭條的情況下,人人自身難保,這時候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就不切實際,由此可見,疫情逐漸加重的嚴峻情況下,一場人道主義危機也蓄勢待發。

聯合國糧食部署計劃或面臨終止

事實上,聯合國已經開始為這一狀況作出應對,積極部署糧食計劃,但是目前為止聯合國已經用了近19億美元進行部署,卻難以挽回破敗的局面。並且隨著經濟的蕭條,有些國開始拖欠會費,聯合國能拿出的資金也不多了。對聯合國而言,這項計劃或將不得不中止,人類需要面臨的問題將會成為一個無限的死循環。或許很多國家還寄希望於新冠疫苗,但事實上就算接種了疫苗,也需要很長時間來調整。

當前飢餓人群已從1.4億爆發至3億,如果疫情無法得到控制,這種比例失調的情況只會越來越嚴重。尤其是在一些不發達國家之中,貧窮和飢餓就是另外的一重重「大山」,當前,解決疫情最好的辦法是全球人民共同努力,做好自身的防疫工作,部分國家都要對病毒高度重視,畢竟因為世界人口的流動性,每個國家都不能獨善其身,只有團結在一起,才能夠戰勝病毒,擺脫飢餓。

相關焦點

  • 聯合國發出嚴重警告,2021將面臨2個超級災難,關乎到全球每個人
    2020年被很多國家稱作是災難年,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不少公司都面臨破產,而且也有很多人失業。但在接下來的2021年,大家應該提前做好準備,以便以後的生活可能會更難過。不過相對於東方大國而言,穩定的內部環境,經濟發展樂觀,可能是由於我們在疫情初期就迅速採取了相應措施,所以現在受到的影響比較小。
  • 聯合國發出嚴重警告:2021年將面臨2個超級災難,關乎到每個人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因為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大多數國家都在全力的進行防疫工作,雖說之前已經有一部分國家成功的控制住了疫情,可是隨著冬季的到來,疫情又出現了反覆的現象。而且最關鍵的是到現在都沒有研製出殺死病毒的藥物,所以說抗擊新冠病毒是全人類的持久戰,我們每個人都不能掉以輕心,一定要做好自我防護。就在前段時間,聯合國發出嚴重警告:2021年將面臨2個超級災難,關乎到每個人。首先就是隨著疫情的抬頭,就會出現物資短缺的現象。
  • 聯合國正式發出警告!2021年將面臨2個超級災難,需全球一起對抗
    自從去年年底開始,新冠肺炎就已經開始在全球蔓延,尤其是一部分不太發達的地區,在面對新冠疫情的時候,往往很難立刻展開行動。但也有一部分大國,由於自身的偏見和傲慢,導致疫情失控,從而受到了全世界關注。由於新冠疫情的蔓延,導致不少人都認為2020年是有史以來最糟糕的一年,隨著這一年即將翻篇,很多人都期待在2021年,能有好消息。不過在2021年,也有很多國家仍舊是處於疫情狀態的,不會有太好的消息。或許有人覺得新冠疫苗都已經研製出來了,但美國的疫苗有一個致命的問題,就是運輸條件苛刻,還伴有不良反應。好在中國疫苗沒有這麼多么蛾子,但卻遭到了不少國家抵制,讓人甚是無語。
  • 聯合國發出警告:2021年全球或面臨2個超級災難,事關每一個人
    日前,全球大多數國家依然遭遇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影響的巨大挑戰。雖然目前中國國內疫情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就全世界範圍來講,仍然有很多國家的疫情出人意料的嚴重,例如美國等歐美國家,目前就面臨著第二波甚至是第三波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縱觀全球疫情局勢,仍然是相當不樂觀的。
  • 2050年後我國會有多少人?聯合國給出大膽預測,敲響世界警鐘
    人口老齡化是現在全球都面臨的一個問題,在30年後,中國還會有多少人呢?聯合國給出預測答案,讓人難以置信,同時也為世界敲響了警鐘。但目前全球都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人口老齡化,任何一個國家只要出現這一問題,接下來的發展就會大受影響。2050年我國的人口總數眾所周知,我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雖然有著14億人口的龐大基數,近些年人口增長整體上處於上升趨勢,但其速率明顯正在逐漸放緩,若是到2050年,我國的人口還會有多少呢?
  • 2100年,中國人口到底還剩下多少人?聯合國的預測給我國敲響警鐘!
    其實我們也不能發現目前已經有很多國家都面臨著同樣的一個問題,那就是人口老齡化,在這個問題表現得尤為突出的就是日本。 然而,除了日本之外,我國這些年來的人口增長率一直都處於負增長的狀態,根據相關數據統計表明,我國60歲以上的人佔了總人口的16.1%,65歲的人佔了總人口的10.5%,而新生兒的數量一年比一年少
  • 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副秘書長:2021年將有創紀錄的2.35億人需人道...
    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副秘書長兼緊急救災協調員馬克·洛科克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張婧昊):當地時間12月1日,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發布的《2021年全球人道主義狀況概覽》報告指出,2021年全球將有創紀錄的2.35億人需要人道主義援助和保護,這種大幅增長几乎完全由新冠肺炎疫情導致
  • 2020年地球面臨巨大危機,瑪雅人的預言給人類敲響了警鐘
    2020年地球面臨巨大危機,瑪雅人的預言給人類敲響了警鐘。在2012年之前,人類依據瑪雅預言得知,地球歷經四個太陽紀,每一個太陽紀結束地球就會發生一次大毀滅,按照瑪雅曆法,地球時間將在2012年12月22日終結,而作為地球附屬品的人類也會隨著地球的毀滅而消亡。慶幸的是,人類與地球安然的度過了那個惶恐不安的「世界末日」。
  • 人類警鐘再次被敲響!加拿大科研團隊預測:北極熊或在2100年滅絕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人類警鐘再次被敲響加拿大科研團隊預測:北極熊或在2100年滅絕眾所周知,動物的生存依賴生態環境,如果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的話,那麼該環境下動物種群的生存狀況往往也不會樂觀。作為北極地區典型的物種之一,北極熊的存亡與北極的冰川情況息息相關。而在全球變暖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北極地區的冰川加速融化,北極熊最終會滅絕嗎?
  • 2100年,中國人口到底還剩下多少人?聯合國的預測給我國敲響警鐘
    無論是哪個國家發展的基礎,一定是人,只有人口得到了保障,才能夠得到良好的發展,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很多國家都面臨人口老齡化的問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現在時代發展越來越快,社會壓力非常的大,因此很多年輕人不願意結婚也不願意生孩子,這樣會給他們的生活帶來更大的壓力,很難維持正常的生存,這種現象在日本尤其嚴重,其實不僅日本,很多國家也面臨這樣的問題
  • 聯合國發出強勢警告:2021年全球或面臨2個超級災難,事關每個人
    ,直至今日,全球大多數國家都在面臨新冠肺炎的第二波衝擊,甚至在美國等疫情嚴重的國家已經面臨第三波疫情衝擊。從英國首相詹森,再到美國總統川普、再到近日的法國總統馬克龍,都先後感染了新冠肺炎,可見全球疫情局勢相當的不樂觀。於是許多國家開始將新冠疫苗當作救命稻草,但是現在還沒有無副作用的產品問世,疫苗在短時間也無法對阻斷病毒的傳播起到決定性作用。所以新冠疫情的防控還是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日常的防範尤為重要。
  • 2100年,世界人口可達110億,中國人口將剩多少?給國人敲響警鐘
    人口對於各個國家來說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中國是一個國土遼闊,人口眾多的國家,而且我們中國也是世界上的第一大國,目前人口已經達到了近14億人,但是對於曾經的中國來說,人口眾多,中國面臨的很大難題就是很多人會吃不飽穿不暖,所以也會對人口的數量進行控制,但是人口對於國家的發展還是非常重要的
  • 聯合國官員警告:2021年全球或面臨2大超級災難,你猜不到
    雖然中國疫情控制得比較好,但縱觀全球其它國家,疫情情況非常不樂觀。截至目前為止,海外累計確診新冠疫情79771601例,死亡1746388人,其中美國確診19111326例,死亡337066人,印度、巴西、俄羅斯、法國、英國緊隨其後。
  • 冰川消融,人類環保的警鐘已經敲響!
    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而籤署的《巴黎協定》雖早已生效,但各國為了本國的發展,卻並沒有很好地遵從《巴黎協定》,例如美國為了解決本國的發展問題,已在2019年要求退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全球變暖、溫室效應加劇不是一個國家的事情,而是各國通力合作來解決的問題,這事關我們每一個人。
  • 聯合國發布報告:2021年全球人道主義援助工作面臨嚴峻形勢
    12月1日,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OCHA)發布《2021年全球人道主義概覽》報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需要人道主義援助的人數將創歷史新高,2021年將達到2.35億,與2020年同比增長40%。為此,聯合國及其合作夥伴將推出前所未有的全球人道主義應對計劃。該報告提出了34項應對計劃,涵蓋56個脆弱國家。
  • 動物滅絕警鐘再度敲響
    在著名環保組織「世界自然保護聯盟」9月公布的2007年瀕危物種「紅色名單」上,猿、珊瑚、禿鷹、海豚等常見的動物都存在滅絕危險,全球動物物種的滅絕警鐘再度敲響。為全球動物敲響警鐘的,是成立於1948年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這個著名的國際自然保護組織定期發布的瀕危物種「紅色名單」是最具權威性的物種評估文件。這份「紅色名單」顯示,目前全球有41415個物種面臨生存威脅。其中,有16306個物種有滅絕危險,比去年增加了188種。近500年來,全球已有785個已知物種滅絕,另有65個物種通過圈養或人工培育存活。
  • 聯合國發出最強警告,2021年將面臨兩大超級災難,與全球每個人有關
    即將迎來2021年之時,聯合國發出最強警告,全人類正在面臨著災難,與全球每個人有關,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置身之外。疫情問題關於聯合國所提首要問題,無疑是當前嚴峻的新冠疫情。2020年初多國陸續出現新冠感染情況,由於疫情來勢兇猛,人類在病毒面前顯然手足無措。2020年秋,第二波新冠病毒來襲,歐洲地區未能逃過劫難,承受著第二波疫情侵害。
  • 敲響地球警鐘!2019年全球海洋溫度創新高
    2019年,全球海洋溫度達到了創紀錄的水平,再次為全球變暖敲響警鐘。據報導,數據主要來自於用於監測海洋溫、鹽度的3800個ARGO浮標。結果表明,2019年全球海洋平均溫度比1981年至2010年的平均溫度高出0.075攝氏度。隨著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累積,熱量增加的速度越來越快,從1987年到2019年的速度比從1955年到1986年的速度快了四倍還多。因此,過去五年是有記錄以來海洋溫度最高的五年,並且絕大多數海洋地區的溫度都在增加。
  • 敲響地球警鐘!研究:2019年全球海洋溫度創新高
    中新網1月14日電 據英國《衛報》報導,《大氣科學進展》近日發表分析稱,2019年,全球海洋溫度達到了創紀錄的水平,再次為全球變暖敲響警鐘。據報導,數據主要來自於用於監測海洋溫、鹽度的3800個ARGO浮標。結果表明,2019年全球海洋平均溫度比1981年至2010年的平均溫度高出0.075攝氏度。
  • 聯合國警告:2021年將爆發全球災難,只有部分國家能倖免於難
    據《今日俄羅斯》報導,世界糧食計劃組在近日聯合國大會上發出警告。本次聯合國舉辦大會主要目的是為了討論新冠肺炎病毒以及世界到底應該如何來應對新冠病毒。比斯利對世界未來走向作出可怕預測,2020年雖然對全世界都是災難性的,但是預計2021年將更是災難性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