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陽活動不是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
新華社倫敦5月6日電丹麥科學家最近發現,80年代以來全球氣溫升高及氣候異常的主要原因不是太陽活動,而是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增加造成的。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最近報導,科學界一般認為,全球變暖主要是人類燃燒化石燃料、排放出大量溫室氣體造成的。但也有科學家認為,太陽耀斑周期性出現才是全球變暖的主因。
-
太陽活動重磅炸彈!虛弱的太陽仍「無法拯救」地球的全球變暖
科學家稱,太陽活動減弱並不能使我們免受全球變暖的影響。 太陽耀斑的盛衰周期為11年,但我們最近一次的太陽活動周期是一個多世紀以來最弱的。 太陽耀斑的威力如此之大,以至於會擾亂電子設備,導致大規模停電。
-
全球變暖與太陽「冷卻」有什麼聯繫?
前言在不久的將來,太陽會變得更暗。但是,不要驚慌,這期間,地球是不會凍結的。但是,這個「冷卻窗口」對全球變暖的趨勢有什麼影響?什麼是太陽能的最低限度?最小值的周期標記為較小的磁性,並減少了太陽帆布上的斑點數量。此外,在這個時候,地球升溫較少,但全球變暖的速度不會放慢。在十七世紀中期,這樣的事件被注意到,即:幾乎有11年,違反了太陽活動的標準周期,這個事件被稱為「Maunder的最低限度」。如果我們分析從1300年到1700年這個時間段,就可以注意到,溫度有明顯的下降,現在這個時間段也被稱為小冰期。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太陽活動、二氧化碳、全球變暖)
01知識點太陽活動太陽活動,是太陽大氣裡一切活動的總稱,主要分為三類:①太陽黑子:發生在太陽的光球層,表面顏色較暗(溫度較低);②耀斑:發生在太陽的色球層緩解全球變暖B. 縮小臭氧層空洞C. 減輕酸雨汙染D. 加快洋流流速答案:D、A精講精析:(1)分析太陽風對地球的影響。①太陽風是太陽活動的一種,太陽風吹襲地球,會干擾地球大氣層中的電離層,幹擾無線電短波通訊,從而使衛星導航失效,選項D正確;②太陽風不是真的現實中的風,只是一種粒子流,因此對地球上的風力發電、生活耗能等沒有影響。
-
全球變暖要停止了?太陽活動或進入極小期,科學家:不是好事!
人們在破壞環境的同時,其實就意味著自然界的平衡被打破了,如果地球沒有辦法進行自我修復,那麼就會向人類開戰報復,最明顯的便是全球變暖。特別是在2020年,全球的溫度持續升高,南北兩極雖然長年被厚重的冰川覆蓋,但是也都相繼打破了高溫記錄,生活在西伯利亞的居民更是去到了水中遊泳,這幅畫面也算得上是活久見了。
-
太陽活動如何影響全球變化
本期觀點:人類活動或自然氣候變率均無法獨立解釋過去150年間的溫度變動 太陽作為離地球最近的恆星,是地球氣候系統最基本的能量源,同時也是空間天氣擾動的主要源頭。從長時間尺度看,太陽活動顯然會對地球氣候產生一定影響。但在百年和十年這樣相對較短的時間尺度上,其對氣候的影響,尤其對近一百年來氣候變暖的影響和貢獻如何,卻一直存在爭議。 太陽活動影響氣候系統的機制主要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自下而上」機制,太陽總輻照度可以直接驅動地球的能量收支過程,這是太陽影響氣候的最直接途徑。
-
太陽輻射會加劇全球變暖嗎?答案是NO!
中國天氣網訊 相信前不久熱映的《流浪地球》給不少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如果沒有太陽,地球只能流浪嗎?太陽活動真的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嗎?太陽輻射是否會加劇全球變暖?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空間天氣室主任張效信解釋:「我們熟悉的天氣,也就是我們能感覺到的風雨雷電、陰晴冷暖,都是發生在地面到地面以上20公裡或者30公裡這個區域。而發生在30公裡以上一直到太陽這個浩瀚廣大的空間裡,由太陽活動引起的短時間尺度的變化,則被稱之為空間天氣。」以前,人類對空間天氣知之甚少。即使現在,對於普通人來說,它也顯得很神秘。但張效信認為,其實空間天氣離我們並不遠。
-
復旦通識·全球變暖|吳其岡:人類活動和全球增暖
「復旦通識」組織「全球變暖」系列,邀請不同高校相關學科的教師撰文,從各自的專業領域與學術興趣出發,圍繞全球變暖這一席捲國際政治和社會輿論的重大公共議題,進行不同角度的觀察與討論,思考「人類命運共同體」將如何面對這一可能即將席捲全球的危機。以下是復旦大學大氣與海洋科學系吳其岡教授的文章《人類活動和全球增暖》。
-
NASA確認:太陽活動低迷100年,地球仍變暖
有氣候學家認為,目前太陽活動陷入極端低潮,這或許意味著新一輪的小冰河期即將到來。太陽為地球提供必需的光和熱,雖然看起來很平靜,但卻每時每刻都發生著劇烈的表面活動。眾所周知,太陽活動的強弱會隨時間成周期性變化,這個周期大約為11年。當太陽活動位於低谷時釋放的能量也更少,會導致地球平均氣溫短暫降低,這被稱為「太陽極小期」(Grand Solar Minimum),例如1650年和1715年的小冰河期。
-
溫室效應還是太陽活動加劇 地球變暖誰是真兇?
紀錄片還稱全球變暖是「一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全球產業,它由狂熱的反工業化環境主義者製造,由科學家兜售的可怕故事來籌資,還獲得了政治家和媒體的輿論支持」。由於此片顯然跟聯合國公布的研究報告唱起了反調,因而還未播出就引起了西方媒體的關注。 太陽才是真兇?
-
中國專家質疑人類活動致全球變暖說法
新華網北京2月9日電(記者 胡浩)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報告指出,人類活動排放的溫室氣體是導致近50年來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世紀末全球氣溫將上升2℃。對這一為眾多政治家和部分科學家廣泛認可的觀點,中國科學家、北京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錢維宏提出不同看法,他認為人類活動不是全球變暖的主因,本世紀的全球平均溫度最多上升0.6℃,不可能達到2℃的閾值。
-
2020年太陽活動處於低谷,全球變暖或被遏制
太陽作為太陽系中的主星,在太陽系中扮演著最為重要的角色,太陽的內部不斷地進行核聚變活動,不斷地向外發射熱量和各類輻射,這些輻射抵達地球,為地球帶來熱量、光芒和能量,如果太陽有一天變得不再熱了,地球也不再適合生物生長,地球也將由一顆宜居的星球,變成一顆冰冷的星球。
-
太陽活動降低,「小冰河期」即將來到?科學家:可抵消全球變暖
然而經過科學家們對太陽黑子活躍度的觀測,發現現在太陽黑子的活躍度比之前下降很多,會在2020年達到最近200年到的最低水平。太陽黑子活動降低,其輻射到地球的熱量就會減少,在未來一段時間裡,地球有可能進入一個迷你小冰河期。
-
NASA有重大發現,太陽活動出現新變化,地球或告別「小冰河期」!
目前全球變暖還未解決,更別提小冰河時期了,很多人認為地球變暖後,很快便會進入小冰河時期,可如今的多個證據證明,地球可能不會進入小冰河時期,這該如何是好呢?NASA有重大發現,太陽活動出現新變化,地球或告別「小冰河期」!小冰河期的誘發原因有哪些?
-
科學家發現即便沒有人類,也無法阻止全球變暖
據 2020年11月12日發表在《自然》子刊《Scientific Reports》上的一篇論文顯示,科學家認為,即使在2020年所有人為的溫室氣體排放都歸零,那麼全球變暖也無法避免!全球變暖真的和人類活動無關嗎?地球到底是變冷還是變暖,有兩個關鍵,一個是太陽的因素,另一個是地球的因素!太陽從誕生到死亡儘管會有大變,但它並不會在短短幾百年內產生變化,所以地球上的氣候都是大都是地球本身導致的!
-
太陽活動或迎來最小值,全球變暖要停止了嗎?
如今的我們能明顯的感受到地球的環境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各個國家的極端天氣越來越頻繁,全球變暖也成為了如今人類面臨的最嚴重的問題。自從人類進入工業社會以來,不斷排放的二氧化碳進入到大氣層中,破壞了大氣層的結構,全球的生態系統也因此失靈。
-
【譯文】全球變暖的原因
原文標題:「The Causes of Climate Change」原文發表於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某期某刊 https://climate.nasa.gov/causes/ 科學家將自20世紀中期起的全球變暖趨勢歸於人類活動引起的「溫室效應」(溫室效應:大氣層像覆蓋玻璃的溫室一樣,將地球表面反射的熱量保存在地球周圍
-
太陽活動將處於低谷,全球變暖或被遏制?
太陽活動將處於低谷,全球變暖或被遏制?地球一直是我們全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但是人類似乎還沒有意識到地球逐漸的走向了一條有去無回的道路。這條道路對於地球來說,也許經過相當漫長的一段時間還能夠折回來,但是對於人類來說就是一條充滿荊棘的道路了,這是因為人類的生命力非常的脆弱,同時人類的壽命也是相當短暫的,人類並沒有一次又一次的機會折返。
-
太陽活動的「極小期」的到來,或將幫助人類阻止全球氣候變暖
太陽活動大約每11年左右為一個周期,而上一次太陽活動周期的開始時間是2009年。根據以往數據的推算,正常到達2020年,太陽活動就會進入下一個周期。但事實上,這次與以往不同,因為科學家並沒有觀測到代表周期結束前的太陽活動發生。這意味著太陽很可能進入了一個較長的「休眠期」。而下一個周期的起步將會變慢,同時下一周期的太陽黑子數量也可能會遠低於歷史上太陽黑子的平均數量。而這種跡象被認為是地球「小冰期」到來的標誌之一。
-
太陽即將進入休眠期?全球變暖停止,科學家:地球將迎來小冰河期
全球變暖停止,科學家:地球將迎來小冰河期大家都知道,地球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而地球自然環境的變化,也在不斷的影響著人類的生存,即使我們人類是智慧生命,但是在鐵一樣的自然準則面前,也顯得蒼白無力,無法阻止,而其中有很多的環境問題,本身就是人類自作自受出來的,比如我們一直都在關心的全球變暖的問題,因為工業化的發展,排放了大量的溫室氣體,直接導致了全球變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