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與太陽「冷卻」有什麼聯繫?

2020-12-03 悟空科學世界

前言

在不久的將來,太陽會變得更暗。但是,不要驚慌,這期間,地球是不會凍結的。但是,這個「冷卻窗口」對全球變暖的趨勢有什麼影響?

什麼是太陽能的最低限度?

據專家介紹,這種最低限度現象應該在二十一世紀中期出現。一些學者認為,最低限度,將在2020年開始,並將持續到2070年。最小值的周期標記為較小的磁性,並減少了太陽帆布上的斑點數量。此外,在這個時候,地球升溫較少,但全球變暖的速度不會放慢。

在十七世紀中期,這樣的事件被注意到,即:幾乎有11年,違反了太陽活動的標準周期,這個事件被稱為「Maunder的最低限度」。如果我們分析從1300年到1700年這個時間段,就可以注意到,溫度有明顯的下降,現在這個時間段也被稱為小冰期。

期望什麼?

但我們不可能發現類似的情況,因為它發生在數百年前。自從Maunder最低點以來,平均氣溫一直在增長,這也是由於氣候變化造成的。由於新的最低限度,沒有大量的太陽輻射,實際上全球變暖可能放緩,但模擬顯示,這种放緩不會那麼顯著。在臨時最低限度結束後,溫度將再次回到舊的標準。

在太陽表面觀察到的太陽黑子是恆星磁場異常強烈的地方,太陽磁場的波動會周期性地導致這些斑點的數量減少,這是一個事實。

17世紀末,我們恆星上的斑點幾乎完全消失,所以,這段時間在世界某些地區會出現異常寒冷。而科學家通過太陽活動的變化,來解釋這個時期。2014年,太陽黑子的活動非常高,之後開始下降,直到太陽周期的下限。

結語

通過大約20年的研究分析,包括對其他恆星的觀測,專家們計算了未來事件發生的可能性。雖然按照最低標準,輸出的輻射量減少,但這不足以影響全球變暖。

相關焦點

  • 赤道東太平洋冷卻導致「全球變暖間斷」—新聞—科學網
    「間斷」是赤道東太平洋長達十年的氣候變冷所致。太平洋是揭開「全球變暖間斷」謎團的關鍵。圖片來源:Tim Graham 在神秘的「全球變暖間斷」現象持續了長達16年之後,科學家有望得出一個令人信服的解釋。這個氣候科學的最大謎團於1997年末開始出現,當時並沒有人發現這一點。
  • 《自然》雜誌:赤道東太平洋冷卻導致「全球變暖間斷」
    在此之後,全球變暖停止。  全球變暖間斷  目前,科學家正全力探究「全球變暖間斷」現象背後的深層次原因。一些人認為太陽、火山甚至汙染可能是罪魁禍首,但最新研究指出,解釋這種異常現象的關鍵是海洋。最大「嫌疑對象」是1997~1998年的厄爾尼諾現象,其將大量來自海洋的熱量輸送至大氣中——這已足夠使赤道太平洋進入一個持續很久的低溫狀態,也抑制了全球變暖的速度。  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市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NCAR)氣候學家Kevin Trenberth說:「1997~1998年的厄爾尼諾現象引發了太平洋地區的一系列變化,我認為這很有可能是『間斷』的開始。」
  • 全球變暖逆轉海洋1800年冷卻趨勢
    【英國《獨立報》網站8月18日報導】研究表明,人為原因造成的全球變暖已逆轉了過去1800年來的海洋自然冷卻過程。科研人員表示,在地球表面溫度隨著連續火山爆發而冷卻的影響下,海洋溫度在過去2000年中大幅下降。
  • 太陽活動不是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
    新華社倫敦5月6日電丹麥科學家最近發現,80年代以來全球氣溫升高及氣候異常的主要原因不是太陽活動,而是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增加造成的。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最近報導,科學界一般認為,全球變暖主要是人類燃燒化石燃料、排放出大量溫室氣體造成的。但也有科學家認為,太陽耀斑周期性出現才是全球變暖的主因。
  • 全球變暖:太陽能地球工程可能存在風險,減排仍是最佳選擇
    有科學家擔心進一步幹預地球氣候會帶來不可預見的危險,而另一些科學家則指出,這種破壞氣候的解決方案無助於解決海洋酸化或對生態系統的不利影響。最新研究表明,隨著地球變暖,懸掛在天空中低而濃的雲層將陽光反射回太空,自身融化成稀薄的空氣。這一損失不僅會引發比預期更大的氣候變化,而且可能破壞未來太陽能地球工程解決方案的潛力。
  • 全球變暖對人類的危害 全球變暖我們能做什麼
    什麼是全球變暖?為什麼全世界都在說要防止全球變暖?全球變暖有什麼影響?  什麼是全球變暖?  全球氣候變暖是一種和自然有關的現象,是由於溫室效應不斷積累,導致地氣系統吸收與發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斷在地氣系統累積,從而導致溫度上升,造成全球氣候變暖。簡單說就是全球的溫度都在變高。  為什麼會發生全球變暖?  主要由溫室效應、氣溶膠顆粒和煙塵,以及太陽活動的波動造成。
  • 太陽輻射會加劇全球變暖嗎?答案是NO!
    中國天氣網訊 相信前不久熱映的《流浪地球》給不少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如果沒有太陽,地球只能流浪嗎?太陽活動真的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嗎?太陽輻射是否會加劇全球變暖?什麼是空間天氣?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空間天氣室主任張效信解釋:「我們熟悉的天氣,也就是我們能感覺到的風雨雷電、陰晴冷暖,都是發生在地面到地面以上20公裡或者30公裡這個區域。而發生在30公裡以上一直到太陽這個浩瀚廣大的空間裡,由太陽活動引起的短時間尺度的變化,則被稱之為空間天氣。」以前,人類對空間天氣知之甚少。
  • 全球變暖的罪魁禍首是誰?
    你知道什麼是溫室效應嘛?溫室效應是指透射陽光的密閉空間由於與外界缺乏熱交換而形成的保溫效應,就是太陽短波輻射可以透過大氣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後放出的長波輻射卻被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質所吸收,從而產生大氣變暖的效應。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層厚厚的玻璃,使地球變成了一個大暖房。
  • 「全球變暖」將停止,地球要開始降溫了?專家表示將會冷得離譜!
    不斷排放的溫室氣體,使得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日益惡化。但最近有科學家表明,全球變暖的趨勢將會停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全球變暖」將停止,地球要開始降溫了?專家表示將會冷得離譜! 這些年來由於全球變暖的影響,全球的許多冰川也都開始融化,海平面也逐漸的上升,這也讓許多國家開始擔憂。
  • 全球氣候變暖,科學家卻預測可能進入「冰河時代」,有什麼依據?
    全球變暖已經是大勢所趨,夏季炎炎的天氣哪裡會想到可能有「極寒」呢?這種「反面」效應確實存在,而且也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這一次天氣變熱、變冷的怪異現象值得我們去探尋。夏至北極可謂是經受著太陽的拷打,生態上,北極地區的永凍土融化,北極熊挨餓的現象也備受關注,而南極地區也在悄然發生著這樣的事情,在上空高層大氣出現了異常的降溫現象。
  • 雲加速了全球變暖?
    低雲將太陽輻射反射回太空,從而造成到達地球表面的太陽輻射減小,從而引起冷卻效應。雲的各種氣候效應,1)高雲增加帶來增暖效應;2)低雲增加引起降溫效應;3)高雲升高引起增暖效應;4)雲中冰晶減少水滴增加引起冷卻效應;5)雲向兩極移動引起增暖效應。
  • 受火山爆發後冷卻效應啟發 應對全球變暖 科學家要給地球撐起...
    為了使全球變暖的趨勢減緩,科學家們想盡了各種辦法。能否通過減少進入地球的太陽光來消除溫室效應的影響,成了一些研究人員關注的焦點。選擇反射粒子有何標準?如何噴射到合適的位置?通過噴射反射粒子為地球打上「太陽傘」的方式能起到多大作用呢?科技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人士。受火山爆發後冷卻效應啟發2015年開始,被藍色海洋環繞的南非第二大城市開普敦連續幾個冬季遭受了百年不遇的乾旱。
  • NASA:太陽活動無法解釋全球變暖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推特上發布消息稱,太陽活動變化無法解釋全球溫度升高的現象。該局在推特中稱,「儘管太陽影響地球氣候,但近幾十年觀察到的變暖太嚴重了,不能用太陽活動的變化來解釋」。
  • 令人毛骨悚然的上古世紀地球變暖事件,是由太陽軌道急轉觸發的
    被稱為「始新世極熱事件」:科學家們也從來沒能完全解釋清楚這非常神秘的全球變暖事件。5000萬年前,漫長而艱難的異常氣候產生大量的碳注入大氣層。逐漸累積持續了2萬年,導致全球氣溫升高5至8攝氏度--一個花17萬年才能冷卻下來的行星溫室。可怕的是,至今我們看到今天的世界還在演變。
  • 丁一匯:近15年全球變暖減緩 自然因素是主因—新聞—科學網
    中國工程院院士丁一匯在10月23日舉行的中英氣候變化科學交流會上表示,海洋表層溫度上升的減弱和太陽活動的顯著減弱等自然因素是近15年全球變暖出現減緩和停頓的主要原因
  • 全球變暖或是太陽周期惹的禍,科學家:太陽磁場變弱
    氣候變化是一個在全球範圍內蔓延的擔憂,過去十年被證實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十年,現在專家們已經揭開了太陽要為全球變暖負責的說法。現在知道,全球十大最熱年份中,有五個都是2015年以來出現的,澳大利亞持續的野火危機被認為是有記錄以來最嚴重的,是由平均氣溫上升(比長期平均氣溫高出約1.5攝氏度)和降雨量減少共同引發的。現在,氣候學家已經駁斥了全球變暖可能歸因於人為影響而非自然的說法。
  • 全球變暖將停止,全球要開始降溫了?專家表示:將會冷得離譜
    但人類對資源的不斷開採,也使地球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地球資源日益短缺,不斷排放的溫室氣體使全球氣候變暖問題日益惡化,而且將日益難以控制。我們都知道,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溫度上升,南北冰川大範圍融化,海平面上升,海岸線也在退步,但是,最近有專家說:全球變暖將會停止,開啟冷卻模式,甚至會變冷。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呢?
  • 全球變暖對於人類和生物有什麼影響?
    關於全球變暖,相信大家都知道原因是什麼?除了是太陽傳遞到地表上的光以外,還有就是地球的溫室效應,過去地球雖然也有溫室效應,但是因為大氣層中的溫室氣體少,所以溫室效應能夠處於一個平衡的狀態。但隨著溫室氣體增多,溫室效應的平衡被打破了,在這之後,全球氣溫就在不斷上升,讓人擔憂。那麼,全球變暖究竟對於人類有什麼影響呢?
  • 太陽開啟「冬眠」模式?地球進入極小期?那全球氣溫變暖是什麼?
    文/仗劍走天涯 太陽開啟「冬眠」模式?地球進入極小期?那全球氣溫變暖是什麼? 全球氣溫變暖是目前人類所面臨最大的災難,由於人類難以利用地球上的資源,不斷的去排放溫室氣體所導致的溫度都在逐年增高,但有一些科學家卻說,太陽即將要開啟冬眠模式,而地球也即將要迎來小冰期。這就意味著全球氣溫正在不斷的變得寒冷,而不是大家所以為的不斷變暖。這究竟為什麼?這不是和常理相悖了嗎?
  • 對抗地球變暖:太陽上掛「遮陽傘」?-太陽,地球,高溫, ——快科技...
    最新研究稱,通過阻擋陽光來「冷卻」地球並不能使人類農田免受氣候變化的威脅。此前,有研究者猜想,如果向大氣層注入顆粒,或許就能降低不斷上升的全球溫度,從而阻止農作物死亡。然而,科學家分析了過往歷史中火山噴發造成的地球冷卻現象,發現如果在大氣層中遮擋陽光的話,對農作物造成的傷害足以抵消所帶來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