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豹、海獅、海象、海牛,到底誰有毛?

2020-12-03 國家海洋預報臺官方

一直以為是「真皮」的

沒想到竟是「毛絨」的

視頻來自網絡

毛髮被認為是哺乳動物在現生脊椎動物類群中的一個主要特徵,這些主要由角蛋白構成的皮膚附屬物在結構上不同於鳥類的羽毛和爬行類的鱗片,但仍然有著非常重要的感知與保溫功能。

鯨豚類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鯨和海豚等生活在海洋中的海獸似乎都有著光滑的體表,不像陸生的獸類一樣長滿毛髮。

大翅鯨(座頭鯨)頭部節瘤上生長的觸毛,圖片來自 Artie Raslich Photography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鯨豚類的體表普遍缺乏陸生哺乳動物身上常見的皮脂腺、汗腺、毛囊和毛髮,由半角質化的表皮細胞構成的皮膚外層光滑緊緻又富有彈性,是鯨類高度適應水生環境的特徵。不過鯨類也並不是完全沒有毛髮,所有鬚鯨以及齒鯨中的亞馬遜河豚以及南亞河豚的吻部上長有非常少量的觸毛(vibriss),這些觸毛有非常重要的觸覺感知功能。而其他齒鯨在胎兒階段也會在吻部長出少量觸毛,但在出生後不久就會退化消失。

南亞河豚吻端的觸毛 (KELKAR et al. 2017)

鰭足類

與完全水生的鯨類不同,海獅海豹等鰭足類動物雖然也是海洋哺乳動物中的一個大類,但有著完整四肢的它們卻是不折不扣的半水生動物,在一生中會花費大量時間在岸上繁殖與休息。

當然對於大多數不太了解海洋動物的人來說如何分清海獅和海豹才是最大的挑戰,總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區分:

1.海獅科(海獅和海狗)具有外耳廓;海豹的外耳只有兩個洞

加州海獅(左)的外耳廓與港海豹(右)耳部的洞

2.海獅科的前肢很長呈鰭狀,是在水下運動的主要動力源,像翅膀一樣使海獅在水下快速遊動;海豹很短,並張有明顯的爪子,主要作為舵來調節方向或者可以進行抓握

澳洲海獅(a,c)的鰭肢與港海豹(b,d,e,f)前肢的爪子

3.海獅科的後肢可以承重,能用四肢在陸地上行走;海豹的後肢不能轉到前面,所以只能靠身體上下蠕動或左右蛇型前進

可以用四肢行走的北海獅(左),無法使用後肢行走,只能爬行的食蟹海豹(右)

微博上流傳甚遠的這個視頻中的鰭足類動物並非海豹,而是海獅科的非澳海狗

跟體表光滑的鯨豚類相比,鰭足類其實皮膚上普遍長有濃密的毛髮(除了海象),但是大多數人印象中的鰭足類都是剛剛出水,被水潤溼的毛髮緊緊貼住體表,給人一種油光水滑的視覺觀感。但如果是認真觀察過野生或者紀錄片中的鰭足類動物的人,肯定可以輕鬆地發現毛髮的溼潤與否對於鰭足動物的外形甚至體色有多大影響。

在水中毛髮被潤溼的雄性北海獅,圖片來自@Andrew Reding

在岸上毛髮蓬鬆乾燥的雄性北海獅(右)與雌性北海獅(左),圖片來自Wally Gobetz

總體來說鰭足類動物身體上的毛髮主要分為兩層:外層較長、較粗的針毛,內層較短、較細的絨毛。不過具體到整個鰭足類上來看,毛髮的疏密程度也有明顯的差異:海象、海豹科的象海豹與僧海豹的毛髮較為稀疏,缺乏下層的絨毛層;大多數海豹和所有海獅都有完整的兩層毛髮,海獅科的各種海狗的絨毛尤其濃密。

針毛(guard hair),絨毛(underfur hair) (Bonner 1994)

海豹科

在鰭足類中海豹科毛髮的最大特點就是它們會定期換毛褪皮。

豎琴海豹幼崽的白色胎毛,圖片來自:Aqqalu Rosing-Asvid

極地地區的海豹幼崽在剛出生時體表往往帶著一層白色的胎毛,在出生幾個月後幼崽就會脫去胎毛,更換成與成年個體顏色相同的體毛。

加拿大聖羅倫斯灣正在經歷換毛的豎琴海豹幼崽,圖片來自@Doug Allan

格陵蘭島完全成年的豎琴海豹,體表有大塊的黑色板塊花紋,圖片來自Korhan Ozkan

在經歷了初次換毛後,成年的鰭足類動物每年都會季節性地更換一次毛皮。象海豹與僧海豹只有一層較短的針毛,因此毛髮看起來非常稀疏,不過它們身上的毛髮卻會經歷一種特殊的脫落形式,它們的毛髮不會像其他海豹一樣一根一根脫落,而是連帶著附著的表皮大塊大塊地蛻下,這種大塊脫落的蛻皮現象會變得十分明顯,特別是在身體巨大的象海豹身上。

南象海豹的幼崽,體型甚至比很多成年的小型海豹還大

成年的雄性南象海豹,它們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鰭足類動物,體重可達海象的兩倍以上

正在經歷大塊蛻毛的雌性北象海豹,圖片來自Sura Jeselsohn

麥誇裡島上正在蛻毛的雄性南象海豹,圖片來自 Barend (Barry) Becker

象海豹每年會在夏天至秋天進行褪皮,需要將近一月的時間完成蛻皮,在這一個月內它們不能下水捕食,厚實的脂肪層可以幫助它們輕鬆地度過這一個月的時間。

海獅科

與海豹科不同,海獅科不會在每年的特定時間集中換毛,而是會逐漸更新全身的發毛,因此它們總是會有一身均勻完整的皮毛,也不會像海豹一樣在換毛之後體色煥然一新。

按照習慣,海獅科內部可以分為海獅(7個物種)與海狗(8個物種)兩類,一般來說海狗的體型遠遠小於海獅,毛髮更加濃密,吻部更尖更纖細,眼睛更大,但在分類學上海獅與海狗的這種二分法其實並不科學,當然分類並不是本文的重點內容,所以不再贅述。

混在雌性北海狗群體中的巨大北海獅

一頭衝進南美海狗群體中大逞威風的雄性南海獅,圖片來自how to become a sex gaint

根據外形上來看,海狗的針毛非常長,針毛下的絨毛層極其濃密,這使得它們在外觀上呈現明顯的厚毛狀,也是所有鰭足類中毛髮最為茂密明顯的,因此英文中被稱為fur seal,中文中也稱毛皮海獅。

美國阿拉斯加聖保羅島上的亞成年雄性北海狗,圖片來自Alaska Stock

與海豹和其他海獅相比,海狗的皮下脂肪層很薄,它們更依賴毛皮進行保暖。海狗的每一根針毛下都有幾十根絨毛,這層緻密的絨毛層不僅可以保暖,在海狗進入水中時,絨毛還能將一些空氣困在絨毛層中,從而將海水與皮膚隔絕,達到更好的隔熱效果。但也正是這種優質的毛皮給很多種類的海狗帶來了無妄之災,18世紀晚期到19世紀,人類對一些海狗進行了大規模的商業捕殺,以獲取它們優質的毛皮。不過現在很多海狗種類都受到了很好的保護,種群也恢復到了可觀的程度,僅有北海狗為易危,加拉帕戈斯海狗為瀕危,其餘均為無危物種。

北海狗的毛髮,深色為針毛,淺色為絨毛,圖片來自Momatiuk Eastcott

相較於海狗,體型更大的海獅針毛較短較粗,絨毛也遠遠沒有海狗濃密,這使得它們看起來不像海狗一樣有「毛絨絨」的感覺。但成年的雄性海獅頸部的針毛卻很長,並形成了濃密的鬃毛,與雄獅的獅鬃十分相似,海獅也因此而得名。這些鬃毛可以在與其他雄性爭奪交配權時更好地保護頸部。

南海獅雌性(左)與雄性(右),南海獅擁有海獅科最發達的鬃毛,圖片來自@Jake Jacoby

紐西蘭海獅成年雄性(右)與雌性(左),可見雄性發達的鬃毛,圖片來自Arkive

海象科

大西洋亞種的海象,海象的毛髮是所有鰭足類中最稀疏的,圖片來自Thinkstock

和海豹科與海獅科不同,海象才是最接近無毛的鰭足類動物,它們的體表沒有被濃密的毛髮覆蓋,可以看到大量裸露的皮膚,但也不算是真正的無毛,而是像人類一樣有著稀疏的體毛,不過也可能會有比較大塊的無毛區域。而海象幼崽則有著比較明顯的胎毛,這些胎毛會在生長過程中脫落。

海象幼崽,體表可見比較明顯的胎毛,圖片來自Max Smith

海象擁有鰭足類動物中最厚的表皮和皮下脂肪層,這些結構代替毛髮承擔了主要的保溫與隔熱功能,使得海象可以適應嚴寒的北極環境。

海象的背部皮膚樣本,仍有肉眼可見的體毛 (Martinez-Levasseur et al. 2016)

海牛目

海牛目的儒艮(左)與西印度海牛(右),圖片來自Encyclopedia Britannica

海牛目的海牛和儒艮與鯨豚類相同,也是完全適應水生環境的海洋哺乳動物,無法像鰭足類一樣在海洋和陸地間往返自如,但與鯨類這些積極的掠食者不同,海牛目全都是溫和的食草動物。

佛羅裡達州的西印度海牛,可以看到體表稀疏的體毛,圖片來自Kelly Jordan

啃食水生植物的海牛不需要像齒鯨類一樣複雜的回聲定位系統來鎖定獵物,在近海、河口甚至河流等渾濁的水生環境中,視覺也難堪大用,敏感的觸覺在這個時候就尤為重要。海牛目動物渾身長有稀疏的觸毛,觸毛的毛囊下有大量神經,可以像魚類的側線一樣輕鬆感知水中的震動,從而做出相應的反應。

儒艮身上也有少許體毛

文章轉自長鯨吟

未來兩天近海預報

預計明天,

渤海、黃海北部有1到1.5米的輕浪到中浪;

黃海南部、東海、釣魚島附近海域有1.5到2.4米的中浪區;

臺灣海峽、臺灣以東洋面、巴士海峽有1.3到1.8米的中浪;

南海有0.6到1.2米的輕浪;

北部灣有1到1.6米的輕浪到中浪。

預計後天,

我國近海沒有大浪區。

6月2日~6月8日西北太平洋海浪數值預報

明日濱海出行提示

01

沿岸海域海況

預計明天,

青島、舟山、平潭海域有中浪,其他我國主要沿岸海域都是輕浪,都適宜開展濱海休閒觀光活動;

深圳、北海、海口、三亞海域受海面小陣雨影響,濱海出行最好備上雨具。

我國主要沿岸海域包含:

Ⅰ大連;Ⅱ天津;Ⅲ青島;Ⅳ連雲港;Ⅴ上海;Ⅵ舟山;Ⅶ平潭;Ⅷ廈門;Ⅸ深圳;Ⅹ北海;Ⅺ海口;Ⅻ三亞。

02

主要航線海況

預計明天,

上海至普陀山、海口至北海航線有中浪,其他主要旅遊航線都是輕浪,海口都是適宜乘船出行;

大連至煙臺、上海至普陀山航線受海面輕霧影響,深圳至珠海、海口至北海、海口至海安、三亞至西沙北礁航線受海面小陣雨影響,海上視程一般,海上觀光略受影響。

我國主要旅行航線包含:

①大連-煙臺;②上海-普陀山;③海口-北海;④廈門-金門;⑤深圳-珠海;⑥海口-海安;⑦三亞-西沙北礁航線。

乘船舒適度分為五級:

一級:海面狀況極佳,非常適宜乘船旅行;

二級:海面狀況優良,適宜乘船旅行;

三級:海面狀況良好,較適宜乘船旅行;

四級:海面狀況較差,基本適宜乘船旅行;

五級:湧浪偏大,不適宜乘船旅行。

03

美麗海島海域海況

預計明天,

東極島、大陳島、玉環島、洞頭島、南麂島、嵛山島、平潭島附近海域有1.8-1.9米的中浪;嵊泗列島、普陀山、湄洲島、釣魚島、海陵島、南三島、潿洲島附近海域有1.3~1.7米的中浪,這些海島較適宜乘船旅行;

此外,崇明島、嵊泗列島、岱山島附近海域海面視程較差,視程僅為2公裡,海上觀光出行較受影響;

我國其他美麗海島附近海域都是輕浪,海況不錯,非常適宜乘船出行和海島遊玩。

美麗海島是指以下的35個海島:

覺華島、長山群島、菩提島、長島、劉公島、靈山島、秦山島、連島、崇明島、嵊泗列島、岱山島、東極島、普陀山、大陳島、玉環島、洞頭島、南麂島、嵛山島、三都島、平潭島、湄洲島、東山島、釣魚島、南澳島、萬山群島、川山群島、海陵島、南三島、東海島、潿洲島、分界洲島、蜈支洲島、永興島、黃巖島、永暑礁。

(上圖中的照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簡單明了從外觀分辨:海狗、海豹、海獅、海牛、海象
    那麼讓我們從外觀看看他們到底哪裡有區別吧! 一、海狗 體表密布短毛,多為黑色,入水後光滑油亮;擁有外耳廓。 成年海狗 二、海豹 體表密布短毛,毛色較為紛繁,有黑、棕、黃、斑點等毛色;無外耳廓。
  • 【視頻】一分鐘教你分清海獅海狗海豹海象海牛
    這是潛水遊世界第3338次分享 點擊☞這裡,購買美亞保險出處/聯合報系新媒體部本文原創整合編輯,轉載需授權海獅海狗海豹海象海牛猜猜誰才是大象的真親戚?反正不是名字裡面有「象」字的。相關閱讀 請戳看圖識別海象、海豹、海狗和海牛潛水遇見粘人海豹,你真的不是一條狗?
  • 【視頻+圖解】一分鐘治好你的「臉盲症」 終於能分清海象海牛海獅海豹海狗
    說起臉盲,小編是真的有話要說!這些年吃了「臉盲症」的太多的虧,很多次「讓場面一度十分尷尬」!所以說「臉盲症」是「病」,得治!特別是去海洋館或者看《動物世界》的時候,有些海洋動物長得實在太!像!了!作為海洋人,小編這麼多年也沒整清楚海象海牛海獅海豹海狗誰是誰,你是不是也有同樣的困擾?
  • 如何快速分清海豹、海獅與海象?主要看這三個方面,附帶隨堂測驗
    其實網上有不少關於二者區分方式的科普文,但可能內容太過硬核,導致許多朋友看不下去。於是我整理了一番,打算用更清晰易懂的方式為大家講解,除了海豹和海獅之外,順便再講一下海象。為啥說是順便講一下海象呢?因為海象是最不容易混淆的,無論雄性還是雌性,海象都有一對長長的象牙。即便是動物園、海洋館中的海象被鋸掉了長牙,通過它們肥胖、巨大的身軀和面部的硬鬃毛(鬍鬚),都能很輕鬆辨認出海象。
  • 海豚海象海獅海豹誰是瞌睡大王?
    海豚海象海獅海豹誰是瞌睡大王?時間:2020-04-02 23:4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海豚海象海獅海豹誰是瞌睡大王? 海豚海象海獅海豹誰是瞌睡大王?支付寶螞蟻莊園每日一題的答案是什麼?
  • 分得清獅豹象,但海獅海豹海象為啥這麼像!
    這個目除了陸地上的200多種貓狗熊鼬獴等等,還包括海裡的33種「鰭足類」,四肢呈鰭狀的各種海獅、海狗、海豹和海象。(終於說到主題了!)它們比想像中重很多,比如南極的南象海豹,雄性體重可達5000公斤。北極的海象也能長到1500公斤,遠超陸地上的獅虎熊!
  • 海洋哺乳動物有哪些?它倆被多數人忽略了,海豹海獅其實很好區分
    海獅、海豹、海象都是鰭腳亞目,據說它們和陸地上的貓科犬科熊科等食肉目有一個共同的祖先——細齒獸。海獅科分為海獅和海狗,最大的海獅為北海獅,體長可達3.5米,重1噸。海狗皮毛較濃密、光滑,又稱「皮毛海獅」。
  • 趣味英語|海獅?海豹?海象?傻傻分不清楚~
    相信每個孩子在假期的時候都有去過海洋館,海洋館裡的動物表演也都有看過。但是Dunno發現了一個問題,現實生活中有好多小可愛並不能分清為我們表演過節目的海豹or海獅這兩種生物之間的區別?不少人都覺得兩者極為神似,如同雙胞胎一樣讓人傻傻分不清楚。再加上海狗、海象、象海豹,就更是令人暈頭轉向。可是既然他們是不同的生物,就算再相似也會有區別之處。
  • 海獅、海豹、海象、海狗、象海豹...傻傻分不清楚
    以上這群呆萌的「土肥圓」分別是:海獅、海豹、海象、海狗、象海豹,作為一群「姓海」的動物,我們是不是犯了臉盲症
  • 淺談海兔、海象、海獅、海狗、海豹這五種動物的區別
    海豹、海象、海獅、海狗、海兔這幾種動物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它們都生活在海裡,而且在陸地上都能找到「同名」的動物,但是,海豹不是豹,海象也不是象,海兔更不是兔子。那麼,這幾種海洋生物都有什麼特點呢?今天我們就來簡單的了解一下。
  • 海豹海獅和海象 傻傻分不清
    海象  紅網長沙3月2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劉穎 實習生 章超)3月1日,是一種看上去呆萌傻的海洋生物的節日,但面對撲面而來「國際海豹日」的宣傳,又有多少小朋友能分清楚海豹、海獅和海象呢?  央視主持人張泉靈近日發表微博稱,怎麼分海獅海豹海象,估計每個帶孩子去海洋館的媽媽都會被問到。「我是這麼解釋的:長長鼻子的不是海象是象海豹,長長牙的才是海象。會頂球和四肢走路的是海獅,在陸上像大蟲子似的蠕動著向前的是海豹。」  長沙海底世界馴養組主管肖勇介紹,這三者的區別其實更多。
  • 海豹原來是毛絨的?顛覆了我的認知!我一直以為海豹是亮皮的!
    有多少人像我一樣,海獅海豹海狗海象海牛傻傻分不清楚?,它竟然是有毛的!!來看組超萌的小海豹,心情瞬間被治癒~這簡直就是行走的糯米餈啊,好想rua啊有木有!下面教你如何區分海豹、海獅、海狗、海象和海牛哦~
  • 海象的壽命大約是40年,海獅的壽命是海象的3/4,海豹的壽命
    題目海象的壽命大約是40年,海獅的壽命是海象的3/4,海豹的壽命是海獅的2/3。海豹的壽命大約是多少年?普通學生思路:先求海獅的壽命,即求40年的3/4是多少?(用乘)列式為:40×3/4。再求海豹的壽命,即求(40×3/4)的2/3是多少?(用乘)列式為:40×3/4×2/3。
  • 胖海獅在森林中迷路,大寫的懵:我是誰?我在哪兒?我要幹嘛?
    01海牛、海豹、海獅傻傻分不清海牛,海獅,海狗,海象,海……海啥?這些動物都有個海字,長得也差不多,到底有什麼區別呢?海豹海豹和花豹一樣有類似的斑點紋路,但是品種不同的海豹,花色也是不一樣的,它們是優秀的遊泳健將,身體呈現完美的流線型,它除了遊泳厲害,還能在陸地上爬行。
  • 極地動物如何區分,海獅海豹海狗到底有什麼區別?
    真的很精彩,一個是鯨魚一個是海豹,而且我們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客人都是近距離地接觸這些南極的「主人」,在野生環境下接觸它們可跟在動物園裡的感覺是一模不一樣啊!今天由於時間原因我就先聊一下海豹吧,說到海豹我必須先提一個問題,海豹、海獅、海狗、海象是怎麼區分的?是不是有點發蒙?沒錯,我第一次聽到這個問題也是滿腦袋裡畫圈兒。
  • 【想想帶你學百科】海豹海獅海象....你能分清楚麼
    既然海豹、海獅和海象屬於同一類動物,它們之間自然有著不少共通之處。因此,不是很熟悉的人有時候容易將它們弄混。這一次,想想就帶大家簡單認識一下這些可愛的鰭足類動物。雖然名字中有一個「豹」字,但海豹圓滾滾的外表卻出賣了它們:海豹的脖子很短,臉小眼睛大。並且海豹沒有外耳,只有耳孔,這也讓海豹的腦袋看起來更加小巧可愛。而小海豹們白白的毛髮更讓它們惹人喜愛。
  • 海獅??海豹??
    它們是海洋中最受歡迎、最可愛的居民,但是你能區分海豹和海獅嗎?在討論海豹與海獅之間的差異時,我們可以找到與其解剖學和性格特徵相關的七個主要差異。 海豹和海獅同屬鰭足類動物;鰭足類(Pinnipedia)動物是一種分布廣泛、食肉、鰭足、半水生的海洋哺乳動物。
  • 如何區分這些帶「海」字的動物:海象、象海豹、海豹、海獅、海狗、海獺、海豬、海狸、海狸鼠?
    海象(英文:walrus,學名:Odobenus rosmarus)可是海裡的大傢伙,雄性能長到1.7噸,它們不管公母都是小眼睛大鬍子。它們有一點和大象非常相似——它們有象牙!這些0.5米到1米長的海象象牙不會向上翹起,但這並不妨礙滿眼金光的商人們把它開發成象牙的替代品,並因此給海象帶來災難。
  • 多多自走棋:海豹海象還是海獅,海象拳王的真實身份是什麼?
    在《多多自走棋》中一直存在著一個未解之謎,那就是海象拳王的真身究竟是什麼呢?畢竟連他自己都憨憨的說到:「海豹海象海獅,傻傻分不清。」這也讓很多棋友們糾結不已,最終只能依靠他的名字猜測或許他是一隻海象。不過可別看他憨憨的,他可是遊戲中不折不扣的強勢棋子呢!